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12061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头的角度和镜头.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视画面的三个基本造型要素:画面的景别 拍摄高度 拍摄方向,拍摄角度是摄影者对拍摄角度的选择。,拍摄角度,是对“作品”电视画面的选择和确定。,研究拍摄角度的造型作用,了解并掌握由摄像机拍摄角度变化而带来的形象变化和画面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并由此有预见性的想象和完成它对电视画面的影响和表现,从而更为积极地发挥出摄像者的艺术创造潜力。,拍摄角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几何角度,摄像机与被摄主体所构成的心理角度,拍摄高度拍摄方向,主观性角度客观性角度,拍摄高度,拍摄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平角,平角拍摄时由于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

2、上,其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处理平摄画面时,地平线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情况下避免地平线平均分割画框的构图,否则中间等分的地平线上会压缩远近景物,显得呆板、单调。,在用长焦距镜头进行平角拍摄时,可以把纵向运动的物体较长时间保留在画面中,同时又能够因地平面上物距的压缩而使画面形象饱满,甚至可使画面产生能为观众所接受的某些夸张效果。(姜戈),俯角,俯角拍摄是一种自上往下、由高向低的俯视效果。这时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俯角拍摄使画面中地平线上升至画面上端或从上端出画,使地面上的景物平展开来,有利于表现地平面景

3、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一般来说,俯角拍摄具有如实交待环境位置、数量分布、远近距离的特点,画面往往严谨、实在。(山地车),俯角拍摄在表现人物活动时,宜于展示人物的方位和阵势;一个事件的发生,俯角可表现其整体气氛,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俯角不适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人与人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在拍摄近景人物或以人物情感交流为主的中、近景画面时,不宜随便使用俯角拍摄。,由于俯摄人物时对象显得萎缩、低矮,画面往往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此时画面形象仿佛受到压抑,其视觉重量感较正常为小。(心灵),仰角,仰角拍摄是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线向上进行的拍摄。仰角拍摄由

4、于镜头低于对象,产生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仰角拍摄使地平线处于画面下端或从下端出画,常出现以天空或某种特定物体为背景的画面,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仰角能将垂直方向伸展的被摄对象在画面上展开,有利于强调其高度和气势、比如耸立的建筑、高大的树木等。仰角拍摄使画面前景突显,背景相对压缩,当用广角镜头拍摄时,画面会表现出强烈的透视效果。,仰角度拍摄跳跃、腾空等动作时,能够夸张跳跃高度和腾空动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仰摄画面中形象主体显得高大、挺拔、具有权威性,视觉重量感比正常平视要大。因此画面带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常被用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气概和情绪。但广

5、角状态下近距仰摄会使人物容易变形,在运用仰角拍摄时应根据具体内容掌握好分寸,切忌形成一种简单的概念化表现。(心灵第二段谈话),拍摄方向,摄像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 360度的相对位置,即通常所说的正面,背面或侧面。摄像方向发生变化,电视画面中的形象特征和意境等也会随之发生明显的改变。,正面方向拍摄,正面方向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进行拍摄。,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静穆的气氛。,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横向线条,拍摄人物时,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动作,有利于画面人物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使观众容易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不足之处

6、是物体透视感差,立体效果不甚明显,如果画面布局不合理,被摄对象就会显得无主次之分,呆板而无生气。,侧面方向拍摄,侧面方向分为正侧方向与斜侧方向两种情况。,正侧面方向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在与被摄主体正面方向成90度角的位置上进行拍摄,即通常所说的正左方和正右方。,有利于表现被摄物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线条。通常人物和其他运动物体在运动中侧面线条变化最为丰富和多样,最能反映其运动特点。,正侧面方向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时,如若想在画面上显示双方的神情、彼此的位置,正侧角度常常能够照顾周全,不致顾此失彼。(姜戈),正侧面角度的不足,同样是不利于展示立体空间。,斜侧面方向是指摄像机在被摄对

7、象正面、背面和正侧面以外的任意一个水平方向进行的拍摄,,有利于物体产生明显的形体透视变化,使画面活泼生动,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斜侧方向在画面中还可以起到突出两者之一,分出主次关系,把主体放在突出位置上的作用。,斜侧方向既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又有利于调度和取景,因此是摄像方向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背面方向拍摄,背面方向拍摄是以被摄对象的背后即正后方进行拍摄。,背面方向拍摄使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向一致,使观众产生可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如果是拍人物,那么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给人以强烈的主观参与感。不能直接

8、看到画面中所拍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带上一定的悬念,处理得当能够调动观众的想象,引起观众更大的好奇心和更直接的兴趣。(谍影重重),人物的姿态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成为主要的形象语言。,通常,在摄像时一般总要先选择摄像方向,确定了方向再选择摄像高度。对某一具体被摄对象来说,将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即垂直角度和水平角度),与视距变化带来的景别变化三者结合起来,那么,这三者的不同组合将会产生一系列不同视角,形成一系列不相同的画面形象。对视角的选择,反映了摄像者的基本素质和造型能力。,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是电视节目运用得

