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4345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XX县XX街道办事处XX村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XX县XX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地点:XX县XX街道办事处XX村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一二年六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11.1.2 财务状况2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21.2 项目建设方案2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3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3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31.4 项目效益4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41.6 综合评价4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建设条件103.1 项目区概况103.1.1 建设地点选择103.1.2 自然条件103.1.3 社会经济状况11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12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3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13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5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64.1市场分析16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164.1.2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7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184.3市场风险分析18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18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18第五章 建设方案205.1 产品

3、方案和建设规模205.2 建设规划和布局20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15.4 工艺(技术)方案225.4.1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225.4.2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235.4.3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245.4.4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245.5 设备方案255.5.1 设备选型255.5.2 设备清单255.5.3 设备来源265.6 建筑方案265.6.1 建筑物(主体工程)265.6.2 辅助工程、其它工程265.7 节能减排措施265.8 实施进度安排265.8.1项目建设工期265.8.2分月进度安排265.8.3 绘制工程建设进度表27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4、 29 -6.1环境影响- 29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9 -6.3评价与审批- 29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30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0 -7.1.1 项目建设法人组建方案- 30 -7.1.2组织机构- 31 -7.2 劳动定员- 31 -7.3 经营管理措施- 32 -7.3.1 工程管理- 32 -7.3.2财务管理- 33 -7.3.3工程招标方案- 33 -7.3.4 设备物资管理- 33 -7.4 技术培训- 34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4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5 -8.1 投资估算依据- 35 -8.2 投资估算- 35

5、 -8.2.1总投资- 35 -8.2.1.1建设投资- 35 -8.2.1.2 流动资金- 36 -8.2.1.3其他- 36 -8.3资金来源- 36 -8.3.1 中央财政资金- 36 -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37 -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 37 -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 37 -8.3.5 其它- 37 -8.4资金使用和管理- 37 -8.4.1 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37 -8.4.2银行贷款使用和管理- 38 -8.4.3其他- 38 -第九章 财务评价- 39 -9.1 财务评价依据- 39 -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 39 -9.2.1营业收入-

6、 39 -9.2.2营业税金及附加- 39 -9.3总成本及营业成本估算- 39 -9.3.1项目单位成本估算- 39 -9.3.2项目总成本估算- 40 -9.3.3经营成本估算- 40 -9.4财务效益分析- 40 -9.4.1盈利能力分析- 40 -9.4.2清偿能力分析- 41 -9.5不确定性分析- 41 -9.5.1盈亏平衡分析- 41 -9.5.2敏感性分析- 42 -9.6财务评价结论- 43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4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4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4410.2.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4410.2.2 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4510.

7、2.3 辐射带动能力分析46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710.3.1农民增收4710.3.2农业增效4710.3.3对比分析48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名称:XX县XX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所有制形式:股份制XX县XX瓜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注册资金300万元,社员85户。本社以该村蔬菜种植户为社员,社员由村民代表商议表决通过。由社员大会通过本社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聘请总经理。本社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本社依法为社员

8、提供各项服务:统一落实种植计划,以保证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统一购买种子、农药、设备等,以降低生产成本;统一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强化产品质量;统一加工销售,在蔬菜种植管理、产品加工上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企业生产扣除当年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成本,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和风险金后可分配盈余,返利按分配盈余总额一定的比例,按种菜社员蔬菜交易量进行换算折合成现金进行返利。本社为每个社员设立个人账户,主要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量化为该成员的公积金份额以及该成员与本社的蔬菜交易量。公积金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以及弥补亏损。XX县XX街道办事处反季节蔬菜产业刚刚起步,作为一种新兴的设施

9、农业,XX县XX街道办事处政府领导班子看到了反季节蔬菜产业对XX县XX街道办事处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契机,将反季节蔬菜产业定位于充分整合和利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生态优势、技术优势、发展适销对路的反季节蔬菜产品,依托城郊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反季节蔬菜产业。1.1.2 财务状况合作社2011年底资产总额达到335.19万元、非流动资产263.09万元、流动资产72.10万元、负债总额9.55万元、所有者权益325.65万元、净利润25.65万元、投资报酬率7.65%。合作社2012年6月底资产总额达到369.86万元、非流动资产283.09万元、流动资产91.77万元、负债总额9.20

