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筠松改进风水罗盘及其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杨筠松改进风水罗盘及其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杨筠松改进风水罗盘及其应用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罗盘,又名罗经,乃风水术操作的必备器具。自它发明到逐步完善成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据清王道亨著罗经透解序撰,粤嵇罗经之制,轩帝创其始,周公遵其法,指南针方位分定。然先天只有十二支神,汉张配至八干四维,罗例于内,名为地盘。杨、赖二公又加中外两层,号曰天盘,合成三才。由此可知,早在唐宋时期,罗盘的三大盘针(正针、中针、缝针)就已基本确立。北宋以后,随着风水理论的日臻完善,风水术在华夏大地大行其道。这时,一些封建士大夫也加入其中,并纷纷著书立说,进而标新立异地添加罗盘层数。到了晚清,就形成了多达四十余层,足以包罗万象,经天纬
2、地,上可以格天运星度轮回,下可以辨山川方位吉凶,中可以定人间祸福,而万事利用之至宝的风水罗盘。杨筠松,字叔茂,号救贫。窦州人。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享年73岁。葬于都药口(今江西于都)。杨氏有兄弟三人,长筠翌,次筠殡,松排行第三。他幼习诗书,十七岁即登科第,辗转至唐都长安任职,至僖宗朝(公元874-889年),拜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享正三品,掌灵台地理事。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杨与知友司天监仆魏携宫中堪舆秘籍一道避战乱至虔州(今江西赣州),为当地风水胜境所吸引,遂定居下来,潜心研习风水。并留下了青襄奥语、撼龙经、疑龙经等传世之作。从
3、其著作中不难看出,杨筠松在继承前人风水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潜心研究,反复实践,不仅创立了一套因地之宜,因形选择,寻龙、点穴、观水、察砂、立向的完备风水理论体系及操作方法,而且对罗盘的改进和应用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其合理成份彰彰可考。一、阴阳龙的设置罗盘有杨盘、蒋盘之分,层次的安排,向来无定制。有的罗盘在第七层设置阴阳龙,也有的在第十一层设置阴阳龙。清代以后的罗盘大都在二十四山正针(即地盘)直接用红黑颜色标明阴阳龙。唐末以前的古制罗盘只有磁极方位的二十四山和卦例层数,审龙、立向、消砂、纳水均在二十四山内完成。虽然阴阳龙的设置始于何代?出自何人?古籍没有记载,但从杨筠松当年为宁都卢氏、何氏亲点的祠堂(
4、现存),以及杨筠松口授曾文辿记述的青襄奥语序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的词句中可以推断,阴阳龙的设置最迟不会晚于唐末,出自杨筠松之手显而易见。杨筠松在风水实践中,鉴于山区、丘陵地带寻龙点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山水之间的阴阳属性,运用先天八卦纳甲原理,即乾纳甲兮坤纳乙,壬与寅戍离宫纳,坎癸申辰纳水音,合四阳卦;艮纳丙兮巽纳辛,震东纳庚于亥末,酉兑纳丁已丑金,合四阴卦。的原理。演绎出在二十四山正针中始分十二阳龙和十二阴龙。按照杨筠松的山为阴,水为阳,静为阴,动为阳,左旋为阳,右旋为阴,以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交合,万物始生的独特见解。凡阳山结穴,不管是顺水局,横水局,还是逆水局,一般都是
5、右水倒左;阴山结穴,一般都是左水倒右。也就是说,阳山,自然水口在宅穴左方,阴山,自然水口在宅穴右方。大江南北,无不例外。当然前提原则,一是顺龙点穴。二是以水立向。如乾山巽向,乾为阳山,必定是右水倒左;未山丑向,未为阴山,必定是左水倒右。为什么?阴山配阳水,阳山配阴水,阴阳交合,夫妇正配,乃天地造化,山川形势之自然规律。它反映在罗盘上,就是阴阳龙。因此,阴阳龙的设置,不仅反映了山川形势的客观规律,而且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阴阳平衡,九六冲和的哲学思想。杨公阴阳观点在风水学上的应用,为人们选择营造宅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城镇乡村的选址规划明确了指导性原则。如北京紫禁城。当年,元世祖忽必列营建
6、北京都城时,由刘秉忠、郭守敬等一班人负责城市和宫殿的规划设计。为完善皇城的风水格局,他们引玉泉山水流进入京城,由西向东经紫禁城后连通大运河。紫禁城坐北朝南,设计者巧妙地把京城中轴线与中央子午线合而为一,形成当时标准的北京时间。明成祖朱棣营建紫禁城时,中央子午线向东移了150米,并在紫禁城北门外,堆筑景山,作为后龙山。紫禁城坐周天3,向周天183,用罗盘格定为子山午向,按杨公阴阳学说论,子山属阳,阳山须配阴水,也就是说,应右水倒左才算合局,才能达到阴阳调和的风水境界。为此,设计者引西方之水于天安门前流过(因西方属金),所以才有了天安门前的金水河和金水桥。由此可见,杨筠松设置阴阳龙,用意是便于术者
