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之“道” .docx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0944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践行群众路线之“道”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践行群众路线之“道”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践行群众路线之“道”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践行群众路线之“道”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践行群众路线之“道”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践行群众路线之“道”论语长期作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教育教材,一直以来都不断地影响着国人,其中蕴含了为人之道、为官之道、为学之道、为亲之道等取之不尽的道理,历经数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在此仅从群众路线之“道”这个角度做以下思考,希望对基层干部有所裨益。践行群众路线首在有“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大学也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都强调了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道德是生活中的最高原则,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如果说人与动物有着巨大的区别的话,那就是人过着一种道德的生活。基层干部处于群众路线的第一线,是群众的主心骨,良好的道德对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有

2、德则群众自然会亲近,无德乃至于缺德则群众会主动远离。道德作为每个人生活的底色,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作为基层干部,道德修养更是事业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很难有高尚的情操;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很难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很难有为群众利益献身的勇气,如此则六亲不附,百姓叛离,更何谈心怀天下,情系百姓?践行群众路线需有“忠心”。“忠”见其字形便知,心在中间,为不偏不倚之谓,并非传统理解是侍君尽节,愚忠而不问是非之谓,而是对于自己之要求,把心放正。把心放在该放的位置中,只有放在这个位置,才能心有所主不为外界所惑。普通人心摆不正位置,也就把自己亲人错置,造成的后果或许只

3、是家庭不睦;但是作为干部如果心态不正,一任己意,随波逐流,无是非,无对错,则一不爱人,二不善事亲,三则以百姓为刍狗,有何资格为干部?又有何资格做公仆?充其量不过是民蠹而已。民为邦本,权委仆人。权力是百姓委托给干部代为行使的,如果不“忠”则私心起,权为私产则怨恨生,怨恨生则危国本。故心正在内则为“忠”,在外则表现为群众满意,获得群众的好评,这是也我们基层干部的目标。践行群众路线需有“公心”。所谓公心是不以一人之利害民之利,不以私害公,不假公济私。史记载尧帝“终不能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是为公心之典型。公则生廉洁之心,公则生仁爱之心,公则心有是非之分,公则心怀家国而忘私情。公心盛则国盛,私心强则国亡

4、。国家建立起来的目的便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不受他人侵犯,政府是人民所赋予的公共权力的执行者,目的在于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犯。走基层,接地气,目的就是急民之急,为群众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群众的问题本质上是利益的问题,如果基层干部不能持有公心而有所偏袒,则势必难以服众,何谈爱民为民,服务于民?所以,公心与德性同为基层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践行群众路线需有“爱心”。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道德作为官员的基本修养,其核心在于“平天下”,在于救世济民,所以爱民为民是干部工作的目的。“使民以时”是为官要爱惜民力;“以德导民”是以德化民;“庄”“慈”以教民是导民向善;“养民也惠,使民也义”是为政在利民;“博施于民”是亲而仁民;“足民”是志在富民,干部失爱民之道,则友朋不亲,民心不附。总之,践行群众路线之道,首在德行,德备则忠,忠则心公,公则仁民爱物,爱民能为民利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爱民为民,不同的是这里的爱不是高高在上拯救万民的爱,而是自己必须认识到所处的公仆位置,且民为父母,爱民如爱父母。只有心中真正爱民,才能在具体的行动之中保持着足够的谨慎和节制,才能够心甘情愿,全心全意为人民做事,急民之所急,利民之所利,才能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因民之所好而为之,才能真正把群众放在首要的位置,才能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