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210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万食用菌工厂化生及保鲜加工一上杭县润农农环评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年产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保鲜加工项目(一期)建设单位: 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盖章)编制日期:2016年0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

2、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保鲜加工项目(一期)建设单位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濮实联系人江德煌通讯地址上杭县临江镇北大路35号联系电话13605921501传 真邮政编码364200建设地点上杭县工业园区A13地块立项审批部门上杭县发展和

3、改革局批准文号闽发改备【2016】F0400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食用菌种植A142占地面积18667m2(一期)绿化面积3500m2总投资(万元)2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1、项目概况(1)项目由来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由华润慈善基金会下设的上杭县古田华润希望小镇润农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唯一法人独资成立,其管理人员均为华润五丰农业开发(中国)有限公司派驻;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1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地处上杭县临江镇北大路35号。公司以农产品种植、销售;家禽养殖、销售,竹制品加工、销售,农业技术交流与咨询服

4、务为主营业务。考虑目前传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种类及数量较少,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结合上杭县环境气候优势,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建设真姬菇设施化生产线,对真姬菇进行工厂化生产。真姬菇学名叫斑玉蕈,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为此,建设单位拟在上杭县工业园区A13地块成立年产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保鲜加工项目,该项目计划分多期建设,由于市场以及公司运作等因素,企业目前只确定项目一期工程的具体内容。根据环保要求,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所对项目一期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所接受委托后,即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踏、资料收集等工作,并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年产

5、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保鲜加工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供审批部门审批。(2)项目概况及工程组成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年产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保鲜加工项目(一期)建设单位:上杭县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上杭县工业园区A13地块生产规模:年产1000吨食用菌占地面积:18667m2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职工人数:生产定员40人,无人在厂内食宿工作制度:年工作336天,每天工作8小时,一班制;建设工期: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主要构筑物项目一期总用地28亩,一期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一期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 称数量单位1占地面积18667m22建

6、筑用地面积8134m23总建筑面积14403m24道路及地坪7033m25绿地面积3500m26建筑密度43.6%7绿地率18.8%项目一期构筑物主要有4栋厂房(包括堆场、接种室、培养房、出菇房、包装间等),办公楼及其它配套设施,详见表1-2。表1-2 项目主要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结构备注1第一栋厂房221604320钢构含室内料场、打包、灭菌、接种2第二栋厂房215363072含培养库10间3第三栋厂房218243648含培养库10间、成品包装区4第四栋厂房221124224含出菇库32间、培养库5间5锅炉房2501006综合办公楼3240720砖混7配电室120

7、20工程组成表1-3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施工工程进行场地清整,构筑物及配套设施建设。主体工程包括真姬菇接种、培养、出菇、包装,年产真姬菇1000吨。辅助及公用工程场区供水由园区供水管网接入;供电电源拟由园区电网供电,采用10KV线路接进入厂区。另设一台2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企业配有锅炉房,内设2t/h生物质燃料锅炉1台,用于灭菌工段。主要环保设施锅炉房配套有水膜除尘器处理烟气;厂区建有三级化粪池处理生活废水。(3)主要资源消耗表1-4 项目主要资源及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备注1草粉170t一期工程用量2棉籽壳600t3甘蔗渣100t4石灰石12t5玉米粉50t6豆粕4

8、0t7麸皮250t8生物质成型燃料1000t9水7644t10电189万kwh(4)产业政策适宜性与选址的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该项目的生产能力、产品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均不属于其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本项目经上杭县发展和改革局备案,备案编号闽发改备【2016】F04001号(详见附件)。项目选址于上杭县工业园区A13地块,根据调查了解,该地块属于上杭县工业园内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地块,选址符合园区规划要求。项目选址已经上杭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详见附件。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的环境问题项目拟建于上杭县工业

9、园区A13地块,该地块属园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地块,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厂址现为平整空地,不存在环境问题,场地内主要污染来自地表扬尘和水土流失。农副产品加工园目前主要污染来自裸露地表的扬尘、水土流失和道路交通噪声。项目拟建厂址现状见图1-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上杭县位于福建西南部,县境南面与广东省交界,其它地界从东至北依次和龙岩市新罗区、永定县、武平县、长汀县和连城县接壤。上杭城区位于E11624,N2503,近期规划面积21.65km2。本项目一期工程选址于上杭县工业园区A13地块,该地

