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3785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册 第7课《跟着唐僧去西游》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七课 跟着唐僧去西游宜兴市张渚小学 程纳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熟悉世界的海陆分布等基本常识,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2.情感:简要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3.能力: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印度,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第1课时一、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看看世界地图,了解印度位置。2.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一)听歌曲导入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及画面白龙马2.师:这首歌熟悉吗?西游记,你们看过吗?西游是指谁西游?西游的目的地又是哪儿?3.师:在西游记中有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孙悟空;有呆头呆脑、憨态可掬的猪八戒;还有忠厚老实

2、的沙僧。但是如果没有师傅唐僧的率领,就不可能有西行路上一个个生动有趣、惊心动魄的故事。(课件逐一出示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4.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事。现实中虽然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这样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唐僧确有其人,他的真名叫玄奘。(课件出示玄奘图)那么他为什么要远离家乡、跋山涉水去古印度呢?在书上有较为详细的说明,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课,阅读玄类西行这部分,自己到书中去找一找答案。5.学生自学教材。6.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玄奘有哪些地方让你敬佩?他对历史有什么时候贡献?(课件出示相关课文内容)7.学生讨论:玄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敬佩?(意志坚强、不畏艰险,虚心

3、好学、佛学精湛)他对历史有什么贡献?8.过渡语:印度是我们的邻邦,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你们想不想跟着唐代高僧玄奘一起去西游,了解一下印度的地理、历史、文化?(设计意图:印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遥远的一个国度,有些学生甚至从没有听说过。但一首人人都会唱的动画歌曲,一下子就能将学生带进西游的情境。)(二)看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1.那么玄奘当年去的古印度到底在哪儿呢?(课件出示玄奘西游图)2.师:印度在哪里呢?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来找一找。(课件显示印度在亚洲的位置示意图)(设计意图:在“印度在哪里”这一板块中,学生在有趣的自学基础上,进行“填图游戏”,其实这是一种“在线测试”的模块,教师

4、又能在获知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指导,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也避免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不明确性。)3.知识迁移:一艘商船运载电视机从中国的上海到印度孟买,沿途要经过哪些海洋?如果你是生产或销售电视机的商家,你会选择水运、空运还是陆运?为什么?(从中国的上海到印度孟买要经过东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设计意图:在了解了印度位置之后,我设计一个题目,从中国上海到印度的孟买要经过哪些海域,目的让学生把印度周边的海域有个整体的把握。如果自己是个商人,会选择怎样的途径去呢?这就让学生结合印度的地理环境去思考。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

5、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三)富饶美丽的山河1过渡:印度有着富饶美丽的山河,出示地形图,指导学生看图:这是一幅地形图,我们可以根据颜色的不同来了解各个区域的高度与地形名称。蓝色的线条是河流,绿色的是平原,浅绿色的是高原,棕色的是更高的高原。深棕色的是雪线,终年积雪。(指导学生会看地图)2仔细观察,说说从这幅图上读懂了什么?(教师相机操作课件,让学生了解“喜马拉雅山、恒河、恒河平原、沙漠、德干高原”的位置以及风光图片。)3小结:地理、地形等现象与人类生活、文化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印度北面有喜马拉雅山等高大山脉,阻断了印度与亚洲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连接,南

6、面被广阔的印度洋围绕,所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所以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后,就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印度文化。4播放课件。学生全景欣赏印度美丽富饶的印度。(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获得印度地理、风光等的印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学生对印度只停留在听过名字的阶段,没有较多的知识积累,而印度又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度。教学绝不能局限于课本,因此采用资料补充法。引导学生放眼世界,激发学生对他族文化的欣赏,培养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观念。因此本课的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及课时要求设计了三个板块(三个课时),打开课件,封面上有孙悟空,猪八戒,

