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大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19937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巧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摄影技巧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摄影技巧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摄影技巧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摄影技巧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技巧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巧大全.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摄影技巧大全 偏光镜和滤镜接下来我们说说偏光镜。有一些摄影经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偏光镜是风光摄影中最重要的滤镜。比如在摄影过程中,我们需要使天空更加蔚蓝、使水面的反光变的柔和,我们都可以使用偏光镜。而且有时候,使用偏光镜之后可以消除物体表面的反光,使得我们所拍摄的对象色彩更加浓郁。而在密云的天气下状况下,通过使用偏光镜可以使色彩变饱和,其效果是和消除反光一样的明显,这点也是我们平日在拍摄中常用的。偏光镜的使用其实并不难,只要把它旋上镜头就可以使用了。边通过取景器看,边旋转偏光镜,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即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比如在旋转偏光镜的时候我们看不到任何变化,造成这样的

2、原因是因为偏光镜只在光的方向和偏光镜的轴成90度角时才起作用。如果光线直接来源于你的背后或者你正在直接拍摄光源(日出或者日落),偏光镜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但如果光线来自你的左侧或右侧,或者直接来自头顶(中午的日光,密云天气),滤镜将魔术般地去除反光、压暗蓝天并使色彩饱和。这时候如果你想得到具有专业水平的画面,就必须使用滤镜了。目前我们市面上能买到的偏光镜主要有两种线偏和圆偏,两者效果类似,原理不同。 不过DC上的话还是应该使用圆偏的。圆偏全称叫做广角圆极偏光镜,就是很多朋友所说的CPL。对于新手而言,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大多数偏光镜有一点偏蓝色,所以虽然所有的颜色都可以透过, 但经常会在照片上留

3、下可察觉的蓝色印迹。 当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暖调” (warmtoned)偏光镜了,这种偏光镜可以有效的去除传统偏光镜偏蓝的“弊病”,是目前最理想的产品了。因为偏光镜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做工好坏对最后的成像影响很大,所以还是建议大家购买一些名牌产品,除了前面提到的KENKO肯高和HOYA保谷以外,像Singh-Ray,Tiffen以及大名鼎鼎的B+W都是值得信赖的品牌。 价格方面这里笔者可以给出一个肯高偏光镜的市场价格,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37mm125元, 46mm130元,49mm130元,52mm130元,55mm145元,58mm148元,62mm208元,67mm225元,

4、72mm248元,77mm290元,82mm370元)这里重点谈一谈最近比较热门的变色温滤镜。变色温滤镜顾名思义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改变色温,具体分减少色温和增加色温两种。减少色温的滤镜能加强暖色,使阴雨天或者正午拍摄的照片蓝色调得到减少,人像肤色红润。所以一些朋友经常疑惑为什么自己拍出来的人像皮肤就是不如那些平面广告上的来得滋润呢,当中的玄关就在于此。而增加色温的滤镜能够有效地减少造成和黄昏散布的红黄色调,加强蓝色调。而此类变色温滤镜一般在型号的最后用A/B/C表示效果,A最弱C最强,比如82A的滤镜增加色温就要比82B来的弱一点。另外一些比如梯度渐变镜和暖调滤镜等等这里就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了

5、。有的朋友会抱怨,自己使用的DC没有长焦镜头,广角也不够大,拍摄起来真不爽。其实不要紧,有了增距镜和广角镜这些遗憾也就不复存在了。增距镜有很多种其他叫法,比如望远转换镜或焦距增长器。比如一般的DC具备3倍光学变焦(相当于传统相机的35mm105mm),而使用了2倍的增距镜(俗称增倍镜)以后,DC的最大变焦就变成6倍了(相当于传统相机210mm),从中焦变成名副其实的长焦了,够爽吧。当然你也不要以为用了增距镜什么都好,一般来说,加入增距镜后,组合镜头的光学质量肯定要比原镜头有所降低,具体表现在分辨率降低和反差减少两方面。因此无论增距镜做得多好,其光学质量肯定要比原镜头差得多,所以我们在拍摄时候尽

