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养鱼技术.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稻 田 养 鱼 技 术主讲人:李淑秋稻田养鱼即在稻田里进行鱼类养殖的一种稻鱼兼作生产方式。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农耕文化,最早出现在汉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5年5月16日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将我国“稻鱼共生,合为一体”的稻田养鱼技术列为5项世界重要农业遗产系统之一。今天的稻田养鱼通过在稻田里修建一定形式的稻田养鱼工程,建立一个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种养系统,一般在保证农田稻谷生产力的前提下每亩能增加鲜鱼产量50公斤以上,同时还保持了农田持续耕种所必需的肥力。一、稻田养鱼的好处1、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稻鱼双丰收。稻田养鱼亩产鲜鱼几十公斤不等,收入几百至上千元。稻谷产量亦
2、可在原有基础上增产5%-10%,可谓一举两得,经济效益大大提高。2、节约成本。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降低养鱼成本,养鱼时间一般为3-4个月,时间短,见效快。3、节省劳力。稻田养鱼后鱼类可吃掉大量杂草,一般不用锄草,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4、增加鱼产品,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改善食物结构。尤其是那些缺少池塘、水库和湖泊的山区和半山区,更是解决“吃鱼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5、容易推广。稻田养鱼技术易学,操作简便,户户可养。二、稻田养鱼的理论依据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获得稻鱼双丰收。因
3、为鱼在稻田中能活水松土,吃掉杂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部分害虫,直接或间接起到增施肥料的作用。稻田养鱼后,既有利于稻田灌溉,防洪抗旱,又有利于调节稻田地温,增加溶解氧,促进微生物增长,加速有机物分解,使土壤养分转化率提高,增加水稻分蘖数,提高稻谷产量。而稻田中因开挖鱼沟、鱼凼少种的几行水稻可密植在鱼沟、鱼凼的周边,减行不减株,因为肥力、阳光的边际效应你会发现使它们生长得更好,穗头更饱满、沉甸。稻田养鱼后,稻谷增产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1、除虫。水稻的害虫,如螟虫、稻螟虫、食根金花虫等,在生活过程中要经过水体再到稻苗的茎叶上去危害。鱼在它们经过水体时将其吞食消灭。其它如稻飞虱浮尘子等在稻叶上为害
4、的昆虫,当它们被惊堕入水体时,也成为鱼类的美餐,减轻了稻禾的虫害。2、除草。鱼吃掉田中的草芽、草籽及一些水生植物(如眼子菜、浮萍等)有助于稻田除草。养草、鲤、鲫鱼的稻田,平均每亩可减少2-3个除草工,特别是冬闲田养鱼,除草效果更为明显。3、保肥。鱼将田中的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作为饵料吃下,使浮游生物不致随水流失,若干水生昆虫也不能羽化飞走,达到为稻田保肥的目的。4、增肥。鱼类粪便及其它排泄物直接起到肥田的作用。5、松土。鱼类在稻田中来回游动觅食,翻动泥土,使田土疏松,促进肥料分解,也促进稻禾的分蘖和根系发育。三、我市稻田养鱼情况简介冷水江市是一座工矿城市,耕地面积少养殖水面更少,消费人口多,吃
