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冠心病教案.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9959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冠心病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老冠心病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老冠心病教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老冠心病教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老冠心病教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冠心病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冠心病教案.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冠心病,重点内容:危险因素心绞痛、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预防,冠心病的定义,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单核细胞,LDL-C,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氧化的LDL-C,斑块破裂,平滑肌细胞,内皮功能失调,炎症/氧化,斑块形成,不稳定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冠心病的分型,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 心绞痛(angina p

2、ectoris)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4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5 猝死(sudden death),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和诱发因素在13个月内基本不变。机制:由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使其供血相对固定,但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静息时尚能满足心肌的需要。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而使心肌需血量增加,超过了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时,就会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典型疼痛特点,1 部位 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

3、下颌部。2 性质 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不象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典型疼痛特点,3 诱因 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4 持续时间 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发作多次。5 缓解方式 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有效。,老年心绞痛的特点,1 疼痛部位不典型:发生于牙部至上腹部之间的任何部位2 疼痛程度较轻:由于老年人痛觉敏感性降低所致。3 非疼痛症状多:可以是劳

4、力性气促而非胸痛。不完全表现为疼痛,也可以是疼痛以外的症状,如气促、呼吸困难、疲倦、胸闷、烧心、出汗等症状。多与心衰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有关。,常用辅助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可发现缺血区心壁的运动异常放射性核素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心电图,不发作时的心电图 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 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暂时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压低0.1mv,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T波倒置。心电图负荷试验 最常用运动负荷试验,主要运动方式为分级活动平板、蹬车等。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并自动分析24小时心电图,从而可发现心电图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并能与患

5、者的活动和症状相对照。,冠状动脉造影,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做到:血管及病变部位的确定;狭窄程度的测定;冠脉病变形态学分类;冠状动脉血流分级,正常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冠脉痉挛,冠状动脉内血栓,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治疗原则: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300mg/天,以及有效的降血脂治疗可促使粥样斑块稳定,减少血栓形成,降低不稳定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发作时的治疗,休息 立即休息。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 0.3mg-0.6mg,舌下含化,12分钟开始起作用,半小时作用消失。对92的患者有效,其中76在3分钟内见效。副作用有头晕、

6、头胀痛、面红、心悸等,有时血压下降。因此第一次用药时宜平卧片刻。硝酸甘油气雾剂。消心痛 510mg舌下含化,25分钟见效,作用可持续23小时。,缓解期的治疗,一般治疗:避免诱发因素;调节饮食,特别是一次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致发生疼痛症状为度,一般不需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单用、联合或交替应用。血管再通术: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心肌梗死,定义: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

7、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分型(依据心电图):传统分型:Q波型心肌梗死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目前分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机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枝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由于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少数情况下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发生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也可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心肌梗死,诱因:大约5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有诱发因素,具体如下:1 晨起6时至12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心

8、肌收缩力、心率、血压增高,冠状动脉张力增高。2 在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血脂增高,血粘稠度增高。3 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4 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致心排血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锐减。,心肌梗死,临床表现:1 典型的病人有胸痛或胸闷,可以发生在上述一些诱因的基础上,也可无明显诱因。疼痛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以上(心绞痛一般不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绞痛可缓解)。常常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心肌梗死,2 全身症状 发热,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等,这是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致,一般在

9、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其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3 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室早最常见。而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特别是入院前的主要死因。4 低血压和休克 发生率20,多在起病后1小时至1周内发生。5 心力衰竭 发生率3248,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心肌梗死,6 不典型病人:老年病人或糖尿病患者疼痛可不明显,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还可出现头昏、昏迷,被误以为脑血管以外;或以腹痛、恶心、呕吐为表现,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心肌梗死,体征:血压下降,且可能不再

10、恢复到起病前的水平。心率增快,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有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性改变: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病理性Q波,T波倒置。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有2种类型(1)普遍性ST段压低,或有对称性T波倒置,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仅有T波倒置改变。,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肌红蛋白: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AMI后出现最早,十分敏感,但特异性不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程度能较准确反映梗死范围,特异性较强,敏感性不如cTnT 和c

11、TnI。,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前者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后者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心肌梗死,诊断: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或超声心动图,心肌梗死,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治疗原则: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病人不但能渡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心肌梗死的治疗,一般治疗再灌注心肌:是最重要的治疗,

12、包括溶栓疗法和介入治疗(PCI)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出院后治疗:即二级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一般治疗:休息监测 心电、血压监测,除颤仪随时备用。吸氧 有呼吸困难和发绀者间断或持续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保持给药途径通畅。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每天一次,3天后改为75150mg每天一次长期服用。,再灌注治疗,1.介入治疗(PCI)直接PCI(PTCA+支架植入)适应症、禁忌症补救性PCI冠脉腔内斑块旋切术,2.溶栓疗法1 适应证与禁忌症:2 溶栓药物尿激酶、rt-PA 3 再通的判断(4个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治疗1 心律失常2 心力衰竭3 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治疗,阿司匹

13、林-受体阻滞剂ACEI他汀类调脂药硝酸酯低分子肝素,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急性期住院病死率过去为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采用溶栓疗法后再降至8左右,住院90分钟内施行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4左右。死亡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在数小时内。,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控制体重预防、治疗“三高”控制膳食低脂、限酒、限糖,清淡饮食,戒烟,乐观、愉快的情绪,体力活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已有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病史者应预防再次梗死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称为二级预防。包括五个方面:A aspirin 抗血小板聚集(或氯吡格雷)ACEI/ARB药物B-blocker 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 blood pressure control 控制血压,冠心病的二级预防,C cholesterol lowing 控制血脂水平 cigarettes quiting 戒烟D diet control 控制饮食 diabetes treatment 治疗糖尿病E education 冠心病教育,包括患者和家属 exercise 适当运动,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