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2919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情境一 税法原理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学习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的基本构成内容。知识目标认识税法与税收的基本概念。了解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税收程序法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掌握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重点与难点,税收与税法的基本概念。税收实体法的构成要素。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内容。,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引入案例,45岁的陈伯下岗后,在城市的边缘开了一间小小的日杂店,以补贴家用,刚开始时生意不好,再加上小店门前那条坑坑洼洼的路又开始动工修建,整天灰尘满天,生意更加惨淡,他的心情日益沉重起来。有一天,有几个税

2、务人员到店里去让陈伯办理税务登记证。陈伯一听就火了,说:“就这破烂生意你们还非要我交税,还让不让人活啊!”税务人员听后耐心地跟陈伯解释:“陈伯,根据税法的规定,只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都要办理税务登记。但是税法也规定,个体工商户一般在营业额超过一定额度后才缴税的。经过我们的调查,像您现在的经营状况,没有达到这个额度,所以办了税务登记,也是不需要纳税的。”陈伯听了似懂非懂说:“如果不用缴税,那就办吧。”,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引入案例,过了半年,陈伯突然出现在税务局的服务大厅,向工作人员主动要求调为起征点以上,按月纳税。原因是陈伯店门前的公路修好了,走的人和车都多了,

3、店里的生意就好起来了。陈伯知道,那条路是政府出钱修的,今天的好日子还是得益于政府啊。案例思考:1税务人员为什么一定要陈伯办理税务登记呢?2政府修路的钱从何而来呢?知识链接,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5,项目一 税法的概述,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6,一、税收与税法,税收的几个共同点:征税的主体国家征税的目的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征税的手段政治权力征税的客体社会剩余产品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7,税收与税法的定义,税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

4、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法法律和制度便成了征纳双方的共同契约,要求征纳双方要共同遵守和履行。,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8,二、税法的特点,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9,三、税法的适用原则,1法律优位原则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0,项目二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1,税法的分类,按照税法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税法

5、分为税收基本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和税收争讼法。,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2,一、税收实体法,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税收实体法内容主要包括:流转税法,具体指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所得税法,具体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财产税法,具体指房产税、遗产税等;行为税法,是以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为条件,具体指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3,税收实体法的基本要素,税收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税收优惠和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2023/3/9,陈燕明、唐

6、月成主编,14,(一)纳税人,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种。要更好地理解纳税人的概念,还应该注意纳税人与负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代理人、委托代征人之间的区别。,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5,纳税人,1纳税人与负税人负税人一般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2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代收代缴、代扣代缴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6,纳税人,3税务代理人税务代理人,是指经有关部门批准,依照税法规定,在一定的代理权限内,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名义代为办理各项税务事宜的单位或个

7、人。4委托代征人委托代征人,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由税务机关指派、委托,代税务机关收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7,(二)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亦称课税客体。征税对象是一种税收区别于另一种税收的主要标志,主要解决对什么进行征税的问题。,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8,征税对象,1征税范围征税范围也称“课税范围”,是征税对象的具体界限,表明税收课征的广度。2税目税目即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征税对象的分类和具体化,反映每一具体税种的征税范围和征税广度。,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19,征税对象,3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计算应

8、纳税额的根据,是征税对象在量上的表现,一般来说,无论用何种形式规定计税依据,都必须确定相应的计税单位。征税对象在量上的表现形式有以下两种。(1)价值量形式,如销售额、增值额、营业额等,通常以货币为计算单位,例如元、美元。(2)实物量形式,如重量、数量等,通常以自然量度为单位,例如吨、升、公斤、辆等。,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0,(三)税率,税率即税收征收的比例或额度,表明应纳税额与计税依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国家税收课征深度或纳税人税收负担程度的外在表现。税率是计税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的主要标志。税率可以用相对数来表示,也可以用绝对数来表示。其具体形式主要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9、和定额税率等。,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1,税率,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大小都规定相同征收比例的税率形式。在具体运用上,税率包括统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两种。差别税率还包括:(1)产品差别比例税率(2)行业差别比例税率(3)地区差别比例税率(4)幅度差别比例税率,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2,比例税率的优缺点,比例税率的优点:一是同一征税对象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税负比较均衡合理,具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有利于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争;二是计算简便,有等于税收的征收管理。缺点:比例税率的税收负担与负担能力不相适应,不能体现负担能力强者多征

