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070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8月12.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单位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支援联系人傅劲滔通讯地址陕西省靖边县乔沟湾乡许台村联系电话17719650972传真/邮政编码718500建设地点陕西省靖边县龙洲乡甘沟村立项审批部门陕西省靖边县发展改革局批准文号靖政发改函【2014】13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9其它能源发电占地面积(公顷)98.20绿化面积(平方米)49100总投资(万元)44253.16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89.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当前我国

2、的能源结构以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势必使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开发新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 规划,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左右。光伏发电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可以节约大量的燃料和水资源,改善地区能源结构,并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环境效益非常突出。风光互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用风电及太阳能发电互补的特性,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陕西靖边地区是陕西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之一,同

3、时拥有丰富的荒置土地资源、良好的交通以及电力接入条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电力项目分为风电场和光伏电场两种。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位于靖边县龙洲乡、乔沟湾乡和镇靖乡内,共分为五期建设,目前风电场一、二、三、四期已建成运营,每期装机容量均为49.5MWp;风电场五期(马畔梁风电场)正在建设,装机容量均为50MWp。光伏电场分为一期(已建)和二期(拟建)建设。二者是两个独立的光伏项目,分属不同地块,生产上相互之间没有依托关系。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p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5年1月5日完成试运行。目前正在实施环保措施中的植被恢复方案。光伏一期项目与已建成的华能靖边风电

4、场一、二期风电互补并入陕西电网。风电场和光伏电场运行人员均在已建成的风电场一期升压站的综合楼内办公、生活。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备案文号:陕发改新能源【2015】468号)建成后与华能靖边风电场三、四期(已建成)和五期(正在建设中)风电互补并入陕西电网。本工程场址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龙州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四期范围内,距靖边县约14km。本工程分为两个地块进行布置,分别布置30MWp 和15MWp,面积分别为65.5hm2和32.7 hm2。地块一中心地理位置约为北纬373312.21,东经1085410.19;地块二中心地理位置约为北纬373312.20,东经10

5、85410.20,相距约200m,整体高程为1497m1540m。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8日委托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委托书见附件2。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编制完成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2、建设单位: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3、建

6、设地点: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龙州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四期范围内,距靖边县约14km,分为两个地块进行布置,分别布置30MWp和15MWp,地块一中心地理位置约为373312.21N,1085410.19E,地块二中心地理位置约为373312.20N,1085410.20E,两个地块相距约200m。场址拐点坐标见表1。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表1 场址拐点坐标拐点经度纬度110854 24.274803733 23.9148210854 58.370403733 6.0084310854 43.977603732 40.7256410854 47.048403732 37.788051085

7、4 55.036803732 47.4540610855 13.944003732 46.7592710854 58.651203732 21.2064810854 48.855603732 27.5496910854 52.210803732 30.82201010854 47.689203732 33.71641110854 43.509603732 30.61321210854 35.355603732 35.62441310854 43.693203732 40.06681410854 37.558803732 52.04041510854 31.478403732 50.427616

8、10854 10.188003733 12.20404、建设性质:新建。5、建设规模:本工程年理论发电量为6971.19万kWh,系统效率为79.57%。在运营期25 年内的平均年发电量为6179.17万kWh,平均年利用小时数为1276.95h。三、建设内容本工程45MWp 光伏,总占地共98.20hm2,主要包括光伏矩阵单元、综合配电室、逆变器一体化机房及箱变,道路占地等,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旱地、灌木林地和其它草地,其中旱地0.2695km2,占27.4%,灌木林地0.2575km2,占26.2%,其它草地0.4549km2,占46.4%。临建工程主要有钢筋加工场地、力能供应中心、安装设备

