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论 文 题 目 :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指 导 老 师 : 学 生 姓 名 : 学 号 : 院 系 : 专 业 :行政管理毕 业 时 间 : 目录摘要 前言 一、政府管理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1(一)网民的基本数据 1(二)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2二、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一)恶意网络政治参与的存在.4(二)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存在51、情绪化的网络政治参与52、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5(三)网络政治参与中“数字鸿沟”的存在5(四)问题原因分析 71公民政治参与流于形式,缺乏实质作用,政府态度不积极.72公民网络参与不足且不平衡.83参与
2、渠道不顺畅、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9三、完善政府管理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政策建议10(一)规范当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10(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参政渠道12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12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12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13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13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13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14结论14参考文献15摘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证明人类活动过程中可以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但人均收入很低,贫富差距很大,社会矛盾尖锐。公民满足温饱需求后逐渐把
3、手伸向话语权,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采集公众合理的建议和诉求是个问题。网络作为新兴科技发明,其使用方便快捷,拥有及时传递信息的功能被广泛利用,如何让网络的优势作用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将是社会民主的进步,公民生活和谐标志。关键词:公信力 网络参与 政府管理 公民 和谐Abstract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at human activity process can be the same as the step from low to high,ascending progressively by level. Chin
4、a is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But low income per capita and a great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Sharp social contradictions. After the food and clothing meets the needs, the citizens gradually reach out to the right to speak, how to effectively collect the publics reasonable proposal
5、and address the demands when government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Network as a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is convenient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timely transmiss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How to make the networks advantages to play its effective role in governments management proc
6、ess will be the signs of social democracy progress, civic life and harmony. Keywords : Credibility Network Participating Government Management Citizen Harmony 前言“70码”、“药八刀”、“我爸是李刚”等等,网络催生了许多这样的恶性事件的代名词。事故发生的前后社会各个阶层反应不一,大部分知晓案情的网民还是趋向于依照法律严惩肇事者。但是亦有部分网民是抱有围观看看,煽动,娱乐的心态为目的。造成这几起恶性案件的肇事者都是“官二代”、“富二代”,
7、出自社会精英阶层家庭。按照传统习俗,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否用钱私了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宣扬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念,政府机关和法律仲裁如何妥善处理应对日益深化的社会矛盾尤为重要。反过头想像,如果没有网络网民在第一时间把事情经过传播出来,弱势群体会不会有公正对待,是个问题,长期如此,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能不能得到公民的认同从而引发冲突埋下伏笔。本文就以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影响极其原因进行分析,进而为政府如何有效吸收引进网民的合理建议和诉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一、 政府管理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的现状(一)网民的基本数据今日计算机硬件发展快速,成本不高,中低收入的镇级部分人民群众都有可以
8、上网功能的个人电脑,有合法经营的网吧,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通过电话线的拨号上网办电信、网通、铁通宽带,3G无线上网,手机开通GPRS上网。网民除了到政府开办的官方门户网站和大型的门户网站首页都能了解到民生的专题信息。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较2010年底增长4.9%。年龄上看,除20-29岁网民比重继续加大外,5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
9、民数量增长较为突出,整体占比从2010年底的5.8%攀升至7.2%。学历上看,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43.8%。有91.3%的网民在家上网,在单位、网吧和学校上网的网民分别为33%,26.7%和17.6%。网民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比例为74%,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分别为46.2%和65.5%。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上升到18.7个小时,较2010年底增加了0.4个小时。(二)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在网络的大环境中的网民有不同的年龄段,各有各的价值取向。所以为满足网民猎奇的心态,许多大型
10、网站经常会用很多奇闻怪事和夸张的词语,来吸引网民关注,从而增加网站的点击率,满足商业利益。全国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都有门户网站。部分镇级、村级、区级按照经济发展的富裕程度决定是否开设门户网站。开设的门户网站都有组织机构图,发布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其他政务信息。但更新的速度和信息量都有很大差异。存在的有很多问题: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运行主体混乱;政府门户网站本身急待统一规范;应透过评测政府门户网站来考核政府工作本身;网站定位不合理;网站内容不实用;网站易用性差;网站互动性差;网站缺乏灵活。可以说现今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状况还在基础阶段,应用过程中没有发挥出作用,公民更是雾里看花,一头雾水,门户网站成
