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3058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第三章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单敏月 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杜威引自我的教育信条,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第三章,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概述,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身体健康是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智力、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影响着学前儿童的未来。,一、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目标,在身体健康方面,指南着重指出要“具有健康的体态”,在身体的功能上,体现为“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健康的体态”方面,指南给出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如

2、下:,在“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方面,这里选取了指南给出的身体适应方面的典型表现,具体如下:,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一)平衡膳食合理膳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之一。合理、平衡的膳食能使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的适应力。,(二)体能锻炼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智力、情感和行为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对幼儿进行体能锻炼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以及促进智力发展的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三)幼儿特点 幼儿自身的特点,诸如偏食、挑食等饮食习惯,对其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也都有影响。,三、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一)身体生长发育教育学前儿童身

3、体生长发育教育主要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男女两性的一些身体差异,了解、掌握初步的身体保健技能和方法。,(二)饮食营养教育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是根据儿童的膳食心理特点,让学前儿童认识常见食物,培养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技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三)健康生活习惯教育生活常规教育和安全生活教育,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与身体保健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学者也将之纳入身体保健这一部分,共同构成身体保健的教育内容。,第二节 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教育,健康、强壮的身体是智力、情感和行为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结合幼儿自身实际进行人体外部到内部

4、的认识和保护教育;进行初步的两性差异教育。,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一)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婴幼儿生长发育总的规律: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长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长,以后渐渐停止。常用的小儿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二)生长发育的特点,1.幼儿发育的迅速性、连续性和不等速性不同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迅速性的特性。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每天都在发生的,而不是某一段时间停止不动的。幼儿的生长发育的速率是变化的、不同的。,2.幼儿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在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男童和女童之间略有差异,但并不明显。男童和女童在学前阶段,性别间不存在显著性差

5、异,其发育速度非常相似。,3.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地区差异幼儿的生长发育除了遗传因素,后天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不同,对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教育的内容,对学前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教育,一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体态;二是帮助幼儿了解男女两性的一些身体差异;三是初步认识疾病对身体的消极影响,掌握抵御疾病、初步的身体保健技能和方法。,(一)幼儿身体保健的常规要求,1.保障幼儿充足的睡眠,促进身体健康,2.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二)认识身体的教育,1.开展身体认识活动在认识身体方面,教师引导幼儿

6、学习了解人体的外部特征和形态,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等。2.开展早期性教育 在学前儿童的早期生活中,让幼儿正确认识人类的性别,安然地接受自身的性别,坦然的认识异性的生理差异,自然的对待性感受,是早期性教育的内容。,(三)抵御疾病与身体保健的措施,1.做好生长发育评价 幼儿园在开展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评价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在日常的共同生活中,仔细观察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看”幼儿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留意其体质上的特点;通过“问”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大小便、睡眠情况等。二是通过给幼儿定期体检,全面评价。体检可得出各项健康指标数据,评估儿童的身体健康等级,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

7、的健康方案提供有效依据。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对幼儿的饮食、运动、心理等给予引导。,2.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幼儿在学前阶段的免疫力在逐渐加强,但总体上免疫力仍比较弱,并且学前阶段的幼儿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与外界事物接触中,容易感染、相互传染各种疾病。教师要联合家长共同做好疾病防治工作。,3.科学进行体能锻炼 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两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涉及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的技能。适宜的活动量,适量的身体运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各器官系统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功能。幼儿在园中每天都有户外

8、活动时间,通过体育游戏和运动器械,分阶段选择项目进行练习,既提高了户外活动的质量,也保证了户外锻炼时间。,第三节 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幼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营养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合理膳食和医务监督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合理膳食能使幼儿获得充足的营养,不仅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还可以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的适应力。,一、幼儿营养与饮食的现状,目前我国儿童的营养状况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儿童的营养问题多由不良的饮食行为所致。在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中,家长和幼儿教师的营养知识以及父母亲的饮食行为最为显著。种种原因形成的不良饮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已造成损害。这不仅对幼儿

9、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影响了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因此,幼儿的饮食教育必须引起家长、幼教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重视。,迄今为止,膳食干预和营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在学前阶段开展较少,更多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而儿童许多习惯主要在学前期形成。而家长,特别是幼儿教师在儿童饮食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了受教育的条件,为实施早期营养教育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学前阶段实施饮食与营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营养要求,陶行知先生说:食物要根据已经有的营养研究结果配合。一般认为如下:,三、学期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前儿童自身因素,学期儿童

10、饮食行为,(1)年龄与性别(2)认知水平(3)感知觉发育(4)情绪与气质,(1)养育者行为与教育(2)托幼机构环境与教育(3)传播媒体,四、幼儿营养与饮食教育的途径,(一)营养与饮食教育的内容各个年龄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对幼儿进行饮食教育时应结合幼儿实际,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式,使幼儿对食品有直观和感性认识,初步建立平衡膳食的概念,把吃饭的过程变成快乐的过程。,(二)营养与饮食教育的途径1.营造良好的饮食教育环境清新、整洁、优雅的进餐环境和温馨、宽松的气氛,有助于幼儿餐前做好积极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有利于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调动幼儿进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愉快

11、进餐,教师在幼儿进餐时要用亲切适宜的语言,将色香味美的各种菜肴介绍给孩子们,让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的享受,体会进餐的乐趣,从而专心进餐。幼儿进餐时,可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提高幼儿消化系统植物神经的兴奋点,促进食欲。,2.进行生动有趣的课堂教育要将简单的营养知识纳入课程,如主题墙上布置形象可爱的蔬菜宝宝、水果娃娃,再配以有关的儿歌并将其布置到活动室周围,活动区中布置“不挑食的宝宝”栏目,种植区中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特别是那些有营养但幼儿不喜欢吃的蔬菜。还可把蔬菜种到花盆里,形成盆景,让幼儿观察。当成熟的芸豆、西红柿、辣椒等挂满枝头时,不仅可丰富幼儿的知识,还会引起幼儿对蔬菜的兴趣。,3.开展

12、幼儿参与的饮食活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会投入感情,格外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幼儿也是如此。教师可以让幼儿体验食堂工作,如参观食堂,看营养师们如何工作;并适当让孩子们参与劳动,如每人剥几颗豌豆、掰一棵青菜等。幼儿进餐时会有“我吃自己理的菜”的成就感,他们不但吃得更起劲,还可以了解食品的处理方法。,五、开展饮食与营养教育的注意事项,应贴近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教育活动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及需要。饮食与营养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把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保持家园一致性幼儿园和教师可通过讲座等途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通过互动,可以形成家园的教育合力,共同帮助 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教育与卫生教育相结合对幼儿进行营养与饮食教育,在于通过建立健康的饮食规则,形成健康饮食氛围,让幼儿从小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