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完善不起诉制度[N].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改革完善不起诉制度[N].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改革完善不起诉制度我国的不起诉制度带有浓厚的起诉法定主义色彩,折射出传统的有罪必罚报应观还占绝对主导地位,起诉便宜主义没有实质的体现。这导致不起诉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促使有罪者悔过自新、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节约诉讼成本和提高诉讼效率等法律价值无法现实化。因而,适当增加起诉便宜主义的内容,应是不起诉制度改革的正确思路,也是今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方向。笔者认为,首先应补充完善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全面涵盖和体现司法实践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对于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行为等多种情形,应当适用法定不起诉。除此之外,还应就以下几方面予以完善:一、酌定不起诉的扩充当
2、前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比例低,主要原因在于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条件严格,又缺少可供弹性掌握的适用原则。为发挥酌定不起诉的价值和功能,有必要重新检讨“限制”这一立法意图,在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前提下,适当扩充酌定不起诉的条件。首先,突破“犯罪情节轻微”的界限,不把“犯罪情节轻微”作为“免除刑罚”的前提条件,只要是依照刑法规定可以或者应当免除刑罚的案件,就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些免除处罚的情况,并没要求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所以这些情形应当突破“犯罪情节轻微”的界限,可作酌定不起诉处理。其次,对特
3、殊群体犯罪适用酌定不起诉。如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都可以适用酌定不起诉。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未成年人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大多弱化,许多国家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犯罪都有免除处罚的规定,这既不影响控制犯罪,又减轻了刑罚执行的压力,也符合诉讼效率、效益原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当然,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刑事诉讼法的内容,还涉及到刑法的修改,应当在实体法中予以明确。二、证据不足不起诉的细化首先,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的表述修改为:“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其次,明晰“证据不足”的内涵。证据
4、不足是指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证据的数量不足,也就是不充分;二是证据的质量不高,也就是不确实。有必要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三款的内容纳入立法,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检察机关对证据不足不起诉没有裁量权,但并非意味着证据不足不起诉与法定不起诉可以归为一类。事实上,两种不起诉存在较大的差别。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根据是无罪推定原则,在证据不足的
5、情况下,推定犯罪嫌疑人无罪,当然不能起诉。另一方面,法律设置过滤功能,预先将起诉方可能遭受不利法律后果的案件不进入审判程序,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法定不起诉则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诉讼条件,法律规定不予追究。对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案件,如果发现了新的证据和事实,法律并没有禁止重新追究。从这个意义上讲,证据不足不起诉和法定不起诉虽然都导致诉讼程序的终止,但证据不足不起诉导致程序的终止并不彻底,检察机关仍然具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力,二者显然不同。因而,证据不足不起诉仍然应当作为一种独立的不起诉而存在,而不能将其纳入法定不起诉的范畴。三、不起诉的规制与救济起诉便宜主义使检察官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也易使检察官产生
6、恣意与独断。在不起诉制度中引入起诉便宜主义内容的同时,应当对不起诉作适当制约和监督,这也是诉讼制度合理化的要求。 1.建立不起诉的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是有关机关在作出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有关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当事人表达意见、提供证据以及有关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当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公开审查规则(试行),对不起诉案件实行公开审查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不起诉的制约。检察机关正在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直接受理侦查的“三类”案件进行监督,也包含有对检察机关行使不起诉权的外部评价和监督机制。但无论是不起诉案件公
7、开审查制度,还是人民监督员制度,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听证制度,无法发挥听证制度具有的借助社会公众监督,实行检察事务公开,增强社会对不起诉制度认同感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在公开审查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不起诉的听证制度。对于拟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除事先征求侦查机关、被害人、有关单位以及犯罪嫌疑人意见而无异议之外,应当进行不起诉听证。 2.取消被害人的自诉权。 鉴于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这一诉讼机制的种种弊端,有必要对此项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公诉转自诉暴露出的问题并不是操作层面上的,而是由于制度本身设置上不合理而诱发的,因此解决的方案就不是修补,而是彻底的改革,即取消被害人的自诉权。考虑
8、到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特殊诉讼地位,可以借鉴德国和日本的模式,允许被害人在不服不起诉决定的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并提出一定的证据,法院审查后裁定检察机关起诉,仍以公诉的形式提起诉讼。这样既能赋予被害人充分表达不服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的权利,对检察官行使不起诉权进行制约,较好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不会因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而引起程序上的混乱。四、建立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制度并不是不起诉制度的内容,而是起诉便宜主义的内容。暂缓起诉制度合理过渡起诉与不起诉的立法衔接,更合理地分层次地处理不同类型的案件;减轻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体现了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刑罚目的的实
9、现。作为一项改革和探索,最为关键的是要在试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运作程序,充分发挥它的合理性,使其最终能被立法所容纳,推动我国的刑事诉讼向更高层次发展。笔者认为,暂缓起诉的条件应包括:(1)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案件;(2)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3)犯罪嫌疑人承认指控罪行的;(4)检察机关经过审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性格、年龄、境遇、犯罪情节的轻重和犯罪后的情况,认为不需要立即提起公诉的。被暂缓起诉人在暂缓起诉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机关依职权或者根据被害人的申请撤销暂缓起诉决定,提起公诉:(1)故意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或者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2)暂缓起诉之前因故
10、意犯有其他罪行,而在暂缓起诉期间内被判处刑罚的;(3)未履行暂缓起诉期间应当履行的义务的。检察机关撤销暂缓起诉的,被暂缓起诉人已经履行的义务,不得要求返还或赔偿。 作者:白新潮,深圳市检察院检察长【转自】:正义网 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
11、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
12、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
13、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二)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
14、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三)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
15、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四)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五)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六)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
16、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