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矿段铜矿采选3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矿段铜矿采选3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320号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矿段铜矿年采选3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评价单位: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实验测试中心建设单位:鹰潭市大地行矿业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七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1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 -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的相符性- 3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3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4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4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防治措施与效果- 6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措施- 6 -2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8 -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9 -4.环境风险分析- 11 -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13 -6.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14 -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4 -(四)公众参与- 15 -1.调查方式与内容- 16-2.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18 -3.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19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9 -(六)联系方式- 20 -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1)建设地点:宜黄县二都乡 (2)项目背景:本矿区为
3、拟开发矿山,以前从未设置过采矿权。之前零星有非法民采进行,堆置了少量废石,破坏了局部地表植被,2006年5月,鹰潭市大地行矿业有限公司取得了“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铜矿普查”的探矿权,勘查面积:8.58km2。2009年5月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将原普查区一部分转为详查 (面积:2.29 km2),其余部分仍为普查(面积:6.29 km2)。2011年3月办理了详查探矿许可证延续,将详查区勘查面积改为1.03km2,许可证号为:T36120090302026208,有效期2011年3月29日至2013年3月29日。2013年5月经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赣采复延字201362号)划定矿区面积
4、为0.5031 km2,有效期至2014年4月。矿山设计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配套建设选厂及尾矿库。1.2 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1)建设内容 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矿段铜矿为新建工程,开采规模为3万吨/年。建设内容包括井下开拓工程、采矿工业场地、选矿工业场地、废石场、尾矿库、炸药库和办公行政设施等。项目工程特性表见表1。表1 矿山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井下开拓系统设置有+385主平硐、+506m 、+569m运输及进风平硐、 +614m回风平硐、+569m回风平硐,开采+385m+614m中段。废水、噪声采矿工业场地设置有工人值班室、
5、机修车间、材料库、配变电室等设施。噪声选矿工业场地由原矿给料仓、破碎筛分车间、磨矿车间、浮选车间、脱水车间、精矿仓和配电室等组成。废气、废水、噪声辅助工程尾矿库为山谷型尾矿库,尾矿库总库容为23.26104m3,有效库容为18.61104m3,在矿山服务年限内(7.9年)累计尾矿产生量约15.15万m3,满足矿山服务年限要求。固废、废水废石场位于主平硐口附近东侧山谷中。占地面积约3970m2,库容2.38万m3,矿山服务年限内(7.9年)累计废石产生量约2.2万m3(含探矿基建期巷道开拓废石量约10000m3),满足矿山服务年限要求。固废、废水炸药库起爆材料库、炸药存储点、消防水池。公用工程生
6、活管理区分为值班宿舍和矿部两部分,主要为办公、生活的场所。给排水矿山废水主要为井下涌水、废石堆淋溶水、选矿废水和生活污水,各类废水部分回用于生产用水、部分外排。矿山给水主要来源于各类回用水和山泉水。供配电系统10kV高压电线路已接入矿区,在矿区采矿工业场地和选矿工业场地各设一变压器。全矿用电总装机容量为700KW。总图运输内部运输:原矿、废石出井后即由汽车、矿车分别运至选厂和废石堆场;外部运输:外部运输拟采用汽车运输。环保工程废石堆澄清池位于废石场下端,废石场淋溶水进入20 m3澄清池,经澄清后排入尾矿库。澄清池位于尾矿库下游,容积约200 m3,防止尾矿库溢流水超标外排。(2)生产工艺宜黄县
7、上南源矿区塔下矿段铜矿采用地下开采工艺,浮选+重选选矿工艺。 (3)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为年采选规模3万t/a。 (4)建设周期:12个月。 (5)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1634.4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7.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0.25%。1.3 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本项目选址不属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规定的禁止和限制矿产资源开发范围,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的有关规定。尾矿库、废石堆场周边500m范围内、炸药库周边300m范围内、可能产生的塌陷区范围内均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各场址选址总体可行。 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