6、量使用原镜头,如果实在迫不得已要使用增距镜,也要注意一般宜采用较小的光圈,以提高影像的质量。当然虽然使用增距镜对于画面质量不可避免是有点损失的,但无论如何增距镜也是一种长焦镜头代用品,而且价格要比长焦镜头便宜很多。所以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所损失的光学质量是并不是致命的,只要不将照片放得很大,用肉眼是几乎无法分辨出差别的。这也是增距镜具备良好市场前景的重要原因。由于很少有厂家为DC特别制作增距镜,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使用光学相机上的产品。在这类产品中,因为原厂(比如佳能、尼康等)生产的增距镜数量不多、使用面不广和价格昂贵,所以我们更多的使用一些独立生产厂家和第三方提供的产品,比较著名的品牌有:

7、Kenko肯高、Tamron腾龙、Sigma适马等。当然这类产品在数码市场还是比较少的,价格也是偏高的400元到1200元的都有,甚至更贵,所以建议那些有此类需要的朋友可以去一些专业的摄影设备市场看看。(其他地方的不太了解,上海可以去长阳路的星光和火车站的环龙看看)而广角镜其实原理和增距镜差不多的,一般DC的广角端不够,所以要外接一个广角镜。广角镜用的比较多的是拍摄风景建筑的时候,而有时候为了进行一些夸张的艺术创作,也需要用到广角镜。而如果你使用的是尼康5000或者美能达D7I这类本身已经具备28mm广角端的DC的话,就没多少必要再配广角镜了。而像广角镜笔者还是推荐一下肯高的产品,毕竟东西不错

8、价钱也不贵,如果你要是手头宽裕,也可以考虑一下尼康等品牌,毕竟是原厂生产的。总结说了那么多,想必你对DC的这些附件有所了解了。其实DC的附件还有许多,笔者不可能一一列出。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附件我们在日常拍摄中都用的到,在大多数的场合下,使用DC本身就可以拍出很好的照片了,所以DC的附件并不是很普及,加上价格问题,使得只有少部分专业人士才会去配全那些附件。DC扫盲,你还有多少不懂?转贴“春卷”文章之所以定DC扫盲班这个题目,是因为春卷刚得知身边几名同事居然连光圈,快门都一点儿不明白。等再调查询问一圈下来,春卷头上冷汗潺潺而下:公司里虽然DC拥有量不低,但竟鲜有人了解数码变焦和光学变

9、焦的区别;没几人明白EVF其实并没有SLR光学取景器效果好,ISO越高画面颗粒就越粗。呜呼!在春卷大做特做相机评测的时候,却根本没料到其实对我们评测中熟捻的参数缩写,很多网友根本是茫然不解的。痛定思痛我立即翻箱倒柜,为大家奉献上这个“DC扫盲”专题,但愿我下次做DC知识普及调查的时候不必再拿着毛巾擦冷汗了DC扫盲班 什么是光圈/快门优先照片的好坏与暴光量有关,也就是说应该通多少的光线使ccd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暴光量与通光时间(快门速度决定),通光面积(光圈大小决定)有关。那么,为了得到正确的暴光量,就需要正确的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快门快时,光圈就要大些;快门慢时,光圈就要小些。快门优先是指由机

10、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手动模式是指你自己指定光圈的大小与快门的速度。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

11、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了解了光圈、快门以及景深这些基本概念之后,何时使用光圈有限还是快门优先就不难了。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然后利用相机的测光获取相应的快门值。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

12、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

13、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实用DC闪光灯操作技巧揭密微距拍摄要减光现在的数码相机一般都有内置闪光灯,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距离太近会导致曝光过度,而距离太远会使得光线分布不均匀,导致曝光不足。用户最好查阅数码相机的使用手册,了解内置闪光

14、灯的使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使用一般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拍摄,由于距离拍摄物很近,此时使用内置闪光灯只会导致曝光过度,所以需要进行减光处理。减光就是减少闪光的输出强度,你可以在数码相机中进行调节,但这样还是不够的,光线依然很强。你可以用手遮住闪光灯,注意手指要靠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光线强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简单的利用餐巾纸这一类柔软的纸张遮挡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光线变得柔和。改变闪光的角度很多人在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时,习惯性地将闪光灯与被摄物体平行,以便让光线变得均匀。但是在拍摄具有反光性的物体时,例如玻璃、各种电脑板卡时,会在物体上产生亮斑,破坏画面的和谐。这个时

15、候应适当改变数码相机的拍摄角度,从侧面进行拍摄,这样就能避免产生亮斑。主体与背景反差大时适当补光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在进行逆光拍摄时,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了。补光不是直接打开闪光灯就可以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你可以将相机设置成光圈优先模式,设定光圈的数值,利用点测光对背景进行测光,记下测得的快门值。然后切换到手动模式,设置成刚才所测得的光圈和快门值,再将闪光灯设置成强制闪光进行拍摄。这样就能兼顾主体和背景,照