9、材料库区、电缆及材料堆场、安装生产和土建生产临建及施工生活区,总占地约1.8hm2。本工程运行人员在已建成的风电场一期升压站办公,故本电站不设生产、生活及排水系统。消防水拟采用电站外运水供给站区使用。本次评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区和管理区,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详见表2。表2 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建设内容备注本项目新建工程主体工程生产区30MWp光伏发电系统电池阵列由45个1MWp 固定式多晶硅电池子方阵组成共,安装260Wp 多晶硅光伏组件186120块,多晶硅光伏组件均采用固定式安装方式,固定倾角为35度新建15MWp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一体化机房及箱式变每个1MWp子方阵设一座逆变

10、器一体化机房及一个箱变,逆变器一体化机房及箱变位于子方阵的南侧,共45座,500kW逆变器90台新建检修通道采用4m宽泥结碎石道路,30MWp站区大致为9横3纵,15MWp站区大致为5横2纵,总长度约为6190m,电站两块场地均对外仅设置一个出入口,30MWp场区出入口位于站区南侧,10MWp场区出入口位于站区北侧新建辅助工程管理区综合配电室:长55.6米,宽16.4米,地上1层,设置有35kV综合配电室、继电器室、低压及SVG配电室等新建公用工程供水本项目办公生活在已建成的风电场一期升压站的综合办公楼内,故本光伏电站内不设生活给水系统,消防及清洗用水由车风电场拉运依托风电场一期供电工程双电源

11、供电,一路由10kV施工电源(施工变)改造而来,引自附近变电站;一路引自本站35kV母线新建供热及制冷站区内采暖建筑均采用电暖器采暖新建通信工程电站通信由当地电信网引入电话电缆,在风电场升压站的综合办公楼内(已建成)设一套数字式程控交换机为站内生产管理,生活服务新建环保工程固废垃圾收集箱新建废水简易旱厕新建绿化站区绿化面积49100m2,绿化率0.1%新建生态保护限制施工作业带范围,不得超出项目占地范围,减少施工开挖面积和临时行占地,施工结束后恢复临时占地原有地貌新建依托风电场工程(风电场一期)主体工程110kV升压站主变压器容量250MVA,集控中心综合楼、地下水泵房、油品库等依托公用工程供

12、水工程1口深600m的水井,1座水泵房依托供电工程生产、生活电源来自110kV升压变电所的厂用电源依托供热及制冷辐射式电加热器和空调依托环保工程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降噪、减振措施依托废水防渗化粪池、隔油池、地埋式污水处理器依托固废设置垃圾筒,建成主变事故油池和防渗防雨的危废临时贮存场所依托生态保护站场区域植被恢复,周边护坡、排水渠、站场绿化依托1、太阳能电池组件选择本工程选用260Wp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选择电池阵列运行方式拟建电站的太阳电池方阵的运行方式采用【立固】螺旋桩系统,即方阵支架采用螺旋桩支架,如图1所示。图1 太阳能电池方阵【立固】螺旋桩光伏阵列方位角选

13、择此本设计方案中方阵方位角选为0,即朝向正南。光伏阵列最佳倾角拟建工程光伏阵列的最佳倾角为35。3、逆变器的选择本工程拟采用高效率、大功率逆变器,选用容量为500kW。4、光伏方阵设计发电系统方案概述:本工程本期装机容量为45MWp,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电池组件采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260Wp),电池组件均安装于【立固】螺旋桩支架上(采用最佳倾角为35)。45MWp 太阳能电池阵列由45 个1MWp 子方阵组成,每个子方阵均由若干路太阳能电池组串并联而成。每个1MWp太阳能电池方阵由太阳能电池组、汇流设备、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日光照射后,形成低压直流电,电池组并联后

14、的直流电采用电缆送至汇流箱,经汇流箱汇流后采用电缆引至逆变器机房内的直流柜。逆变器机房内布置两面直流柜、两台500kW 的逆变器,一面直流柜对应一台逆变器。每两个逆变器与1台35kV 箱式升压变电站(分裂变压器)通过电缆连接,电压由交流0.315kV 升至35kV。就地光伏发电子方阵经就地箱变升压至35kV 后采用分段串接汇流方式(第一台箱变高压侧电缆汇集到第二台箱变,依次汇集到下一台的方式)接入光伏电站内35kV 配电室,每5 个1000kVA 箱式变压器汇流后接入35KV I 段或II 段母线,再经三回35KV架空线后分别接入靖边风电场35KV 配电装置III 段、IV、V 段。5、光伏子