5、鱼困难。如何在少量的农业用地上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农产品,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而稻田养鱼则是我们解答问题的途径之一。稻田养鱼在我市具有悠久历史,在我市某些地方还作为一项副业生产,但长期以来局限于低产量的平板式养殖,自1994年开始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稻田生态渔业利用新技术项目以来,在我市大力推广模式化稻田养鱼,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田鱼产量成了我市渔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1/8,同时为各类水域批量解决了一定规格的鱼种。我市现有稻田面积5.3万亩,80%的稻田适宜进行稻田养鱼。若以每亩收50公斤鲜鱼计算,那么,全市田鱼产量即可增加到2120吨。可以看出,模式化稻田养鱼
6、在农村是一个有效的经济增长点,是农民早富快富之路,也是我市生财聚财之道。前不久省水产局技术推广站站长漆乾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宜渔稻田约1500多万亩,其中适宜模式化稻田养鱼面积约达430多万亩,而且我省年平均气温16.9度,适宜鱼类生长天气230天左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发展模式化稻田养鱼提供了明显的基础优势。四、稻田养鱼主要技术措施(一)养鱼稻田的选择1、土质好。一方面保水力强,无污染,不漏水、无浸水(浸水的砂壤土田埂加高后可用尼龙薄膜覆盖护坡),能保持稻田水质条件相对稳定;另一方面要求稻田土壤肥沃,呈弱碱性,有机质丰富,稻田底栖生物群落丰富,能为鱼类提供丰富多种的饵料生物原种。2、水
7、源好。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水量充足,有独立的排灌渠道,排灌方便,旱不干、涝不淹,能确保稻田水质可以及时、到位的控制。3、光照条件好。光照充足,同时又有一定的遮荫条件。稻谷生长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生长也要良好的光照,因此养鱼的稻田一定要有良好的光照。但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十分炎热,稻田水又浅,午后烈日下的稻田水温常常可达4050。而35以上即可严重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因此鱼凼上方一定的遮荫条件是必要的。(二)稻田养鱼工程建设为了防逃、护鱼、便于饲养管理和捕鱼起水,养鱼稻田要按要求修建和制备一些必要的设施。1、田埂的修整田埂要加高加固,一般田埂高达40cm以上,宽30cm -40c
8、m,捶打结实,不塌不漏,必要时采用条石或三合泥护坡。冬闲水田的田埂可加高加宽达1m以上,保证坚固牢实,形成禾时种稻,鱼时成塘的田塘优势;在加宽的田埂上可种植黄豆等,既可增收农作物,又可防鱼跳跃。2、开挖鱼凼、鱼沟为了满足水稻浅灌、晒田、施药治虫、施化肥等生产需要,或遇干旱缺水时,使鱼有比较安全的躲避场所,必须开挖鱼凼和鱼沟。开挖鱼凼鱼沟是稻田养鱼的重要工程建设。鱼沟,是鱼从鱼凼进入大田的通道,早稻田鱼沟一般是在秧苗移栽后7天左右,即秧苗返青时开挖,晚稻田可在插秧前挖好,鱼沟宽40 cm深30cm,可开成1-2条纵沟,亦可开成“十”字形、“井”字形或周边沟等不同形式。鱼沟与鱼凼连接。鱼凼是关键性
