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9351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劳动法真题与答案小抄资料复习资料.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一)劳动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1.权利争议. 权利争议,是指劳资双方依据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2.利益争议利益争议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二)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1.个别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发生于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争议的内

2、容一般是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这种争议涉及的是具体的劳动者直接的和切身的权益。争议主体是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雇主。2.集体劳动争议也称为多数人争议,一般为多个劳动者(10人以上)基于同样的请求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3.集体合同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区别:(1)集体劳动争议是关于劳动合同的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关于集体合同的争议。(2)集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为基于各自独立请求权利的个人。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3、另一方是用人单位;集体合同争议的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3)集体合同争议涉及的是劳动者群体即全体职工的整体利益,在利益构成上具有不可分性;而集体劳动争议虽然也具有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共同理由,但其各自的权利构成是独立的,具有可分性。(4)集体劳动争议只对争议人发生影响,对其他劳动者不具有法律意义;集体合同争议解决的后果对全体劳动者具有影响,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法律意义。【注意】考生需注意对比集体合同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的区别,此知识点可考性比较高。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三)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五)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六)司法解释的规定1.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6、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2.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人事争议为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同时又规定这类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3.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法院可以受理:(1)用

7、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3)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同时规定:第一,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8、;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第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第三,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裁决中的给付义务,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四,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

9、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4.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

10、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同时规定: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争议处理过程中要依据劳动实体法律和劳动程序法律制度来解决争议。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争议的客观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秉公执法,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三、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是指

11、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在不违反程序性规定的条件下,应当尽快处理劳动争议。这是因为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争议,劳动争议及时处理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四、调解原则劳动争议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以说服劝导的方式,促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五、三方原则. 三方原则,是指各类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原则,即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中,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的代表参加处理劳动争议。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

12、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一)劳动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1.权利争议. 权利争议,是指劳资双方依据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2.利益争议利益争议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二)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1.个别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发生于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争议的内容一般是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这种争议涉及的是具体的劳动者直

13、接的和切身的权益。争议主体是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雇主。2.集体劳动争议也称为多数人争议,一般为多个劳动者(10人以上)基于同样的请求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3.集体合同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集体劳动争议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区别:(1)集体劳动争议是关于劳动合同的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关于集体合同的争议。(2)集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为基于各自独立请求权利的个人。一方是劳动者本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集体合同争议的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

14、。(3)集体合同争议涉及的是劳动者群体即全体职工的整体利益,在利益构成上具有不可分性;而集体劳动争议虽然也具有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共同理由,但其各自的权利构成是独立的,具有可分性。(4)集体劳动争议只对争议人发生影响,对其他劳动者不具有法律意义;集体合同争议解决的后果对全体劳动者具有影响,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法律意义。【注意】考生需注意对比集体合同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的区别,此知识点可考性比较高。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

15、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

16、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五)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六)司法解释的规定1.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与用人

17、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2.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人事争议为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同时又规定这类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3.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法院可以受理:(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

18、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3)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同时规定:第一,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

19、纠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第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第三,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裁决中的给付义务,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四,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

20、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4.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

21、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同时规定: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争议处理过程中要依据劳动实体法律和劳动程序法律制度来解决争议。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争议的客观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秉公执法,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三、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在不违反程序性规定的条件下,应当尽

22、快处理劳动争议。这是因为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争议,劳动争议及时处理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四、调解原则劳动争议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以说服劝导的方式,促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五、三方原则. 三方原则,是指各类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原则,即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中,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的代表参加处理劳动争议。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

23、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一)劳动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1.权利争议. 权利争议,是指劳资双方依据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2.利益争议利益争议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二)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1.个别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发生于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争议的内容一般是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这种争议涉及的是具体的劳动者直接的和切身的权益。争议主体是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雇主。2.集体劳

24、动争议也称为多数人争议,一般为多个劳动者(10人以上)基于同样的请求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3.集体合同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集体劳动争议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区别:(1)集体劳动争议是关于劳动合同的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关于集体合同的争议。(2)集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为基于各自独立请求权利的个人。一方是劳动者本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集体合同争议的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3)集体合同争议涉及的是劳动者群体即全体职工的整体利益,在利益构

