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642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情感的融入浅谈现代服装设计的一种表达状态【摘要】艺术是相同的,服装设计作为设计行业一类,同样是要把商业目的和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雅俗共赏的追求。在消费者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需要更多的把艺术引领到消费中来,以拓展我们的艺术区间和商业范围。我相信现代服装设计应该是人的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构成形式变化,它也有情感,有情绪。它给人一个想象的空间,体会一种穿着的状态。 【关键词】情感融入;表达状态;雅俗共赏 一、 情感融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一)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体现 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情感说”屡遭诟病,而如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出发,就能洞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谛。他认为

2、,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体现,思想只有转化为情感才能沟通人、联合人,而“推动情感”才是艺术的独特功能。托尔斯泰把艺术定义为:“一个人有意识地利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出发,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义。中国人认为:情,正是人的心理、思想品性的最本真、最深切的表现。喜怒哀乐,情也;而其未发之时,谓之中,也就是性。中庸说它是“天下之大本也”。正如朱熹说的,天下之理皆由此出,是“道之体也”。因此,情和性是表和里的一致关系。中国人一直将性情相并:“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 或谓“性之与情,

3、犹波之与水,静时是水,动时是波,静时是性,动时是情” 。 正由于中国人深刻认识到,情感与人性、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情感活动不仅是理性活动的基础,而且在生命运动中有着强大的作用,因此把陶情和冶性、修身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陶冶情感,使之发而中节,从而循性达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正是中国人追求的与天地万物和谐一体的人生终极境界。 中国人既认识到人的情感是其心性最本真的表现,它比思想、理性更本质、更真实、更有力,而文艺的功能则正在直接诉诸人的情感,所以就力图通过文艺陶冶性情、沟通情感,来达到修己安人、天人合一的社会人生目标。 (二)现代服装设计是一种关乎情感的活动 现代意义上的服装

4、设计早已形成一个独立而广泛的概念,这种以服装为表现主题的设计形式,不应该完全等同于简单的产品加工,而忽略其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从人类的起源就开始了。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人类设计由简单实用到除实用之外蕴含有各种精神文化因素的人性化走向正是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的反映。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需要不断产生和满足不断推动设计向前发展,影响和制约设计的内容和方式。因而设计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是人类需要的自

5、身特点对设计的内在要求。 因此,也引发了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再度思考:现代服装设计更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活动,人类的需求使这种情感活动一直在延续。而不是简单的物质造型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物质情感化的过程。 (三)现代服装设计的情感因素与其产生的实际意义 现代服装设计从产品的诞生到消亡的生命周期来看,服装设计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在实践中,往往是通过调整各个环节要素来达到最终目的的。这其中的要素就包括功能、结构要素、人因要素、形态要素、色彩要素、环境要素等等,而其中人因要素则是我们要加以强调和重视的部分。人因要素的目的就是在于实现产品与人的身心之间的最好的匹配关系。所以,

6、情感因素作为人与产品心灵上的沟通桥梁尤其应该加强重视和研究。? 一件在情感上打动人的成功作品,往往是设计师自觉地将优良的审美情趣及真实感受融入设计的过程,最终追求的是设计师注入的和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在情感上得到的共鸣,即价值观上的认同。 服装设计情感的表达在深层意义上的认知,是遵从设计价值观而进行的活动,这种设计观的认同必须贴近现实社会,应该是一种责任,体现的是为客户负责,为市场经济行为负责。? 由此可见,在产品设计中,情感定位的环节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发于根基,伴随整个设计过程,之后体现在成品中,将在与用户的交流中产生某种心灵上的冲击,直到购买行为的发生,最终形成市场的运作。 二、现代服

7、装设计中如何把情感融入其中 (一)视觉语言的把握 从人类起源起,服装设计的视觉语言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思想、不同习俗和不同的需求下其产生的形态特点也不同。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从牢固实用的简单需求到休闲化生活的追求,再到80、90后新新人类个性化、理想化的向往,以及国与国、南方与北方、区域与区域、人与人都有着不同的生存理念与需求取向,因此服装设计的视觉语言是丰富而多变的。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其视觉语言的背后有着千姿百态的灵感,有水原田、草木虫鸟、诗歌散文、古代的、现代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众多的灵感对现代服装设计或实或虚、或直接或间接起着无比重要的

