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906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 南太平洋岛国独立后现代化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当代世界的格局,各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了摆脱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世界的非殖民化过程推动了南太平洋岛国走上了要求国家独立的道路。从1962年西萨摩亚独立,至1980年瓦努阿图成为该地区最后一个独立国家,南太地区九个岛国均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独立,建立了独立民族国家,为其日后的政治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由于南太平洋地区在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经济和政治社会结构、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其独特性,其独立的方式和途径与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也有所不同,这些都对该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4.1独立后政治发展的特点(一)南

2、太平洋岛国政治制度的多样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太平洋地区人民就在为争取独立,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展开了艰难的求索。各地区纷纷发起与殖民势力、傀儡势力相对抗的抵制运动,迫使殖民势力作出一定的让步。并在该地区移植了一系列的现代政治制度,如议会制度、政党制度、内阁制度、选举制度等。这些制度得以推行,并逐步发展形成该地区多样化的政治体制,为南太平洋国家独立后的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总体来看,南太平洋各岛国政治制度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种,即共和制和君主制。实行共和制的国家有斐济、基里巴斯、瑙鲁、瓦努阿图;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巴布亚新几内亚、图瓦卢、所罗门群岛,其国家元首是英国国王,总

3、督是英国国王的代表;汤加和西萨摩亚同样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国家元首是其国内传统国王或领袖。南太平洋大多数岛国实行一院制的议会,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巴斯、瑙鲁、汤加、图瓦卢、西萨摩亚、所罗门群岛,只有斐济议会推行两院制,分为上院与下院,上院是酋长院,是由斐济传统酋长担任,下院为代表院,由选举产生。在南太地区存在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乃至无政党等多种政党形式。在南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受特殊的历史特点,文化、宗教因素、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政治制度是呈现出其特有的,具有岛国地域特色的多样性。(二)南太平洋各岛国的政治制度形成受殖民势力和联合国的主要影响南太平洋各岛国主要受到英国和德国以及后

4、来联合国的托管制度的影响。南太平洋各国中,汤加、斐济、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大部、图瓦卢、基里巴斯为英国的殖民地,而西萨摩亚、瑙鲁、巴布亚等地为一战前德国的殖民地。一战后,德国战败,国际联盟把西萨摩亚划归新西兰,把瑙鲁划归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管,由澳大利亚代表三国行使主权。二战后,由于德战败,其殖民地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十七条之规定,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之下。43(P528)澳大利亚、新西兰为这些托管领土的管理者,因而,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南太地区政治走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英国在殖民时期就对该地区各国现代政治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独立过程中,南太地区英国前殖民地大都参加了威斯敏斯特体系

5、,各国何时实行自治或最终独立日期的确定,都必须经由英国政府的同意。各国的独立不是通过反殖民独立斗争,而是通过与英国的协商和平获得的。宪法、政治体制及涉及到内部事务的许多问题,都是在英国和本地政治领袖的协商之下确定的,是与英国推行非殖民化惯常的作法相一致的。如在基里巴斯、图瓦卢、斐济、所罗门群岛等地关于独立的谈判中,英国是作为一种力量积极参与的,甚至起着主导作用。英国一方面要保护它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在殖民地内部的冲突的两个或多个土著力量中充当仲裁者的角色。殖民地的立法委员会首先提出并讨论有关宪法及独立的问题,而后在伦敦举行一次讨论殖民地问题的会议,由殖民地各类精英和英国代表出席,但各项事务的

6、最终决定权在英国。英国殖民地的许多事务都曾由这种形式去解决,如讨论所罗门群岛的独立问题,斐济的选举制问题,基里巴斯的巴拿巴人问题等。因而,英国对南太平洋地区政治现代化发展中的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2、联合国对南太平洋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西萨摩亚,瑙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作为德的殖民地,二战后由德委任统治,其政治现代化的开启受到德国的深刻影响。二战后,受联合国委托管理,其政治制度的发展受到委托管理制度的影响。联合国宪章第七十六条,“按据本宪章第一条所载联合国之宗旨,托管制度之基本目的应为:(子)促进国际和平及安全。(丑)增进托管领地居民之政治、经济、社会及教育之进展;并

7、以适合各领地及其人民之特殊情形及关系人民自由表示之愿望为原则,且按照各托管协定之条款,增进其趋向自治或独立之逐渐发展。”44(514)在国际社会的要求和压力下,这些岛国最终取得独立。殖民地的人们和他们的领袖在独立及独立后的政治制度的制定方面,负有基本的责任。在地方立法会议之上建立制宪大会,一切决定权皆在制宪大会,由国际社会派出顾问帮助殖民地人民决定有关独立及社会发展事项;所有法律皆须从当地人们的意愿和要求中获得合法性。因而,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home-grownness)。45(P44)但事实上,澳大利亚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影响重大,在此就不赘多说了。(三

8、)南太地区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受地缘政治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作为外源的后生型的现代化,是外部世界冲击的产物,并由外在因素开启的。但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在南太平洋各岛国出现政治发展的多样性,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由众多岛屿组成,地域分散,往往缺乏一个较统一的政治权威中心。再加上各殖民地长期以来主要受到宗主国“分而治之”政策的治理,从而难以形成统一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国家观念,因而也导致了南太地区政治发展的多样性,并给南太地区以后的现代化带来诸多不利影响。4.2独立后政治现代化及其困境殖民及独立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建构,为南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初步

9、基础。几乎全部岛国都是移植了西方的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对于一百多年前尚处于原始落后状态中的地区和人们来说,这种移植不失为一种崭新的、进步的借用,这种移植使它们跨越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中,可以说是这个地区历史的飞跃。但如何使这种移植的政治制度,在缺乏其生长的根基和土壤的环境中运作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适应当地的条件,成功地运作并本土化,这是南太平洋岛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最严峻的考验。在探索中前进,是南太平洋地区追求政治现代化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南太平洋各国在获得独立后,积极推行“本土化”(Localization)政策。独立之初,外国人不仅控制了大部

10、门经济部门的所有权,而且还占据了各国政府及大多数人企业中几乎所有管理和技术部门的职位,本土人仅拥有少数企业,且企业规模很小。各国的政治家们为独立后国家处于这种新殖民主义(Neo-Colonialism)状态中而忧心忡忡。消除国家的依附性状态,在国际社会中求得一席之地,成为他们努力的目标。例如,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委托英吉利亚大学海外发展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分析巴布亚新几内亚该如何解决这种依附性状态的问题,该小组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后,起草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指出,独立的巴新必须取得主权上的完全独立,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这同样是南太平洋各岛国面临的迫切问题。各国纷纷实行“本土化&rdqu

11、o;政策,主要是用本国人取代外国人,担任政府或行政公职。巴布亚新几内亚,1972年全国尚有7,900名外国人在各部门充当公务员,到1988年,就只有1,719名了。在所罗门群岛,1982年9月,政府宣布176名在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部门工作的外国人,将有1/3被本国人取代。46(P11-12)这种本土化政策,确实是获得进一步独立的有效方法。随着政府部门及私人企业中本土化政策的推行,本国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得到更多的工资。此外,政府设立更多的行政部门和职位,雇用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巴布亚新几内亚在1960年,本土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雇员仅5,000名,到1990年,已增加到50,000名。47(P14)同时,推行本土化政策,使独立后国家得以彻底地摆脱依附状态,将政府与行政权力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