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03274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键能力是什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键能力是什么高考考什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考查内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考查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从而可以看出,关键能力是属于高考命题考查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之一。那么,关键能力具体地讲,是什么?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一是信息获取与加工。信息获取与加工要求学生能辨识模型、图表、数据、文本中的各类信息,从中提取关键内容,

2、建立关键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并与已学知识进行嫁接整合。高考命题,通过文字、图形、表格等方式呈现试题,加大试题信息的广度和容量,考查学生从多种形式的呈现材料中筛选、分类、概括、连接、转述关键信息的能力。其中,筛选主要体现为分析过程,包括区分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排除干扰信息、识别关键信息等;概括一般表现为归纳过程,包括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一般等的归纳活动;连接主要是指在关键信息间建立逻辑关联,形成相对完整一贯的证据链条和关系;转述往往表现为理解过程,包括图文转化、数形转化、句式转化、语义转化等。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的考查,不论是文科试题还是理科试题,如果

3、缺乏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那么将越来越难以应对未来的高考。二是逻辑推理与论证。逻辑推理与论证是指从已知的事实或理论(前提、条件或假设)出发,经由准确、充分的证据链(有效信息)和清晰、严密的逻辑链(相关性、因果性),推导出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逻辑推理与论证着重考查学生根据已有前提和证据逻辑一贯地得出可靠结论的能力,一方面强调逻辑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求证据的可靠性。逻辑推理与论证一般由前提(条件或假设)、证据(数据、文献、史料、理论观点等)、逻辑关系(归纳、演绎、因果、类比等)和结论(观点或主张)四个部分构成。通过比较、概括、推理、综合等思维方法的学习运用提高逻辑论证能力,促使学生思考时做到清晰、准

4、确、规范、严谨,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三是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科学探究是围绕“科学问题”展开的一系列求解”过程,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要求学生合理组织、调动相关学科知识,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的活动,采用严谨求真、实证性的逻辑思维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一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事物的内部结构和问题的内在联系,以抽象的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二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来组织、调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对生活实践情境或学习探索情境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性

5、方案;三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与科学探究类似,思维建模(包括数学建模、物理建模等)能力是将思维过程模型化、可视化、可运算的能力,主要包括科学抽象、核心变量选择、模型建构、理想实验、科学推理与数学运算等环节。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能力的考查在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中更为突出,主要以各种情境模拟的科学实验与科学场景,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核心环节、主要参数,以图文、数据形式进行问题设置,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四是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觉运用分析推理、逻辑论证、甄

6、别加工等方法,使用可靠的证据,得出自己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高考试题而言,批判性思维考查形式一般表现为:独立提出问题、评估证据与理由、揭示隐含前提、开放与竞争性结论、构造替代论证、阐释或评估可能的后果等。概括来讲,批判性思维以质疑和提出问题为起点,以获取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为过程,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为结果。心智开放、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必备品质,训练有素的逻辑推理与论证分析能力以及高水平的证据获取、评估与运用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必备技能。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要求人们运用开放性、批判性和发散性思维,提出新问题、创建新设想、发现新方法、得出新观点,创新思维是创

7、新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各有侧重,但两者高度吻合乃至重叠的地方非常多,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均强调独立开放、敢于质疑、多角度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就是要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标准答案、总结答题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训练模式。五是语言组织与表达。语言组织与表达是指信息输人和认知加工之后的具体呈现,它同时也是一个人学科知识、专业素养、思维过程、逻辑论证的具体表现。语言表达考查学生能够运用规范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进行清晰、有条理的书面表达,能够准确地运用学科术语表达抽象的概念和学科知识。可以说,语言组织与表达是思维世界的具体呈现。语言

8、组织与表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核心概念、逻辑推理与论证的过程、事实证据、观点与结论、专业的术语或符号等。具体来讲,它要求学生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能够合理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准确传达信息并进行交流沟通;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境,选用口语、书面语等不同语体并灵活转换;熟练运用图像、图表、图片表达思想和观点,借助口语、书面语或绘图等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想和观点;能够根据情境需要,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理科试卷还特别要求运用专业术语、有逻辑地展示解题的过程,或者写出实验思路,或者撰写实验报告等。只有我们深刻认识高考命题走向与关键能力及思维品质之间的内在关联,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才能有效应对新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