8、影响,并在构成形式上进行新的阐释,最终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 情感融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其视觉语言又该是怎样的?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情感融入其中的视觉语言是凭着设计师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使产品的外在散发浓郁的人情味。从视觉角度讲,具体的设计手法上主要在形态、色彩、材质等主要因素去实现,去触发内心的情感,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 1、形态的情感化 现代服装设计的形态是变化多样的,是现代服装设计最直接的造型语言。“形”是产品的物质形体,“态”则指产品可感觉到的外观情状和神态,也可理解为产品外观的表情因素。产品形态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设计者

9、通过对灵感深入认知,从而得到最本真的情感体验,并进而推动情感转化为艺术形态达到现代服装设计形态的情感化。 一个成功的艺术形态是这样的感人,以至于使人感到要表现这个题材就非使用这样的形态不可。对形态的创造,设计者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完成的,它基于设计灵感的深入认知,它具备了情感意义,是向美学领域前进了一步。设计者的作用是通过形态来体现的。使“形态”开始具有了艺术的成分。 若对作品能总体的把握,就需要进一步对画面每一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是画面形成的基因。形状的有机结合与点线面的运用,明暗关系虚实的处理,形象如何塑造,这一切对设计者来说应该是明确的,合理的运用这些创造手段就能

10、使得画面之间形成关系,就能出现节奏,产生气氛,创造出一种形式,来对情感予以表现,使这一切因素能贯穿在一起的就是形态的作用。 2、色彩情感化 色彩情感的发生,不是色彩本身就具备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在人们心理的反应又会反作用于色彩,使人们对色彩产生一种经验性的好恶,当色彩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被定位为一种事物的象征的时候,每当看到这种色彩,就会本能的想起这类色彩所代表的事物或事件,继而心理上会对色彩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受完全来于生活中的经验,比如,黄色往往象征富贵,这种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秋天丰收的色彩;绿色往往象征生命与希望,这种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春天的万物萌生。 在设计中

11、,色彩往往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它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所以色彩成为设计情感化表达的重要因素。1988年意大利设计师埃索特萨斯设计的电话机时,一改以往电话机单一的色调,采用红、蓝、黄色彩,将现代设计的观念发展到极致,也使人们脑海中原本毫无情致的设计物变得生动起来。 3、材质的情感化 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在产品设计中,材质的物理特性和潜在的表现性因素被引发为产品内在意蕴时,它们会更贴切地与设计主题和内容融合成一体,使产品具有更生动、更强烈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利用木、竹、藤、棉、麻等编制

12、产生的产品,具有温和朴素的质感,用这些材料制造的产品就很自然给入温暖柔和,真诚的亲近感。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设计中采用或加进自然材料,通过材料的调整和改变以增加自然野趣或温情脉脉的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0世纪80年代由西德人为发育迟缓儿童设计的学步车,曾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该设计没有选用伤残人器械上常使用的那种闪着寒光和铝合金,而采用打磨柔滑的木材制作,再涂上鲜亮美丽的红漆,配上一部玩具的积木车,产品工艺简单,但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关怀,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好评。 因此,设计师通过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传达和激发使用者与自身以往的生活经验或行为,使产品

13、与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相适应,使生活的内在感情趋于快乐和提升。以产品这一物的形态来实现人们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产品成为情感的依托,这也是我们作为产品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 (二)现代服装设计对我国民族服饰情感的表达状态应该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富有中国气派,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体系。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我国民族服饰语

14、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民族服饰因接受了这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便促使其生成了多种特色服饰语言文化,因此,民族服饰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性,并作为文化见证和信息传达媒 体,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确证。现代服装设计在学习研究我国民族服饰不能仅仅局限于外在形态、色彩、材质的表面研究上,更要在其形态、色彩、材质所散发出的情感气息中来深

15、入感受,其魅力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反映。 结论 现代服装设计应当是一种关乎情感的规划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造型的过程。它的整个设计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物质情感化的过程。当代的设计师们也应当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的影响,把握情感定位,设计出真正能与人沟通的产品。在现代这样一个物欲横流、信息更迭迅速的时代里,由于情感上的严重缺失感,人们对于情感上满足感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急迫。设计师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责任,设计在很好的满足功能,为人服务的基础上,更加被期待的就是情感的回归。 论文 参考文献 1 托尔斯泰文集第14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刘殿爵主编白虎通逐字索引,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第55页。 3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3页。 4DNALDA.NRAN.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5托尔斯泰论创作,戴启篁译,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