10、万元、所有者权益360.66万元、净利润35.01万元,经营情况良好。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熊春锋,男,48岁,大学学历,现任XX街道办事处XX村青年书记,群众基础好,诚信度高,无不良贷款。1.2 项目建设方案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2012年河南省XX县100栋温室反季节蔬菜种植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XX县XX街道办事处XX村1.2.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该项目实施后,新建31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100栋,种植返季节三茬,年产反季节蔬菜15万公斤,品种包括黄瓜、韭菜、芹菜、西红柿和各种小菜等。100栋温室大棚全部由农户自行种植,在本地市

11、场销售鲜菜。1.2.3 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技术来源的可靠性与可得性:XX县具备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设备。项目依托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河南省农业大学,能够提供设施蔬菜生产的高新技术。项目实施后,需购置机械设备100套,水利配套8台套。建设31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100座,打井2眼。项目建设期限2年。1.3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29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为275.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5.00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总投资290.0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补贴资金40万元,省级财政补贴12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万元,金融机构贷款100万元,

12、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34万元。1.4 项目效益项目实施后,新建日光温室大棚100座,可实现销售收入115.00万元,利润84.49万元,带动农户25户,直接安排就业25人,间接带动就业100人,对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力发展棚模经济将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重大作用。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2、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3、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4、XX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文件5、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1.6 综合评价本项目是XX县农业结构

13、调整、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项目,属XX县重点发展八大产业之中的重点产业化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有利于项目区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现代化、科学化和生产绿色无害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档次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丰富市场供应;有利于项目区现代农业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振兴、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探索出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并为河南蔬菜产业化推广提供借鉴经验。通过对项目区的实地考察和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XX县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政策,符合项目区的产业

14、发展方向;(2)该项目技术方案合理,实施条件有保障,项目设计方案可行; (3)项目投资规模适度,投资结构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4)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蔬菜产业是一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因此,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的蔬菜出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年增加,特别是1993年后,蔬菜出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的蔬菜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是世界第五大蔬菜出口国。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山东、福

15、建、浙江、江苏、新疆和广东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省区,日本是我国蔬菜出口最主要的国家,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26.42%。东盟是我国蔬菜出口重要贸易伙伴,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15.5%。对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德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29.34%;对德国出口增长32.36%;对俄罗斯出口增长21.94%;对韩国出口增长13.15%。XX县蔬菜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周年生产能力差,品种单一,育苗技术落后,技术集约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投入严重不足、融资困难、扶持力度小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XX县蔬菜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为

16、了改变这种面貌,XX县政府决定在发展反季节蔬菜建设上大做文章,提高农业产业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建设日光温室大棚,进而实现反季节蔬菜产业规模化生产的目标。反季节蔬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显现,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X县是农业县,长期以来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为了强县富民,县政府聘请专家对XX县农业结构和发展农业产业进行了充分论证,在此前提下,决定以产业建设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明确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八大产业,其中设施农业作为重点产业项目之一

17、,反季节蔬菜产业被列入到发展设施农业项目中。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要求逐步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社会化。反季节蔬菜生产即需要产业化带动,又需要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落后的种植方式。XX县发展反季节蔬菜产业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项目本着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组装最全、基础设施最强、品质最优的标准建设大型反季节蔬菜产业基地,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本项目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和要求进行规

18、划建设,以达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反季节蔬菜生产是XX街道办事处新兴产业,具有成为优势主导产业的潜力,存在较高的增收潜力。本项目建设就是要达到反季节蔬菜的产业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3、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需要XX县XX街道办事处政府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条件,发挥自身的产业、市场、经营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不断增强XX县XX街道办事处农业产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质量优势、产业化经营优势。坚持“质量是生存之本,信誉是发展之魂,产业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通过对反季节蔬