15、方阵设计光伏子方阵串、并联设计本电站预计安装容量为45MWp,为了便于运行及维护管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按每1000kW 为一个子方阵设计,共45 个子方阵。每个子方阵对应两台500kW 逆变器。每个电池组串的组件串联个数为22 块,每个500kW 逆变器对应94 串电池组串并联。每个1000kWp 子方阵对应188 串电池组串并联。太阳能电池组串单元的排列方式22块组件串接方式有多种,为了接线简单,降低施工复杂程度,确定本工程电池组串排列方式为:20块组件分为10份,每份两块(立放),将每份中两块叠加后串接,然后将10份组件顺次连接。组件串接方式及相应1000kWp方阵布置方案如图2所示。图2

16、 电池组串连接方式太阳电池阵列间距对于固定式太阳能方阵,必须考虑前、后排的阴影遮挡问题。经过计算,本项目太阳能电池阵列间净距为4.98m。综合考虑本工程地形等因素,取间距为6.1m。太阳电池阵列间距计算如图3所示。图3 太阳电池方阵间距计算图6、方阵接线方案设计方阵汇流箱设计每 16 串或15 串太阳能光伏组串设置一个汇流箱,组成一条汇流线路至直流配电柜。每6条汇流线路设置一个直流配电柜,每一个直流配电柜与一台500kW逆变器相配合,光伏组串与汇流箱、汇流箱与直流配电柜、直流配电柜与相应逆变器间采用电缆连接。逆变器机房布置本工程共45 个1MWp 子方阵,需要的总电池板数量186120块,光伏

17、电站按45 座逆变器机房设计,每个逆变器机房需安装2 台500kW 逆变器,每个逆变器机房外安装1 台1000kVA 箱式变压器。7、辅助技术方案本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内配置一套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日照强度、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该装置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日照辐射表、测温探头、控制盒及支架组成。可测量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和辐射强度等参量,其通讯接口可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时记录环境数据。光伏组件清洗方案本工程组件清洗系统拟采用清洗水车为主,清洗水车和维护人员配合,利用车载水箱、水泵及水管对组件表面进行清洗,清洗水内不添加任何清洗剂。车载水箱的容积为5m3,1MWp 组件清洗需要3箱。所用水

18、需用车拉水。每天实际清洗时间以6小时计,每年清洗2次,需要水车10辆,工作人员20名,45MWp组件每年耗水1350m3。辅助采用气力吹吸方案。气力吹吸是由维护人员采用便携式吹风机,对组件表面进行风力吹扫。8、电气设计电气一次a、接入方式:本工程规划容量为45MWp,拟与已投运的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三、四、五期工程实现风光互补发电,采用3 回35KV 线路(容量每回15MWp,)分别接入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三、四、五期35KV 配电装置。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三、四、五期工程均为49.5MWp 风电场,每期35KV 配电装置均为单母线接线,每期风电场电能先汇集到各自35KV 母线上,再分别经一台500

19、00kVA 主变接入110KV 配电装置送入系统。b、升压变电站及开闭站站址选择:本期工程装机容量为45MWp,根据风方阵布置方案以及综合考虑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投资、建设用地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选择35kV 箱式升压变电站分布式布置,光伏站区设一个35KV 配电室,以三回线路(容量每回15MWp)分别接入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升压站的35KV 配电室中的的35kV III 段、35kV IV 段和35kV V 段上,再通过风电场的110KV 升压站集中送出的方案。c、电气主接线:本电站共90 个500kWp 光伏发电单元,推荐的电气主接线为2 个500kWp 光伏发电单元与1 台10