8、下矿段铜矿属于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有关内(2008-2015年)中的鼓励开采矿种,不属于总体规划中的重点开采规划区、禁止开采规划区、限制开采规划区、鼓励开采规划区。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的环境现状抚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6月-7月对项目所在区域各环境要素进行了质量现状监测。(1)大气环境现状在矿区在项目区主导风向上风向上南源、项目厂区周边敏感点、主导风向下风向白石共布设了3个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环境空气中SO2、NO2小时和日均浓度值和TSP日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2)地表水环境现状在项目废水入北部无
9、名小溪及南源河上共设置4个地表水现状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表明,各断面pH、CODcr、SS、氨氮、铜、砷、铅、锌、汞、Cr6+、Cd、石油类、硫化物等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3)地下水环境现状在邹子焓、土坑、尾矿库所在地及上际共设置4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点pH值、CODMn、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氨氮、氟化物、锌、铜、铅、砷、镉、铬(六价)等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在矿区附近设置6个地下水水位监测点,水位标高为186m-452m(黄海高程),水位埋深在2.5m至3
10、.5m之间。(4)声环境现状在矿区红线边界外200m处的东、西、南、北四处共设置4个声环境现状测点。监测数据表明,各测点昼、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要求。(5)土壤环境现状在沿矿区河流两岸共设四个土壤环境现状测点。监测结果表明,四测点中铜、铅、锌、铬、砷、镉等指标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三级标准要求。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大气评价范围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范围为以工业场地和选厂为中心的周边2.5km范围。(2)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确定地表水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废水排入小溪上游500m及下4500m累
11、计约5000m的河段。(3)声环境评价范围噪声评价范围为工业场地厂界外200m范围。(4)地下水评价范围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确定为废石场、尾矿库边界外延5km。(5)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矿山开采范围及其各种工业场地所影响的区域,拟定范围为矿区范围向外延伸1000m为界。(6)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根据安全距离,确定为炸药库周围300m以内和尾矿库下游500m以内范围。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1)废气排放情况井下废气主要成分为凿岩粉尘和爆破废气。其中井下各作业面矿
12、岩粉尘初始排放浓度为20mg/m3,井下开采采用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通风等方法和措施控制采场粉尘排放,采取措施粉尘后可降至1mg/m3左右,含尘废气经进一步净化后由排风井排至地表,地表排风含尘浓度小于1mg/m3。选矿粉尘主要为破碎、筛分工序粉尘。破碎、筛分工序粉尘浓度产生约200mg/m3。矿山设计采用湿式作业,并在主要产尘点设置防尘罩和水浴除尘系统(收集后的粉尘返回选矿工序),除尘效率达75%,处理后的废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有组织)外排,外排粉尘浓度为50mg/m3,排气量约为5000m3/h。(2)废水排放情况井下涌水:矿山正常井下涌水量约966m3/d。井下涌水经中段水仓(200
13、m3)澄清后部分(100 m3/d)用于采矿(损耗50m3/d),部分(104m3/d)泵入选厂高位水池(200m3)回用于选矿生产,剩余(812 m3/d)排入尾矿库。废石堆废水:根据当地的大气降雨量、汇水面积、迳流系数(取0.4)等有关参数的计算,废石场淋溶水产生量为9.7m3/d,下游建一20m3沉淀池,沉淀后外排入尾矿库。选矿废水:选矿废水产生量为577m3/d,选矿废水采用自流方式通过管道排入尾矿库进行澄清处理,澄清距离100m,尾矿库溢流水回用于选矿,尾矿库溢流水水量计算:尾矿库溢流水是选矿厂尾矿浆输送至尾矿库、经自然澄清后溢流的上清液,其排放量与大气降雨、蒸发量、尾矿库回水及渗漏
14、等因素有关。根据计算,尾矿库降雨径流废水约937.7m3/d。生活污水:改扩建后矿山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1.5m3/d。生活污水主要含有SS、CODcr和BOD5,矿山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入尾矿库。矿山各类废水排放浓度见表2。表2 矿山各类废水及其污染物浓度 (单位:mg/L,pH为无量纲)项 目pHSSCODcrCuPbZnAsCdCr井下涌水6.744015.8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038未检出未检出废石场淋溶水6.616717.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0032未检出未检出本项目选矿废水10.53540.110.211.910.080.010.014本项目尾矿库溢流水8.1250.0
15、060.0090.03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生活污水200250行业标准值6980600.51.01.50.50.11.5(3)固体废物项目排放的主要工业固废包括废石和尾矿,废石年产生量为3000t/a、尾矿年产生量为28760t/a。矿区设置一个废石场,总占地面积约3970m2。总库容约23800m3。可服务约9.2年。尾矿堆置于尾矿库,有效库容为18.61104m3,可服务年限约9.7年,可满足矿区服务年限(7.9年)的尾矿堆存要求。废石和尾矿主要成分是石英、绿泥石、云母、石榴石、方解石等,根据类比朱溪铜矿废石和尾砂浸出毒性与腐蚀性鉴别结果(具体检测指标及结果见附件)判断本项目废石和尾矿属一般