10、块属工业园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地块;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厂址北面为园区道路及工业园区商住楼,东面为园区道路,西面为山林地,南面为园区空置地块。项目具体位置见附图1,平面布置见附图2。(2)气候特征上杭县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夏长而无酷热,冬短而不严寒,降雪少,霜期短,降水相对集中,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气温19.8,极端最低气温-4.8,极端最高气温39.3。基本雪压值200300Pa。上杭县年平均降雨量1675mm,最长连续降雨天数31天,总降雨量440.3mm,最大日降雨量242mm。汛期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46月为雨季高峰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46%。多年平均蒸发

11、量为1244.8mm,8月份最大为158.5mm,2月份最小为58.3mm。项目所在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为17.60%),次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14.58%),平均静风频率为12.97%,平均风速2.12m/s。冬季以1月份为代表,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频率为24.87%),次主导风向为西西北风(频率15.19%);夏季以7月份为代表,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26.48%),次主导风向为南南东风(频率17.07%)。项目所在区域平均风速基本上在0.9-2.8m/s范围内波动;项目所在区域多年风频、平均风速、污染系数见表2-1。表2-1 项目区域全年风频与污染系数项目NNNENEENEE

12、ESESESSES风频2.920.770.940.541.281.7014.589.879.36平均风速1.670.991.261.131.521.662.202.091.56污染系数3.921.741.671.071.892.3014.8610.5913.46项目SSWSWWSWWWNWNWNNWC平均风频1.762.671.286.4310.8817.604.4518平均风速0.901.121.001.862.332.862.582.12污染系数4.395.352.877.7510.4713.803.876.25 (3)水文水系流经上杭县的河流多属汀江水系。流经县区域的河流有汀江河、旧县河

13、、黄潭河。汀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条省际河流,也是龙岩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汀江发源于南武夷东南侧的宁化县平乡境内木马山北坡,在长汀县庵杰乡大屋背村入境,先后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入广东省,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韩江,经汕头入海,出境入控制集水面积19032.6km2,其中龙岩市8991.6km2。汀江河道长度为285km,坡降为1.5。汀江水系中集水面积500km2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桃澜溪、旧县河、黄潭河、永定河(以上5条支流在龙岩市境内汇入)、金丰溪(在广东省大埔县境内汇入)等六条。据上杭县水文站统计,汀江年平均流量为188m3/s,多年平均最大流量307m3/

14、s,径流水深1003.4mm,年均输沙量87.7104t。上杭水文站处面积580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57.51108m3,P=10%流量81108m3,P=50%流量56108m3,P=90%流量37108m3。年平均流量182.4m3/s,不同保证率年平均流量分别为256.8m3/s(P=10%)、177.5m3/s(P=50%)、117.3m3/s(P=90%)。本项目生活废水经工业园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汀江河。(4)生态环境上杭县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人类的长期活动,多数已被破坏,并为次生林所代替。上杭县植被种类丰富,群落复杂多样,全县植物种类有166科,60

15、9属,1096种。植被面积以山地为主,耕地次之,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7.85,其中森林、茶、果等占71.95,草地占5.9,耕地占全县总面积的10.13。本项目区域内植被主要为地带性次生植被,以马尾松、杉木和草丛为主,根据现场勘察,未发现珍稀树种和国家保护动物。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经济上杭县总面积2223km2,共有24个乡镇,2013年末总人口50.81万人。2013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2.28亿元,增长13.0%;财政总收入267954万元,增长14.7%,其中地方级收入157811万元,增长1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2元,增

16、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675元,增长13.3%。2013年,上杭县农业产值183741万元,增长1.7%;主要农产品总产量189521吨,其中食用菌总产量2658吨。(2)上杭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简介上杭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位于上杭工业园区城南片区的竹岐组团,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4km2,东至庐丰下坊村大岭上,南至摩陀寨,西至汀江河,北至黄竹栗树下客运码头。一期征地以临城镇黄竹村竹岐头为基础,面积约2km2,其中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工业用地1.2km2。竹岐组团打造成为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旅游、产品展示销售、滨水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型农副产品精加工园区。(3)市政设施建设情况上杭县生活垃圾无