16、片的背景还原正常,主体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慢速闪光一般来说,夜景的拍摄不宜使用闪光灯,利用小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能表现出美丽的夜景。在夜晚拍摄人像一般都要使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人物还原是正常了,但是后面的夜景却很暗,无法还原,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慢速闪光功能。慢速闪光会使用较长的快门时间,以闪光灯照亮主体,然后配合慢快门保证背景也能够表现。如果你的相机已经具有慢速闪光功能,直接使用就可以了,没有的话可以在手动模式下设定较长的曝光时间,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外闪的使用外闪,也就是外接闪光灯,既然有了内置闪光灯为何还需要外闪呢?主要原因是内置闪光灯功率小,所拍摄的范围小,而外闪的

17、功率大,自然拍摄的范围也广一些。内置闪光灯已经固定,无法调节方向,而外闪可以灵活地进行上下、左右的调节,使用上更方便。不过,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可以配置外闪,数码相机要具有热靴或者同步接口才能使用外闪。闪光指数(GN) 是外闪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数的大小决定着外闪功率的大小,一般来说GN值在2030之间的外闪就能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建议你选择原厂的闪光灯,这样搭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这些闪光灯具有自动功能,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如果你选择手动的外闪,那么在拍摄时就需要设定合适的光圈值。GN=F(光圈)L(距离),你需要根据相机与被摄者的距离设定光圈的大小。例如外闪的闪光指数为24,你距离被摄者为3

18、米,那么你的光圈就应该设置在F8。由于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很短,此时快门设置就不太重要了,设置成为安全快门(也就是此时镜头焦距的倒数)就可以了。在平时使用闪光灯的拍摄中,闪光灯一般直接对着被摄者,这样很容易造成阴影,而利用跳闪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跳闪是外闪中一个很常见的使用方式,也就是说闪光灯不直接对着被摄者,而是成一定的角度。利用墙壁、天花板进行反光,这样能使光线变得自然、柔和。闪光灯还有很多应用技巧,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列举其中一些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很多应用技巧还需要你自己去发现。奇!为什么DC微距景深效果特别好?DC的浅景深表现不及FC,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DC的微

19、距时浅景深效果却相当不错。下图就是用D7相机拍摄的微距照片,可以看出照片中的景深非常浅。为什么在微距摄影时,DC的浅景深效果显得与FC有得一拼呢?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是用视觉印象一样的照片来作比较的。如下图所示,三种不同的相机所拍摄的同样场景来作比较才是合理的。很明显,在这种比较时,拍摄时的视角是保持不变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35mm相机的等效焦距是一样的,而实际焦距是各不相同的不同ISO值究竟怎么用?ISO在传统相机上就是胶片感光速度的意思, 通常我们使用的胶卷包装上都能明确看出ISO值,如ISO 100、ISO 200、ISO 400等等,引申到数码相机上就相当于CCD感光速度。通过调节I

20、SO值,可以使CCD的感光敏感度改变,并且ISO越高CCD感光速度越快。也就是说曝光量一定的条件下,ISO越高,曝光需要的时间越短。不同胶片ISO感光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与相机快门指数之间或者光圈指数之间的关系一样, 即ISO100胶片的速度为ISO 50胶片速度的两倍,也即前者的感光度为后者感光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如果你用ISO 200胶片以1/250秒,光圈f 8拍摄景物,那么用ISO 100胶片拍摄同一景物就必须给与两倍的曝光量。为什么?因为ISO 100胶片只有ISO 200胶片一半的感光度。ISO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CCD感光时间,这就为我们在弱光下的拍摄提供了方便。因为通常在弱光或夜晚拍

21、摄时,会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使用闪光灯不当容易破坏曝光,手持拍摄不得不使用三角架来固定相机才能拍出清晰的相片,特别是对于小型数码相机的使用者而言,怎么可能背一个三角架出去娱乐呢?用不同的ISO达到几乎相同的拍摄效果,可是快门时间却大大加快了。快门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抓拍运动场面,包括抓拍动物、竞技类比赛,还有水滴等,甚至可以拍出水滴静止的形态,而这些都是以较高的ISO为前提的。然而ISO越高就一定越好吗?不少朋友也许会认为是这样的。市面上买到的胶卷不都是感光度越高越贵吗?确实高的ISO可以用于需要长时间曝光的情况,那么不同ISO设定下的画面质量又怎样呢?ISO越高照片的颗粒感越明显。对于胶卷而言,