16、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分类的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4)噪声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爆破、空压机、凿岩机、选厂破碎筛分及汽车运输等。噪声强度在70120dB(A)范围。采矿作业一般集中于地下,对地表影响较小,对地表影响较大噪声主要集中于选矿作业。(5)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项目新建采矿工业场地、选厂及尾矿库,因此对地表植被将有一定的破坏;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掘进废石、余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将占用一定的地面堆积,从而破坏植被。施工过程中植被的破坏,会造成土壤扰动,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生产运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废石场、尾矿库,使场地原地表植
17、被丧失。矿区工业场地、道路、废石场、尾矿库等地的原有土地利用性质由林地变为工矿用地。这些占地会对局部地区造成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岩石移动区,尤其是采空区塌陷危险区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采矿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建设对植被的破坏和因人工切坡造成的岩石裸露。(6)矿山扩建后“三废”排放情况见表3。表3 改扩建矿山“三废”排放量对比表污染物名称单 位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气(选矿)废气总量万m3/a360003600粉尘t/a7.2-5.41.8废水废水总量万m3/a46.926-18.79528.131CODcrt/a66.769-59.7367.0
18、33Cut/a0.019-0.0170.002Pbt/a0.036-0.0330.003Znt/a0.331-0.3230.008Ast/a0.015-0.0150Cdt/a0.002-0.0020Cr6+t/a0.002-0.0020固废固体废物总量t/a31760-317600废 石t/a3000-30000尾 矿t/a28760-287600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矿区附近分布的环境保护目标有塔下村小组、上南源村小组;,矿区下游小溪及下游农田。该区属于丘陵地区,地表植被较发育。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4和附图1。表4 各环境敏感目标与改扩建后矿区主要工业场地相对位
19、置一览表主要工业场地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相对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采矿工业场地空气环境/声环境塔下村小组S600约15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上南源村小组ES1400约55人选矿工业场地空气环境/声环境塔下村小组WS580约15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上南源村小组EN1300约55人废石场(边界)空气环境/风险塔下村小组WN580约15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固废贮存处置标准上南源村小组EN1300约55人尾矿库(边界)空气环境/风险塔下村小组WS800约15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固废贮存处置标准上南源村
20、小组E950约55人水环境矿区外小溪E500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二都镇取水点下游21km500吨/天饮用水源取水点炸药库风险塔下村小组S400约15人风险等级二级评价3.3 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大气环境影响井下废气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外排废气中粉尘浓度可降至1mg/m3,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选矿粉尘采用湿式作业,并在主要产尘点设置防尘罩和湿式除尘系统(收集后的粉尘返回选矿工序),除尘效率达90%,处理后的废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有组织)外排,外排粉尘浓度为20mg/m3,粉尘外排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因此对环境空气质量本来就较好的山区环境
21、影响较小。(2)地表水环境影响本项目废水事故排放时,矿区废水入小溪下游CODcr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值要求,但如事故排放,会造成选厂大量尾矿污染附近水域,需杜绝事故排放的发生。(3)声环境影响从预测结果可见,昼间和夜间分别在距厂房18m处和56m处的噪声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地下水环境影响尾矿库运行后少量下渗废水经坝体和土壤的吸附、过滤后一般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明显影响,本矿山已运行多年,监测资料表明:周边居民饮用水井的Cu、Fe、Pb、Mn、Zn、高锰酸盐指数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22、)类标准要求。因此推断本矿区开采致使周边深层地下水水质改变的可能性很小。本矿矿层顶底板岩层主要由绢云母千枚岩、板岩、千枚岩夹变沉凝灰岩组成,层位较稳定,厚度50.0m,且一般裂隙均不发育,为隔水层。由此分析,矿山在开采矿体时顶、底板均为厚度大、层位较稳定的隔水层,可有效阻止铁矿开采引起浅层地下水的渗入和深层地下水疏干而导致地下水位变化。因此认为,矿山开采对地下水位影响较小。(5)固体废物处置项目所产生的废石、尾矿库分别集中堆置于废石场及尾矿库。本项目经过对固体废物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全矿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合理处置,项目固体废对环境影响较小。(6)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果本项目敏感点