17、害化处理场位于上杭县临城镇土埔村烂泥坑山场,总占地面积12万m2,设计处理规模为150t/d,总投资3200万元。根据福建省上杭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城南片区规划设四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区及周边各组团污水,其中龙翔组团西部设一个,规模约为7.0万m3/d,该片区部分污水进入该污水处理厂。南岗组团东南部设一个,处理规模为3.0万m3/d,另两个污水处理厂均在组团外附近适宜建厂位置,规模由远景发展情况而定。根据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总体规划,该区域污水已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片区已在江岸河床设截污干管,将污水向下游集中处理,并沿江收集各组团内污水。(4)交通条件项目建设地点属上杭县城区范围,205、319国

18、道穿境而过,永武高速在县城旁边经过,交通运输十分方便。(5)人文景观与人群健康项目附近没有具有需要特别保护的人文景观,没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也未发现地方性疾病。三、环境质量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龙岩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的划分,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大气环境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订单的二级标准。根据2013年12月龙岩市全市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该区域环境质量能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2)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为汀江水系的

19、棉花滩水库(棉花滩库区上杭段),根据龙岩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该河段水体功能为渔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2014年龙岩市环境统计资料,该河段水环境质量良好,可以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3)声环境:项目所处区域为工业集中地区,声环境为3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目前区域声环境可以达到声功能区划的要求。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一期工程选址于上杭县工业园区A13地块,该地块属工业园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地块;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厂址北面为园区道路及工业园区商住楼,东面为园区道路,西面为山林地

20、,南面为园区空置地块。根据现场及周边环境调查,确定本项目的环境敏感目标为厂址北面的工业园商住楼和黄竹村居民区,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址西侧的汀江和大气环境,详见表3-1和图3-1。表3-1 项目环境敏感目标环境类别环境保护目标及距离项目红线距离(方位和距离)功能及标准大气环境声环境工业区商住楼北侧,直线距离最近场界40m二类区黄竹村居民区北侧,直线距离最近场界550m,约360人东北侧,直线距离最近场界550m,约140人水环境汀江西侧230m,自北向南流过III类标准大型河流四、评价适用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龙岩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定方案、龙岩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2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执行如下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摘录)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单位PM10日平均50150g/m3年平均4070PM2.5日平均3575年平均1535TSP日平均120300年平均80200SO2日平均50150年平均20601小时平均150500NO2日平均8080年平均40401小时平均200200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1001601小时平均160200CO日平均44 mg/m31小时平均1010项目区域水环境为汀江棉花滩库

22、区上杭段,项目区域的水域水体功能为渔业、农业用水,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水域,执行类标准,详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摘录) 单位:mg/l项目PHCODcrBOD5NH3-NTP类标准6-92041.00.2项目所处区域属工业区,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详见表4-3。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 单位:LAeq(dB)类别昼间夜间365552、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其烟气排放参照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燃煤锅炉的排放标准,相关排放标准见表4-4。表4-

23、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摘录)类别颗粒物排放浓度(mg/m3)黑度林格曼级装机容量t/h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燃煤锅炉501230项目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排放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标准。上杭县污水处理厂的最终外排水质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具体标准详见表4-5、4-6。表4-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摘录)单位(mg/L)项目PH(无量纲)CODcrSSBOD5NH3-NTP动植物油标准值6.59.5500400350458100表4-6

24、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摘录)基本控制项目一级B标准基本控制项目一级B标准化学需氧量(COD)60氨氮(以N计)8(15)生化需氧量(BOD5)20总磷(以P计)1.5动植物油3粪大肠菌群数(个/L)104石油类3六价铬0.05(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悬浮物(SS)20总汞0.001(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动植物油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夜间55dB。3、总量控制

25、指标由于项目污水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因此废水排放不确定总量控制指标,只确定项目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烟尘和固体废物。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项目采用设施化生产真姬菇,其具体工艺流程见图5-1。项目具体工段说明如下:(1)配料:将新鲜、干燥、无虫、无霉的棉籽壳用筛网网孔直径0.51厘米的粉碎搅拌机粉碎,按棉籽壳、麸皮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并加水混合搅拌均匀。(2)装袋:将拌好的培养料调节含水量,装入聚丙烯塑料袋中。菌袋装好后,用直径1厘米的木棒沿菌袋中间扎一洞,便于通风换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一期工程采用分批次装袋培养,设计规模为日产10000袋真姬菇。(