11、了摆设。公民面对网络所揭露极端事件抱有非理性态度,情绪化、“群体极化”的网络政治参与,甚至是恶意网络政治参与。二、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新闻讨论群、开通博客,并且相互之间可以就国家政治和社会事件进行辩论,公民第一次拥有了对公共事务进行评论、交换意见、形成舆论的场所。公民通过网络这个公共领域的参政议政,使普通公民有了更强的参政意识和参政水平,而直接参与政治生活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效能感,同时也提高了社会信任水平,从而为现实社会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基础。其次,互联网创造了公民和政府机关之间互动的公共领域。网络政治参与的直接性、平等性,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
12、沟通平台,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实现有效的大众利益表达及政治参与提供了理性的公共商讨空间。网络技术所拓宽出的公共领域,“使普通公民们的声音也开始左右政治权力的政策与决定。只有通过公共交往,以理性的政治舆论和政治意志形成为核心的自由才能得到实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政治参与也具有两面性,其在提升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质量、推动政府开放和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暴露出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恶意网络政治参与的存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中心主任李伟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分析7.1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此次暴力恐怖事件,更值得关注的是“疆独”在此次暴力恐怖事件中出现的一个新动
13、向,“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在境外直接遥控指挥境内的民族分裂分子,利用网络散播谣言,迅速聚拢起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街聚集,导致事态迅速扩大升级,酿成骚乱。”恶意的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网络参与的便利性使得西方政治文化对我国渗透的更加广泛,因此,网民的网络参与非常容易被误导。正像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委员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二)非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存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非理性参与的
14、普遍存在.其表现有:参与盲从、政治狂热、政治谣言与政治牢骚,主要表现为:1、情绪化的网络政治参与互联网空间是个隐蔽、虚拟的领域,也是个体充分自由表达的疆域,加之参与主体的匿名性,使得网络政治参与带有一种无所顾忌的主观情绪和猝不及防的客观影响。2009年6月26日广东韶关某玩具厂出现新疆人与工人斗殴事件,造成2人死亡、120人受伤,该事件起因就是韶关家园网“市民心声”栏目有网民发了题为旭日真垃圾的帖子。 2、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 当前我国网络的“多数人的暴政”问题,大多表现为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即“观点相近的网民一开始就有某种偏向,通过网络上的相互影响,在群体压力下产生从
15、众心理,主观倾向继续偏移,失去了对信息的理智分析和判断,最终形成极端观点。”6这种盲信、盲从的集体无意识,使网络中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一旦公众为虚假信息所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形成了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往往使事态失控,演变为非正常网络群体性事件。如最近发生的典型案例“陈易风波”、“虐猫事件”等。一件在生活中可能并不起眼的事情,在网上充分显示了“滚雪球”效应,网民的语言暴力以及由此造成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影响,大有对当事人形成灭顶之灾的架势。(三)网络政治参与中“数字鸿沟”的存在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称信息鸿沟,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伴随着全球信息化
16、的迅猛发展,数字鸿沟的不断扩大导致网络政治参与实际上的不均衡,严重影响了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参与水平和网络民意的公平性、公正性。无论是在南北之间、国与国之间、一国内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这一趋势都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中国互联网内部发展来看,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网络的发展及网民的数量,参与主体的年龄及性别之间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2010年1月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第25次统计报告来看,(1)分省网民规模: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各省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差异较大,随各省经济状况的差异表现为明显的三级梯队形式。(2)城乡结构:我国农村网
17、民和城镇网民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分别为27.8%和72.2%。(3)性别结构:目前中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4.2:45.8,女性网民占比略低于全国人口中女性的比例。(4)年龄结构:青少年网民(10-20岁之间)和青年网民(35岁以下)占我国网民比例的80%以上,而40岁以上的网民比例不到20%。(5)网民职业结构:学生、较高职业者及公务员的上网率明显比其它阶层的人士为高,分别为98%、94%和96%,从事劳力、服务性行业以及没有工作的人群的上网率较低。由此可见,只有有能力、有实力、偏好使用网络的人才有机会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身利益。因此,“数字鸿沟的存在,造成网络群体与非网络群体不均衡
18、的政治参与,造成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的矛盾,最终容易使政治发展产生偏差。”网络只是一种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判断和导向功能,所以要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要从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各方面现实条件改进,以使网络政治参与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四)问题原因分析1公民政治参与流于形式,缺乏实质作用,政府态度不积极。在我国,虽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都为公民政治参与、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提供了各种保障和途径。此外,村民自治、政治上网、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以及“准组织化参与