9、设施,最好用条石或红砖修,用三合土护坡。鱼凼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10%,每亩一个,由田面向下挖深1.5-2.0 m,由田面向上筑埂30cm,鱼凼面积50-60。田块小的,可几块田共建一凼。鱼凼位置以田中或北端头为宜。鱼凼四周挖有缺口(宽30-40 cm)与鱼沟相通,并设闸门可随时切断通道。鱼凼设于田中宜于鱼类出入活动,设入北端头宜于植树遮阴。注意,鱼凼或宽沟离田埂应保持80cm以上距离,以免影响田埂的牢固性。3、开好进、排水口稻田养鱼要选好进、排水口。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两对角的田埂上,这样,进排水时,可使整个稻田的水顺利流转。进排水口要设置拦鱼栅,避免跑鱼,拦鱼栅可用竹片、柳条、砂
10、网、尼龙网、铁丝网等制作,安装时使其呈弧形,凸面向田内,并插入田埂1.0m以上,左右两侧嵌入田埂口子的两边,拦栅务必扎实牢固,若在进水口内侧附近加上一道竹帘或树枝篱笆,可有效地防止鱼顶流跃逃与拦截渣杂塞拦而引起阻水或倒栏。4、搭设鱼棚夏热冬寒,稻田水温变化很大,虽有鱼凼鱼沟,对鱼的正常生活仍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在鱼凼上用稻草搭棚,让鱼夏避暑,冬防寒,以利鱼正常生长。(三)稻田养鱼的基本模式稻田养鱼的模式根据稻田养鱼工程模式可分为稻田鱼凼式、垄稻沟鱼式和鱼沟、宽沟式;根据养鱼生产季节可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冬闲稻田养鱼。1、稻田鱼凼式此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在稻田内按田面积的一定比例开挖一
11、个“鱼凼”。鱼凼的开挖面积一般为田面积的8%-10%,深2-2.5m,鱼凼一般设置在田中央或背荫处。鱼凼最好挖成二级坡降式,即在上部1米处按坡比10.5开挖,而下部按坡比11开挖,两部分中间留一宽30cm的平台。这种稻田养鱼工程模式有两种养鱼模式:培育鱼苗鱼种。这种模式不开挖鱼沟,可用于鱼苗发花及苗种培育。根据稻田浮游生物条件和养殖技术条件每亩可投放水花35万,至寸子时疏稀鱼种密度至1.01.5万,要想获得大规格春片鱼种还要在今后的养殖中视鱼种生长情况分1-2次,疏稀鱼种密度。养殖小个体成鱼或大规格鱼种。这种模式要开挖鱼沟,鱼沟的宽度40cm,呈1-2条纵行沟或“十”字形沟即可。一般设计鱼产量
12、为每亩50-70。若已养的是草鱼春片鱼种,则可同时套养培育夏花,每亩1-2万。2、 垄稻沟鱼式此种养殖方式是在稻田的四周开挖一条主沟,沟宽50-100 cm、深70-80 cm。垄上种稻,一般每垄种六行左右水稻,垄之间搭垄沟,沟宽小于主沟。若稻田面积较大,可在稻田中央挖一条主沟。总开沟面积占田面积的10%-15%,用于成鱼商品鱼养殖,设计养鱼产量为每亩100-150,稻谷产量将会减少0-5%。3、鱼沟、宽沟式亦称沟池式此种方式是小池和鱼沟同时建设。总开挖面积占田面积的8%-10%,小池设在稻田进水口一端,开挖面积占田面积的5%-8%,呈长方形,深1.5-2.0米,上设遮荫棚。池与田交界处筑一高
13、20 cm、宽30 cm的小埂。田内可根据稻田面积大小开设环沟及中央沟,沟宽40 cm、深30 cm。中央沟呈“十”字形或“井”字形。沟池相通。根据需要养殖对象可以是成鱼亦可以是大规格鱼种,鱼的设计单产可在每亩60-75。若已养对象无肉食性(含杂食性鲫、鲤),或暂时圈养在鱼凼内,可套养培育1.5-2.0万夏花。至鱼苗长至安全规格(相对于鲫、鲤半寸以上即为安全规格),即可与成鱼混养。(四)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稻田一定要清田消毒,以清除鱼类的敌害生物(如昆虫、蛇类、老鼠等)和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寄生虫类)。清田消毒药物主要有生石灰、茶枯、漂白粉等。生石灰有改善ph值的作用,尤其适用于酸性土壤。秋冬季