20、00kVA/35kV 箱式升压变电站组合;每一组5 台35kV 箱式升压变电站在高压侧并联为1 个联合单元,共9个进线回路;35kV 侧采用三段单母线接线,每段3个进线回路,1 个出线回路,每回出线路容量为15MWp。d、35KV 架空线路:光伏站区的35kV 配电室至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三期的35KV 配电室的35KV 线路采用架空线路,为架空线路一;光伏站区的35kV 配电室至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四期35kV配电室的35kV 线路采用架空线路,为架空线路二;光伏站区的35kV 配电室至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五期的35KV 配电室的35KV 线路采用架空线路,为架空线路五。三条线路输送容量均为15M

21、Wp。根据荷载、线路和杆塔位地形条件、运输条件等,并结合本集电线路的特点和设计经验,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综合考虑,集电线路的主要杆塔型式为同杆共架铁塔。电气二次电站以35kV 一级电压3 回线接入系统。电站的调度管理方式暂定由省网调度中心调度。该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光伏电站设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控制点设在华能靖边风电场的控制室。光伏电站内的二次设备布置在综合配电室的继电器室内。主要电气设备表3 主要电气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光伏发电单元1太阳能电池板260Wp块1861202太阳能电池板支架钢3直流防雷汇流箱额定组串保险电流,15A 16路输入只5404逆变器

22、一体化机房500kW台455箱式变压器1000kVA36.75 2 2.5%/0.315-0.315kV台45二、35kV开关柜135kV 开关柜附微机型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及氧化锌避雷器235kV 开关柜(电源进线柜)630A,31.5kA面9335kV 开关柜(馈线柜)630A,31.5kA面4435kV 开关柜(出线柜)630A,31.5kA面3三、无功补偿装置设备1无功补偿装置SVG 3Mvar套3含保护、控制柜四、站用电系统设备1站用PC配电柜抽屉柜面62配电箱只103站用变压器干式变压器 35 kV /0.4kV500kVA台14施工电源箱变干式变压器 35 kV /0.4kV500k

23、VA台1五、电气二次设备1220V 密封铅酸蓄电池组免维护型200Ah,104只组组12充电柜GZDW面23直流馈线屏GZDW面24UPS 主机10kVA 包括主机柜、稳压柜、旁路柜等套15UPS 馈电柜面16故障录波柜块17保护子站块18工程师站兼操作员站包括操作系统,相应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太网接口台29操作员站兼五防工作站包括操作系统,相应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以太网接口台110电能量计费系统套111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套112有功功率控制、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系统套11335kV 母线保护柜面 314运动公用测控柜面 115通讯管理对时柜包括以太网设备、网络接口设备套 116逆变室通

24、讯柜面 4517站控层网络设备柜面 118远动接口柜套 119火灾报警装置含烟感、温感探头及报警装置、控制盘等套120光功率预测系统含自动环境监测站、服务器等套121SDH 光传输设备柜、综合配线柜面222视频监控及安全警卫系含监控设备及50 个摄像头、电子栏杆等套1 六、全厂电缆及敷设材料135kV 阻燃交联铜芯ZRC-YJY23-35kV-3*185公里2235kV 阻燃交联铜芯ZRC-YJY23-35kV-3*70公里10335kV 户内电缆终端套100435kV 户外电缆终端套105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kV-3*185公里7.26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

25、kV-3*150+1*70公里0.87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kV-3*25+1*16公里48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kV-3*35+1*16公里69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kV-4*16公里210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kV-2*70公里4011阻燃交联铜芯电缆ZRC-YJY23-1kV-2*95公里3012光伏电缆PV-F-14mm2公里75013阻燃屏蔽电缆公里1014耐火电缆公里115屏蔽双绞线公里5016光缆公里2717送出光缆公里518电缆支架镀锌角钢50X50X5吨7.519电缆槽盒200100公里0.820电缆管接头套15