19、菜产业的深度挖掘,拉长产业链,形成大规模的产业群,从而实现区域反季节蔬菜产业合理布局,科学组装,资源共享,通过“三统”(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品牌),达到“两化”(规模最大化、效益最大化),有效增强基地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本项目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要求规范进行建设,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原则,用符合标准的生产工艺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培育反季节蔬菜产业基地,打破反季节蔬菜生产的瓶颈,示范带动区域反季节蔬菜汇标准化生产,增强区域反季节蔬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3.1.1 建设地点选择项目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统一标准化的建设原则,选择土质肥沃、耕

20、性较好、气候适宜的XX县XX街道办事处XX村,该地区土壤为黄粘土,土非常适合种植蔬菜。项目用地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农户自行建设,新建3100平方米的反季节蔬菜大日光温室大棚100座。3.1.2 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XX街道办事处处于北温带西风环流圈内。四季分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气温回升较快;夏季时间较短,气候温热,雨热同季;秋季雨水减少,气候多变,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寒冷,雨雪较少。XX街道办事处年日照时数290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5。年太阳总辐射量5686.9兆焦耳平方米。可以满足和超过各种作物生长需要,光能资源充足,无霜期127130天。 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

21、,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对水分的需求。春季(35月)少雨,降雨量仅占全年的8。秋季(910月)比较稳定,降雨占全年的13.114.8,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春旱严重,发生频率占87,夏旱与秋吊各占100左右。灾害性天气如低温冷害、风、雹等也频繁发生,春旱和低温冷害是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2)水资源XX街道办事处有丰富的水资源,地下水易开采,单井出水量在60m3/h以上,满足蔬菜生产用水。(3)地形、地貌、土壤XX县XX街道办事处位于XX县东北部,地处滑县、XX县、内黄三县交界,距县城18千米。面积146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以上,基本地貌为平原区。目前耕地12万亩,其中水浇地9

22、000万亩,人均耕地1.2亩,土质肥沃,耕性较好。土壤养分主要表现缺磷。因此,因土种植、因地施肥、增施有机肥料及化肥,促进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3.1.3 社会经济状况XX村位于XX县XX街道办事处东北,新修省二级公路XX内公路贯穿南北,濮鹤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互通式立交桥紧临镇区,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80户,1400口人,耕地面积1800亩。农民人均收入2200元。1000亩蔬菜基地远近闻名。3.1.4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1)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XX县的各项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

23、围绕强县富民目标,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形成了农牧林各业协调发展,一、二、三产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坚持不懈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较快,无公害疏菜、脱毒马铃薯、小米、绿豆、粉条等农产品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大力推行舍饲养畜,走出一条户户养畜的新型农区畜牧业发展之路。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牧业发展,重点推进了蔬菜加工、玉米深加工、马铃薯淀粉加工、白鹅养殖加工、杂粮杂豆精选、林果业等产业化项目。(2)生产资料供应XX县农用生产资料供给已经形成系统,由政府系统和公司系统进行供给,市场环境良好。(3)生产

24、技术XX县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大学,能够进行陆地蔬菜种植加工、技术创新。(4)产品销售项目区产出的产品全部通过本地蔬菜批发市场进入鲜销流通渠道销售。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3.2.1 政策、资源、市场、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1、政策环境2010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强调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

25、力。2、资源优势XX县自然环境好,无污染,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条件得天独厚。县内无大型化工厂,水质好,污染少。具备发展优质、绿色食品的基本因素,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首选基地。3、市场优势XX街道办事处反季节蔬菜产业项目将在2年内实施完成,按设计和目标,XX街道办事处反季节蔬菜产业将会成为地区强势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XX县的反季节蔬菜大多依靠外地,所以在XX县内发展反季节蔬菜市场前景相当好。4、科技优势目前,XX街道办事处有农技服务推广站,推广站人员5人,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只有3人。为了发展蔬菜产业,计划培养和招聘技术人才2名。同时,项目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