22、颗粒感是由于快速感光时卤化银发生化学变化聚集成团块状而形成的,数码相机则是由于CCD快速感光引起像素感光不均匀而形成噪点的。这么一来,ISO较高的设定不适用于要求品质较高的图片,尤其是人像摄影方面,以及静物拍摄,特写之类。所以在设置ISO的时候我们要灵活使用,这也是数码相机的一个极大的优势。发挥自如了,哪怕是小小的娱乐型数码相机,相信也一定能够将性能发挥到极致,拍出出色的照片!超广角镜头的能力有经验的摄影家都知道,使用普通焦距的镜头,通常只能拍摄出普通的照片。美国摄影家L布朗斯坦认为:“要能够拍摄出真正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照片的一个筒捷的方法,是正确地使用超广角镜头。”他认为,“超远摄镜头由于视角

23、非常窄,最适用于体育运动和野外专题摄影,而超广角镜头则是一种多用镜头,它可以用在建筑摄影、抓拍、风光摄影及其他许多场合。”美国摄影家M巴莱和L贾维兹曾给超广角镜头的概念规定过一个范围。他们认为:“超广角镜头是指焦距在13、20mm之间,供35mm相机使用的可以产生直线影像的镜头。鱼眼镜头由于特殊的视角原因,被摄体常被扭曲,不能形成直线的影像,所以不包括在超广角镜头的范围之内。”超广角镜头是摄影包中最小最轻的镜头,而使用它拍摄出的作品又具有相当的魅力;因而受到摄影家们的青睐。超广角镜头有许多优点。首先,它有很宽广的视角。当被摄主体庞大而空间有限的时候,超广角镜头便可以大显身手了。例如,拍摄者站在

24、屋角,就可以拍摄到整个屋内的景物。但须注意,宽广的拍摄角度往往会使远处的景物显得十分渺小,因而这种技巧最好是用于空间不足的地方。对于超广角镜头的这个优点,L布朗斯坦有过一个绝妙的表述,他说:“如果在一个具有高大而集中的建筑物的城市中拍摄,你一定会喜欢用20mm的镜头。设想一下,假如你站在曼哈顿的第14街上,伸长脖子想要观赏帝国大厦的顶部,如果用50mm镜头从街对面拍摄,恐怕连大厦的一半都拍不下。但如果用20mm镜头,就能把从花岗岩大厅到楼顶尖塔的整座大厦尽收镜中。然而,必须明白,由于会聚线的作用,整个大厦会变得看上去好像是向后倒去。这种效果是能从取景框中看到的。”由于超广角镜头的有效光圈小,能

25、在任何光圈值上得到大的景深范围。超广角镜头能够向近距离的物体对焦(其最近对焦距离可近至距胶片表面20、25cm),因此,拍摄时有利于强调被摄主体。使用超广角镜头拍照,即使相机的位置有较大的改变,远处背景改变也不会很大,因此,拍摄时有助于选择前景,只要相机位置稍有移动,前景的内容就会大不相同。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物体,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能使影像变形,并在远处会聚,产生有趣的效果。此外,超广角镜头能明显地强调透视效果,它能加强物体近大远小的效果,把焦点集中在能够引导视线进入照片中的被摄主体上。M。巴莱和l贾维兹总结了巧用超广角镜头的一些方法,使用这些方法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照片,但却能避免超广角镜头通

26、常给人带来的某种不适感觉。1。利用畸变作用 人们对于超广角镜头的偏爱或担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会产生的畸变作用。不论景物是否是直线的,它那种“延伸”空间的强烈的视觉印象,有时是很难控制的。然而,只要善于正确利用,大部分观众对这种视觉效果是能够接受的。贾维兹曾利用超广角镜头的这种畸变作用,用18mm镜头拍摄塑料动物玩具,夸张了玩具的形象。他采用柯达克罗姆64彩色反转片;并有意曝光不足,以使色彩更加鲜艳,使玩具更为诱人。2。扩展空间 在拍摄建筑物内景照片时,超广角镜头的特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但须注意,在拍摄较狭窄的室内的全景照片时,要保持相机的水平,以尽量减少画面的畸变。因此,即使光线较充足,也要