19、”即通过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参与、社区化参与等,都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条件。但是,如此多的公民政治参与形式与渠道在公民政治生活中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作用,大多流于形式。例如,我国工青妇的组织网络是比较健全的,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通道。通过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带来动“准组织化参与”,应该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政治参与的特色之一。但是目前工青妇组织这方面的功能相当孱弱,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在整体上看,它们的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比较严重,亲和力不够,社会公众对其依赖感不强。难以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再如,村务公开制度,本应是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可
20、以监督村干部行为。而实际上,根据2004、2005年有学者对河南农村的大量调查,大多数行政村的村务公开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对村干部的监督作用,村民也很难参与村务活动。正是由于制度化参与机制尚不健全,公民的正当利益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诉求时,非制度化的参与(如利用一些节点或“敏感期”闹访、集访等)时有发生,以致影响社会稳定。上述所说,公民直接表达诉求的方法都难以得到及时的处理,何况网络上参与,原因在于政府自身的监督和执行能力缺失。近来许许多多“彭宇”,“小悦悦”的个案层出不穷,政府在处理过程中没有监管好舆论导,在社会道德的建设中没有积极表现,催化了整个社会的集体道德滑坡。2公民网络参与不足且不平衡首
21、先是文化层次的不平衡性。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公民对政治关心的程度、获取政府资讯的数量以及能力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高的公民参与的程度也高。其次是地域不同的公民间的参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公民的参与的能力和机会要多于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公民。再次,不同阶层、群体和从业者的参与要求存在差别。公民的身份有时候也会成为参与的限制。农民、农民工、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参与较低,主要是受到了自身文化的限制以及法律的制约。最后,网络参与的主观愿望与参与能力存在差距。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公民有强烈的参与热情与愿望,但是由于自身对网络技术不了解,无法进入政府网络且流于形式的窗口
22、,不知道怎样运用自己的上网设备去表达民主权利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参与愿望。公民参与不足和参与存在严重不平衡,会导致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维护,不但影响到社会稳定,阻碍政治民主进程,长久来看,还会影响到执政党的权威。网络过度的娱乐化和边缘化让商业用途得到巨大的利益。3参与渠道不顺畅、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参与的有效程度就主要取决于各种参与渠道是否畅通。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不够畅通,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治参与的质量。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公民网络参与只是一种渠道,主要是收集公民建议和诉求,并没有实际的影响力,政府依
23、然不重视。激励机制不完备。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于不同阶层、集团或个人之间的利益不同,他们为了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必然会积极地介入政治过程,期望通过政治参与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从而争取和实现自己的利益。但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由于没有广泛的利益激励机制,很多人处于一种政治冷漠之中。其次,制度化体系(选举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完备。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年满18岁的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人不知如何运用这项权利,甚至出现盲目从众心理。社会监督制度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它为公民团体提供正常的组织与舆论渠道,是政治参与的重要条件。政
24、治制度化的实质就是法律化,但是由于法制的不完备,公民个体的政治参与行为时常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或者是参与形式超越法律规范而不受制约,导致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冷漠心态甚至参与混乱(周晓丽,2001)。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而采取网络举报,都会遭到徇私舞弊的当权者羁押或跨省追捕,不仅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败坏了政府形象,严重制约公民网上参与政府管理的热情的积极性。让一些明显的违法乱纪的现象得以掩盖和包庇,不仅没有激励反倒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三、完善政府管理过程中公民网络参与的政策建议(一)规范当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应对策 网络只是一种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它本身不具备价值判断和导向功能。但在网络时代,
25、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秩序无疑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完善网络立法,实行“注册参与”规范公民网络参与秩序。要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秩序,首先要完善网络立法,这是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刚性机制,也是最主要的规制措施。目前我国的网络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网络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政治参与形式的复杂多变,从1991年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到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我国的网络立法总体还呈滞后性,还存在许多问题。要规范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首先要完善网络立法:其一,提高立法层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作用,创制一部融合网络技术和政治民主的基本法律。同时鉴于网络技术
26、发展多变的现实,在人大立法之外,可用相应的行政法规来弥补。其二,在立法内容上,网络法规既要规范网络秩序,同时又不能损害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在秩序和自由之间,网络法规应体现二者的协调和平衡。所以,网络法规既要规范公民网络参与秩序,又要保证公民网络参与的自由,需要为公民网络参与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制保证。 另外,实行“注册参与”将成为保证网络政治参与有序的必然选择。所谓“注册参与”就是要求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时必须进行网上注册的制度。这种注册既包括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也包括网民身份的虚拟网名注册。其中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是对法定公民参政权利审定和确认的需要,虚拟网民身份的注册则是网民参与