26、院和河南省农业大学,两地具备蔬菜生产技术的人才力量雄厚。5、基础设施条件优势项目经过前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细致的论证,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通迅发达、水资源丰富、群众极积性高、群众基础好。其它建设条件基本准备到位,项目被列为XX县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选址规划和建设用土已经获得有关方面的批准,项目建设自筹资金已经落实,各项前期工作已经就绪,项目土建工程方案,已经基本确定,目前项目只等待上级批准实施。3.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XX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障碍在于资金不足。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加之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农业,二产和三产拉动经济的力量不足,因此,项目资金来源问题阻碍蔬菜产业发展。总

27、体上,XX县农业技术服务和推广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规模发展蔬菜种植、加工产业,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为产业发展服务,如何吸引农业院校大学生来县服务和工作,是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建议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一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提高项目建设水平,发挥政府在产业经营中的指导、协调作用;二是重视进一步提升建设单位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增强产业化经营能力,为满足项目建设后的需要,尽早开展引进技术、管理人才,加快员工技术培训;三是继续加强与科研单位、技术产品优势单位的产学研结合,完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依托其先进的技术、人才优势共同建立产业化平台,提高企业综合开发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8、四是通过与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推广优良品种、产品质量控制技术和加工技术,保证高品质生产的需要;五是不断完善市场和营销渠道建设,发挥品牌优势,增强市场影响力和产品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市场分析4.1.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和市场前景分析(1)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蔬菜产业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项重要产业,因此,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我国的蔬菜出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年增加,特别是1993年后,蔬菜出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的蔬菜出口量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荷兰,是世界第五大蔬菜出口

29、国。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7%,山东、福建、浙江、江苏、新疆和广东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省区,日本是我国蔬菜出口最主要的国家,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26.42%。东盟是我国蔬菜出口重要贸易伙伴,占全国蔬菜出口总额的15.5%。对美国、韩国、俄罗斯和德国的蔬菜出口增长迅速,其中,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29.34%;对德国出口增长32.36%;对俄罗斯出口增长21.94%;对韩国出口增长13.15%。特别是近几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即使在冬季也希望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这就促进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XX县周边地区每年反季节蔬菜需求量

30、在10万吨,反季节蔬菜种植的缺口较大。(2)市场前景分析随着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改变,反季节蔬菜市场出现新的需求前景,应时的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蔬菜消费的区域化和人文化品质也在逐步提升,这是一个极大的市场。在XX县周边市场上,城乡对蔬菜的需求不断的增长。因此,发展返节蔬菜市场前景良好。4.1.2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反季节蔬菜系高产高效产业,是农民快速致富的“短平快”项目,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生态蔬菜产业是发展方向,反季节蔬菜产业具有多种类、多品种、多茬次、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的特点,俗称“一亩园十亩田”,是诸多农业产业化项目中最有活力的“短

31、平快”开发项目,发展蔬菜产业,有利于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效益,同时绿色蔬菜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大批农村劳动力,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快速增收将发挥重要作用。发展反季节蔬菜产业,是向广城镇居民提供新鲜、营养、健康、安全的,有机鲜活蔬菜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内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达到优质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花色品种多样、繁荣市场的根本目的,保障“菜篮子工程”建设健康顺利向前发展。根据国内外蔬菜市场的发展状况,对蔬菜的安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品牌意识不断作强,积极打造蔬菜品牌、名牌,提高蔬菜产品信誉度,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经。4.2

3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项目以“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组织、农户自主建设,建设100栋反季节蔬菜大棚,产品全部以鲜品出售给本地市场。4.3市场风险分析4.3.1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项目产品主要是新鲜陆地蔬菜生产,面对的市场主要是国内市场。市场价格风险是主要的风险。蔬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很大,市场的需求量难以把握。蔬菜的品种和品质也是决定蔬菜价格的一方面因素。对于国际市场而言,蔬菜的风险主要是质量问题。农药残留影响蔬菜出口,成为蔬菜出口的主要风险。陆地蔬菜易受自然灾害影响。鉴于XX县农业气候条件,自然灾害也是陆地蔬菜生产的风险之一。4.3.2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一是要在蔬菜品种上