9、最为频繁、最为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客观性角度是基础性的、主流形态的拍摄角度。即使俯仰拍摄,也应有必要的情节依据和生活依托。(躺卧站坐等不同情况 心灵)在电视剧的情节叙述时,客观性角度是保证画面真实性和生活氛围的重要角度。,主观性角度则是一种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主观性角度追求的是主体表现性,是不同寻常的画面效果和出人意料的视觉感受。主观性角度是影视造型语汇中独特的且擅长的造型手段。主观性角度由于其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往往更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容易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感应。(速度激情),摄像镜头,聚焦,又叫对焦、校焦。

10、,聚焦,是任何类型摄影(光学和电子)都不容忽视的技术环节。,景深,影响景深范围的因素,焦距 如果摄像机到物体的距离固定,那么 镜头焦距短(广角镜头),景深区较大;镜头焦距长(长焦镜头),景深区较小。,光圈 光圈开口大,景深区较小;光圈开口小,景深区较大。,摄像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 摄像机离物体越近,景别越小(越特写),景深越小;摄像机离物体越远,景别越大(越全景),景深越大。,a.每次移动机位或者改变拍摄对象的距离,都要对焦。b.常规的聚焦方法是将镜头对准被拍摄主要对象的细部(如人脸)变焦推至最长镜头(即特写画面),然后聚焦。,变焦,变焦是改变焦距,根据不同的焦距,镜头可分四类:(1)广角镜头(

11、短焦距镜头);(2)标准镜头(中焦距镜头);(3)远摄镜头(长焦距镜头)。(4)变焦镜头为了避免更换镜头的麻烦,适应电视拍摄运动画面的需要,今天的摄像机全部采用了变焦镜头工作。,长焦距镜头的特点1、视角窄2、景深小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长焦距镜头的运用,a调拍距离较远的被摄对象,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b利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拍摄小景别画面的造型特点,跨越复杂空间拍摄和表现不易接近或无法接近的人物和场面。c长焦距镜头适合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d利用

12、长焦距镜头压缩纵向空间的特点,拉近纵向景物之间的距离,使画面形象饱满,烘托环境气氛。e利用长焦距镜头景深范围小的特点,通过调整镜头焦点形成画面形象的转换,完成同角度、不同景物或不同景别的场面调度 f利用长焦距镜头创造虚焦点画面。g长焦距镜头可以摄取人眼不常见到的景象,创造诗意画面。,长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1、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小,特别是在物距较近,光圈口径较大(F数值小)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在拍摄过程中焦点必须调准,力求精益求精。2、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颤动都将会引起画面的抖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又称短焦距镜头,是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对于摄像

13、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25mm以下的那一段镜头。,广角镜头的画面造型特点,1、视角宽 2、景深大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4、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 5、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有两个重要特征 6、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广角镜头的功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 2、广角镜头适于展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3、利用广角镜头景深大的特点,对被摄物进行多层次地表现,增加画面的容量和信息量4、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接近拍摄对象,完成抢拍和偷拍 5、利用广角镜头线条透视的夸张形变和曲像畸变效果形成某种特殊的表现 6、广角镜头有利于在移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的稳定,广角镜头拍摄时应注

14、意的问题,(1)广角镜头表现较为开阔的空间时,画平面上横向线条一丝一毫的倾斜都容易被观众感知到,从而唤起一种紧张或造成一种刺激。在用广角镜头结构画面时,注意画框上下两端的横线与画内景物横向线条的水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特殊的艺术表现除外)。,(2)广角镜头的曲像和形变问题也应引起摄像者创作中的注意。要求摄像人员对造成人像崎变的一般距离和大致情形捻熟于胸;从而在现场实拍中通过目测和有关经验加以控制和避免。,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是相对于定焦镜头而言的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用最长焦距值除以最短焦距值就是这个变焦距镜头的变焦倍数。并不是镜头的变焦倍数越大越好,而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所拍摄的题材及

15、制作上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镜头。在使用过程中要正确而有效地运用变焦距镜头,充分发挥这种镜头的造型优势,避开它的不足之处。,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优势,1、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不必为变换焦距而更换镜头,加快了现场摄制速度。2、在摄像机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3、可以跨越复杂空间完成移动机位所不能完成或不易完成的推镜头和拉镜头,并且还能完成仰角度或俯角度的推拉镜头。4、摄像机镜头上的电动变焦距装置可以使画面景别的变化平稳而均匀,如用手动变焦,可以完成急推和急拉,产生一种新的画面运动,形成新的画面节奏。5、在摄像机机位运动的过程中变动镜头焦距可以构成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运动镜头。它的主要特点是机位运动与镜头焦距变化的合一效果,产生一种人们生活中视觉经验以外的更为流畅多变的画面运动样式。6、运用变焦距镜头,一个人即可以完成移动机位又变化焦距的综合运动镜头,增强了画面造型表现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不足,实质上它是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形成的视角变化,这种画面效果不符合人眼观看物体的视觉习惯。观众所面对的画面形象是一个被技术手段加工的形象,特别是这种推拉镜头的运动与画面内容相脱离时画面中更是露出一种技术表现的痕迹和人为表现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