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0819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的研究(最终版).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摘要由于警察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暴力袭警案件却在一直呈上升势头,其影响公安机关的正常执法和民警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法治国家的执法环境和影响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使老百姓失去了安全感。分析暴力袭警案件频发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群众法治观念与意识比较淡薄、立法方面明显滞后、警用装备保障落后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要有效减少暴力袭警案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和保障警察执法权益,必须相应地从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民警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完善维权机制等方面入手,为维护警察执法权益提强有力的保障。一、 暴力袭警的理解暴力袭警通常是指公然以打、揪、咬以及借助其他工具等暴力手段阻碍

2、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或者直接以攻击警察为目的的行为。(一)暴力袭警的现状暴力袭警通常是指公然以打、揪、咬以及借助其他工具等暴力手段阻碍警察依法执行公务或者直接以攻击警察为目的的行为。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1月至5月,全国共发生阻碍执法、暴力袭警事件1545起,月平均发生300多起,共造成11名民警牺牲,164名民警被致重伤或轻伤,1733名民警被致轻微伤。暴力袭警事件频频发生,全国各地都是如此,连祖国的首都北京也屡现警察执法遭遇暴力袭击的恶性事件。(二)暴力袭警的特点袭警是指以某种方式或方法阻碍公安民警依法执行职务且明知是人民警察而故意实施的一种行为,可分为暴力袭警和非暴力袭警。所谓暴力袭警是指

3、用暴力行为,如殴打、捆绑、拘禁等侵犯民警人身权益及侵犯民警生命权的行为。“袭警特别是暴力袭警、聚众袭警,主要是派出所民警、交警、巡警、刑警在处置突发事件、处理交通违法违章、执行勤务、查缉、处理治安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遭受暴力阻碍引起的” 1。从侵袭对象看,多为基层一线单位民警特别是派出所民警。一从侵袭环节看,多发生在民警接处警、处置群体性事件、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其中发生在接处警过程中的占多数。二从侵袭手段看,暴力化倾向突出,有的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倚仗人多势众围攻民警,有的持械恐吓、攻击民警,有的在派出所内推搡打骂民警等。(三)暴力袭警的危害1、暴力袭警的频频发生是对国家法律和

4、社会正义的公然挑衅。民警在执法活动中被打击被伤害,从表面上看,在民警被侵害的这些案件中,被打掉的是警帽,被撕破的是警服,被侮辱的是民警个人,但被亵渎的却是神圣的国家的尊严和法律的尊严。对警察执行法律职务的行为进行挑衅,是对国家尊严和法律尊严的藐视与侵害。2、暴力袭警的频频发生严重干扰着国家执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危及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安全。人民警察遭受袭击遇到侵害,与一般社会人员被侵害相比具有更恶劣的潜在的社会负效应。放纵对警察的打骂,侵害了民警的执法权益,阻挠了警察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执法行动,最终损害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

5、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安全。3、暴力袭警的频频发生直接侵害了人民警察的尊严、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后果。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暴力程度的不断增加,由谩骂、侮辱、诽谤、诬告、陷害等手段发展为直接暴力袭击民警,肆意践踏了人民警察的尊严,严重侵害了民警的生命健康安全,极大地挫伤了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制约和羁绊着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影响着整个公安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暴力袭警现象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二、暴力袭警的原因分析人民警察是社会的守护神,无论每一个白天和黑夜,是他们,在光明与黑暗

6、、正义与邪恶、秩序与混乱之间为我们树立起一堵坚不可摧的墙,用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捍卫着国家和法律的尊严,日夜守护着社会和百姓的安宁与和谐。但是,就是这样每一个白天和黑夜为我们守护安全的卫士却频频遭遇到不法之徒的暴力侵害,究其原因如下(一)法律方面的因素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十分不完善,针对于保护警察权益的法律更是不健全。这从侧面上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犯罪的发生,无法起到惩罚犯罪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袭击民警造成民警伤亡的,司法机关往往是依照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或第234条故意伤害罪处罚;袭击民警未造成民警伤亡的,大多依据刑法第277条妨害公务罪处罚;其他袭击民警情节轻微的,依据人民警察法或治安管理

7、处罚法的规定处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大量的揪打民警、撕坏警服、警衔标志、辱骂、侮辱、诬告民警的事件,难以找到适用的条款作为处罚依据。对袭警行为的惩处不够严厉,很多抗拒执法的行为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导致袭击警察的违法犯罪成本过低,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妨害警察执法以及暴力袭警行为的增长。2(二)社会方面的因素1、人民警察的基本职责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警察的这种职业属性使使他们成为现在最危险的职业之一。由于警察的这种职业特点,也就会造成与社会对立的现象,民警受侵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近些年来,全国范围的“打黑除恶”、“打击双抢”等专项斗争的开展,有效地打击了犯罪,但也自然会激起违法犯罪分子对