33、下功夫,培育品质良好的蔬菜品种,能够符合消费者需求,二是注重生产技术管理,保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和优势蔬菜生产标准;三是密切注意市场动态,不断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时刻保持处于市场的前沿状态,用技术不断创新化解市场风险。四是提高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防范灾害性气候对陆地蔬菜生产的风险。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项目依据反季节蔬菜生产标准,结合县内市场对蔬菜需求增长趋势,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基础、技术条件,标准化建设反季节蔬菜大棚100座,种植面积171000平方米(每座3100平方米),每年种植反季节蔬菜3茬,年产反季节蔬菜1100吨,品种包括黄瓜、韭菜、

34、芹菜、西红柿和各种小菜等,产品全部销售在本地内市场。5.2 建设规划和布局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现有基础及建设条件,主要的建设任务和规模如下:1、建设规模建设31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大棚100栋,年种植反季节蔬菜3茬,年产蔬菜1100吨。2、土建工程地上部分采用菱镁复合材料建设,地下部分(地基)用石头和混凝土建设),项目土建工程详见附表2-1。3、水利建设项目完成100栋日光温室的水利配套建设,其中打深水井8眼,完成项目区内100栋日光温室的水利工程。4、机器设备项目购置生产用卷帘机等机械设备100台(套)。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采用中华

35、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100187-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蔬菜生产主要技术规格和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0084-9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168-1995)环境空气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大允许浓度(NY/T391-2000) GBl95-85包装储运指标标志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5.4 工艺(技术)方案5.4.1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名特优抗病蔬菜新品种种苗繁育

36、技术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常规育苗技术脱毒育苗技术壮苗培育移 栽高效栽培配套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收获加工分级筛选鲜菜销售蔬菜加工产品质量检测包装上市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流程5.4.2 工艺(技术)流程说明项目本着无公害蔬菜的标准栽培反季节蔬菜,无公害栽培是一种不用按照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少施化肥和对农药进行选择使用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其他情形的污染也应注意,所以项目的选择很重要,一般选择土壤、空气、水源没有污染的地块,并且土壤质地要好。蔬菜无公害栽培包括设施无公害栽培和露地无公害栽培。1、栽培措施品种选择。栽培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有关资料记载,尽可能的选择对病虫

37、害抵抗力较强的蔬菜种类和品种。目前主要生产的蔬菜品种有:黄瓜、韭菜、芹菜、西红柿和各种小菜等。随着新品试验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新品种。土壤处理。有的园地由于连作多年,土壤中某种病虫害可能非常严重,这样可采用土壤长期浸水的方法,也可采用土壤消毒或深耕曝晒,但注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肥料的使用。无公害栽培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肥料,以逐渐培养土壤优良的物理、化学性状,从而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以及微生物的繁殖。2、病、虫、草害防治栽培防治。一般使用的方法包括土壤管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等。土壤管理以浸水或翻耕为主,浸水可消灭害虫的虫卵、幼虫或蛹。轮作或豆科作物与其他作物轮作效果较好。物理防治。该方法主要

38、有遮掩、捕杀、诱杀等方法。遮掩法包括搭设塑料防护网、果实套袋等;捕杀法就是人工捕捉卵、幼虫或成虫;诱杀法可利用黑光灯、性诱芯及糖醋液等方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如天敌)进行病虫防治的方法。生产上应用的有寄生性昆虫中的寄生蜂、寄生蝇,捕食性昆虫中的草蛉、瓢虫等。此外还可利用枯草杆菌、放线菌等拮抗微生物直接或间接抑制病菌。杂草防治。杂草防治可沿用人工锄草的方式或者在行间种植生长快的绿肥作物以抑制杂草生长。5.4.3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本项目的工艺技术主要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该所是中国最具权威的蔬菜与花卉种植激素研究所。长期以来,作为XX县技术依托单位

