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0899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2011届)题目(中文) 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 (英文) Regarding the vehicle recalls thinking of Law 系别: 政法系 专业: 法学 班级: 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制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摘要: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汽车产品全球化发展,我国汽车需求量处于上升趋势。然而我国有关缺陷汽车的条例还尚未完善且立法较晚。本文将对我国目前缺陷汽车召回制度

2、的立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汽车召回;存在问题;完善对策Abstrac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level, globalization of automobile products development,vehicle demand in our country Rising trend. However our country legislation with defective automobile regulations not yet perfect and lat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efect autom

3、obile recall system in legis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Key words: Recall; existing problem; Improving Policies目录 1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概述(1)1.1. 汽车召回起源(1)1.2. 汽车召回制度(1)2汽车召回事存在问题 (1)21 汽车召回事件回顾(2)3.汽车召回的完善对策 (3)3.1制定高标准汽车产品质量标准法 (3)3.2 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4)3.3汽车产品召回国际法律制度完善(4)4.结语(4)参考文

4、献 (5)致谢 (6)关于汽车召回事件的法律思考1. 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概述1.1. 汽车召回起源召回制度起源于1966年的美国,针对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与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情况,美国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明确规定,汽车制造商在发现其产品由于设计或制造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有可能带来安全或环保问题时,有义务公开汽车召回的相关信息,并必须将相关情况通报交通管理部门和用户,对汽车进行免费修理。所谓“召回制度“是缺陷汽车制造商(包括进口商),按照法定的程序通过修理、更换、收回等方式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的人身、财产危险的缺陷问题的法律制度。1.2 汽车召回制度召回条例第二十三条

5、、二十四条明文规定,对于未停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缺陷汽车产品;隐瞒缺陷情况;经责令召回拒不召回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生产者、经营者不配合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缺陷调查;生产者未按照已备案的召回计划实施召回;生产者未将召回计划通报销售者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从新政的处罚力度看,倘若企业想逃避存有质量问题的汽车产品召回将可面临千万元以上的巨额罚金,相较此前的召回制度大大加强了对车企的震慑力与法律约束力。亦给了此前那些明知产品存在缺陷隐患,而故意隐瞒拒不召

6、回心存侥幸的企业最为有力的法律封堵。2汽车召回事件存在问题在我国,有关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立法相对比较缓慢是在2004年以后才出现的。近年来,由于召回制度的处罚力度有限,以及市场监管与责任鉴定仍有待完善,对企业的震慑力不足,使国内车企鲜有主动召回案例,进口车企故意隐瞒拒不召回,甚至对相同缺陷产品采取国内、国外区别对待案例亦时有发生。据统计,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4年10月1日实施截至2012年2月份,七年多时间里,我国共召回整车370多次、600多万辆。虽然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总召回数仍远低于德国、美国等汽车发达国家。不少召回案例是在相关部门调查并掌握了充分证据后,厂

7、商才被迫在中国实施召回。在一些全球召回案例中,一些外资车企更是堂而皇之地将中国市场排除在外,区别对待。而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召回次数亦是寥寥可数。近三年国内本土品牌汽车在乘用车领域的召回数量仅为七例。中国市场迫切需要一部较有力度与制度完善的汽车召回法规来对车企进行法律约束,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驾驶者生命安全。近年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群体的日益庞大,汽车投诉纠纷的不断升高,汽车召回制度显得愈发重要,政府管理部门也愈发重视。2.1汽车召回事件回顾根据资料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仅3月份,我国车辆召回就多达11起,涉及车辆达57.84万辆,创近五年来新高。涉及车辆具体如下:自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

8、例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国内汽车召回事件可谓频频发生。根据中国汽车召回网召回公报显示,截至5月14日,国内轿车的召回次数就达34次,召回数量达112.2万辆,与往年相比,增长了近3倍。平均每天就有约8372辆轿车因为各类安全隐患被厂家召回。进入5月以来,涉及我国的汽车召回事件已达7起,召回数量超过29万辆。克莱斯勒、上海通用别克、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进口现代、进口起亚、宝马等品牌均进入本月召回榜单。这些汽车召回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燃油箱内部的虹吸管将燃油从油箱副侧传送到主侧有可能受到限制、电机控制模块可能发生故障造成车辆无法充电、制动踏板开关触点接触不良、副驾驶安全气囊在车辆碰撞时可能