8、警察的仇视和袭击。3 2、部分群众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自身缺乏对执法行为的认识。受违法犯罪人的组织或煽动,跟着起哄集体抗法。对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考虑后果,只为寻求一种刺激。还有的知道警察受纪律约束不敢还手,打了也白打,以至现在“打的就是警察”成为现在有些人的“荣誉”。(三)公安机关自身因素 1、部分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或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是执法粗暴、滥用权力,虽然这只是个别行为,但也极大地伤害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有的甚至就成为暴力袭警的导火索。 4 2、部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等观念存在错误认识,导致民警面对妨害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甚至暴力

9、袭击警察的行为,一味地“温柔”、“宽容”和“忍让”,误导民警出现有悖于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的本意和法制建设初衷的“软弱执法”、“忍辱执法”的现象,从而损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5三、暴力袭警对警察执法权益产生的影响(一)暴力袭警对民警人身的伤害警察因公伤残医疗费得不到保障。据媒体披露,2006年1至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发生因公伤残医疗费8717、2万元,其中由国家和单位支付5655、1万元,占64、9%;由警察支付2197、4万元,占25、2%;拖欠医院864、7万元,占9、9%。据统计,河南省每个县级公安机关平均每年有4-5名警察因公负伤,许多警察因公负伤后,医疗费无法报销,只好个人承担或

10、由所在单位垫支。如洛阳市公安局巡逻支队李军,处理治安案件出现场时摔伤,成为植物人,一年后死亡,仅医疗费就15万元,无法报销。警察在受到暴力袭击后受伤,没有合理得到国家的保障安置,这样会给警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创伤,与此会消弱警察的壮心斗志。6(二)暴力袭警与警察的素质和处置能力的关系一是个别民警执法思想不够端正。工作中表现为执法不够文明,执法方法简单,存在一定特权思想和“冷横硬推”现象,一样容易与处于非常激动状态的当事人发生冲突。二是公安业务不练。在处置事(案)件中对法律法规的把握不准,宣传解释不到位,处置事件的技巧、手段、措施不灵活,以至于引起群众不满导致阻挠执法事件发生。我们警察在执法过程中

11、应具有“文明执法,立警为公”的理念和处置事情的能力要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也不会落下上海“杨佳袭警案”的祸根。7四、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具体措施(一)加大对暴力袭警行为处罚力度,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美国法律规定,在警察执行公务时,任何与其身体上的接触都被视为违法,警察有权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对对方采取行动,以阻止犯罪发生。与此种形势相比,我国在警察执法保护的理念上还存在误区,在相关法律规定上明显不足,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对警察执法的特别保护留给我们的思考,促使着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完善我国警察执法的法律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环境,为人民警察执法权益提供法律特别保护的思想在我们的理念中逐

12、渐扎根、生长。1、早在2003年初,就有35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了在刑法中增加“袭警罪”的议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新沂市公安局局长刘丽涛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综合指导处调研员林文先后向全国人大提交建议和议案,又一次建议在刑法中增加袭警罪。针对暴力袭警频繁发生以及我国目前刑法对袭警行为处罚过轻的现状,我们建议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诸如修订刑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刑法修正案,增设袭警罪;或者修改刑法第277条,提高量刑幅度,并增加款项:故意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的,从重处罚;袭击人民警察尚未造成伤害(含轻微伤及以上)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13、徒刑;袭击人民警察造成人民警察伤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从而为警察执法提供刑法的特别保护。8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颁布实施将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纳入了法制保护的轨道。人民警察法第5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正式宣告以法律保护警察依法执法时代的到来。我们建议在未来的法律建设中加快完善人民警察法,可以在其中增设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相关罪名,还可以增设一章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专章,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形成我国以人民警察法为核心的警察执法的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对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3、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加大对暴力袭警行为的打击力度,公开处理暴力

14、袭警的违法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和震慑暴力妨害警察执法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暴力抗法以及暴力袭警行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到妨害警察执法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有效地发挥法律的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功能。(二)改善警察执法的外部环境,保障警察执法权益,1、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我国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群众则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公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警察执法权益的有效保护。人民群众打警察或者警察在遭遇袭击时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安机关和

15、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淡化。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人民警察要切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在工作中与群众心连心,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做到从警为民,做老百姓的贴心人;执法为民,做人民利益的合格卫士;服务为民,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在警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和谐的警民关系,优化和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在解放战争中,咱们老百姓用手推车推出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在今天,“一把手大接访”活动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也是很好的成功范例。警民之间就是需要一种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我们可以不断通过完善和发展公安机关一把手大接

16、访活动,不断通过角色转换、上门慰问、文艺演出、警民联欢等形式,使得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能够亲密对话,达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就以交通警察为例,在日常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一些轻微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交通警察安排一些自愿站岗协勤的违法驾驶员站岗值勤,让他们参与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实现了车辆驾驶人的角色转换,有效地做到了交通警察与车辆驾驶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92、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更好地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抗拒警察执法甚至暴力袭击警察并不是国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在警察遭遇袭击甚至得不到群众支持的