27、使用三脚架。如果加用闪光灯的话,要注意保证灯光能覆盖住镜头所能包涵的所有景物,避免出现暗角。如果天花板或四壁是白色的,可用反射闪光照明。如果室内是全暗的,则可用单灯作多次曝光。在相机后面加一只灯有助于增大灯光的覆盖面积。用多灯闪光在有3只闪光灯的情况下特别有效。3。拍摄动体 超广角镜头强烈的立体效果为拍摄动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手段。它能减弱中远景中物体的动态,却同时大大夸张了近景中物体的动态。拍摄时能有意识地考虑到这一点,会使照片产生强烈的动感。4拍摄远景风光 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远景风光,具有视野开阔的感觉但拍摄时须注意准确配光和防止眩光。由于有大面积的天空,靠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内测光来 测量曝光

28、,势必造成严重曝光不足。对于超广角镜头来说。最理想的测光工具是一个手持的入射式测光表,因为它可以不受景物中差别较大的反射光的影响。如果用的是自动曝光相机,则需要用曝光补偿装置来调整曝光。如使用遮光罩,只要非常小心地选择相机的角度,也能避开眩光。有时还可加用偏振镜以保持天空的反差层次。提高拍摄位置,使相机保持一定的俯角,往往可以消除眩光。也可以将太阳或其他会产生眩光的光源安排在取景框的边缘部位,利用镜头本身的衰变,以减弱眩光,也可以用手遮住太阳,并使用三脚架或较高的快门速度以避免相机晃动。在消除眩光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考虑在构图中创造性地利用眩光。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风光,还会出现前景或背景的较为

29、明显的变形。此时,可用调整相机的角度和位置来解决。另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超广角镜头巨大的景深范围,往往会使每一个分散的景物都同样清晰,而这并不一定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地选择相机的位置和尽量开大光圈,便能避免这种现象。5使建筑物产生夺张的效果 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明显的变形使静止的建筑物带有运动的气氛,造成了夸张的效果。平时站在地上仰望高耸的建筑物,由于屋顶远离地面,建筑物的四边看上去好像很自然地会聚在一起,然而,在视觉上我们还是知道建筑物的外墙是平行的。如果把相机倾斜,建筑物的墙壁便会产生会聚,因此,用超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时,只有把相机垂直,才能拍出

30、较好的效果;或者索性把相机尽量倾斜,少许的倾斜往往会造成一种拍摄失败的误解,而大幅度的倾斜反而会获得一种夸张的效果。此外,亮度较低的建筑物会给曝光带来困难。一般来说,景物静止不动的话,手持相机用l15秒或更慢的速度曝光,也是有可能的。由于超广角镜头对影像有缩小的作用,能使因相机的振动而产生的影像模糊减到最小限度。这一特点,允许摄影者使用慢速胶片和小光圈进行拍摄。有效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建议美国著名的新闻摄影家汤尼斯比纳在最近出版的新闻摄影采访任务一书中谈到广角镜头时指出:“我认为,如何有效地使用好广角镜头并不容易。当一位摄影者使用广角镜头时,我能马上判断出他是否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摄影者。因为使用这种

31、镜头比使用其他种类镜头更难拍摄出优秀作品。如果能够非常好地掌握这种镜头,就能拍出优秀照片,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许多摄影记者往往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使用这种镜头,他们实际是在尚无初步使用经验的情况下就企图超越。在拍摄成组图片报道时,不应只会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而不会使用这两种镜头之间的各种镜头。要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并用35mm至300mm之间的镜头作为补充。应在提高照片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广角镜头,充分发挥广角镜头的性能,使它成为一只具有通用性的镜头。广角镜头的景深特别大,就是说,画面中的大部分物体都能拍摄清楚,这对我们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拍摄照片十分有利。35mm广角所以特别受人青睐

32、,因为它所拍摄的照片变形较少,15mm或20mm超广角镜头,则有较明。显的变形现象,因此不适合拍摄新闻照片。斯比纳积三十多年的摄影采访经验,曾八次采访英国总统就职典礼,四次采访罗马梵蒂冈教皇选举。 他的照片曾获450枚奖牌、 奖状(其中包括著名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他告诫摄影爱好者:“不要以为只要用上了广角镜头就能理所当然地拍出好照片。对摄影者来说,拍摄之前首先应该经常考虑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镜头。我是非常有节制地使用广角镜头的,常以其他各种镜头作为补充。鱼眼镜头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使用广角镜头,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并从它的概念上加以理解,认为使用它可使照片具有更完美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就能使你