27、网络政治生活特点的需要,实施两种身份同时注册可以建立实名与虚拟身份的关联关系,既保证公民符合法定政治参与权的规定性,又体现了网络政治参与自主权的选择性,是公民身份与网民身份相统一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实行“注册参与法”将成为保证网络政治参与有序的必然选择,这是制度与技术综合影响因素的必然选择,也是综合传统政治参与方式与网络政治参与特点的必然选择。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主体应当是权利与义务的复合体,而不是权利与义务相分离的“两面体”,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公民,是不会排斥“注册参与”的。“注册参与”将是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成为
28、未来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其次,政府提供开明的网络制度供给,形成与公民参与的回应机制,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电子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的确立,意味着政府行政活动的中心要转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上来,而不是仅把提供公共产品当作一种自上而下的施舍。这也要求政府对网络参与的引导尽快实现由硬性引导向软性引导的转变。在整个政治参与过程中,电子政府和其搭建的政务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电子政务能够为有序的网络参与提供许多技术支持和便利条件,能够提供一条制度化的途径,把公民的网络参与纳入到政府规范管理的范围内。在网络时代,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是现实政府在网络上的存在,网络政治参
29、与总是在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平台上实现的。网络是政治参与的载体,公民通过网络了解政府的政务信息,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以及电子政府对输入利益诉求政策的执行。公民通过网络向电子政府输入参政信息,电子政府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处理参政信息,再通过网络和政务平台反馈,这样就完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全过程。随着政府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程度将有更大的发展。(二)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参政渠道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 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缩短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 未来的政府更加强调是民众的政府,各国政府将利用信息技术增
30、强民众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所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把未来的政府建设成以民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世界各国政府正积极应用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在线服务,政府也将广为运用公共信息站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为民众提供获取政府服务的多元化渠道。 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众对未来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要求获得服务的方式和程序也要不断改善。民众期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为满足民众需求,世界
31、各国政府将不断自我创新和调整,整合传统公共服务,建立单一窗口,给民众提供一站到底的公共服务。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 “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仅是传统柜台服务向网络的简单移植,其涉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机构的重组和对政府服务的整合,涉及政府再造,触及政府上上下下各个层面。为保障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世界各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授予相应权利,作为执行部门来负责电子政务的开展。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电子政务也将由信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能型政府。 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在未来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国政府将会积极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问题,努力缩小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
32、距,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政府电子服务的权利,尤其是那些非常关键的服务,避免新的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新障碍。因此各国在电子政务的开展过程中将注重普及城乡宽带网络建设与信息教育,使信息应用普及社会每个阶层和每个地理区域,照顾信息弱势群体,缩小信息差距。 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电子民主是未来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焦点。所谓电子民主,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民主过程中价值理念、政治观点或其他个人意见等的交流和反映。电子民主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在线选举、民意调查、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的电子交流、在线政务公开、在线立法、公众参与等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
33、也对传统政府理念和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电子民主的发展不仅仅能使民众有效监督政府决策,促进政府勤政廉政,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且也能反映电子政务的公众需求导向。当然,要把这种民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结 论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政府的管理过程是一个社会体制优劣程度的体现。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实现公民的网络参与是政府走向服务型体制的重要表现。现阶段政府的管理过程主要是把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生活保障指派给符合条件的公民,可以利用网络互通各个政府部门监督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缓解日益深化的社会矛盾。参考文献:1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2张鸷远.论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前沿,2009,(12):12.3叶战备,惠娟.扩大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J.探索,2008,(5).4高宏星. 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 J.理论导刊,2009,(9).5胡宗仁. 网络参与下的政府行为选择 J.中国行政管理,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