17、事件中,不乏袭警行为人、围观群众法制观念落后甚至错误的因素,以致造成人民警察为民执法还要遭受老百姓辱骂甚至袭击的尴尬。就以交通警察为例,作为公安机关交管部门,为了履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职责,在日常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交通警察针对交通违法人员的纠正处罚乃至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直观地触及了交通违法行为人的个人私利,很是容易遭到交通违法人员的语言乃至人身攻击和围观群众的非议。其实,在所有的人群中,也许只有交通警察才最真切地听到交通事故死难者亲属的撕心裂肺的哭喊,才最真切地感受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痛!因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五进”宣传的形式一样,一些地方

18、的民警走进校园,担任学校的法制校长;走进社区,担任社区法制主任,走出了大力宣传法律、切实提高广大群众法制观念的步伐。3、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积极发挥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的正确引导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完善和发展公安机关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积极宣传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为民的典范,增强人民群众对警察的了解和理解,弘扬社会“惩奸除恶”的浩然正气,让那些企图侵害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合法权益者怯而止步。4、建立人民警察执法经费、器械装备、基础设施、警务培训、警力配置等保障机制,建立由中央控制的警务预算体系、训练体系和装备体系,尽量防止和减少民警因物质条件缺乏而伤亡。以交通警察为例,在通常情况下交

19、通警察都是一人单独执法,受某些条件的制约,有的民警连警用对讲机都没有配备,在遭遇暴力抗法以及暴力袭击的时候,民警的孤立无援使得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气焰更为嚣张,最终损害了警察的执法权益。警用装备的合理配置等保障机制在有效地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三)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塑造公安机关良好形象。面对暴力袭警的频繁发生,我们着眼于提高民警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更好地塑造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深切拥护,也是有效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重要方面。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人民警察应当从思想认识上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警为公,

20、执法为民”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和发展人文警务理念,在对群众依法执法的同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警察的人文关怀和温暖情谊,从警察身上彰显出和谐社会人性化的一面。比如,我们对待群众说话文明和气,群众来了,让个坐、倒杯水,即使按规定解决不了问题,也会让人心里感到热乎。2、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人民警察要不断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严格自身的纪律作风,严格遵守“五条禁令”,在日常工作中规范执勤,文明执法,从自己身上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不让警察的形象在自己身上受损。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要丰富和发展先进的警营文化,以

21、先进高尚的警察情操,凝聚警察精神,感染人民群众,以此彰显出人民警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合肥市公安局从2007年6月下旬开展了学习工程建设,在全局上下营造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切实提高广大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真正建设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文明之师,以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更好地履行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与社会的职责。103、严厉打击暴力犯罪。 我们要不断深化和加强“打黑除恶”、“打击双抢”等斗争,通过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性质犯罪、飞车抢劫等严重影响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更好地塑造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整体形象。

22、(四)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其他有效机制在现有的法律机制和社会条件下,我们可以着眼于用足用好现有的法律,通过建立健全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机制,切实加大对暴力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打击力度,从而有效地保障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例如,市级公安机关可以聘请优秀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建立民警法律援助机制、快速救治因公受伤民警的“绿色通道”机制、会同法制、刑侦、治安等部门调查取证的防范和打击袭警案件的工作运行机制等,都可以切实有效地维护公安民警的执法权益。结语暴力袭警严重侵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挑战着国家和法律的尊严,威胁着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步促使着我们对

23、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研究,以期更好地、有效地保障人民警察的执法权益。【参考文献】1吴秀荣.从袭警事件看警察权益的保障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6卷第6期2李锐.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公安简报.第48期2009年07月28日3王淑波、李英娟.浅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维护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4刘金玲.论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及其保障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5马进保.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辩证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6黎东.公安行政执法中警察执法权益保护之途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4、2007年第6期7黑社会性质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李文燕 柯良栋主编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一版 第113页 8.有组织犯罪研究(第一卷) 何秉松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5月第一版 第409页 9.当代有组织犯罪与防治对策 康树华编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8年第一版 第191-207页10马进保.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的辩证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致谢论文的写作过程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然而,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们的出谋划策以及家人的帮助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所在。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无论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

25、、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内容的构思、研究的方法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指导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我悉心细致的教诲。尤其是他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予我深深的启迪。至此,我再次对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同时还得到过在实习过程中的许多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也可以说是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

26、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27、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28、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

29、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

30、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

31、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

32、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33、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

34、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

35、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

36、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

37、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

38、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

39、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

40、. 答案要点(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

41、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六、论述题35. 答案要点(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

42、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七、教育写作题36. 参考例文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

43、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

44、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

45、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

46、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3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