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685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加工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项目可行性报告22848.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概 述(一)项目背景粮油产业是关系“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基础产业,发展粮油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五原县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油产区,农民收入的80来源于农业产业。人均耕地10亩,土地资源相对充足,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主产区相对集中。但是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处于传统的粗放、分散型经营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投入低、产出低、效益低,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土壤沙化、盐碱化、退化日趋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资源条件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缓慢。因此,立足于五原县农业生产实际,发挥农业特色资源优势,适应市场、围绕加工、突出特色、整合资源;

2、调整粮油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建立、发展和扩张具有良好基础、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多次加工增值,是提升五原县粮油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达到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最大化,是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新的区域农业产业格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途径。油葵正是西北地区的特色资源。它具有节水、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点,属于特色资源性作物,种植的地域性强。它只适于生长在光照长、降雨量少、纬度40度左右的地区。因此只有阿根廷、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中国的同纬度左右地区种植,

3、国内仅内蒙、宁夏、新疆及东北地区具有适宜油葵生长的地域自然条件。近年,国内油葵产量近100万吨,并引进和推广了国际优良品种,加大了科技投入,油葵籽的多种营养成份含量和含油量提高,品质稳定,产量逐年增加。内蒙古沿黄河两岸的包头、鄂尔多斯、巴盟、阿拉善盟,长约600多公里、宽约120公里范围内广泛种植,面积约525万亩,产量70万吨,居全国首位。油葵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糖类、钙、磷、钾等营养物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份,对心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有独特疗效。因此,以油葵为原料生产的葵花油,被国际心脏协会推荐为最佳食用油脂,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时尚。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

4、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食用油需求逐年增长,而葵花油因其独特的营养保健功能,其需求量更将与日俱增。同时油葵的葵蜡、葵盘、秸杆及榨油后的葵粕等副产品可以广泛用于生物工程、食品工业、油脂化工、饲料加工、医疗保健等多种领域,有极其广泛的经济开发价值。油葵产业和产品链条长,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加工增值空间大,产品消费需求增势强劲,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据此,在认真分析研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五原县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后,可以清楚地显现,发展油葵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发展油葵产业,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综合效益,是将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良好途径。油葵产

5、业有条件也必将会发展成为五原县粮油主导产业中的优势特色产业。(二)建设单位概况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现有员工42人,主要从事葵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生产能力为5000吨,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400万元,产品主要通过出口代理商销往国外,公司地址位于鸿鼎农贸市场鸿鼎俱乐部南,现有场地狭小,生产车间和仓储条件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卫生条件和企业发展需求,为了直接实现对外贸易,我公司联合了具有商品出口权的山东日照市“华赛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五原县立华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葵仁和葵花油的生产和销售。日照华赛食品有限公司,十多年来专门从事食用种子和坚果的加工和出口,是中国本

6、行业中的领头企业之一,年产量超过4万吨. 产品出要销往欧洲、中东、亚洲和北美的贸易商、进口商和分销商, 用于坚果的椒盐,烘烤,糖果和冰淇淋工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有分公司华赛(日照)籽仁加工厂、日照新华瑞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新华新食品有限公司、佳木斯华赛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四家,大连办事处一家。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管理水平,2004年分别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于2005年和佳木斯华赛有机农产品有限公司分别通过了OCIA及ECOCERT有机认证;并于2005年被海关评为A类企业;被中国农银行授予AAA级信用企业;被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

7、评为山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 (三)项目概况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以内蒙古油葵主产区天然绿色的油葵资源为依托,以种植、收购、加工、营销为产业链,以国内外葵花油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价格不断攀升为市场导向;以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科技含量为突破口;以扩张企业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为目标,重点推进油葵产业规模升级、效益升级。据此,提出“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项目”。项目的建设坚持高起点、宽视野,依照总体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高科技致胜”的模式,根据本地区油葵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资源整合、扩张,新建

8、较大规模的葵仁、葵花油生产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色选、压榨、精炼设备,年产葵仁15000吨,葵花油50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15亿元。使油葵资源优势快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创利、国家增税、拉动地区经济攀升的多赢效应,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兴起葵花油特色产业的重要力量,将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五原县油葵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第二节 编制依据与原则(一)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发(2004)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内蒙古党委发(2003)23号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和内党发(2003)24号内蒙古党委

