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573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物理: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不必应用逐差法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怎样测量加速度,方案有多种,常用打点计时器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纸带,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处理纸带数据时,许多资料中介绍了运用逐差法来计算加速度,笔者经过分析验证,认为没有必要应用逐差法。一、关于S=aT2的推导 T T T T 图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若用S表示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位移差,则有S=aT2。如图1所示由得:由此可得S2-S1= aT2 , S3-S2= aT2 , Sn-Sn-1= aT2即S=aT2二、关于为什么要用

2、逐差法的观点 O A B0 T 1 T 2 T 3 T 4 T 5 T 6 图2 如图2所示纸带: 由S=aT2得: 可得加速度的平均值:这种求的方法只用了S1、S6两个数据,而S2、S3、S4、S5在计算过程中均被消去了,所以丢失了多个数据,并失去了正负偶然误差相互抵消的作用,算出的值误差较大,这种方法不可取。若把S1、S2、S3、S4、S5 、S6分成S1、S2、S3和S4、S5 、S6两组,则有S4-S1=(S4-S3)+(S3-S2)+(S2-S1)=3 aT2写成S4-S1=3 a1T2,同理S5-S2=3 a2T2,S6-S3=3 a3T2,故从而,这种计算加速度平均值的方法叫做逐

3、差法。逐差法将S1、S2、S3、S4、S5 、S6各实验数据都利用了,没有丢失数据,使正负偶然误差尽可能抵消,算出的值误差较小。因此,实验中要采用逐差法求小车的加速度。然而笔者认为实验中求小车的加速度没有必要采用逐差法。三、求加速度没有必要用逐差法分析采用逐差法所得表达式,式中(S4+S5 +S6)即为图2中,后连续3T内的一段位移,而(S1+S2+S3)即为图2中,前连续3T内的一段位移,若将S1+S2+S3三段看作一整段,此整段时间为3T,又将S4+S5 +S6三段看作一整段,此整段时间也为3T,(如图3) 0 A B 图3 图2 故(S1+S2+S3)与(S4+S5 +S6)为连续相等时

4、间(3T)内的两段位移。 由S=aT2得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既然由S=aT2,可得,且结果与逐差法结果一致,又何必采用逐差呢?只要应用S=aT2就可以解决问题。下面略举一例,说明应用逐差法是没有必要的。例:某次“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纸带的记录如图4所示,因纸带前面的点过于密集,因此从A点起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OA=3.07 OB=12.8 OC=27.87 OD=49.62 OE=77.40 O A B C D E 单位:cm 图4令AB=S1,BC=S2,CD=S3,DE=S4,每段时间为T=0.0

5、25s=0.1s采用逐差法即 若应用 (此时S为,T为原每段时间图T的2倍即2T)得便较为便捷地求出加速度的值,没有必要应用逐差法求解。况且由所得结果与逐差法所得结果一致,可见逐差法并没因此而减小误差。只是应用时,注意与的含义的拓展。四、用逐差法反而导致增大误差如图2,处理纸带求加速度,应用逐差法则而即为AB两点间距离,即为OA两点间距离,测量两点间距离可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而将AB段分为三段分别测量再求和,此方法将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大,原因之一是,所测三段,分别测量时三段在同一直线上难以保障,原因之二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可能存在间距成重叠。由此也得知上面所举例中测量方法不利于减小误差,故分段测量不如直接测量AB段距离。由得可见对OA、AB段的直接测量,比分段测量求和减小了误差。处理纸带时刻意应用逐差法分段测量,导致了增大误差。不如直接应用。 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用打点计时器测运动物体加速度时选择求加速度,要比选择逐差法求加速度便捷,更有利于减小误差,应用逐差法将导致误差增大,故建议应用求加速度,注意与的含义的拓展,可多次测量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而没有必要用逐差法来求加速度。 200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