26、0021电缆保护管米7500七、电缆防火1耐火隔板6mmM22002防火涂料DFT-1型公斤7003有机防火涂料YHD-1型M2154无机防火涂料XPM型M2405矿棉渣米320八、照明检修系统1正常照明箱DXMPE-115L004/3只42检修箱JXF-5块83导线BV-500V 6mm2米20004电线钢管3/4”米10005厂前区路灯套206嵌入式荧光灯套507三防灯套308镜前灯套69嵌式块板灯套1010安全出口应急灯套20九、防雷接地1镀锌扁钢508公里452镀锌扁钢404公里13垂直接地极483.5 L=2500mm根2504接地线BV-1*16公里65镀锌扁钢404公里16镀锌水

27、煤气管DN70米6007裸铜线4mm2公里218避雷带10 镀锌圆钢热镀锌米200十、架空线路135KV 架空线路LGJ-185/25公里13.5同杆共架三回,每回4.5公里十一、风电场35kV 配电装置改造135kV 开关柜(进线柜)630A,31.5kA面3四、公用工程1、给排水设计电站运行时,生产人员在仅光伏区巡检,办公生活在已建成的风电场升压站的综合办公楼内,故本光伏电站内不设生活给水系统,仅设有简易旱厕。光伏组件清洗废水通过在光伏板下淋水位置铺设草皮砖,缓冲清洗水和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使其自然下渗灌溉光伏板下植被。2、供电在光伏站区设一个低压配电室。站用电采用双电源供电,一路电源由10

28、kV 施工电源(施工变)改造而来,经过10kV 施工变降压接入0.4kV 母线;另一路引自本站35kV母线,经过干式降压变接入0.4kV 母线。站用变容量初步定为500kVA,站用段为单母线接线。3、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采暖:本工程站区内建筑均采用远红外电热辐射器(电暖器)采暖。通风:在继电器室、低压配电室、SVG 设备室、35kV 配电室以及逆变器一体化机房等电气房间均设有通风系统,排除室内余热。其中继电器室、低压配电室、SVG 设备室以及35kV配电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逆变器一体化机房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设备通风量均能满足按事故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计算通

29、风量的要求。以上房间通风设备均与消防系统联锁。空调:继电器室设置风冷分体柜式电加热型空调机以满足电气继电保护盘柜对空气参数的要求。继电器室空调设备均与消防系统联锁。4、道路室外道路设计电站的道路包括进站道路、站区内道路。本项目进站道由20MWp站区南侧的风场已有道路引接,总共需新建约240m长、4m宽的沥青道路。站区内道路由环管理区的硬化环道及生产区碎石检修道路组成。环管理区道路为沥青道路,由已有道路引接,采用4.0m宽混凝土路面,长度约为430m。光伏电池板方阵区电池组件间检修道路,皆采用4.0m 宽泥结碎石道路,30MWp 站区大致为9 横3 纵,15MWp 站区大致为5 横2 纵,总长度

30、约为6190m,各逆变器一体化机房、箱变均可通过此道路到达。电站内的道路组成一个交通网,方便大型设备运输,满足日常巡查和检修的要求。电池组件间的场地,稍作平整作为巡查和检修的道路,为场地原状土。站区竖向设计管理区竖向采用平坡式布置,站区场地自然地面标高1497m1540m,场地西南高东北低,场地坡度约为14%,设计标高在15001530m之间。光伏阵列区考虑最大发电量,对站区进行整体场平。场地排水采用自然排水及道路坡度排水措施,场地的雨水为自然渗透。围栅及大门设计本工程围栅采用1.8m高铁丝网围栅,大门采用6m宽围栅门。由于光伏发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电站运行期间不需要原料供运,也无污染物生产

31、,同时考虑电站运行所需的人力、物力很少,所以电站对外仅设置一个出入口,位于站区南侧。绿化设计绿化是改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具有滞尘、固定CO2、释放O2、降温等功效,本工程结合光伏电站性质及本地区的特点,拟定以下绿化原则:(1)选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具有抗旱、抗污染、吸收有害气体、防尘和杀菌性能的树种以及观赏性植物或果树。(2)进站道路两侧,建筑物周边,种植观赏性树种或果树、绿篱、草皮,总控室区做重点绿化,建筑物靠近冬季主导风向布置常绿乔木、灌木,阻挡寒风。绿化与建筑布置相呼应、衬托,构成优雅的建筑绿化景观。五、依托工程可行性分析拟建光伏发电站采用3回35KV线路(容量每回15MW