9、、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3、国务院国发200033号文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4、国家计委、经贸委2000年第7号令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5、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6、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200239号文关于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意见。7、巴彦淖尔市“十一五”规划。8、五原县“十一五”规划。(二)编制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委关于编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2、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精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效益低下恶性循环的局面。3、

10、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必须先进成熟,并居国内领先水平或先进水平,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4、坚持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5、积极创造条件,为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提供再就业空间,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构建油葵种植加工一体化经营格局,拉动五原县农村经济发展内蒙古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处于北纬40o,大多数农作物受到土壤、气候、光照、水源、无霜期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种植局限性大,而以上自然条件却具备了种植油葵所需要的得天独厚条件。因此,巴市

11、已成为我国油葵的主要产区,油葵是内蒙古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油葵播种面积525万亩,年均产量约7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8。五原县是著名的葵花之乡,每年销售的本地和外地葵花总量达80万吨以上,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葵花集散地和外销的主渠道,年交易金额15亿元以上。周边各地葵花籽通过五原县流向全国各地的数量逐年增加。为项目原料供应创造了优越条件。2008年五原县葵花种植面积为60万亩,产量1.2亿公斤,种植品种主要有135、LD5009、SH909、6009、RH3146、RH316等,其中135种植面积18万亩,占35.25%;LD5009种植面积8万亩,占15.67%;SH909种植面积8万亩,占1

12、5.67%;6009种植面积6万亩,占11.75%;RH3146种植4万亩,占7.8%;RH316种植3万亩,占5.88%;其它4.06万亩,占7.95%。原料来源丰富充足,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本项目也可采用订单种植的办法来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原料运输半径50公里,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特别是油葵主产区一一河套平原,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具备纯绿色、无污染的种植环境,加之土壤、温差、气候、光照等特有的优势条件,生产的油葵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维生素E及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高、含油率高、品质稳定。(例如:五原县城南乡种植基地生产的油葵,含油率可达到45、水分6以下、含杂率低于1、容重达450

13、GL),原料资源优势十分突出。五原县土地相对充足,油葵种植集中、品质优良、资源丰富。油葵资源已成为五原县的优势特色农作物资源。同时,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优质油葵资源,已形成了年加工油葵5000吨的生产能力,对当地的油葵种植产生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达到了农户种植与企业收购加工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基本建立了油葵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格局。现有的加工规模、产品开发、技术与品牌、基地建设已对五原县的油葵种植、加工、转化增值及农户增收形成了有效的拉动。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整合本地区的油葵资源,在内蒙古西部沿黄河两岸地区形成继国家确定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十一个国家特色农业产

14、业带之后新兴的油葵特色产业带,进一步扩大企业的油葵加工规模和葵花油生产能力, 以加工带动种植,同时,油葵种植、收购、加工各环节将对农资、信息、原料购销、中介组织、包装运输、养殖等行业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使油葵产业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搞活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地方支柱产业之一,有力地拉动油葵产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比较效益,加快五原县农民致富1995年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出观了过剩的观象。我国农产品市场呈观为一种总量过剩和结构失衡的状态

15、。“增产不增收”使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一观象的直接根源是农产品种植结构单一、粗放生产,未能发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而没有形成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快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的优势农业,进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油葵不仅是当地的特色作物,而且种植比较效益高,种植油葵投入少,田间管理简单,生长期短,需水量少,成本低于其它作物。加之入世后,玉米、小麦受冲击影响大,种植收益降低,而油葵市场需求大,价格上升趋势强劲。花葵、瓜果类经济作物市场波动大,风险难以控制。按近年种植效益比较,种植油葵每亩纯收入比玉米多100元,比小麦多120元。加之葵杆、葵盘等用于加

16、工饲料饲养牛羊,整体收益显著。 特别是油葵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适合在五原县大面积的河滩地、下湿地广泛种植,较传统农作物更具有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因此,油葵已成为五原县调整和优化粮油种植和产业结构中的优势特色作物。本项目实施后,年产葵仁15000吨,葵花油5000吨,实现年销售收入达1.15亿元。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必将有力引导农户围绕市场需求,围绕龙头企业加工对原料的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油葵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比较收益,实现农户增收致富、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油葵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壮大,形成以加工带动种植、以市场引导企业,以企业引导农户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新机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