9、失效、气囊控制模块内的控制集成电路元件可能失效等。3.汽车召回的完善对策3.1 制定高标准汽车产品质量标准法我国可以单独制定一套高标准汽车产品质量标准法,这样汽车生产厂商也能根据其标准来生产汽车产品。这样也就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随着人们的消费档次逐步提高,对产品的需求由实用变成注重档次、品牌后如果说还是任由劣质产品当道的话,那么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财产安全将无法估量,不利于促进消费,阻碍经济的增长。如果有汽车产品质量标准法这将促使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使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从而降低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性,有利于拉动消费,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因此,建立高标准汽车产品质量标准

10、法是非常有必要的。3.2 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 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实行产品召回制度,因其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成本代价,使那些生产技术落后、规模小的企业必然破产倒闭,因而企业为了避免破产倒闭,必然不断通过改进技术来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这样,自然又使自己的生产率得以提高,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规模得以不断的扩大,而规模效益又使得企业的成本再次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再次取得优势,如此循环反复,使得企业不断地发展,做大做强。3.3 汽车产品召回国际法律制度完善建立汽车产品召回法律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消费者国际经济利益。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各项制度也将逐步与国际接

11、轨,当然包括在国际上通行的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然而,更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见诸报端的是国外的产品对我国的消费者实行“中外有别”的政策。如在2002年5月28日,广州本田宣布为1999年8月前出厂的3560余辆广州雅阁轿车进行免费检查修理,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则发布消息,决定在全球召回250多万辆存在点火器隐患的汽车。但本田汽车中国办事处和广州本田表示,中国市场不在召回的范围之内,只是建议中国用户送车到特约维修店检修。另外,德国奔驰、日本日产、日本丰田等汽车公司在进行全球召回的时候都表明“中国市场例外”。他们对中国内地用户提供的服务一般是免费检修、更换问题零部件一类。这样,这些汽车生产商对中国消费

12、者和其它国家的消费者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外国汽车厂商在缺陷车处理问题上实行”中外有别“的做法,曾经被理解成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经过媒体的不懈追问,才发现中国的法律确实没有相应的规定,才使外国厂商”合法“地歧视了中国消费者。”(注:张天蔚: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汽车召回的目的,载北京青年报2002年10月24日。)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更多的国外产品将进入我国国门,为避免上述事例的发生,为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国际经济利益,确有必要建立我国的产品召回法律制度。因此,在我国必须及时制定关于汽车产品召回的国际法律制度,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消费,促进企业发展,并为产品召回制度保驾护航,维护我国消费者的国际经济利益

13、就显得尤为必要。4.结语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的公布,为我国的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正式建立带来了良好的开端。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的建立,将从更广的角度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并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做大做强,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凤凰网.2百度文库3商品与质量 3月刊.作者:张凌凤4 法律教育网5 中国汽车质量网6 法律教育网7北京青年报8 央视新闻频道致谢感谢这篇论文涉及到各位学者及各网站。本文引用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文献的帮助和启发,我将难以完成此篇论文。同时也感谢论文指导老师-张云老师在

14、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帮助。由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批评与指正。 章秀荣2013/5/20其它参考文献1刘丽.初探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实践.财会,2010,(12):1272崔茂海,辛鑫,刘刚.构建绿色会计体系问题必要性探究.鸡西大学学报,2008,(06):73-743王宝军.建立我国绿色会计体系的若干建议.商场现代化,2011(04):1274杨相鼎,欧阳佳佳,李黎.论我国绿色会计发展的必要性及构建设想.经济师,2011,(05):60-614张森芳.绿色会计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的探讨.财会天地,2011,(05):87-885邵芳.绿色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必

15、要性与可行性.金融财会,2010,(09):1806沈亚东,马印.浅谈绿色会计.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537李才昌.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赤峰学院学报,2011,(01):87-898李淑红.浅析我国的绿色会计问题.当代经济,2009,(02):136-1379郑明彪.浅析新时期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0):76-7810戴洋,孙照龙.我国环境会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商业经济,2010,(04):96-9711侯晓斌.我国绿色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1,(07):362-36312陈灵子.我国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1,(02):87-8813陈卓,张家立.绿色会计的发展对策财会探析,2009,(07):1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