32、p,)分别接入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三、四、五期35KV配电装置。依托工程具体见表2。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三、四期110kV升压站均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目前,风电场三、四期已建成投入运营,五期正在建设,预计于2015年8月建设完成,本项目运营预计于2015年10月建成投入运营,因此,依托设施可行。110kV升压站主变容量250MVA,1条13.07km的110kV华能靖边风电场升压站110kV杨桥畔变电站(一期)的单回输电线路,同时扩建了110kV杨桥畔变电站的1个出线间隔。升压站西部为办公生活区,东部为升变站工作区,站场总占地面积15504m2。本工程投入光伏发电后,可充分利用风电场不能满载运行时

33、主变的可利用容量,实现风光互补发电。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办公、生活均依托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110kV升压站。升压站位于风电场一期项目区内,已建成综合楼1座,建筑面积1957.66m2,共两层,可满足光伏电站、一期及二期共同管理与生活用房需要。升压站建筑取暖采用电暖气,餐饮能源为电和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大气污染物排放较小。站场给水采用自建水井,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沟自流至厂外排水渠。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排入已建成的防渗化粪池,与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餐饮废水一起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经管道流入站外的回用水集水池,作为站场和周边林地绿化用水。站场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收集,并已于靖边县环卫所达成

34、协议,由其定期清运填埋处理。升压站内设置主变压器事故污油池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危废临时贮存场所,废变压器等废污油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本项目新增劳动定员5人,且与风电场属于同一建设单位,故依托可行。六、电站总平面布置及项目选址1、项目选址本工程场址位于榆林市靖边县龙州乡甘沟村,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四期范围内,距靖边县约14km,海拔高度1497m1540m 之间。光伏电站进站道路从风场已有道路引接,交通十分便利。10kV 变电站位于站址西南侧,距站址约3.5km。站址区域地形开阔,无自然高深陡坎,西南高东北低,地势上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约为34%,为较理想的光伏电站建站场址。拟建电站

35、处选出的本工程代表年总辐射量为5607.5MJ/m2。按照太阳能资源评估标准,本工程拟建站址区域属于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地区,从太阳能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说,在拟建站址处建设光伏电站是可行的。综上所述,站场选址可行。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2、站址总体规划本项目本期工程装机容量为45MWp,分30MWp、15MWp两块站区布置,面积分别为65.5hm2和32.7hm2,电站站区总占地面积98.20hm2(1467亩),为不规则方形布置,南北宽约1880m,东西长约1500m,可满足本期45MWp的建设及施工场地用地要求。场址区域地形开阔,无自然高深陡坎和深切沟谷,西南高东北低,地势上由西南向东北

36、倾斜,坡度约为34%。为较理想的光伏电站建站场址。本项目设有管理区,呈矩形布置,位于30MWp站区南侧,占地面积11220m2(其中场地9500m2,道路占地1720m2)。35kV线路出线位于管理区南侧。本期工程出线3回35kV向东南出线接至华能陕西靖边风电场变电站。30MWp 站区进站道路位于电站南侧,15MWp 站区进站道路位于电站北侧,采用4m 沥青道路,总长约为195m。环管理区道路采用4m 沥青道路,环管理区一周,总长约为430m。本期施工场地布置在场地南侧,紧邻站区大门,同时利用光伏电池组件附近的场地,方便施工,本期施工场地需临时征地1.8hm2。3、电站总平面布置电站总平面布置