23、(村庄)距离矿区均较远(最近距离约800m),且不在矿区可能移动范围内,因此项目开采对周围敏感点影响较小。3.4 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采矿采取湿式作业,抑制粉尘的产生;采矿粉尘与爆破废气通过通风稀释方式,作业面污风经采场天井或其它回风天井进入上中段回风平巷及回风石门,经总回风井排出地表。厂界粉尘浓度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选矿粉尘设计采用密闭吸尘罩+冲击式水浴除尘器装置处理,除尘器效率可达75%以上,收集后的粉尘回用于选矿。尾气经一根15m高排气筒排放。使粉尘排放为有组织排放,粉尘最终排放浓度小于50
24、mg/m3,外排粉尘浓度为50mg/m3。粉尘外排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标准要求。采取限速、洒水及保护路面整洁等措施降低矿区运输车辆行驶扬尘,使粉尘外排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6标准要求。措施可行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废石场淋溶水经地表澄清池澄清处理后外排入尾矿库;井下涌水经中段水仓(200 m3)澄清后部分(100 m3/d)用于采矿(损耗50m3/d),部分(104m3/d)泵入选厂高位水池(200m3)回用于选矿生产,剩余(812 m3/d)排入尾矿库;选矿废水以尾矿浆的形式排入尾矿库,经尾矿库自然
25、吸附和澄清处理后(澄清距离约100m),部分废水(490m3/d)回用于选矿,剩余部分外排。处理后各项废水水质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2标准要求。生活污水(11.5m3/d)经化粪池处理后外排入尾矿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优先采用低噪声设备,空压机安装消声器,选矿主要噪声设备采取减震、隔声等措施;合理安排矿山爆炸时间及汽车运输线路;对采场凿岩和选厂破碎工段的工作人员配备耳塞等个体防护措施,并缩短其工作时间;在选矿厂和采矿工业场地周边种植高大乔木,防止噪声传播,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的要求。 (4
26、)固废污染防治措施矿山采选矿废石堆于废石场。根据堆场周围地形设置护坡和拦挡坝防止废石流失,在周边开挖清污分流沟减少堆场废水产生量。采选矿系统排出废石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类似矿山的调查资料,属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本项目服务期限内共产生废石总量为2.2万m3,拟建废石场总库容约2.38万m3,满足矿山服务年限内废石堆放要求。尾矿堆存于尾矿库。在尾矿库末端和坝下设置回水设施,提高选厂水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尾矿库外排水量。据类似矿山调查资料,选厂排出的尾矿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类似矿山的调查资料,属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工程产生的尾矿全部通过管沟系统泵至尾矿库。尾矿库全库容为23.26104m3。在
27、矿山服务年限内(7.9年)累计尾矿产生量约15.15104m3,满足服务年限内尾矿堆置要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8t/a。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清理。本项目固废处置方案可行。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在探矿、开拓过程中,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水原则,消除矿山突然涌水的可能性;建立矿山地下水位观测系统,监测矿坑周围地下水位。项目在矿山建设和采矿生产过程中,对选矿工业场地实施地面硬化处理,并在其周围设置排水沟;在废石场周边设置截水沟,并在下游设沉淀池,收集后的淋溶水达标外排;选矿废水排至尾矿库,经自然氧化、沉淀处理后回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减缓废石场淋溶水、选矿废水对区域地下水环
28、境质量的影响。并在尾矿库旁设置长期观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3.5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尾矿库、废石场及炸药库发生爆炸等风险事故。按照尾矿库垮坝预测结果,尾矿库下游最近村庄上南源村,距离尾矿坝约950m,尾矿库一旦溃坝,对该村影响较小。尾矿库设计严格按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要求进行各种建、构筑物,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进行抗震验算。坚持对尾矿坝的定期观测,检验尾矿库的稳定性,包括坝体变形、坝内浸润线观测;通过坝体的渗透流量观测以及坝下排洪管道的土压力及变形观测等,以保证能够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尾矿库的
29、安全。废石堆场废石如堆放不规范,将造成废石场周边沟谷堵塞,排水不畅,遇强降雨、山洪暴发,增大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及危险性。一旦发生泥石流或较大规模的水土冲刷流失,将威胁到废石场下游尾矿库安全。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泥石流的研究成果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等级的合格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有监理单位进行质量监控,确保设施的建设质量。废石场周围设置截洪沟,坡脚要求设置适当的拦截坝,保证废石场的稳定。严格履行公安和安监部门关于炸药在运输、贮存和使用的相关手续,并按要求设定危险防护区域。采取以上风险防范措施后,矿区环境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应急预案:根据国家有关环境风险和风险应急预
30、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指导思想。为保证企业、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并能在风险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本矿“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2)应急计划区。本项目的应急计划区为井下、矿区可能塌陷范围、矸石堆场、储煤场等。(3)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矿山成立风险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成立以矿长担任总指挥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总调度室。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部门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
