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9675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和谐社会建设不仅要求把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者作为一个职业看待,而且对农业劳动者提出了职业要求,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与和谐社会建设提出

2、的职业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从制度建设和全方位的教育入手,提高我国农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词 农业劳动者 职业素质 和谐社会一、和谐社会建设对农业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优化社会阶层当中的“职业分工”结构,使各种行业、职业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劳动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上22%的人口。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建立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公民被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两种不同身份。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观念和体制中,农业劳动者首先不是被当作一种职业,而是被当作

3、一种与生俱来的、难以改变的身份。而农业劳动者作为“农业人口”的身份,使他们承受了许多的不公,不能完全享受起码的社会保障,特别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严重缺失,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劳动者自身职业素质水平的提高,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明确农业劳动者的职业身份,及其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努力提高其职业素质水平。和谐社会建设对农业劳动者提出如下的职业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农业劳动者作为中国最大的职业群体,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之一,他们是我国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特别是我国农村正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一制度实施的前提是农业劳动者的积极参

4、与,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理解和领会国家和各级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参政议政的热情以及对公民权义的理解。2.职业道德素质。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各个职业之间的配合、支持,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直接决定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得他们不生产、不销售假冒伪劣的农副产品,并且坚决制止类似的违法行为,始终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3.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农业劳动者的要求。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科技要素、信息、市场参与或影响着农业生产过程,使得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它要求农

5、业劳动者必须具备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4.专业技能素质。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发展要靠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者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主体,如果农业劳动者有较高的农业专业技能素质,就能主动地学习农业技术,较快地接纳、消化和吸收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从而充分实现新成果、新技术的效率。5.适应市场经济的素质。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正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农业经济的主体农业劳动者,必须要研究农产品以什么品种、何种规格、什么形式、那种价格进入市场,保证生产的农产品既能卖得出,又能卖出好价钱。要做到这些,农业劳动者则必须学会利用畅通的农业信息网络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从而

6、获得各种种植信息、加工技术信息、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方面的信息。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农产品市场营销和获取相应信息的能力。6.身心素质。和谐社会建设的行动准则是“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而“力”最基础的要素应该是劳动力的身心状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过程基本上是体力劳动的过程,大部分工作需要在田间进行。劳动条件简陋,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农业劳动者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这就要求农业劳动者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同时,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生产劳动周期比较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天灾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抗拒性。因此,农业劳动者还必须具备耐心、勤劳、灵活和善于决策

7、等心理素质。二、我国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现状1.参政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上表是我们课题组对河南伊川县3个乡的867名农业劳动者进行的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调查结果统计,由表可以看出,农业劳动者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非常欠缺,对民主法律知识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特别是对宪法和选举法有68%的人表示不了解,对与自己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村民自治法有58.3%的人一点都不知道。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影响着他们的处事方式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据调查统计:在回答“参与村委会选举时你的态度”这一问题时:19.6%的人选择“积极参与”,70.8%的人选择“让参与就参与”,9.6%的人选择“不想参与”。2

8、.农业职业教育极其缺乏。据我们课题组的调查:豫西农村的农业劳动者中,接受过县乡农科所进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的有8.4%左右,接受过专科学校和中专学校所进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0.33%左右,接受过高等农业院校所进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几乎为零,目前各基层政府在农村搞的多种培训,基本上都是对准备外出打工人员进行的。据从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显示:德国35岁以下的农业劳动者中就有70%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3.农业种植技术的掌握较差。我们课题组对河南伊川县3个乡的867名农业劳动者进行的科学种植小麦、玉米技术能力调查结果显示:(1)对使用农药化肥的调查结果为:会用的占14.4 %,基本上会用的占