17、途径。 (三)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打造油葵产业龙头企业,实现油葵产业化经营,推进油葵产业化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实践证明,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特色资源产业龙头企业在五原县农业的作用尤为显著。一是本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高油葵的加工生产能力,使油葵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互相促进,实现油葵产业化经营。并成为调整农产品结构、解决农产品“卖难”、优化消费供给的市场导向型经营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可以按市场需求组织农户集中生产,通过深加工使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充分发挥了市场纽带和桥梁作用,可有效地解

18、决油葵资源和市场需求增长双重受制约的问题。三是通过油葵产业化经营,提高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生产过程质量,延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每个增值环节叠加的利润空间,进而形成绿色产业,增强产品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说,本项目实施后,五原县立华食品有限公司将从根本上改变油葵加工业的弱势状态,引导农户生产,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大力推进油葵产业化经营,使传统的油葵产业发展为五原县确立的粮油产品中的新型产业、高效益产业、朝阳产业。(四)本项目的实施可大力推进油葵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延升产品链,提高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发展油葵产业化经营,增值最大的环节在加工转化。本项目实施后,葵仁、葵花油的生产设备、工艺

19、技术、产品质量将达到国内领先先进水平,主产品系列葵仁、葵花油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增,加工利润提高,企业实力增强。以葵花油为主原料,经科学配方可生产葵花保健油、葵花养生油、多维营养油,提升了葵花油档次,以精炼油脂副产品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可提取天然VE;从葵花油中提取葵蜡,用作生产无毒副作用的果蔬保鲜剂和化妆品;利用葵油可提取高附加值的油酸、亚油酸、绿原酸、甘油;利用葵仁生产植物蛋白食品原料和葵花蛋白饮料;利用葵花果盘、葵粕可生产牛羊高蛋白精补饲料;利用葵盘提取果胶,可广泛用作食品成型、药用胶囊及生产粘合剂的原料和添加剂;葵杆可用于生产合成刨花板、制取活性炭。显而易见,发展油葵产业,定会形成综合开发产

20、业链和产品链,实施多环节加工转化增值,叠加了利润空间,油葵精深加工增强了产品和产业优势竞争力,其综合效益显著。(五)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主要制约因素。内蒙古油葵主产区气候干旱、沙多风大、盐碱地多、植被贫瘠,是全国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据统计,内蒙古是我国单位面积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5.2万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8。而且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极不协调,不合理开发利用更加剧了生态恶化。灌区的不科学排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大范围土地盐碱化;下游的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源地附近水位持续下降,导致土地沙化

21、、荒漠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五原县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本地区发展节水型、环保型农业已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沿黄河两岸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以种植小麦、玉米、瓜果等农作物为主,以使用黄河水灌溉为主,用水量极大。随着国家实施黄河节水政策,河套地区灌溉用水将缩减65,使小麦、玉米、瓜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将大幅缩减。而用水量是传统作物14的油葵的种植面积将增加。经测算,每建设10万亩油葵种植基地将直接减少河套地区黄河用水量约0.5亿M3,同时,节约用水将大大减轻河套黄灌区的土壤盐碱化程度,减少因排灌回流到黄河的泥沙量,有效保护黄河

22、水资源。另一方面,油葵因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在重度盐碱化和沙化的土壤中可以广泛种植。连种3年可将土地重度盐碱化改良为中度盐碱化,连种6年后可改良为轻度盐碱化。同时保护植被和防止土壤沙化。此外,油葵的花盘、叶、秸杆可以加工饲料,生产葵花油的副产品葵粕含有丰富蛋白、矿物质,更是优质的奶牛饲料,可为五原县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为实施畜牧圈养、退牧还草这一环保措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在引导和带动农民利用沙滩地、盐碱地、下湿地种植油葵增收的同时,起到了节水、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的多重效应,其意义和作用更为深远。(六)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国民健康消费,实现食用油脂健