7、觅龙、观水、点穴。故青襄奥语云,有人识得阴阳者,何愁大地不相逢。二、缝针的设置缝针,又名天盘,由于罗盘制式不一,分设层数不尽相同。缝针以天池的指南针所指南北为基准,正针的子午位处于缝针的壬子丙午界缝之中,而缝针的子午位则处在正针子癸和午丁的界缝之中,故名。以周天360度计,正针的子位在0度,缝针的子位在7.5度。缝针所指示的是日景方位,也就是太阳光照的方位。清代胡国桢撰写的钦定罗经解定,直呼杨公缝针二十四龙,是名缝针。古人将缝针冠名为杨公缝针,可见,缝针乃杨筠松所设,不容置疑。缝针设置的目的在于纳水。风水术的宗旨是让住宅内乘生气,外接堂气。杨筠松在风水实践中认识到地气、天气作用于住宅的重要性,
8、遂依据命理中生旺墓十二宫的原理,而创设了日景方位的双山缝针,专用于纳水。缝针和正针一样,为二十四山,它以十二支气为主,辅以八干四维。即壬辅子、癸辅丑、艮辅寅、甲辅卯、乙辅辰、巽辅已、丙辅午、丁辅未、坤辅申、庚辅酉、辛辅戍、乾辅亥,故壬子同宫,癸丑同宫,艮寅同宫。缝针之所以称为双山,也是因此而得名。双山缝针,以辨休囚旺相之方,消去来之水。它是按金、木、水、火四局的生旺墓而展开的。如已酉丑三合金局,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库在丑。还有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戍三合火局,亥卯末三合木局。反映在缝针上,即巽已同宫,庚酉同宫,癸丑同宫。所以杨筠松在青襄奥语开篇说:坤壬乙文曲从头出,艮丙辛位位是廉贞,巽庚癸俱是
9、武曲位,乾甲丁贪狼一路行。其中文曲说的是以九星命名的水局,廉贞说的是火局,武曲说的是金局,贪狼说的是木局。缝针的应用,在操作上首先观水口,也就是测定住宅周围的出水口,若水口在癸丑方,就知道是金局的墓库位,那么在立向时就该立金局向,以收生旺水上堂,放休囚水出煞。以双山缝针测定进出水路来确定风水格局的古民居在城市乡村随处可见。如,被文化史学界称之为中国耕读文明博物馆的江西乐安县流坑古村落,据记载,该村自五代开基以来,曾出过2名状元,34名进士,100多名举人,至今仍生息着800多户人家,4000多人口。流坑村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整个村庄依山而建,布局得井井有条,祠堂民舍错落有致,现存明清建筑有26
10、0余处,有宗祠、寺观、书院、楼阁、亭塔、牌坊等等,在一个村落中汇集如此之多的建筑种类在全国也不多见。当我们用罗盘对几幢祠堂、民舍测定其方位时,却惊奇的发现,其立向与扬公水法不谋而合。其宗祠立亥山已向,左水倒右出丁口,为使水口处关栏更紧密些,设计者又在水口处建一风水塔。整个村庄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以至道路、桥梁的设置,无不拆射出杨公风水的理念。不过,应该强调的是,这仅仅是指山地立向的收水法,也就是常说是的长生水法。至于平阳地,湖泊地立向收水,杨筠松则因地之宜,分别是施以相应水法。唐宋以来,各风水门派之所以各执已见,争论不休,都称得杨公真传,其实大都是一知半解。原因就在于对杨公水法只知其一,不知
11、其二。以致风水业内泥沙俱下,社会反响褒贬不一。三、七十二龙的设置七十二龙,又名穿山七十二龙。解定曰:七十二分金,一名七十二龙,甲子有六十,加以八干四维之正,而成七十二位,分配二十四山,一山统三龙,以应岁月七十二候(金缘玉函)名为地纪,专用立穴定向,诸家解谓论山冈来脉者,非也。七十二龙设于正针之下,以六十甲子纳音,加上八干四维正中的十二空亡龙,称为七十二龙。杨筠松针对山地立向有别于平洋之情形,运用历法中,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分上、中、下三候,共成七十二个气候的原理,将它寄设于二十四山正针之中,以求住宅达到天人合一,时空统一的境界,使得住宅内乘生气,外接堂气,玄窍相通成为可能。七十二龙的设
12、置与缝针相为表里,互为作用。因此,杨筠松在设置缝针的同时,增设七十二龙,是顺理成章的事。如堪察癸山的某一穴地,用天盘缝针格的元辰水口在丁未方,就知道是亥卯未木局的水口,正针癸山附设的七十二龙壬子龙纳音为木,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以收左边临官,帝旺、巨门水和右边养生水,出墓口丁未方,方为合法。罗经透解所述:昔人用七十二龙穿山,穿山者,穿定来龙属何甲子,名曰地纪,专论来龙。笔者以为,七十二龙以司天气为主,专以立向。格龙应以六十龙为的。因为中针表示的是月影方位,反映的是地球与月球的关系(另文论述),它的功能是用于消砂。龙与砂,按阴阳五行论,均属阴,性质相同。区别在于在风水布局中龙与砂的主次关系不同而已。
13、点穴的山脉被称为龙,穴场周围的山峰被称为砂。六十龙设在中针之下,格龙理当用六十龙。用七十二龙格龙,既不合天理,也不合地理,更不合情理。江西赣州市的风岗村董氏九井十八厅,可以佐证。董氏九井十八厅建于公元1800-1810年间,是座厅屋组合式的宏大民宅建筑群,厅长39.7米,宽44.59米,面积1770.22平方米。为九门、九井、十八厅、三十六室,整个建筑布局紧凑有序,浑然一体。该厅立癸山丁向兼子午,坐壬子木穴,水出丁未方。董氏始祖董彩茂由广东迁徙凤岗落基后,家业兴旺,人才辈出,至清代未年,进学、登科、入官者就有339人之多。风水是一门实践的学问,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是难以明了其中奥妙的。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更多文档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