14、的无水稻田每亩用生石灰70kg左右,加水搅拌后,立即均匀泼洒;若稻田带水消毒则亩用生石灰100kg左右。用茶枯清田消毒,水深10cm时,每亩用5-10kg。用漂白粉清田消毒,水深10cm时,每亩用kg。用时先将漂白粉放入木桶内加水稀释搅拌后,立即均匀泼洒。鱼种放养秉着宜早不宜晚,宜大不宜小,宜密不宜稀和合理混养的原则。为提高产量与效益,要严把苗种质量关,要求放养品种合理,搭配得当,规格适中,体格健壮。1、放养时间放养时间宜早不宜晚。鱼种放养时间越早,养鱼季节就越长,因此应尽量争取早放养,尤其是当年孵化的鱼种,待秧苗返青后即可放入。放养隔年鱼种则不宜太过早,先于鱼凼中培育,约在栽秧后20天左右放
15、养为宜。放养过早会吃秧,过迟对鱼、稻生长不利。晚稻田养鱼,只要耙田结束就可投放鱼种。2、放养品种稻田养鱼从水体来看,特点不同于池塘、湖泊等水体。稻田水浅受气温影响大,盛夏时水温有时可达40-50。在饵料方面,稻田中杂草、昆虫和底栖动物较多,浮游生物较少,所以,稻田中适宜养殖耐浅水、耐高温、性情温和、不易外逃而又是杂食或草食性鱼类,一般应以草鱼、鲤鱼、银鲫为主,同时搭配部分鲢鳙鱼和罗非鱼。胡子鲶食性杂,又特别耐低氧,也是适合沟凼养殖的鱼类品种。如利用稻田养小个体成鱼则以单一品种为宜,可套养少量其它苗种。草鱼处在食物链的底层,能量转化率最高,在食物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是不可多得的能量节约型优良养殖
16、品种。6寸的草鱼春片只要饵足水活,当年即可达2.5以上;放养鲤鱼,一般都放养当年鱼种,3.3cm以上即可放养,二个月后即可长到50g,三个月后可长到100g,杂交鲤可长到150g,如放养50g左右的隔年鱼种3个月可长到250g以上。总之,在选择稻田养鱼种类时,应根据需要,因地制宜选择。3、合理搭配及密度(1)养殖成鱼主养鲤鱼:每亩放养8-10cm的鲤鱼种300-400尾,12-15cm的草鱼种30尾,鲢鱼10尾,鳙鱼10尾,野鲮鱼50尾。主养草鱼:每亩放养12-15cm的草鱼种尾,搭配鲤鱼尾,鲢鱼尾,鳙鱼尾,野鲮鱼尾。主养鲶鱼:每亩放cm的鲶鱼尾,搭配罗非鱼尾。晚稻收割时基本上都能达到上市规格
17、。()培育草鱼种每亩放养cm的草鱼种尾,少量搭配鲤鲫30-50尾,饲养天,成活率可达,可收获cm的草鱼种1000-1300尾,作为池塘放养的鱼种。苗种放养密度大则培育的鱼种规格小,反之,放养密度小则培育的鱼种规格就大。4、鱼种投放前消毒鱼种放养前要用药物消毒,杀灭鱼体的病菌和寄生虫。常用的消毒药物有硫酸铜、漂白粉、高锰酸钾、晶体敌百虫和食盐等。鱼种消毒常用药物表如下:鱼种消毒常用药物表 项目药名浓度ppm水温浸洗时间分钟可预防治疗的鱼病硫酸铜810-1515-2020-3015-20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鱼病漂白粉1010-1515-2020-3015-20细菌性皮肤病及烂鳃病等硫酸铜漂白粉
18、合剂(分别溶化后再混合)81010-1515-2020-3015-20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车轮虫、指环虫等鱼病高锰酸钾202020-2510-2010-151-2小时三代虫、指环虫、车轮虫、斜管虫等鱼病锚头鳋病敌百虫面碱合剂(1:0.6)0.2510-151小时三代虫、指环虫、中华鳋、鱼虱食盐3-5%2-5分钟细菌性烂鳃病、水霉病鱼种消毒方法多样。可以在运输容器中先消毒后检数量。方法是在运输车到达池边后,在运输容器中加入浸浴药物,按要求时间浸浴,浸浴后卸鱼。也可在鱼种过数后,另设容器中浸浴。如果运输时间很短,在30分钟内,可在过数和运输过程中浸浴。春放鱼种也可就袋消毒,即将盛鱼种的尼龙袋子置
