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97042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建设主义文明的目标已经成为党的意志。如何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政治文化)是这一进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关的几个问题:政治文明的含义、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障碍等,并且提出了笔者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的见解。论文关键词:政治文明;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建设一、政治文明的含义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首次将“政治文明”建设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这说明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建设中

2、国共产党人越来越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看到政治体制改革严重落后于体制改革的局面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了。我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已经耳熟能详了,而对“政治文明”则比较生疏。何谓政治文明?按照党的有关文件,我们大略地知道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际上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等等。但是似乎这样一说,现在就没有必要提“政治文明”这个名词了。因为以往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涵盖了今日的政治文明建设。事实上不是这样。党之所以将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未来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自有它的深义。首先,这说明

3、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不完善的,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其次,这说明以往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全面的,即忽视或轻视了政治文明建设,现在则要重视它了;最后,这说明今日所提的政治文明有其时代的涵义,并不是可以笼统地被包含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的。从根本上讲,政治文明建设就是政治文化建设,其目的就是建立一种适应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完善而科学的公民政治和行为体系。这种体系形式上是客观的,如表现为一定的规章制度以及设施等,但是内容上是主观的,它表现为广大人民的一种符合要求的意识和习惯。政治文明不同于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侧重于国民的思想文化修养层面;而政治文明则侧重于国民的政治修养层面以及相关的

4、制度和文化建设。西方学者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解释为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即政治制度的内化。他认为政治文化可以概括为政治认知、情感与评价,也可以表述为政治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与技能。我认为这是对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说政治文明建设本质上是政治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是目前代表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最先进、最完善的一种它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体系。这种法制体系应当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二民主的自由的参与型的公民政治文化心理。广大人民群众具备一定的政治要求和心理意识;三,全国上下有一个清明的政治统治体系政府系统能够良好、高效地运转等

5、。二、政治文明与公民文化的关系“公民文化”一词是舶来品,英文是civicculture,按阿尔蒙德的说法,主要指国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中被内化了的政治制度。它与政治文化的意义是接近的,并且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在西方学者那里是同义词。为什么这样说呢?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变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所以说在仍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现代社会里,一个国家里的每个人既是自然人、社会人,又是政治人,脱离政治的所谓“中性人”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社会的公民所具有的文化品质必定呈现为一定的政治特色,或者说一定的政治文化必然要通过一定的公民文化来表现之。我们这里姑且借用一下公民文化这个名词。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