26、3)灭菌:菌袋用高压蒸汽灭菌。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锅炉房设置1台2t/h的生物质燃料锅炉用于蒸汽提供,该锅炉每日工作6h。(4)接种、培养:真姬菇发菌时间长,在洁净室内按无菌操作要求将有活力的菌种接入经灭菌冷却的菌袋。菌丝接种后菌袋应及时搬到发菌室发菌,室温保持1826。经40天左右菌丝基本长满菌袋,再培养5060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5)出菇搔菌:要出菇时,取出栽培袋,去掉栽培料表面的老菌种和菌丝表层,刺激料面形成子实体。搔菌之后,在每个菌袋中加入适量清水,经2小时后把多余的水倒掉,进行催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在搔菌工段,每袋加入清水0.015L。催蕾:将菌袋搬至出菇房层架上摆放,催

27、蕾时温度保持在1516,散射光线刺激,同时向空间喷洒雾化水,保持相对湿度 90%95%,一般710天即可形成原基。育菇:原基出现后,揭去覆盖物,菇房温度保持在1214,同时向空间喷洒雾化水,保持相对湿度90%的湿度,经20天左右即可育成。(6)采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采收前需喷水进行增加湿度保护产品,设计的每袋喷水量为0.022L。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5-1。表5-1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3)水平衡及物料平衡分析水平衡分析项目用水来自生活用水及生产用水,其中生产用水包括培育阶段用水、锅炉用水、除尘器用水、绿化用水以及道路洒水。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培育阶段用水来自原料调配、装袋水分调节、搔菌

28、、催蕾、育菇及采收前洒水等工段,总用水量为4.95t/d,其中除搔菌工段会产生外排废水外,其余用水均被吸收或蒸发。在搔菌工段中,每日用水0.15t,预计20%被培养基吸收,外排水量约为0.12t/d。项目水平衡见图5-2。物料平衡分析项目物料平衡见图5-3。(4)制冷剂介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车间内配套冷库采用R22冷酶作为制冷剂,其制冷机组一次性加入20kg冷酶,全厂一年约需补充R22冷酶2瓶,共45.4kg/a。制冷剂R22化学名为二氟一氯甲烷,其作为当今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制冷剂,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移动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冷冻式干燥器、冷库、食品冷冻设备、船用

29、制冷设备、工业制冷、商业制冷,冷冻冷凝机组、超市陈列展示柜等制冷设备。二氟一氯甲烷也可用于生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原料和灭火剂1121的中间体,以及用于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2、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项目施工期主要工程为地基开挖、主体构筑物建设、附属设施建设及装修、设备安装。主要的污染源分别为: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场地扬尘,包括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的使用中产生的扬尘,车辆运行带起的扬尘和裸露地表在大风作用下刮起的扬尘。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平整土地、挖土、混凝土搅拌、建材运输和装卸等过程都会产生扬尘。扬尘粒径一般在380mm,大多为球形,浓度一般为520mg/m3。属无组织排放

30、。此外,施工期废气还包括汽车尾气和各类燃油动力机械排放的尾气,主要污染物是CO、碳氢化合物和NOX等,属无组织排放。水污染源:施工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预计排放量为平均10t/d,主要污染物为SS,产生浓度为450mg/L,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噪声源:通过类比调查,各阶段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见表5-2。表5-2 各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状况施工阶段声 源声级dB(A)施工阶段声 源声级dB(A)土石方阶段挖掘机8095装修与安装阶段电钻90100空压机8590主体构筑物建设混凝土搅拌机8695器械运输碰撞最高110(瞬时)其他在各施工阶段,运输车辆噪声以及人

31、工作业噪声值为6585dB(A)固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固废主要来自地基开挖及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土、建筑垃圾。从现场调查的情况看,项目建设场地已完成“三通一平”,据建设单位介绍,厂区建设中将根据构筑物布设对地表进一步平整,平整过程采取挖高填低,将在区内实现土石方的平衡。因此项目土地平整阶段基本无需向外运弃土方。由于各构筑物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施工垃圾,即废弃砖块、室内装修的装潢垃圾等。施工垃圾按照0.6kg/m2考虑,预计施工垃圾约为8.64t。生态环境破坏:项目占地的地块主要为空地,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是裸露地表受到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施工期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土地平整过程土方阶段。预计水土