19、于池边,解开袋口,袋外、袋内与水面持平。将配好药液倒在袋内摇匀,并观察鱼种活动,按消毒时间完成后,投入鱼凼中。消毒时间要灵活掌握。若鱼活动正常,消毒时间可长些;若鱼严重浮头时,应尽快把鱼捞出放入清水中。5、注意事项(1)、放鱼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差,即运鱼器具内的水温与稻田的水温相差不能大于3,因此在运输鱼苗或鱼种的器具中,先加入一些稻田清水,必要时反复加几次水,使其水温基本一致时,再把鱼缓慢倒入鱼溜或鱼沟中,让鱼自由地游到稻田各处,这一操作须慎重,以免因水温相差大而使本来健壮的鱼苗种放入稻田后发生大量死亡。在鱼沟、鱼溜旁可适当种些慈菇、芋头或搭棚种瓜以利夏季遮荫。(2)、如用化肥做底肥的稻田应
20、在化肥毒性消失后再放鱼种,放鱼前先用少数鱼苗试水,如不发生死亡就可放养。(3)、在养成鱼的稻田套养发花鱼苗时同样要将鱼种先围于鱼凼内,待鱼苗长到不会被成鱼误食时,再撤去围栏。(4)、考虑水稻分蘖生长,可将鱼种先围于鱼凼内,待有效分蘖结束,再撤去围栏。(五)日常管理管理工作是稻田养鱼成败的关键,为了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防逃除害,坚持巡田稻田田埂和进、排水口的拦鱼设施要严密坚固,经常巡查,严防堤埂破损和漏洞。时常清理加固进、排水口的拦鱼设施,发现破漏要及时修补。经常保持鱼沟畅通,尤其在晒田、打药前要疏通鱼沟鱼溜。暴雨或洪水来临前,要再次检查进、排水口拦鱼设备及田埂,防止下
21、暴雨或行洪时田水漫埂、冲垮拦鱼设备,造成大量逃鱼。鱼放养后要绝对禁止鸭子下田。2、适时调节水深养鱼稻田水深最好保持7-16cm,养鱼苗或当年鱼种水深保持10cm左右,到禾苗分蘖拨节以后水深应加到13-16cm,养二龄鱼的水则应保持15-20cm。若利用稻田发花,在养殖初期,鱼体很小,保持稻田水位4-6 cm即可。随着水稻生长,鱼体长大,适当增加水位,一般控制稻田水位10cm以上。稻田因保水不及池塘,需定期加水,高温季节需每周换水一次,并注意调高水位。平时经常巡田,清理鱼沟鱼溜内杂物。、科学投饵饵料是鱼类生长的保证。稻田养鱼前期以萍、草、虫等天然饲料及农家下脚料为主;中后期以商品饲料为主,主要有
22、麦麸、豆饼、菜饼、小麦、米糠和配合饲料,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投饵要严格按照“四定三看”原则(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三看: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的活动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坚持定点在鱼凼内食台上投饵,生长旺季日投两次,上午:,下午:,投喂量以小时内吃完为度。精饲料投放量为鱼种体重的35,青饲料投放量为鱼体重的。、及时追肥为确保稻谷和鱼类生长,应根据稻、鱼的生长情况及时追肥。追肥要少量多次。有机肥应充分发酵后全稻田泼洒,不要泼在沟凼处,每亩每次kg。无机肥更要注意少量多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kg或尿素kg为宜,一般用量不超过每次每亩kg。同时,化肥施用方法要适当,先排浅田水,使鱼
23、集中到鱼沟鱼溜中再施肥,使化肥迅速沉于水底层,待为田泥和稻禾所吸收,再加水至正常深度。、鱼病防治稻田养鱼中鱼病发生较少,主要原因是稻田水质清新,含氧量高,且放养密度不很高,摄食天然饵料多,同时稻田病原体少。因此,相对来讲,鱼体抗病力强,不容易生病,但近几年来,由于放养密度增加,管理技术不当,再加周围环境变化,稻田鱼病有加重发展趋势。鱼病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鱼病流行季节(5-6月、8-9月是鱼病流行的两个高峰期),在发病前定期采取药物预防,能有效防治赤皮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鳃病等鱼病发生。高温季节每半月用10-20ppm生石灰或1ppm漂白粉沿鱼沟、鱼凼均匀泼洒