7、沙僧和唐僧四个卡通人物,分别代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和退出四个按钮,可点击进入,每课时演示结束都可回到封面。点击孙悟空,进入第一课时,根据教案直接用鼠标点击进入到下一步,在了解印度地理位置和知识迁移这两部分是,课件中会出现相应的演示按钮和next按钮,应先按演示按钮,再按next按钮进入到下一步。本课时的课件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能从画面上直观形象的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印度,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在通过读图认识印度这个环节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与知识的局限性,让他们充分地说,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即使纠正错误。

8、2在活动开展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切忌将这种指导变作包办或控制。3课前可让学生找找世界地图,对地图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2课时一、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印度的历史和文化的种资料。2多媒体课件。3实物投影仪。二、教学过程(一)视觉冲击,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舞蹈(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2有谁知道这种舞蹈是哪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呢?3对,这个国家就是美丽的印度。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刚才所见到的印度舞蹈?(印度舞蹈轻柔抒情、动作优美流畅,节奏鲜明,极富韵味,再华美的语言也无法形容印度舞蹈给人们带来的赏心悦目的美感。)4舞蹈在印度被认为既是娱乐又是劝人行善的艺术形

9、式,因此,几乎每个印度人都能跳上几下。每逢庙会或是节日,人们更是通宵达旦地跳舞,乐此不疲。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愿意的话,我们也跟着学一学。(多媒体课件播放录像)(设计意图:以欣赏音乐,欣赏舞蹈等,旨在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感受印度的文化,而并不是由教师的讲解来实现。)(二)阅读教材,加深认识1印度和我们中国一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书中对这方面已经作了简要的介绍,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认真阅读。想一想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印度的历史和文化?2学生自学5961页的内容。3你对哪一方面感兴趣,请你再找出有关的内容仔细读一读。读完后在小组内练习介

10、绍,过一会每小组推荐一位最好的同学在全班介绍。4学生准备、老师指导5学生汇报泰姬陵 师: 听了你的介绍老师仿佛身临其境,的确,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词。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宏伟陵墓,正如万里长城一样,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和文明古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印度还有许多著名的古建筑,让我们一起欣赏,出示相关图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师:有机会到印度一定请你做导游。你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灿烂的佛教文化,难怪唐玄奘会不远万里来到古印度求经。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师:你这位导游说的很专业嘛!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数字,我们如何学习数学?我们的生活会什么样?阿拉伯数字发明推动了现代数学和现代科学

11、的发展。印度文豪泰戈尔 师:你是个很爱读书的小导游,泰戈尔的作品的确独具魅力,富有“信爱、童心、母爱” 的思想,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同学们想了解泰戈尔的作品吗?老师在这里向你们推荐几本,出示。(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师成了引导者,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建议。)(三)质疑问难,深入探究1通过学习,我想你们一定对遥远而陌生的印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说说你的感觉,印度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2你认为印度文化在全世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设计意图: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

12、社会延伸。在这里,教师除了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对课堂进行小结,更打开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的大门。)(四)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印度确实是人杰地灵,它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使它历经岁月的风风雨雨依然令人神往,它与中国、埃及、古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真的是名副其实,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在将来去印度旅游观光,亲身领略那儿独特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本课时的课件设计主要让学生知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课件对课本内容稍作了扩充,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

13、欣赏的态度。点击猪八戒进入第二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印度舞,让学生看着图片说说印度舞的特点后再欣赏一段印度舞,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印度的文化。接着是出示一副超链接图,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之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时,任意点击相应内容(泰姬陵、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印度文豪-泰戈尔)进行演示(学生汇报哪一点,就点击哪,会出现一只小手,然后点击鼠标就返回),以更详细地了解印度历史和文化。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印度是我国的邻国,但学生比较陌生,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事先布置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关于印度的一些材料,让学生自行探究。2.由于要收集的材料较多,为了保

14、证学生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只需负责某一特定的小专题,这样学生便于操作。第3课时一、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有关印度传统文化的资料。2在班组举办“别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图片展或文字说明,并张贴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3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过程 (一)欣赏展览,感知异域风情1同学们,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对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所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教义的影响,除此以外,它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成为印度的象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2教室四周都张贴了许多图片和文字,请同学们大致浏览。3