39、,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为XX县农业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本项目工艺技术可靠和可得。5.4.4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1、项目区反季节蔬菜项目区按标准化平整土地建设,设计要求成方成线,南北道路三条,东西道路一条,路宽6米,全长4公里。2、水利设施项目区内打井8眼,配置水利设备8套,通过地埋管将水引入各户使用。3、机械购置购置自动卷帘机100台。5.4.5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水资源平衡、草畜平衡)分析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表名 称消耗量(亩)产品产量(吨)蔬菜种植面积171000鲜菜11005.5 设备方案5.5.1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依据项目工艺技术的要求,按照先进、适用、符合原料特点的

40、原则进行选择。5.5.2 设备清单共计添置设备308台(套),水电设备8台套,机械设备100套,300台,设备清单详见附表 2-2。5.5.3 设备来源项目生产设备优先选择国内技术先进、质量优质的厂家,按照公开招标的方法进行设备采购。本项目添置的主要设备包括农业机械和水利配套设备。5.6 建筑方案5.6.1 建筑物(主体工程)建筑工程为100座日光温室大棚的建筑工程,采用菱镁复合材料建设,地下部分(地基)用石头和混凝土建设。5.6.2 辅助工程、其它工程公用工程包括道路建设和机械设备购置。5.7 节能减排措施采用膜下滴灌技术,减少用沟渠排水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5.8 实施进度安

41、排5.8.1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1年。5.8.2分月进度安排1、2012年7月15日-8月15日初步设计2、2012年8月15日-9月15日施工图设计3、2012年9月15日-10月30日土建工程建设4、2012年9月20日-11月10日设备订货、采购5、2012年10月15日-11月30日人员培训6、2012年12月1日-12月30日设备安装、调试7、2013年4月1日-4月30日种植、收获8、2013年4月5日-4月30日项目总结、验收5.8.3 绘制工程建设进度表详见项目实施进度表表52。附表5-2 项目建设计划进度表第一年第二年1234567891011121234初步设计施工图设

42、计土建工程建设设备订货、采购人员培训设备安装、调试种植收获项目总结、验收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6.1环境影响本项目为蔬菜种植,主要使用农家肥和少量化肥,不会对土地和植物产生污染。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和陆地设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特别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施用标准和使用量。6.3评价与审批本工程为蔬菜生产新建项目,采用现代化技术生产,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项目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选址符合总体规划布局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结论可信。经环保部门同意该项目在拟选项目区建设。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为全面落实县委经济工作

43、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创造现代农业新特色,把XX街道办事处建设成为全县高效农业集中区,必须加强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组织管理。采用合作社理事长负责制,下设工程指挥部、物资流通部、财务管理部、技术服务部、办公室五个部门,负责项目的建设。项目由理事长负总责,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实施的管理、计划、进度安排,物资流通部负责工程物资的采购与运输,财务管理部负责管理财务,技术服务部负责组织工程的实施进程中的技术数据测量与监督,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7.1.1 项目建设法人组建方案项目采用理事长负责制,统筹协调项目建设进度、资金安排、人员调度。各相关部门和协会会员为规划执行小组成员。是规划实

44、施的具体执行部门,并设置规划实施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负责规划实施的和管理的日常事务。工程指挥部设置总指挥1名和副总指挥1名,负责工程指挥。物资流通部设置管理人员2名。财务管理部设置现金员1名,会计1名。技术服务部设置技术服务员2名。项目建设组织机构示意图:技术部办公室财务部物资部工程部项目法人项目建设办公室 7.1.2组织机构将不断完善和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机构,以保证项目进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织机构设置图:组长副组长副组长副组长办公室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供应部基地办加工厂项目建成后组织管理示意图7.2 劳动定员项目的劳动人员为协会的农户,

45、高管人员1人,管理人员2人,技术人员2人,生产工人20人,共25人。7.3 经营管理措施本项目是一个典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项目,将按照“市场+基地+农户”、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管理模式运行。项目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是加强基地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赋予产业化龙头的能量,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扩大加工规模,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密切基地与农户之间的产业化关系,形成紧密型的生产联合体,推广优良品种,强化为农户的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基地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保证基地充足的优质原料需求。基地经营管理模式采用合作社理事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基地各部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