24、一次。若有条件将上述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几可杜绝细菌性和寄生性鱼病。在食场边进行药物挂袋预防。具体方法是:在毛竹架上挂2-3个竹篓,每篓装漂白粉2两,一半浸在水中,连挂3天,每天换药1次;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每月1-2次可防中华鳋、车轮虫、隐鞭虫等寄生虫。用量每袋装硫酸铜2两,硫酸亚铁8钱,每天一换,连挂3次;用中草药浸挂效果也不错,常用中草药有青松毛、枫树叶、苦楝树叶、乌桕等,每月在食场浸挂1-2次可预防锚头鳋、车轮虫、烂鳃等,药要新鲜,浸5-6天后要取出。用大蒜拌料投喂,预防草鱼肠炎病效果也很好。方法是每100公斤鱼用大蒜头0.5公斤,先捣碎加盐4两,拌麦麸、面粉投喂,用铁苋菜、水辣蓼做成
25、药饵,每100公斤鱼用干药0.5公斤,先把药磨成粉与面粉混合后用热水调成糊,拌在切成短草或浮萍上凉干投喂,每天1次,每3天为1疗程。成鱼常发生的病有以下三种:赤皮病。因鱼体受伤引发,如捕捉、搬运、放养等操作大意,伤害鱼体形成细菌感染。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发炎,溃烂,鳞片脱落,鳍条破损,细菌侵入血液,引起内脏发炎。治疗方法:水中遍洒漂白粉,使水中药液浓度达1ppm(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同时喂磺胺噻唑药饵,用量为每10公斤鱼第1天用0.5克,第26天减半。烂鳃病。病鱼体色特别是头部发黑,鳃盖内表皮被腐蚀成近圆形小区,鳃丝末端发白腐烂并拖有污物。可使用漂白粉治疗,用量同上。肠炎病。患病的病鱼体色发黑
26、,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将鱼提起时,有浓血粘液流出;肠内有大量黄色浓血粘液,严重时肠粘膜溃烂。治疗方法:每10公斤鱼第1天用磺胺胍1克,第26天用量减半,每天一次,连用六次。将药粉拌饵料,制成药饵喂鱼。以上三病俗称“老三病”,对草鱼、鲤鱼危害特别大,要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6、防暑降温 ()调节水温:稻田中水温在盛夏期常达以上,已超过鲤鱼致死温度,如不采取措施,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重则引起大批死亡。因此当水温达到以上时,应及时换水降温(此时田鱼极易逃逸)或适当加深田水。先堵好平水缺口,边灌边排,待水温下降后再加高排水缺口,将水位升高到cm。此外,在鱼溜上方要用稻草搭棚遮荫,或在鱼溜内放养些
27、浮萍等水生植物。(2)清除水华:高温天气,长期蓄水的养鱼稻田水面常会漂浮一层翠绿色的膜状物,即“水华”。遇此,可于罾、鱼撮子或小抄网内垫一层薄布,小心虑去。还可每立方米水体用0.7克硫酸铜配制成水溶液进行泼洒,即可消除。但硫酸铜的毒性随温度变化很大,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鱼类中毒死亡。(3)防止缺氧:经常往稻田中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体溶氧量,防止鱼类“浮头”。若“浮头”已发生,则应增加新水的注入量。(4)避免干死:稻田排水或晒田时,应先清理好鱼沟,使之保持一定的蓄水深度,然后逐渐排水,让鱼自由游进鱼沟中。切忌排水过急而造成鱼搁浅干死。(六)捕捞收获捕鱼前先把鱼凼鱼沟疏通,使水流畅通,
