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鉴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鉴赏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的表达技巧,3.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1.掌握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2.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表达技巧(I),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白描工笔、,借事抒情,表达技巧(II),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修
2、辞方法,虚实结合 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铺垫、过渡、伏笔、照应、抑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象征、用典 烘托(渲染)等,篇章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照应、悬念、铺垫、卒章显志等,一、借景抒情二、设喻用典三、托物言志四、借古讽今,古代诗歌常考的表达技巧一,1、阅读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答问题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1、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
3、报答的。,2、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表达方式,2、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答问题问: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表达方式,学以致用 抒情方式的考查,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2、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尾联将沾襟的别泪与丝般的密雨交织起来,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分析是否恰当?,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之地,其中首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又暗切“送”字,为下面的画面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颔联、颈联继续描写江上的景色: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深邃,浦树幽远;树上水雾缭绕,显得滋润。
5、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无不笼罩在烟雨薄雾之中,无不染上离情别绪。诗人在尾联爆发了自己的感情,一改含蓄,直抒胸臆,又用一个“比”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使情与景妙合无缝。,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直接抒发“独怆然而涕下”之情。,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
6、不可抗拒的感叹。,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乐(哀)景哀(乐)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对春雨的喜悦之情,谢亭送别唐代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咏柳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新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便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一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传统的柳树题材诗歌,多从柳枝披垂的特征入手,使之成为
7、依依不舍的离情的象征。贺诗屏弃传统的写法去咏柳,以奇特的想象,巧妙地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曾诗则以随风摇摆、披拂不定的柳枝比喻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眼前,他们只知道瞒上欺下,猖獗一时。一旦时移世易,他们也有冰山既倒、失势倾颓的一天。就像春去秋来,柳枝会被凌厉的秋风剥个精光一样,他们也会落得个输个精光,受到正义的惩罚。语调冷峻,既含辛辣讽刺,又寓严肃警告,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宵小之徒的鄙视和憎恶。,托物言志,托物喻人,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
8、人。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谒山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注:麻姑,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传说她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桑田。作者为什么“欲就麻姑买沧海”,这句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明确:此句用典,作者联想到麻姑三见沧海变桑田的传说,认定沧海当归麻姑,水流百川最终汇集大海,时间之流亦如此,买下沧海就拥有了所有的时间。,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
9、使龙城飞将在”一句应如何理解?它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明确: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此句用典.从反面写出唐代将帅的骄情无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明确:隐含对唐王朝日益衰微的警戒,讽喻了唐统治者应励精图治。借古讽今。,学以致用,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
10、计杀掉。】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答: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表达技巧(II),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虚实结合 对比、照应、衬托、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象征、用典 烘托(渲染)等,篇章结构,承上启下(过渡)、抑扬、起承转合、照应、悬念、铺垫(伏笔)、卒章显志等,重点,虚实结合,比喻、
11、象征、夸张等,烘托(衬托),联想和想象,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虚,难点一 虚实结合,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等。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想象和回忆。3.设想之境
12、。,虚实结合,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柳永的雨霖玲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想象和回忆,虚幻世界和梦境,设想之境,眼前实景,辨虚实,明作用,1、“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2、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
13、而突出诗歌的中心。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全诗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僻进山中的孤寂之情。3、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有时能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典型例解:崔护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虚实结合。写一年的清明节,诗人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杯水,并倚在桃树旁凝视着他,这情景难以忘怀,第二年,他又来到这里,虽然景物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里去了,于是在紧闭的门
14、上写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并不在眼前的姑娘的思念之情。渲染烘托,突出中心。,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又何作用?,精题巧练1、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月 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思考:(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15、是谁在“独看”呢?儿女在旁,又为什么说是“独看”呢?(2)此诗构思上有什么巧妙之处?,(1)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2)不从自己角度写思念对方,而从对方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反向表达思念之苦,全诗侧面虚写(化实为虚)。,精题巧练2、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问题: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
16、不同”让读者去想像。,精题巧练3、阅读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回答问题: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答:后两句写现实中听到的锦城音乐只应该是天上的仙乐,是想象夸张。这种写法是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概念: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1、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
17、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2、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难点二 比喻、象征,比喻、象征的区别?,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3、象征经常借助比喻或其它修辞
18、格来完成。例黄河滩头结尾处,作者描写了平常普通的芦苇。说它是“盖房子编篱笆的好材料是青纱帐不怕狂风恶浪,不畏电闪雷鸣。根盘于泥土之中,叶绿于大地之上,与大堤为伍”这里运用了比喻、拟人、中间又引用了唐诗来赞颂芦苇,用芦苇来象征平凡、质朴的黄河人,象征炎黄子孙在党改革开放政策感召下,奋发进取的精神,缺少了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支持,象征义就很难表达了。,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人为达到此目的,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对此作简要的分析。,比喻、象征、夸张等,明确:设喻。以拜见公婆比喻
19、科举考试,以公婆比主考,以新媳妇自比,以新郎比张水部。“画眉深浅入时无”是问自己的诗文能否符合主考的要求。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比喻、象征、夸张等,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比喻、象征、夸张等,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
20、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概念: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蓝天着白云丨红花还要绿叶。,难点三 烘托(衬托),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以景衬情)。,烘托(衬托),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
21、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水深来衬友情深,作用: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
22、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分析技巧-高考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要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塞上听吹笛(高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梅花:系乐曲梅花
23、落 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答:借问梅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语意双关。(手法)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分析)抒发了戍边者的情怀。(感情),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 言在此而意在彼 弦外 音,味外味 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 委婉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 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评价主旨类,答题时使用常见名词术语,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
24、物的大概。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 细致生动。诗情画意:,语言特点类,议论类 富有哲理 淋漓尽致,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形神兼备: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简洁 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浅显 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平淡无奇 质朴清新 淡雅 词藻华丽 明快:明白通畅。沉郁顿挫 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语言风格类,做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 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行文技
25、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在一起。,文章结构,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 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寄寓 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衬托 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侧面描写: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起兴(xng):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手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