32、流失产生量约为18.54t。(2)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及环保措施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生物质燃料锅炉产生的烟气。项目锅炉的燃料系外购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由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纯度高,且硫磷含量极低,故燃烧后的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低,其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黑度。参考龙岩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12年编写的福建森华实业有限公司8t/h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节能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关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的源强数据,项目锅炉烟尘的源强见表5-3。表5-3 锅炉烟气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烟气量进口浓度出口浓度处理效率处理设备排放方式5000m3/h500mg/m350mg/m390%湿式除尘器30m高烟囱备注:锅炉每

33、日工作时间约6h考虑除尘器出现故障,则锅炉烟气将直接排放,烟尘事故性排放浓度为500mg/m3,排放速率为2.5kg/h。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生产原料在地坑搅拌机内进行破碎及搅拌,该搅拌机工作时为密封状态,产生的粉尘不会外排,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培育。该工段粉尘不属于主要污染工序。水污染源:包括员工生活废水、搔菌工段排放的废水以及湿式除尘器产生的废水。搔菌工段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洁下水,不属于主要污染工序可直接排放,建议企业收集后作为绿化用水或道路洒水。项目烟气采用湿法除尘,除尘器处理烟气过程中将产生除尘废水,其主要污染因子为SS,经沉淀后循环使用,只需要定期补充,不属于主要污染工序。根据建设单位

34、提供资料,企业员工40人,无人在厂内住宿,其生活用水量按人居0.05t/d考虑,生活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废水产生量为1.6t/d、537.6t/a。生活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噪声:主要来自搅拌机、空压机以及锅炉风机等设备,其中空压机噪声源强约88dB,搅拌机、风机噪声源强约85dB。固废:主要来自出菇后剩下的培养基、锅炉灰渣、除尘器污泥以及生活垃圾。废培养基产生量约733.2t/a,其中约有50与锅炉灰渣一同作为有机肥出售,有30作为饲料出售,另外20作为生物质燃料原料出售。湿式除尘器收集的污泥产生量约1.04t/a,将同

35、生活垃圾一同由环卫部门送至上杭县垃圾处理场处置。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生物质锅炉正常排放风量5000m3/h、30000m3/d10080000m3/a5000m3/h、30000m3/d10080000m3/a烟尘500mg/m3、2.5kg/h5.04t/a50mg/m3、0.25kg/h504kg/a黑度1级1级事故排放风量5000m3/h5000m3/h烟尘500mg/m3、2.5kg/h500mg/m3、2.5kg/h黑度1级1级水污染物生活废水废水量1.6t/d、537.6t/a1

36、.6t/d、537.6t/aCODcr400mg/l、215.04kg/a60mg/l、32.26kg/aNH3-N30mg/l、16.13kg/a8mg/l、4.30kg/a固体废物湿式除尘器污泥1.04t/a0食用菌培育废培养基733.2t/a锅炉灰渣450t/a工作人员生活垃圾8kg/d、2.69t/a噪声 主要来自搅拌机、空压机以及锅炉风机等设备,其中空压机噪声源强约88dB,搅拌机、风机噪声源强约85dB。在厂界外低于65dB。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厂区建设将新增水土流失18.54t。七、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

37、场地扬尘,来自车辆运行带起的扬尘、裸露地表和临时堆放的弃土在大风作用下刮起的扬尘。一般情况下,扬尘在局部短时间内可影响周围环境,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扬尘产生点下风向50-100m范围内,当风速较大时,扬尘影响范围将超过下风向200m。为减轻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严格按照采取以下措施:a、对作业面和临时土堆应适当的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起尘量,施工便道应进行夯实硬化处理,减少起尘量;b、场地内土堆、料堆要进行遮盖,防止扬尘的扩散。(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该废水排放量少,通过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水中SS浓度可以达到排放标