31、,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矿长任总指挥,分管副矿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矿山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若矿长和副矿长不在时,由安全环保部门或其它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矿山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矿山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理任务。(4)应急救援运行(响应)程序。接警与通知各生产单位若发生事故(灾害),发生事故单位的现场人员(或知情者)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及总调度室、安环处。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规模及严重程度。总
32、调度室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向矿长及分管副矿长汇报,同时告知安全部门。警报和信息传递警报信号启动统一由总调度室发布指令。各区域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启动和解除警报信号。矿区所有员工听到危险警报信号后,立即穿戴好劳保用品前往本区域集合,由部门领导指定专人带队前往事发现场并积极参与事故抢险工作。总调度室及有关人员应随时收集信息,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报告,以利决策。应急期间,由于抢险和救援需要的人员和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顾全大局,服从指挥和调配。应急期间,指挥部人员,各区域(单位)负责人,值班巡查人员,应急救援队成员的一切通讯工具不得关机,保持通讯畅通。(5)现场恢复现场恢复也叫紧急恢复。事故被控制以后,应根
33、据各类事故的现场实际进一步消除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恢复到基本稳定状态。在恢复过程中,应遵循各类事故的现场处理知识,提供指导和建议。对恢复工程(或还需进一步监测)时间较长的,应做好交接工作。现场短期恢复完成后,并基本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总指挥可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人员和设备正式安全撤离现场。事故调查及后果评价。3.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工程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噪声防治、绿化及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等,其估算列于表5中。表5 环保投资估算表序号环保设施名称环保投资说明一废水处理设施1厂区废水收集、处理及排放设施20包括废水沉淀池及相应的设备、管道、
34、生活污水处理等2生产回水系统25包括生产回用水收集系统及水泵、输送的管道等小计45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井下除尘52地面除尘5小计10三噪声控制措施5.5包括减震、消声、隔声等设施四地质灾害防治及水土保持1采矿场防治区152选矿厂防治区83尾矿库及废石场防治区204道路及其他防治区65植物措施2小计51五服务期满后生态恢复资金1采矿场地182选矿场地103尾矿库及废石场154道路及其他生态恢复场地10小计53六环境监测3抓哟为废气、废水、噪声、地下水等监测环保投资合计167.5环保投资占比10.25项目总投资为1634.47万元环保措施费用估算:(1)环境保护措施的折旧费环保设施(废气、废水、噪
35、声及环境监测)的固定资产形成率100,固定资产残值按原值的5%计算,平均按20年期限折旧,则环保设施的折旧费平均为3.025万元/年(2)环境保护措施的运行费主要是设备的动力消耗、维修费及人工费。各项环保设施的动力消耗、水费分别为: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为2.6万元/年,粉尘防治为2万元/年,此外,设备维修费为1.6万元/年,工人工资5万元,与环境环保有关的科研费、咨询费、学术交流费等预计2万元/年。合计13.2万元/年(3)环境保护措施的费用指标由上述两项费用(折旧费和运行费)构成的环保措施总成本为16.225万元/年。环保投资的投入虽然为矿山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较少,但环保投资的投入,对于维持矿
36、山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工程由于对所产生的各污染物采取了相应的治理及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消减各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得各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从而大大减轻项目对拟建区域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比较明显的环境效益。本项目的各项环保措施减少了废水、废石和尾矿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造成的损失,降尘和降噪措施的实施,减少或消除了患职业病职工的人数,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医疗、劳保费用。另外,项目的建设可繁荣地方经济,增进贸易,改善交通;矿山采取妥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能确保下游农业生产的安全。3.7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1)污染源监测根据项目特点拟定的监测内容见表6,监测方法采用国家
37、标准测试方法。企业内部应开展常规项目监测,如无能力开展的项目,可委托当地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监测。表6 污染源监测计划表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承担单位废气矿井污风排气处、选厂排气筒TSP1次/年随机抽查市环境监测站废水尾矿库溢流口pH、SS、CODcr、Cu、Zn、pb、Cr6+、As、Cd1次/年随机抽查市环境监测站噪声选厂厂界等效连续A声级1次/年随机抽查市环境监测站(2)环境质量监测矿井投产后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由抚州市环境监测站负责,生产期及服务器满后2年内地表变形由抚州市地质环境监测站负责,具体内容见表7。表7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表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承担单位空气周边居