37、电站由管理区和光伏电池板方阵区组成。管理区位于30MWp 地块南侧,主要建筑物有综合配电室等。光伏电池板方阵区布置采用单元模块化布置形式,包括45 个太阳能电池组件子方阵、逆变器一体化机房及通道等。太阳能电池方阵由45 个1MWp 多晶硅电池组件子方阵组成,每个子方阵设一座逆变器一体化机房及箱变,逆变器一体化机房考虑电缆布置等因素位于每个子方阵的南部。光伏阵列支架采用三角形钢支架,该支架为固定式支架,每个单元支架倾度为35,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共计121440 块。每一块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尺寸:164099240(长宽厚),光伏板最低处离地高度为1米。电池组件方阵前后排组件间净距考虑场地坡度定为

38、6.1m。综上所述,电站布置紧凑,土地利用率高,电缆和场内道路长度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场内线损。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 3、工程占地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征用国有土地,考虑光伏电站施工特点及各发电单元的相华能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二期45MWp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阶段互独立性,且建筑物周围区域和电池阵列南北间距由于考虑阴影遮挡和交通要求均较大,可作为临时的施工区,故本工程不考虑独立的临时施工用地,本期工程围栅内用地约98.20hm2(1467 亩);其中管理区征地约12000m2(17.6 亩);进场道路征地约780m2(12 亩),厂外塔杆征地约468.77 m2(

39、0.7 亩);站区内租地面积约为96.7hm2(1451亩),用地类型为旱地和荒草地。4、四邻关系本项目拟建于华能陕西靖边四期49.5MWp风电场范围内,项目周围500m范围内没有长期居住人群,项目南侧与明长城遗址平行,距项目最近距离约570m。项目四邻关系及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附图3。七、施工组织设计场址区域地势平坦开阔,地表基本植被一般,施工场地开阔,交通较为便利。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均可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商用混凝土可从靖边县等地购进,通过公路运至施工现场;砂石料可从就近获取。本工程高峰期施工用电初步考虑约为250kW,施工电源从附近已有电源点接入,设变压器降压后供生产生活用电。施工高峰用水

40、约为150m3/d,生活、施工用水需由附近水源点汽车运输至现场。本工程45MWp光伏,占地面积约98.20hm2,主要包括光伏矩阵单元、综合配电室、逆变器一体化机房及箱变,道路占地等。临建工程主要有钢筋加工场地(2000m2)、力能供应中心(2000m2)、安装设备材料库区(1500m2)、电缆及材料堆场(1500m2)、安装生产和土建生产临建(占地2000m2)、施工生活区(占地4000m2),及总控室施工场地(2000m2),总占地约1.8hm2。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9个月,其中施工准备2个月,土建和光伏电池组件安装及设备安装6 个月,缺陷处理及试运行等1个月。计划于2015 年2 月初设计

41、并施工准备,2015 年7月初开工建设,2015 年10 月底并网发电。八、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及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 (1)符合可再生能源法中的“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政策;(2)属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再生能源重点建设工程太阳能电站基地建设:在甘肃、陕西、青海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化等闲置土地资源地区,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结合水电、风电开发情况及电网接入条件,发展水光、风光互补系统,建设若干太阳能发电基地。(3)符合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

42、开发利用,促进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的指导思想;(4)符合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5)符合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6)符合靖边县“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清洁能源建设工程:依托光伏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要求。同时,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鼓励类中第五类新能源中第一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另外,拟建电站位于华能靖边

43、风电场四期区域内,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九、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电站实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光电站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人员仅在光伏区巡检,光伏电站运营公司编制5人,不设管理人员,运营公司设2个部门,生产运行部(3人)、设备管理部(2人),负责电站设备巡视、设备定期检查、日常维护。本项目年工作时间365天。员工办公、生活在已建成的风电场生活区内。十、总投资和环保投资本工程静态投资为44253.16万元,其中资本金占20%,其余80%为国内商业银行贷款。环保投资189.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4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p光伏发电项目,华能陕西靖边电力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28日委托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榆林市环保局于2014年11月18日以“榆政环发【2014】292号”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详见附件)。目前一期项目正在实施环保措施中的植被恢复方案,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到一期项目不存在环境问题,尚未进行竣工验收。拟建光伏电站属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拟建项目与靖边龙洲风光互补一期30MWp光伏发电项目是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