38、准。该废水排放将增加水体悬浮物的含量,但不改变水体功能。建议沉淀处理后的施工废水回用于场地及道路降尘,减少废水的排放量。(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是建设施工时,采用了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等高噪声设备和物料运输造成的交通噪声。施工阶段一般在露天作业,无隔声和消声措施,噪声传播距离较远,其场界噪声达不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标准要求。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夜间一般在300m范围内,昼间一般在150m范围内。厂址北面的工业区商住楼在施工噪声的影响范围内。根据现场调查,目前厂址北面商住楼为未装修的空置状态,还未进行规划使用,若项目按施工进度进行,则在施工期

39、间商住楼不会有居民入驻。针对施工噪声,施工单位必须严格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场地、施工时间,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使噪声增大,将施工噪声的环境影响降至最低。(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平整土地过程中采取局部挖高填低,将在区内实现土石方的平衡,因此项目土地平整阶段基本无需向外运弃土方。由于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来自建筑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要严格按照城建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禁止随意倾倒。施工场地开挖的土方应随挖、随运、随压、随填。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加以利用,并防止土方或建筑垃圾因长期松散堆放而产生扬尘与水土流失。做好以上防治

40、措施后,项目建设期间的固废对环境影响不大。(5)生态影响分析项目在建设期间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施工的时间及施工特点,据预测,在未采取水保措施的情况下在施工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约为18.54t。因此应尽量避开雨天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进行边坡防护,填方区采用压路机逐层压实,上部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径流对边坡的冲刷,坡面采用菱形草皮网格进行护坡,施工扰动的地表应及时压实,若施工期适逢下雨,则须用塑料布覆盖松软作业面及土堆。施工结束后对裸土地表全部进行植被恢复,种植草皮,并通过草皮抚育使草皮覆盖率达到95%,对开挖的边坡及堆土边坡

41、采用菱形草格种植技术进行植被恢复,或者采用砌石护坡,则水土流失量可以降到原来流失量的10%左右,对环境影响大为减少。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项目运营期主要大气污染来自锅炉烟气。建设单位使用1台2t/h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及黑度。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锅炉风机风量为5000m3/h,产生的烟气经湿式除尘器处理后由30m高烟囱排放。烟尘初始浓度约为500mg/m3,经湿式除尘器处理后排放浓度低于50mg/m3,黑度经处理后低于1级,均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中燃煤锅炉的排放标准要求。锅炉烟气达标排放,

42、不改变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对外环境影响小。考虑项目除尘器出现故障,项目烟尘将直接排放,则事故排放浓度为500mg/m3,排放速率为2.5kg/h。在事故排放情况下,项目烟尘将超标排放,根据估算模式,项目烟尘出现事故性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为0.05624mg/m3,浓度占标率6.25%,出现在下风向239m处。在事故排放的情况下,项目烟尘在厂址北面商住楼处的浓度约为0.01935mg/m3,在黄竹村居民区处的浓度约为0.03476mg/m3,对以上大气敏感目标影响小。针对事故性排放,建设单位应在除尘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生产,最大程度减少烟尘的产生;此外建设单位还须要加强管理,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要保证各除

43、尘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事故排放。(2)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主要废水包括员工生活废水、搔菌工段排放的废水以及湿式除尘器产生的废水。其中,搔菌工段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洁下水,不属于主要污染工序可直接排放,建议企业收集后作为绿化用水或道路洒水。此外,除尘器处理烟气过程中将产生除尘废水,其主要污染因子为SS,经沉淀后循环使用,只需要定期补充,不属于主要污染工序。项目运营期主要外排废水为生活废水,该废水产生量为1.6t/d、537.6t/a,经厂区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B等级标准要求,由工业园区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项目废水达标排放,不改变

44、水环境功能区划,对环境影响小。(3)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搅拌机、空压机以及锅炉风机等设备,其中空压机噪声源强约88dB,搅拌机、风机噪声源强约85dB。由于培育工艺需要,项目生产车间均采用全密闭车间,运营期噪声经过厂房密闭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在厂界处低于65dB,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达标排放。项目为昼间生产,生产噪声经距离衰减在北面商住楼处低于50dB,不会对楼内居民产生影响。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噪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主要来自出菇后剩下的培养基、锅炉灰渣、除尘器污泥以及生活垃圾。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废培养基全部用于出售,其中约50与锅炉灰渣一同作为有机肥出售;30培养基作为饲料出售,另20作为生物质燃料原料出售。此外,湿式除尘器收集的污泥将同生活垃圾一同由环卫部门送至上杭县垃圾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