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1412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权威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时期,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建设任务。和网络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是,我国电子政务也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电子政务和行政体制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电子政务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是:电子政务发展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控制机构编制;创新管理方式。 关键词:电子政务;行政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政治文明 D63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4)20-001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专门一

2、节来叙述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展望,其中有专门的一部分内容来叙述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反映了行政体制改革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中的重要作用。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所以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行政体制的改革以促进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政府管理在迎接网络革命挑战的同时。自身也发生着超越性的创新和变革。在这种环境下,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但是,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国内民众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民众的信息索取和政务参与的要求,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电子政务和行政改

3、革的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所以在上述环境下,为了更好地面对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电子政务的升级挑战,了解二者的关系以同时推动双方相互促进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子政务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概述 (一)电子政务 1.定义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特点和模式 和传统政务管理模式相比,电子政务呈现出虚拟化、扁平化、短流程、高效率、低成本和亲公民的特点。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政府

4、对政府关系(government to government简称G2G)、政府对企业关系(government to business简称G2B)、政府对公民关系(government to citizen简称G2C)、政府对雇员关系(government to employment简称G2E)。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四类系统关系的有机结合。 3.作用 总的来说,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最终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而它具体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改进政府的行政施政方式,提高其工作的效率。便于公民、企业等了解各种相关信息,为他们提供更好地服务。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5、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实现。加强政府和公民间的信息互动关系,促进和谐的公民-政府关系的建立。 4.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电子政务从最初的萌芽发展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已从雏形期开始步入成熟期。自1998年“政府上网工程”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逐渐增加;还有著名的“十二金工程”也推动了政府网络信息化的进程。在每年的工业与信息化部出台的中国信息年鉴中也有专门评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容部分,可见电子政务在我国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由于电子政务在各地迅速开展,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一定规模的成就。通过信息化网络,政府在信息公布、网站建设、留言回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根据统计

6、,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部门门户网站共发布规范性文件、政策、标准、统计数据、办理结果等信息共1.48万条。发布了产业技术创新、电子认证服务业、工业产品质量等10项重大规划;新建专题专栏22个,图文直播5次;对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152项工业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民用爆炸物品进出口管理办法等52项重大政策出台公开征求了意见;建立服务大厅,集中发布52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指南信息,集成14个行政许可子系统,23个结果查询数据库。2011年网站页面全年浏览量5.67亿次,日均浏览量155万次以上。此外,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共新增信息892条,其

7、中规章与文件信息122条,规划信息5条,行政许可信息33条,执法监管信息6条,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1条,统计信息315条,标准信息22条,人事管理信息75条,应急管理信息7条,其他类信息306条。 尽管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同时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虽然我国目前的网络普及率达到了38.3%,和往年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这种覆盖程度对于推广电子政务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此外,我国国内电子政务发展还面临着信息网络基础建设不足、信息安全面临挑战、“信息孤岛”现象以及欠缺总体规划等问题。 (二)行政体制改革 关于行政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其具

8、体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目前各领域信息化

9、发展趋势明显,行政体制改革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是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牢牢把握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契机,促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实现。 二、电子政务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电子政务促进政治民主的实现,最终推动政治文明在我国的确立。而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最终建立高效、廉洁、亲民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途径。高效、廉洁、亲民的服务型政府是政治文明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和要素之一,因此,行政体制改革是电子政务在实现政治民主这一目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而电子政务也是信息化时代下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契机。电子政务和行政

10、体制改革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时代下实现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契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有了具体的描述,可以将这些目标大致概括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控制机构编制等。电子政务的发展对于行政体制改革上述目标的实现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1.电子政务发展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化,电子政府能够十分灵敏地感知环境当中的公共信息,政府和公众联系的渠道被打通,企业、社会乃至公民个人能够直接和政府打交道,对于政府收集各种类型的信

11、息以科学民主决策以及解决民众问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电子政务可以推动政府工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扁平化以及亲民化,推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及服务质量达到新的层次,加强了服务型政府形象的建立。 2.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深化 电子政务的发展实际上是由于很好地利用了电子信息发展这一要素。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政务流程更加地简捷便利,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了政府工作流程的高效率、低成本,很多事务审批在网上都能够以最少的流程完成通过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可以实现“一站式”完成。政府机构把需要审批的事项集中到一个大厅、一个窗口,简化手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电子政务的发展推动大部

12、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控制机构编制 在行政机构改革方面,促进政府机构从臃肿膨胀向高效转化。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直接沟通成为可能,越过了很多不必要的层级和流程,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原来需要多人、多组完成的任务变成仅需一人或几人完成便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压缩行政机构,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部门,略去工作性质重复的机构和个人,最终推动大部制改革、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控制机构编制。 4.创新管理方式 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管理过程中的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和传统办公方式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无纸化办公、自动化办公、数据库管理等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信

13、息技术不断发展为电子政务网络化提供了内容,这和传统化办公的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成就之一。 (二)行政体制改革也促进电子政务实现政治文明目标 行政体制改革对于促进我国民主化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保证政府充分发挥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加强与民众沟通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其次,对于公民来说,可以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实现和政府机关的直接沟通,扩大政务信息的来源渠道,充分实现政治权利以及履行政治义务。第三,对于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来说,有助于良好和谐的政府-公民关系的

14、塑成。 行政体制改革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重大,同样意味着对电子政务实现其民主目标的作用重大。所以电子政务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有着紧迫而密切的联系。 电子政务的最终效果体现在政府服务的改善上,这也是行政体制改革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电子政务和行政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互为紧密联系、互相依托发展的重要伙伴关系,二者不能独立割裂开来看待。所以,一方面,在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在这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行政体制在改革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电子信息的重要作用,即意味着电子政务可以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王谦.电子政务e战略、标准、绩效和智能决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5、,2005. 2金太军.网络与政府管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3刘文富.电子政务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王玉凯,赵国俊.电子政务基础M.北京: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2. 5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1年度报告R,2012-03-3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11-08. 文档资料:电子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构建巡视工作长效机制探究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16、少数民族贫困县县级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政治体制改革视角下人才选拔任用问题探讨 延安市信访工作浅议 刘宗周治道归本治心工夫考论 论语中透析孔子的法哲学思想 塞尔对“心身问题”的解决及启示 科林斯的自然神论思想 卢卡奇物化理论各概念的逻辑联系 论易经婚姻观的当代价值 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社会组织 城镇化进程中沿海农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调查 河南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浅论腐败的社会心理基础 婚姻中“七年之痒”的进化因素 父亲权威对于父子疏离关系的影响 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浅谈未婚母亲的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