33、接受新的挑战,从而提高你的照片的质量。”在今天的新闻摄影报道中,记者们确实越来越喜欢使用广角镜头了。因为在他们争先恐后地围住采访对象时, 有时也只能用广角镜头。 在不能接近被摄主体时,记者们常常高举相机,使用20mm或24mm镜头从头顶拍照,经过放大剪裁也可以得到有用的照片。使用广角镜头的边沿偷拍,也是一个不打扰被拍对象的好办法,因为至少在目前,许多人还认为只有面对镜头时才会被摄入照片中。有人认为24mm广角镜头是新闻报道的最佳镜头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景深极大,可以同时记录人物与环境气氛。但须记住,即使是广角镜头,景深也总是有限的,因此,学会使用超焦距拍摄法,比依靠景深有更多的优越性。人们常说

34、,广角镜头造成夸张的透视效果,远摄镜头则缩短被摄体的平面。英国摄影家罗恩斯皮尔曼认为,透视效果只同被摄体与镜头的距离有关,并不涉及到焦距,只是因为广角镜头经常用于透视非常明显的狭隘场面,远摄镜头主要是从远距离拍摄,才造成了夸张的印象。他说:“如果你分别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从问一距离拍摄,那么透视效果将是一样的。”对于上述观点,英国摄影家GL韦克菲尔德曾通过55mm标准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对比来证明过。他用两种镜头在同一视点各拍一张照片,用广角镜头拍的较大视点的照片,显然与另一张大不相同。初看之下,似乎两张照片的透视不一样,然而实际这是一种错觉。如果把广角镜头拍摄的负片的一部分,放大到同标准镜头拍摄

35、的负片放大的照片尺寸相同,两者透视的一致性就一目了然了(如图61所示)。知道了这一点,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便可以放心地使用广角镜头而不必担心会出现透视的改变。关于近距离摄影的问题, 韦克菲尔德指出:“广角镜头往往可以在很近的距离 上调焦。例如,24mm平面算起的,实际上如的最近调焦点可近至250mm。由于这一距离是由胶片头前表面算起,远不足200mm。在这一距离内物距与像 距之比约为8:1,这与55mm镜头在最近调焦距离上 获得的物距与像距之比大致相同。”因此,韦克菲尔 德认为,“如果不用接圈或皮腔,要把物体的影像拍 得大一些,使用广角镜头并没有什么优越性。此外,由于使用广角镜头,镜头与被摄体

36、的距离太近而很 有可能使摄影师或相机的影子落在被摄体上面。”这 是必须引起注意的。斯皮尔曼认为,使用广角镜头时,靠近被摄体 时用聚焦屏对焦非常容易,在远距离拍摄时就比较 困难。但如果我们把广角镜头当标准镜头用,就不 会遇到问题。对于近摄,靠聚焦屏对焦就像使用普 通标准镜头在较远的距离拍摄一样方便。在较远的 距离拍摄,景深往往是很大的,因此,只要靠调整 距离标尺就能很容易地取得清晰影像判断上的 错误可能要比一面观看聚焦屏一面调焦小得多。使用广角镜头拍摄建筑物等,必须使相机保持纵向的绝对水平,否则近视点会造成剧烈的透视变 化,在照片上使垂直线产生严重的会聚现象。在取 景器上这种情况往往并不一定看得

37、出来,只有当负 片放大后或幻灯片投影出来时,这个缺点才较为明 显。实际上,照片上出现线条会聚现象并不是歪曲原 景物,而是一种自然的透视效果。它之所以被看成 歪曲,是因为人们知道一个楼房的垂直线不会会聚,并希望在不合适的视点拍的照片上看到垂直线都是平行的。然而,适当的会聚现象反而使照片显得真实c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柯达陈列室中悬挂着一幅赫梅尔的柯达大楼的片,看起来好像顶部比底部还宽一些,用尺子量一量照片,结果证明顶部和底部的宽度正好相同,这就说明稍微有点会聚比完全没有会聚看起来反而更真实。用广角镜头拍摄垂直物体, 如出现严重的会聚现象, 则会破坏画面。一组全都指向同一点的树(为了把树顶摄入画