15、学生自由观看。(媒体播放印度歌曲)4刚才大家看见的图片介绍与文字说明都很真实地反映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你看到了哪些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设计意图:学生一旦离开座位,重新组合,展开辩论,难免情绪激动,提高音量,教师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调控好课堂。)(二)组织讨论,如何对待不同文化1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人都信仰宗教,因此也就有了许多与宗教有关的独特的生活习俗。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独特的生活习俗2交流:课文介绍了印度的哪些独特生活习俗?(媒体出示奉牛为神和恒河沐浴)3由于印度是个宗教国家,不杀生思想盛行,所以一切动物都在保护之列。尤其“奉牛为神”!(出示“奉牛为神”图片),师:在印度

16、有许多牛的雕像,大街上汽车都要给这些所谓的“神”让路。老师在想,要是做牛,一定得做头印度牛!多幸福呀! 4那恒河沐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介绍)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与我们生活完全不同的民风民俗呢?这儿有四道思辨题,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其中的一道进行辩论。按题目选择重构学习小组6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加其中一组的活动。思辨题:(1)对于将“神牛”迁移出城市的行动,你是赞同新德里居民的意见,还是赞同外国游客的观点?为什么?(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如何对待它?是保留,摈弃?还是举个例子说明一下。(3)如何看待印度教徒恒河沐浴这一习俗?7交流:请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一名代

17、表陈述本组意见,一定要综合大家的观点。8师小结: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民风民俗,我们应该理解、尊重、求大同存小异,并尽自己所能去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设计意图:通过对富有宗教气息的“恒河沐浴”和“奉牛为神”两种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印度独特的文化生活习俗,并鼓励他们进行客观的评价,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自己去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三)组织探究,寻找身边的印度1不管怎么说,事实上,随着经济发展,印度对于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我们生活中,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身边就有许多东西都与印度有关,谁来说一说?2师补充印度飞饼、瑜珈等。3如果有可能,你愿意成为一名中印文化亲善使

18、者,为加强中印两国间的文化互助做力所能及的事吗?为什么?(设计意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学生通过上网了解了一些关于印度信息,要求学生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用简单的话语交流。)(四)网游印度:课外延伸1印度,不愧为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使印度成为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十分迷人的国度,她的历史与文化让我们着迷,她独特的习俗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你们向往这样的神秘之旅吗?2网游印度:(播放印度风光图片,印度歌无名为背景)3今天,我们只是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我还向大家推荐一些关于印度的网站,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游览印度。印度旅游 印度概况 4作业:(出示作业,印度歌为

19、背景)课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介绍印度”的手抄报,要做到图文并茂。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印度人民的生活生产、风土人情,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的文化多样性。本课时一开始点击媒体播放印度歌曲,让同学们听着音乐下位置在教室里浏览反映了印度人民的生活习惯的图片和文字,然后让学生去阅读课文,看看印度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应点击媒体,让学生看奉牛为神和恒河沐浴的图片,接着进行小组讨论,媒体出示思辨题。在对印度总的学习了解之后,让学生欣赏印度风景,介绍一些关于印度的网站,进一步激发学生更深的了解印度的兴趣,最后出示作业,请

20、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介绍印度”的手抄报,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1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看张贴在教室四周的材料,为以后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2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3教师在授课前必须阅读大量有关课堂教学的信息材料,做到有备无患,避免发生科学性的错误。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我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课堂语言,在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时,学生也兴趣盎然,积极与老师配合,但课后当我问及学生通过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时,学生不能很

21、好的回答。这就告诉我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除了注重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这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也是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方面。而在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域文化这个板块的学习中,在引导学生关注印度独特的生活习俗的情况下,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并能进行客观的评价。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小小论坛”为学生的交流畅通了渠道,学生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也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学生的自悟和教师的启发相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