25、成上具有不可分性;而集体劳动争议虽然也具有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共同理由,但其各自的权利构成是独立的,具有可分性。(4)集体劳动争议只对争议人发生影响,对其他劳动者不具有法律意义;集体合同争议解决的后果对全体劳动者具有影响,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法律意义。【注意】考生需注意对比集体合同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的区别,此知识点可考性比较高。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

26、)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27、;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五)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六)司法解释的规定1.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

28、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2.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人事争议为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同时又规定这类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3.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法院可以受理:(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29、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3)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同时规定:第一,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第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

30、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第三,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裁决中的给付义务,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四,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

31、理。4.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同时规定: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

32、争议受理范围: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争议处理过程中要依据劳动实体法律和劳动程序法律制度来解决争议。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争议的客观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秉公执法,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三、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在不违反程序性规定的条件下,应当尽快处理劳动争议。这是因为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争议,劳动争议及时处

33、理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四、调解原则劳动争议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以说服劝导的方式,促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五、三方原则. 三方原则,是指各类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原则,即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中,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的代表参加处理劳动争议。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一)劳动

34、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1.权利争议. 权利争议,是指劳资双方依据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2.利益争议利益争议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二)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1.个别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发生于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争议的内容一般是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这种争议涉及的是具体的劳动者直接的和切身的权益。争议主体是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雇主。2.集体劳动争议也称为多数人争议,一般为多个劳动者(10人以上)基于同样的请求

35、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3.集体合同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集体劳动争议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区别:(1)集体劳动争议是关于劳动合同的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关于集体合同的争议。(2)集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为基于各自独立请求权利的个人。一方是劳动者本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集体合同争议的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3)集体合同争议涉及的是劳动者群体即全体职工的整体利益,在利益构成上具有不可分性;而集体劳动争议虽然也具有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共

36、同理由,但其各自的权利构成是独立的,具有可分性。(4)集体劳动争议只对争议人发生影响,对其他劳动者不具有法律意义;集体合同争议解决的后果对全体劳动者具有影响,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法律意义。【注意】考生需注意对比集体合同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的区别,此知识点可考性比较高。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37、(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我国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因履

38、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五)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六)司法解释的规定1.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

39、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2.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人事争议为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同时又规定这类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3.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规定法院可以受理:(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产生的争议;(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抵押金、抵押物

40、产生的争议,或者办理劳动者的人事档案、社会保险关系等移转手续产生的争议;(3)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同时规定:第一,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第二,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

41、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第三,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裁决中的给付义务,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四,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4.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42、解释(三)规定法院可以受理: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同时规定: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

43、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第二节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一、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争议处理过程中要依据劳动实体法律和劳动程序法律制度来解决争议。 二、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忠于争议的客观事实真相,准确适用法律,秉公执法,正确处理劳动争议。三、及时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在不违反程序性规定的条件下,应当尽快处理劳动争议。这是因为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争议,劳动争议及时处理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正常的社会

44、秩序,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四、调解原则劳动争议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以说服劝导的方式,促使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五、三方原则. 三方原则,是指各类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组织原则,即在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中,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的代表参加处理劳动争议。第十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一)劳动争议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1.权利争议. 权利

45、争议,是指劳资双方依据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2.利益争议利益争议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 (二)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可将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1.个别劳动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发生于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争议的内容一般是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这种争议涉及的是具体的劳动者直接的和切身的权益。争议主体是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雇主。2.集体劳动争议也称为多数人争议,一般为多个劳动者(10人以上)基于同样的请求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

46、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3.集体合同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集体劳动争议与集体合同争议的区别:(1)集体劳动争议是关于劳动合同的争议;集体合同争议是关于集体合同的争议。(2)集体劳动争议的主体为基于各自独立请求权利的个人。一方是劳动者本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集体合同争议的一方是工会,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3)集体合同争议涉及的是劳动者群体即全体职工的整体利益,在利益构成上具有不可分性;而集体劳动争议虽然也具有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共同理由,但其各自的权利构成是独立的,具有可分性。(4)集体劳动争议只对争议人发生影响,对其他劳动者不具有法律意义;集体合同争议解决的后果对全体劳动者具有影响,对全体劳动者具有法律意义。【注意】考生需注意对比集体合同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的区别,此知识点可考性比较高。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