10、、负担能力弱者少征的原则,税收负担程度不尽合理,调节收入有局限性。,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3,税率,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逐级提高的税率,即将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级次,每一级次分别规定从低到高的征税比例,征税对象的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就越高。按照税率累进依据的不同,累进税率可以分为“额累”和“率累”两种。按照累进方式的不同,额累可以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形式;率累可以分为“全率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两种形式。,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4,税率,(1)全额累进税率(2)超额累进税率(3)全率累进税率(4)超率

11、累进税率。,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5,累进税率的优缺点,全额累进税率和全率累进税率的优点是计算较为简单,但在两个级距的临界点,税负不合理。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的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程度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6,税率,3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单位固定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定额课税的税种,计算比较简便。但这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应该是价格基本稳定或质量、规格标准比较统一的产品;否则,如果价格变化频繁,质量规格不统一,就容易造成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不公平。,2023/3/9,陈燕明、唐月成

12、主编,27,税率,4零税率零税率即以“零”来表示的税率,它是税率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征税对象最终的税收负担为零,主要适用于出口退税等。零税率与免税不同,除本环节不用纳税外,还可以退还以前环节缴纳的税款。,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8,(四)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一次课征制”、“两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29,(五)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0,(六)税收优惠,1减免税2起征点起征点即税法中规定的征税起点。凡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标准的,应其全

13、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则不征税。3免征额免征额即税法中所规定的征税对象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凡属免征额的部分,均不征税,超过免征额部分要依率计征应纳税款。,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1,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起征点与免征额的区别在于:达到起征点后,要就征税对象的全额计征;而如果规定的是免征额部分,就算征税对象的数额超过了免征额,也不用全额计征,而是只就超过部分进行征税。例如,某人的收入为1000元,其适用税率为5%,如果税法规定该纳税人的起征点为500元,则其应纳税额=10005%=50(元);如果税法规定该纳税人的免征额为500元,则

14、其应纳税额=(1000-500)5%=25(元)。,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2,税收优惠,4加速折旧加速折旧就是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或加大当期计提折旧数额,其实质是放宽扣除项目标准,减轻纳税人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措施。5退税退税即将纳税人已缴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退还给纳税人,以减轻其税收负担的税收优惠措施。包括出口退税和再投资退税两种。,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3,(七)违章处理,违章处理即对纳税人发生违反税法行为时所进行的处罚。,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4,二、税收程序法,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

15、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单地说,税收程序法就是解决怎样征税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即属于税收程序法。我国税收程序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5,税收程序法,(一)税务登记管理(二)会计制度管理(三)纳税申报管理(四)税款征收管理,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6,税款征收,1税款征收方式(1)查账征收(2)查定征收(3)查验征收(4)定期定额征收(5)其他。税务机关为了更好地控制税源,对于一些比较分散税源会采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等税款征收方式。,2023/3/9,陈燕明、

16、唐月成主编,37,税款征收,2税款征收制度(1)延期纳税制度(2)欠税管理制度(3)税收保全措施制度(4)强制执行措施制度(5)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8,项目三 税收法律关系,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39,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0,税收法律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202

17、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1,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征纳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税务机关,另一方为纳税人。,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2,(一)征税主体,国家才是真正的征税主体税务机关行使的征税权是国家法律授予的,是国家行政权力的组成部分,这种权力不能由行使机关自由放弃或转让,并且极具程序性。根据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可以将税务机关的职权与职责归纳如下。,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3,征税主体,1税务机关的职权(1)税务管理权(2)税收征收权(3)税收检查权(4)税务违法处理权(5)税收行政立法权(6)代位权和撤销权。2税务机关的职责,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4,(二)纳税主体,纳税主体,就是通常所称的纳税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根据税收征管法,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可以归纳如下。,2023/3/9,陈燕明、唐月成主编,45,纳税主体,1纳税人的权利(1)依法提出申请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2)依法请求税务机关退回多征税款的权利。(3)依法提起税务行政复议和税务行政诉讼的权利。(4)依法对税务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