23、康升级葵花油与大宗植物油脂比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亚油酸含量达66,油酸含量39,o一生育酚含量最高,o一生育酚是维生素E的最活性形式,并且高度不饱和酸与o一生育酚的含量在葵花油中相对均衡。葵花油多种营养成份高,易被人体吸收,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血脂和降低血清脂固醇的作用,对安定情绪、延缓老化、预防老年人疾病大有好处。目前,发达国家对葵花油认知程度最高。世界油脂之父贝雷先生在他的们由脂与化工中高度评价:葵花籽油是最有利健康的植物油,它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所含大量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维生素E在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高。国内医药卫生界专家也撰文指出:葵

24、花籽油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远远高于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胡麻油和棉籽油,因而具有超过其它植物油溶解胆固醇能力的功效,有利于心血管病和高血脂症的防治,达到增强人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另外,葵花油烟点高,风味柔和,清澈透亮,这使它成为焙烤、煎炸和色拉调味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葵花油不愧是具有健康保健油美称的高级营养油。随着广大消费者关心健康饮食的意识越来越强,葵花油已经成为国内外消费者的首选油,葵花油在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量在所有植物油中上升至第三位。从国内消费来看,我国人民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保健、营养问题越来越重视,追求“无公害”的“放心”食品。因此,发展油葵绿色产业,

25、对国民健康消费有重要的意义。发展油葵产业,是对传统的食用油消费观念的一次革命,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油葵籽精深加工项目,充分利用五原县得天独厚的油葵籽资源优势,开发系列产品,转化增值,既富农又富工,既富企业又富地方,符合自治区“十一五”工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特色资源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地区经济。该项目资源充足,建设条件优越、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有保证、产品市场需求大。经财务初步分析,该项目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总体方案可行。(二)建议为使本项目顺利实施,建议

26、各级政府应制定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并搞好宏观调控,协调服务,以保证原料、资金等有保障,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保护,使本项目做强、做大。第二章 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第一节 产品市场需求分析与预测受油葵种植条件的限制,全球只有几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种植,总面积在1850万公顷左右,年产油葵2070万吨,生产葵花油不足1000万吨。我国的油葵年均产量约100万吨,内蒙古近年产量约70万吨,占全国的68左右。葵花籽是世界上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使用、食用的功能性食品和休闲食品。是富含大量营养元素的果仁食品。葵花籽蕴含着不可忽视的营养成分。营养学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葵花籽仁在预防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病方面的突出功效

27、,把它与洋葱、大蒜、西兰花并列为超级食品毫不为过。美国弗吉尼亚科技研究学院生物化学系研究员凯瑟林菲利浦博士说:“葵花籽富含抗氧化物、矿物质以及非常有益健康的好脂肪。不仅如此,它还是我们保持健康所必需的植物化学成分的理想来源”。该机构正代表美国向日葵协会对葵花籽进行研究述评。该研究文献汇编指出,葵花籽仁是以下成分的理想来源:(1)抗氧化物,例如维生素E和酚酸;(2)硒及其它矿物质如铁、锌和铜等;(3)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即能预防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 “好脂肪”。在提供抗氧化物保护方面,葵花籽可与坚果和干果媲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它们。以黑莓为例:众所周知,黑莓是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每份

28、含有60毫克酚酸;而同量葵花籽中却含有近1000毫克酚酸。酚酸和其它诸如维生素E之类的抗氧化物,通过在体内对抗自由基而对人体有益,因为这些自由基会通过破坏细胞、并干扰DNA复制,从而导致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病的产生。硒是土壤中一种重要的微量矿物质,而人体缺硒通常会导致心脏病和癌症。向日葵可以把土壤中的硒转化成自然有机物,从而被人体吸收。研究表明,这种矿物质能够与维生素E协同作用。更多“好脂肪”脂肪使食物变得更加美味,让我们感到饱足,并且对很多身体功能发挥作用必不可少。但是,过量脂肪会导致心脏病、肥胖、乳腺癌等多种疾病。近年来的很多深入研究都表明,摄入什么样的脂肪要比摄入多少脂肪更为重要。发表于美

