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论文法学毕业论文题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1263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论文法学毕业论文题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济法论文法学毕业论文题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济法论文法学毕业论文题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法论文法学毕业论文题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论文法学毕业论文题目.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学毕业论文题目 国有企业与反垄断法的适用欧阳建胜(黑龙江金昊律师事务所律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01)1国有企业概述中国早期并不使用国有企业这个术语,国有企业的概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而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称之为国营企业。 经济大辞海对国营企业表述为“由国家直接经营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企业,统称为国营企业。国营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生产经营符合国家计划要求”。财经大辞典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定义为“亦称国有制,国家占有一部分生产资料并对其实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所有制形式”。 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对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定义为“: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

2、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在全体人民的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于光远主编的经济大辞典政治经济学卷,是国内较早对国有企业这一特定术语进行定义的辞典。对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定义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而把经营权委托给经营者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并进一步解释“国有企业原来由国家直接经营。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家原则上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强调了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 潘岳主编的中国国有经济总论对国有企业的表述是“指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依法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伍柏麟教授表

3、述为“国有企业是政府可以凭借对其拥有的所有权(全部或大部分),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经济实体,其收入主要是通过出卖它们的产品或劳务来获得,而不是靠政府部门的预算拨款。”可见,国有企业不仅限于资本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独资)的企业,还包括资本部分由国家所有(控股),并为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 2国有企业的类别 2.1以企业类型及资本比例为标准2.1.1特殊法人企业由政府全额出资并明确其法人地位,由国家通过专门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不受公司法规范。这类国有企业被赋予强制性社会公共目标,没有经济性目标,也就是说,它们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类企业需要由公共财政给予补贴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 2.1.2

4、国有独资公司 由政府全额出资,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以社会公共目标为主,经济目标居次。这类企业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垄断企业和资源类企业,如铁路、自来水、天然气、电力、机场等。从经济学角度,这类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按边际成本或平均成本定价,以此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谋求从消费者那里攫取更多的剩余。 2.1.3国有控股公司 由政府出资控股,受公司法规范。这类企业兼具社会公共目标和经济目标,以经济目标支撑社会公共目标。这类企业主要是准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电子、汽车、医药、机场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企业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而是通过向国家财政上交股息和红利,间接提供公共服务。如果

5、由于特殊环境,这类企业不得不履行一些公共职能,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国家财政给予补偿。不过,在补偿以后,股息和红利不能免除。当然,通过约定和核算,二者可以相抵。 2.2以政府管理权限为标准 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中央企业”的概念产生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所确立的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即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央企业就是指“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所属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与此相对应的由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企业称之为地方企业。 2.3以市场竞争的标准 2.3.1国有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有“竞争性”企业新帕尔

6、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在强调国有企业就是政府拥有的企业的同时,将国有企业分成两类:国有“自然垄断”企业和国有“竞争性”企业。 自然垄断是经济学中一个传统概念,早期的自然垄断概念与资源条件的集中有关,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代法学一般认为: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经营这些部门如果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国有自然垄断企业,是指国家所有或控制的,从事基于市场自然条件而形成的,为防止社会资源浪费或市场秩序混乱而排除竞争的企业。 2.3.2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7、邵宁在011(第十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称“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第一应该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第二类是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a.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在我国,这类企业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地铁等方面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一,产品或者服务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条件;第二,在经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因素,有些是寡头竞争,有些是独家经营。第三,产品或者服务价格由政府控制,企业自身并没有定价权。第四,企业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经常会

8、承受政策性的亏损等等。 b.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 在我国,这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在体制上,政企分开更为彻底,除出资人职能之外政府不应该干预企业的决策和内部事务,对这些企业也没有扶持帮助的义务。这种类型国有企业要独立承担经济法律责任,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乃至破产退出的风险。 3国有企业与反垄断法的适用 反垄断法一审稿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国企垄断”的内容,在二次审议后,增加了第七条。公布实施的反垄断法第七条为“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促进

9、技术进步。前款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不得利用其控制地位或者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的出台,对国有企业说应该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应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国企现有的基础上如何培育全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反垄断法对国企没有障碍,甚至鼓励他们做强做大”。但是,做强做大,并不代表允许或鼓励他们采取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排除或限制竞争。根据反垄断法第二条的规定,无论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均应平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发改委此次针对电信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即是根据反垄断法实施的,充分说明国企同样适用反垄断法。我们期待着所有国企,认真执行反垄断法,共同创建、维护一个充满活力的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经济大辞海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65. 伍柏麟.国有企业核心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