28、捕鱼时于夜间排水,等天亮时排干,使鱼自动进入鱼沟鱼凼,使用小网在排水口处就能收鱼,收鱼的季节一般天气较热,可在早晚进行。挖有鱼凼的稻田则于夜间可把水位降至鱼沟以下,鱼会自动进入鱼凼。若还有鱼留在鱼沟中,则灌水后再重复排水一次即可,然后以片网捕捞。若捕捞在水稻收割前进行,为了便于把鱼捕捞干净,又不影响水稻生长,可进行排水捕捞。在排水前先要疏通鱼沟,然后慢慢放水,让鱼自动进入鱼沟随着水流排出而捕获。如一次捕不干净,可重复灌水,再捕捞一次。五、正确处理稻田农业技术与养鱼的关系利用稻田养鱼首先要照顾到稻作,必须在不妨碍水稻增产的原则下进行养鱼,但在施行农业技术措施时也应照顾到养鱼的利益,从而获得稻鱼双
29、丰收。1、施用化肥与养鱼的关系在稻田中施化肥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而稻谷需要氮、磷、钾等肥料,同时也是培养鱼的饵料生物的营养盐类,所以稻田的肥料多少,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丰歉,二者利害一致,没有矛盾,但在施用化肥时要注意肥料的种类和数量,否则会因施用不当造成鱼类中毒死亡。用化肥做底肥时,一般可在整田前选用每亩10kg碳酸氢氨和10kg过磷酸钙混合施入田中,然后翻平耙田,隔5-6天后插秧、放鱼,对鱼无害,施追肥时,每次每亩安全用量分别为:尿素或碳酸氢氨5-7kg,硫酸铵10-15kg,过磷酸钙5-10kg,氨水25kg,氯化铵对鱼类生长不利,应少施或不施。施用化肥方法要得当,先排浅田水,使鱼集
30、中到鱼沟鱼溜中,然后再施肥,让化肥沉于田底层,让稻禾充分吸收。再加水至正常深度,这样对养鱼无影响。改用化肥作基肥,用有机肥作追肥,量少次多,分片施撒。有的地区将化肥混合泥土做成颗粒状肥料,采取根部插施法,这样可起到肥效高、用量少、对鱼安全无害的作用。2、施用农药与养鱼的关系水稻施用农药应选择对鱼类毒性小,药效好的农药,如井冈霉素、杀虫双、扑虱等,必须按比例浓度用药,禁用鱼藤精、敌敌畏、甲基对硫磷等对鱼类毒性大的农药。施用农药总的原则是:粉剂趁早晨稻禾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在傍晚时喷药;下雨前不要喷药,以防雨水将农药冲入田水中。施药时除要准确计算用量外,还应注意撒药方法。(
31、1)干水撒药法:在撒药前将水放干,让鱼类集中在鱼沟鱼溜中,然后进行撒药,待药物毒性消失后,再加深田水。(2)深水撒药法:疏通鱼沟,加深田水到7-10cm再进行撒药。(3)对半田撒药法:即对稻田分区,各区轮换撒药。施药时可以把稻田的进出水口打开,让田水流动,先从出水口一头施,药物应尽量喷在稻禾上,减少药物落入水中,提高防病治虫效果,减低农药对鱼类的危害。(4)药物浸秧法:先将秧苗根部放在药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插,此法治螟虫有特效。3、晒田与养鱼的关系晒田对水稻生产是一项增产措施。其目的:一使禾苗粗壮,根系发达;二控制分蘖,这种做法与养鱼要求保持一定水深是矛盾的,而在养鱼稻田中挖鱼沟鱼溜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这个矛盾。晒田方法:先是排干田水,让鱼种进入鱼沟鱼溜中,就可晒干,不晒也行。其理由是:(1)鲤鱼、罗非鱼有钻浸习性,能松动土壤,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这就达到了晒田的第一个目的。(2)在养鱼稻田中可加深田水来控制禾苗的无效分蘖。这是因为一部分无效分蘖的幼芽可作为鱼类的饲料被摄取,另一部分幼芽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照而闷死在水中。晒田是以缺少水分来控制无效分蘖,而深水灌田是以缺氧来控制无效分蘖,对此两种控制无效分蘖的方法一般认为深水灌田效果要大于晒田效果。所以,养鱼稻田多采用深水灌田法代替晒田法。冷水江市畜牧水产局 二0一0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