29、国医学营养月刊2000年三月期的研究就曾指出:脂肪含量适中、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这样的“好脂肪” 含量较高的饮食,比低脂肪饮食更加健康。美国向日葵协会的市场顾问卡亚艾非茨说:“消费者一直把葵花籽仁看作健康的休闲食品,这些发现以及未来研究的结果都将使葵花籽消费更加充满魅力”, 葵花籽所含氨基酸中,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4.3%,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的营养价值有了进一步要求,植物蛋白系列产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必将导致葵花籽产品市场需求稳增。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食用油年消费总量约1500万吨,而全国各种油脂的总产量为900万吨,产需存在一定的缺口,靠

30、进口油脂来弥补。据有关专家测算,全球食用油人均消费为20公斤年,而我国食用油人均消费为11公斤年。近年来,我国食用油的人均需求量正以五年一公斤的速度递增。随着城市发展、小城镇建设、旅游业、假日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植物油的消费缺口将进一步增大。国内油脂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十分广阔。从目前看,国内葵花油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但消费呈增长趋势,发展势头强劲。从国际市场看,葵油在全球的供应量较少,且增长缓慢,而消费需求量增长强劲。世界各地葵花油因供应量不足,许多国家限制出口,鼓励进口。如罗马尼亚、乌克兰禁止出口,俄罗斯的出口关税提高了一倍,还有一些国家将允许免税进口。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台湾、香港

31、、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印尼等都不生产葵花籽,但又是极喜食葵花籽油的地区,消费比例达到70左右,需要大量的进口。综上所述,发展葵仁、葵花油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而具有天然绿色特点的葵仁、葵花油更将备受消费者青睐,不断拓展国内市场,直至打入国际市场。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3.1产品方案制定原则根据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目标、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销售情况以及原料、能源的供应情况,在充分比选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本项目年产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总投资为2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2000万元,流动资金为800万元;建设厂房5100平方米,

32、仓库9000平方米,办公楼6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3.2生产规模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15000吨葵仁5000吨葵花油生产线。3.3产品方案序号型号规格单位产量1精制葵花籽仁吨150001葵花油吨5000 3.4质量标准1、原料收购执行标准GBT551285。即:外观色泽好、无虫蛀、无霉烂变质。含杂2;含水9;互混5。2、部分食用油产品执行标准:葵花籽色拉油GBT98493-88葵花籽油GBl0464-89葵花籽调和油QBLYJ01-1999第四章 项目总体工艺技术方案(一)工艺技术水平概述41葵仁生产工艺过程简述1、原料接受系统葵花籽料进入投料口后初清,然后进提升

33、机。2、抛光系统采用国产先进抛光工艺,对原洋进行去毛壳抛光,精度高,表面光洁,效果好。3、清选系统对抛光后的葵花籽经清选机剔空壳,使葵花尽量保证统一重量。4、除尘系统对于能采用集中风网的就采用集中除尘。全部采用一级除尘,考虑取暖及负荷问题,对吸风量较大的设备采用专门管道从车间外面补风。5、色选系统通过分选将品质不合格的葵花籽或葵花籽中的其它杂质清除干净。6、整理包装系统将色选后的优质葵花籽进行过秤、定量包装。7、副产品处理系统(1)空壳按要求直接收集进一步加工做饲料。(2)瓜壳碎粒可用作饲料原料。411工艺流程图包装剥仁抛光原料初清除尘色选42葵花油工艺过程简述油脂加工项目是分别对油用葵花籽进

34、行精深加工生产出天然油、机榨油、保健营养油、机榨色拉油等系列葵花油,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油脂由于各种脂肪酸的结构和性能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油脂产品品质的差别。本项目的建设就是利用上述脂肪酸的结构差异和性能差异,采用当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物理、化学等方法去除毛油中的各种游离脂肪酸及胶溶性杂质和色素,采用先进的“六脱”工艺进行色拉油生产、精练,并在此基础以脱氧充氮技术延长保存期;实施机榨与浸出方法分离,分别生产出保健油脂;采用物理方法生产葵花仁,作为高级食品生产的原料。1、脱胶:用85食用磷酸进行干法脱胶。2、脱酸:用碱炼脱酸,是化学法碱炼的主要方法、将游离脂肪酸与碱中和生成皂脚,通过离心机将油皂