38、面,不得己把相机高仰,就会出现这种情况),看上去很不自然。L布朗斯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找一个较高的地方,使拍摄者能在接近被摄体中部的高度上拍摄。另一种办法是向后退,使拍摄者能在不用抬高相机视角的情况下把整个景物收入画面。为了避免水平线条的会聚,就得使相机的背部,也就是底片的平面与被摄体各条垂线构成的平面平行。此外,还可以使用一种能控制透视的广角镜头,它能配合带皮腔的专业相机起到提升和横向移动镜头板的作用。用这种镜头拍摄,你可把照相机置于同建筑物平行的位置上,而且提升了的镜头能把大楼或树木的顶部更多地摄入画面。使用上述拍摄技巧和运用控制透视的镜头,还能减轻广角镜头摄影的一个常见问题:前景部位显得

39、很空旷。当然,对付使用广角镜头中垂直线严重会聚的一个更容易的方法是,在放大照片时对会聚的垂直线进行一些校正。韦克菲尔德提出:“如果放大机托纸板上的影像表现出从地面拍摄的楼房上有会聚的垂直线,此时应把放大屉子加以倾斜,使相纸上的大楼底部更靠近镜头一些。其效果可以直观地加以判断,而且放大屉子的倾斜度可通过放在屉子底下的书本的厚度来控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做会造成照片上部和下部清晰度的损失,如果影像是按中央部分调焦的话。但韦克菲尔德指出:“对于任何较大倍率的放大来说,例如5倍或更大,焦深都会大得允许相纸作可观的倾斜而不致严重地损失清晰度, 甚至连镜头也不用收到最小光圈。如果影像的模糊圈不超过00

40、1英寸,一个2英寸的镜 头与相纸的距离是18英寸,这时,相纸平面的容限为士07英寸。这意味着相纸的后边与前边的高低差别可达14英寸而看不出清晰度的损失。当然,影像应当按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地方调焦。如果光圈收得更小,则可允许更大的倾斜。”法国摄影家JL西耶夫认为,在广告摄影中,当被摄场景戏剧性较差时,可以利用广角镜头来突出商品,使它更为诱人。譬如一盘牡坜,用18mm镜头可以摄入养殖场的风光。当然,也完全可以用50mm标准镜头拍成的照片去拼接,但广角镜头会使前景到无限远全部清晰,能避免商品与联想之间的割裂感觉。西耶夫通过运用广角透视、变形、节奏感使普通的风光显示出很大的魅力,生动地表现出于早地区沙漠

41、的起伏。拍摄远景和山峦,你会感到那些形状奇异的云彩是在朝你扑来。用广角镜头在头项或脚跟的高度拍摄风光,能造成身历其境的感觉或奇妙的贴近效果。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广角镜头的视点,画面上的主体就会完全改观。使用广角镜头时,应注意避免它的短处。例如,由于广角镜头的视角很广,就容易摄入并不想要的景物。而且由于景物在取景器中被缩小了,因而拍摄时往往不易觉察。此外,使用这种镜头时,应尽量使自己靠近被摄体,否则的话,被摄体就会显得很小,浪费了画面空间。在广角镜头上加滤光镜时要谨慎。由于视角太大,滤光镜会使画面的四角处出现模糊和变暗。有时即使不用滤光镜,用超广角镜头拍摄的影像,也可能会出现色调从画面中央至边缘逐

42、渐明显地变深。这是因为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进入镜头的光线到达胶片边缘的距离,比到达中央部位的距离要大得多。但也有人认为,恰当的使用滤光镜,能为超广角镜头拍摄的作品增添独特的情调。黑白胶片使用的滤光镜,如橙色和红色系列,能给作品造成一种奇异的超现实主义的气氛。这一效果,在使用彩色胶片时更加明显。但须考虑使用多级曝光的方法,以保证获得正确的曝光。宠物拍照小窍门沙沙小师妹要为宠物拍出漂亮的照片,关键是要抓住它们的个性。当你发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做某种不同寻常或是非常有趣的动作时,可以随时进行抓拍。例如,小猫或小狗悠闲地躺在它们所喜爱的垫子上打瞌睡时的憨态,就要比它们被强制摆出来的姿态更打动人。拍摄特