9、18.4%,不会用的占68.2%;(2)对防治病虫害技能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为:会用的占11.5%,基本会用的占28.1%,不会用的占61.4%;(3)对进行土壤改良技术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为:会用的占6.9%,基本会用的占25.3%,不会用的占67.8%。目前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只是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有关栽培、播种、施肥、治虫、储藏等传统技术经验来进行生产。农业劳动者种植技术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4.把握市场信息能力非常弱。据调查,农村村委会平均订报4.6份,农业劳动者除大的承包户、专业户外,一般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农户,几乎没有订报纸杂志的。94.3%的农户家有电视机,其中:92.2

10、%的时间是用来看连续剧;4.8%的农户家有电脑,94.5%的村庄有网吧,但主要是年轻人打游戏用。以上情况造成农民信息闭塞,对市场不了解,盲目跟风现象严重,经常造成农产品在经营上的亏损。2004年河南省出现的蔬菜“崩盘”现象就是例证,菜农盲目种植的大量蔬菜积存在菜农手里卖不出去。资料显示,2004年12月,河南蔬菜滞销情况:濮阳:大白菜22.5万吨、萝卜8万吨、芹菜7.43万吨、菠菜3万多吨;虞城:白菜、萝卜18万吨;郾城、舞阳:辣椒1600多万公斤:内黄县:辣椒8万吨左右;唐河县大河屯乡:大葱500万多公斤;罗山县:大白菜近180万公斤;新乡市:大白菜91万吨。5.身心状况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

11、调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病残率为5.5%,因农业劳动者健康状况导致贫困的农户占贫困户的30%70%。安徽省疾控中心选择了安徽省12个有代表性的农村县区,涉及48个乡镇、144个行政村的18280人进行农业劳动者身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农村居民中超重率达37.8%,肥胖率达8.7%,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达24.1%。另一组数据显示:这些人群每天进食水产品、肉类、禽类、豆制品、乳制品的不足10%,但每天摄入腌熏食品的占22%;人群饮酒率高达56.9%,其中男性达到79.4%;吸烟率为32.6%。调查中发现,在农业劳动者中,几千年封建社会所形成的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被动接受命运、不思进取、重农轻商、生

12、死由命、富贵在天、迷恋平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培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均等心理深深地积淀在这里农业劳动者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行为,严重束缚着他们的行为选择。 三、提高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途径1.加强农业劳动者职业素

13、质教育的制度化建设。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对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以及对农民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此,加强农业劳动者职业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从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的现状出发,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充实法律法规内容,特别是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内容,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进程。通过发挥法律法规的全社会性和强制性,确定政府、社会以及农业劳动者个人在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障农业劳动者职业教育的权益。2.加强青少年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未

14、来农业劳动者基础文化素质。农村绝大部分青少年是未来农村的农业劳动者。所以,首先要从源头抓起,要提高未来农业劳动力的基础科技文化素质水平。为此,要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时更要严格控制儿童新文盲的再生。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差距。贫困地区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强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农村的大部分学龄青年能读完高中。3.政府各部门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作用。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涉及到当地政府劳动、教育、农业部门,这三个部门首先要紧密结合,再加上财政、计划、科技等部门结合,为农业劳动者职业培训搭上舞台。同时,各政府部门要各尽

15、其能,分工协作,经费交由财务中介组织管理,策划与研究交由教育研究部门,教育培训则主要由有资质的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执行。力争把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提高农业劳动力职业素质的中心。4.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我国农业劳动者身体素质较弱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活方式、对疾病预防知识的贫乏以及日益攀升的医疗费用使农业劳动者生了病不敢上医院,致使小病拖成大病。鉴于此,加强对农业劳动者的营养和卫生知识教育,坚决贯彻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精神。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

16、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参考文献:1吕萍:培养农民素质 提高农民收入J.理论与当代,2006(11)2张宝臣:对农村智力开发几个问题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2) 3蔬菜:谁能“借我一点爱”?J.大河报,2007.12.214新农村建设需提倡健康生活方式J.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5洪英芳:论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与经济振兴J.社会科学战线,1993(03)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17、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

18、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19、: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