35、分离。3、脱色:采用吸附法,用较强的活性白土等物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及其它杂质,从而达到脱色目的。而且还有效地脱除了油脂中不利人体的微量金属离子。4、脱蜡:采用冻化、冷却、结晶、过滤、分离、脱蜡,使油品在低温时也不会产生絮状和混浊,始终如一。5、脱臭: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将油脂中的臭味组份去除分离,以适应各种生活习惯及个人喜好烹饪要求。6、脱过氧化物:采用温控添加柠檬酸脱除法,彻底抑制和去除过氧化物,保证了产品气味纯正,始终新鲜。目前在国内油脂加工行业中,该项工艺属领先地位,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是国内油脂加工行业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4.2.1、精制葵花油工艺流程: 磷酸 碱液 过

36、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蜡糊过滤冷却结晶蒸馏脱臭过滤吸附脱色干燥脱水洗涤软水 葵花色拉油 水蒸气 废白土 吸附剂 废水43设备选型原则1、生产性原则:选择生产设备时,注重设备的模块化、标准化、高速化、自动机械化,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 2、可靠性原则,设备要求安全可靠,零件的耐用性好、通用性强,设备能够生产高质量产品,要求设备故障率小,准确性高; 3、维修性原则,选择可修性,易修性好的设备、设备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模块化设计,零部件通用性强,可迅速拆卸,易于检查,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部分自动化成度这几年来设备要求有智能故障记录和分析功能; 4、节能性原则,设备要节约能原消耗; 5、

37、成套性原则,机器设备要配套,形成整条生产线,尽量选择同一厂家产品; 6、环保性原则,设备的噪音和排放的有害物质应达到国家环保限制指标和要求; 7、灵活性原则,尽可能做到设备结构紧湊,重量体积小、轻,操作灵活方便,通用性强,可适应工艺相近的产品转换,转换操作简单方便。 第五章 厂址选择5.1厂址所在的位置现状5.11地点与地理位置本项目拟建于五原荣丰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位于五原县隆兴昌镇,园区占地面积9.97平方公里,其两侧有110国道和包兰铁路。园区产业定位;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5.12厂址土地占地面积拟建项目厂址占地面积50亩。使用年限50年。5.2厂址建设条件该地区属于中温带亚干旱地区,

38、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冬季长而寒冷少雪,夏季短而酷热。80%降雨集中在78月份,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西风次之,冬春两季风速较大。 厂区附近的地表水体为黄灌区形成一些沟壕,基本属于浅层潜水和承压水,为亚富水区,水位埋深0.5米2米,地下水流向由西向东,水质浅层水较差,深水层37米50米的水质较好,为CL-SO4-Na型水。 该地区植被稀疏,生物种类单调稀少。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本工程需按7度设防。第六章 原辅材料供应五原县地域辽阔,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葵花籽的盛产区。农场及乡镇的种植面积每年可达60万亩以上,葵花籽加工的原料十分充足,为葵花籽生产线提供可靠的原料保证。鸿

39、鼎市场年交易葵花籽达8亿公斤,完全可满足项目需要。第七章 总图运输7.1项目设计依据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3)工业厂房设计规范(1998年)4)其它有关设计基础资料等7.2总平面布置与道路设计总平面布置与道路设计,按照国家设计标准规范、以及本项目产品艺要求进行设计。 7.2.1、设计要求原则: (1)工厂美观,办公生活区与生产区域分开,结合公司的远景规划,保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生产作业道路通、顺、短,避免主要生产线交叉往返,以及频繁的短途转运; (3)要求注意节约用地,减少工程量,增加土地

40、利用率,以降低投资; (4)要全面考滤厂区的安全、卫生、厂内建筑物间距,必须通过防火、卫生、安全等部门的要求以及上述设计规范; (5)厂区功能要统一划分,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高洁净要求区与低洁净要求区分开设计原则; (6)要求做到物流、人流分离,工艺、公用工程的道路简捷,土地利用率高,投资要求合理,整体布局美观大方并与环境协调,还要有进一步发展余地。 7.3布置原则 要求充分利用地形,加以适当的改造,使之满足各建、构筑之间的生产运输要求,并合理的组织场地排水。并力求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缩短工期。 7.4场区绿化 要求在厂区道路两侧和周围空地均适当加以绿化,与建筑屋协调一致,以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