43、写照片时别忘了使用近景镜头,因为要是你的镜头本身离宠物过近,它们肯定不会像模特或大明星似的摆好pose等着你来拍照。拍摄深色毛发的宠物难度比较大,所以在为它们拍照时你一定要注意让拍摄背景显得明亮一些。另外,拍摄宠物与拍摄其他物体一样应该注意影子的位置,用闪光灯时注意不要让宠物出现“红眼”。在较亮的地方拍摄可以不用闪光灯,如果必须使用闪光灯则不要让宠物的眼睛直视镜头,这样就可以避免“红眼”现象。在为几只幼犬或幼猫拍摄“集体照”时,最好把它们放在一个篮子里,让它们相互偎依着,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调节拍摄距离。如果你想让宠物眼睛对准镜头,可以轻轻地呼唤它们的名字或者用一个发声的玩具来吸引它们的目光。为了

44、拍摄出理想的照片,你不仅要准备充足的胶卷,更要准备足够的耐心,因为你所欣赏到的所有专业动物照片都是摄影师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后才拍摄到的。拍摄儿童与宠物一起玩耍的照片时,要注意让人和动物处于同一个水平面。如果你的宠物体形较大,可以让它趴在孩子的旁边,以获得理想的构图。再跟一篇文章大浪淘沙给你的猫咪宝贝留影目前,家庭中饲养的宠物日益增多,有猫、狗、金鱼、小鸟、白兔等,作为家庭的一员,形影不离,增添了许多生活情趣,拍摄好它们的照片,也是一种乐趣。拍摄家庭宠物,首先要了解它们的生活心性,抓住它们特殊的神态特点进行拍摄,并配以适合的道具,安排好比较优雅的干净的环境,耐心等待,引其神态,顺其自然,才

45、能拍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拍摄工具也很重要,近距离拍摄,可以用标准镜头。但有些动物,只能长距离拍摄,就需要配备中焦距、长焦距镜头,甚至超长焦距镜头,或者使用变焦镜头,能够根据动作的动作进行推拉,就更方便了。在使用变焦距镜头时,因重量大一般都要固定在三角架上,以防止拍摄时抖动。快门速度也要高一些。拍摄家庭饲养小动物,应该结合环境,表现出它们驯服善良、无拘无束、俨然家庭一员的样子。要仔细观察,等待时机进行拍摄。如拍摄小狗、小猫,要抓住它们活泼可爱,驯服温顺,神态可笑的特点进行拍摄。还要注意它们的皮毛颜色,选择适合的背景来衬托,不要被杂乱无章的背景所掩盖,如拍摄全黑或深色的动物,应选择明亮的背景,拍摄全

46、白和淡色的动物,应选择深暗色的背景,这样才能突出主体动物的毛色。此外还可以配以适当的道具,如玩球和爬梯等,表现出它们的顽皮神态。也可以结合一些表演项目和一起玩耍的儿童或大人来拍,表现出与家庭成员和谐的环境。家庭饲养鱼类的拍摄,最好使用长方形的玻璃鱼缸,拍摄时可在鱼缸内再插上一块玻璃,将鱼赶到前面来拍摄,就可以拍到金色游动的场面。如果玻璃负缸表面产生反光或映出照相机的影子时,可在鱼缸两侧略加选挡就可避免。如果采用俯拍手法,可以用一个大号的浅盘或白色脸盆,将鱼放在浅水内,由上方进行俯拍,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拍摄鱼类可以在上方或两侧使用照明光源,金鱼,热带鱼在灯光的照射下,将显得更加美丽动人。鸟类拍

47、摄比动物拍摄更为困难,因为鸟很怕人,人一接近就会飞跳,很难在近距离内拍摄。有条件时可以使用变焦镜头。人距离远一些,或者隐藏起来只露出照相机镜头,把照相机装在三角架上耐心的等待,或者在一定范围内撤下一些鸟爱吃的饲料,当鸟来吃食时,抓住适当时机进行拍摄,拍鸟落地、飞翔,和鸟在枝上歌唱的镜头。初学摄影-测光篇山水摄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人生旅程,每个不可重复的一瞬,我们都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永远定格,使这一瞬间成为可以长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记忆。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摄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专业的技术,而学习这种技术的过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难。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发展,自动相机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拍摄技术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门槛。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动相机,面对在珣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拍摄出来的却常常是平淡无奇甚至是失败的照片。为什么?一张成功的照片,并不仅靠娴熟拍摄技术获得,还需要关注对外在内在表现的构思和构图取景。但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绝对是获得满意照片的基础。本文针对测光这一关键的基本知识,力图用浅显的文字和图例来阐述,希望能给初学摄影者有益的帮助是我提笔的原因。为什么要测光?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