38、民点TSP、NOx一次/年市环境监测站地表水矿区下游小溪pH、SS、CODCr、BOD5、Zn、pb、Cr6+、As、Cd每年枯水期一次地下水上南源村居民点pH、SS、CODCr、BOD5、Zn、pb、Cr6+、As、Cd每年枯平水期各一次声环境塔下、上南源村居民点等效连续A声级一次/年生态采空区、地表沉陷区地表变形二次/年市地质环境监测站(3)环境管理制度1.严格遵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全矿环境保护控制目标,制定全矿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建立环境保护制度,并组织、监督实施。2.安
39、排组织企业员工的环保教育、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推广并应用先进的环境保护管理经验和污染治理技术,提高环保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3.组织与领导全矿的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掌握污染源动态,及时反馈生产操作系统,提出防治措施建议。搞好全矿的污染源总量控制,定期进行清洁生产审核。4.对煤矿开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提出和制定迹地恢复措施及经费计划。5.监督、检查环保设施、设备的运行及维护,建立环保设施运行档案。6.组织实施事故状态下防治污染产生及扩散的应急措施;调查处理企业内、外污染事故及纠纷。4公众参与4.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进行两次环境信息公示。信息公示内
40、容见下表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段铜矿项目环境信息公告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矿段铜矿位于宜黄县城南西210方向直距20km处,属宜黄县二都乡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605001160600,北纬272315-272400。根据江西省国土资源厅赣采复字20110189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核定的矿区范围,矿区面积0.503km2,开采标高海拔+350m+720m。为了解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现对本项目有关环境保护的情况进行公告,以便广泛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以及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
41、公众的监督。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段铜矿项目1)该项目排放的水污染物有: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为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企业定员72人,员工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5m3/d。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外排入尾矿库。生产废水:选矿废水产生量约577m3/d,经尾矿库澄清后(澄清距离约100m,废水停留时间约15天),大部分回用于选矿作业,多余以尾矿库溢流水(937.7m3/d)形式达标外排。外排水水质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中相关标准。本项目废石场淋溶水产生量约9.7m3/d,经澄清后排入尾矿库。最后汇入黄水,2
42、)该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为:项目采矿井下污风排放量55000Nm3/h,井下废气主要成分为凿岩粉尘和爆破废气。其中井下各作业面矿岩粉尘初始排放浓度为20mg/m3,井下开采采用湿式凿岩、喷雾、洒水和通风等方法和措施控制采场粉尘排放,采取措施粉尘后可降至1mg/m3左右,含尘废气经进一步净化后由排风井排至地表,地表排风含尘浓度小于1mg/m3,外排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标准要求。选矿粉尘主要为破碎、筛分工序粉尘。破碎、筛分工序粉尘浓度产生约200mg/m3。矿山设计采用湿式作业,并在主要产尘点设置防尘罩和水浴除尘系统(收集后的粉尘返回选矿工序),除尘
43、效率达75%,处理后的废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有组织)外排,外排粉尘浓度为50mg/m3,排气量约为5000m3/h。粉尘外排浓度满足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表5标准要求。项目工人淋浴热水由空气能热水器提供,无废气排放。3)该项目的噪声源有:高噪声设备主要有凿岩机、通风机、空压机、破碎机、振动筛、球磨机和水泵等,源强85110 dB(A)。设计中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或加装消声器,设置隔音等措施,从噪声播传途径上尽可能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该项目产生的固废有:矿山年采矿部分废石产生量为3000t/a。矿山设计服务年限为7.9年,废石送入项目废
44、石场进行堆置。选厂年产生尾矿约28760t,服务年限内尾矿量约22.72万t。尾矿全部排入尾矿库。矿山设计员工约72人,生活垃圾按0.5kg/d人计算,每天产生量约36,年产量约10.8t。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清理。项目设计中对生活污水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及噪声采取了有效防治和综合利用措施,使污染物达标排放。江西省宜黄县上南源矿区塔下段铜矿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选址合理,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且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联系方式见本公告后,如有相关建议和意见可通过以下联系方式,与相关方取得联系,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1、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鹰潭市大地行矿业有限公司联系人: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