41、气、减少污染、陶冶心情的目的。 7.5交通运输 1、要求充分利用地形,沿建筑物周围布置环行通道,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的需要。 2、本项目原料和成品运输均为公路运输,运输能力由公司和社会运输车辆共同承担。 3、运输量 年运输量58000吨,其中运入量为38000吨,运出量为20000吨。第八章 建筑工程、公用工程 8.1设计依据8.1.1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施规范(GB5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

42、11-2001)工业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8.1.2设计原则 1、新建筑屋必须按照国家设计规程规范标准设计。 2、新建筑屋土建方案选择必须满足工艺生产要求,流程合理、方便操作、便于管理、有利于设备安装和维修。 3、新建筑物结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要求,还应考虑项目中的生产工艺的特殊要求,达到食品认证标准。 4、新建筑物结构选型尽量做到标准化、定型化、通用化,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8.1.3地理、气象资料五原县立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内蒙古五原县,该地区自然条件独特,农畜产品富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闻名

43、遐迩的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巴彦淖尔市土地面积64413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5.4,其中可耕地面积633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41平方公里,灌溉面积960万亩。全市小麦总产14.6亿斤、玉米19亿斤、葵花籽12亿斤、甜菜2.8亿斤、西瓜3.4亿斤、甜瓜4.4亿斤、蕃茄16.8亿斤、红黑瓜籽0.46亿斤。羊饲养总量达1700万只、奶牛12万头、猪100万口。五原县处于河套平原中心,黄河流经县境62.5公里,过境水量315亿立方米。土地总面积约377万亩,其中耕地200万亩,待开发荒地100万亩,林地、牧地面积30万亩,全部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人均

44、10亩水浇地,灌溉面积占河套灌区的1/4。境内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71.25,大多属于壤土、沙壤土,上层深厚,耕地生产能力高。五原县农业气候条件适宜,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干旱少雨,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平均气温8.4、极端最低气温367C。这种冷凉、干燥的气候条件,制约了病虫的发生与越冬,从根本上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用药次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全年日照总数3226.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72,49月 (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18139小时,年降水量198.5毫米、无霜期117136天。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优质的农畜产品,五原县是全国著名

45、的粮、油、糖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国葵花生产、流通、集散第一县,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盛产葵花、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番茄、瓜果、蔬菜、优质牧草、瓜菜籽等农产品。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00万亩,其中小麦51万亩,总产3.4亿斤;玉米26万亩,总产3.1亿斤;葵花60万亩,总产.4亿斤;甜菜2.5万亩,总产1.6亿斤;瓜菜11万亩,总产6亿斤;番茄7.4万亩,总产7.4亿斤;籽瓜8.4万亩,总产1400万斤;药材1.8万亩,总产386.7万斤;优质牧草12.1万亩,总产4.9亿斤。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达190万吨。农区畜牧业发展迅速,全县羊

46、饲养总量达300万只、牛1.2万头、猪20万头。五原县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最大的农畜产品集散地,辐射范围广,吸纳能力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全县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4座。黄河是我县唯一过境的地表水,我县多年平均引黄灌溉水量9.311亿立方米,最多年份为12.3亿立方米。全县地表水资源量为10.86亿立方米,全部为区域各级渠道的引黄灌溉水量。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59亿立方米,主要是灌溉入渗和降水入渗形成,地下水资源中开采量为2.12亿立方米。目前利用的仅为2650万立方米,仅占可开采量的12.5%。县境内有五排干、六排干、七排干、皂河排干、义通排干等五条干沟和十五条分干沟构成的排水系统。目前正在建设的隆兴昌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2万吨,待二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成后,则日生产中水4万吨,可以成为重要的工业用水资源。8.2建筑公程本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2000万元,流动资金为800万元;建设厂房5100平方米,仓库9000平方米,办公楼600平方米,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8.3公用工程电、水、蒸汽、压缩空气配套设施建设相对齐全,可满足生产需要。第九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