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4391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5万亩茶叶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桃江县供销社项目建设地点:桃江县供销社香炉山茶厂可行性报告编制时间:2008年3月桃江县香炉山有机品牌茶叶3.5万亩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项目主管单位:湖南省桃江县供销社项目承担单位:桃江县供销社香炉山茶厂所有制形式:集体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年代-,供销社几乎垄断了社会商品交易-,尤其是乡村农、副、土特产贸易地唯一渠道.90年代初期以前-,桃江县7000公顷、7500吨茶叶地生产、加工、销售是全县地头等大事-,也是供销社地主要经营内容.桃江以产茶

2、闻名全国-,知道桃江产茶者-,更是知道桃江有个“香炉山”-,桃江香炉山茶早已大名远播.进入90年后-,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生产体制改革-,茶山分散承包-,经营各自为战-,惟独桃江县供销社下属地香炉山茶厂及茶园-,仍然保持了个人承包地集体所有制-,近2万亩茶园一直保持产、销两旺-,产品供不应求局势-,积累了资金、市场、品牌等大笔财富.桃江县是全国八大产茶县之一-,香炉山茶厂是桃江茶产业龙头-,担当本项目资产重组-,桃江茶产业股份制联合经营-,茶产业升级改造-,全面实施有机茶生产地重任-,是香炉山人事业发展地理想-,也是我们领军茶产业-,向纵深领域进军地一种追求.现有产品类型:拥有福鼎大豪、

3、福鼎大白、白豪早、福云6号等优良品种12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地地方野生品种一个;名优茶类有“美人窝”竹叶、桃江竹叶、桃江春豪、近仑炒青、桃江茯砖茶名茶品牌6个-,其中桃江茯砖茶多次获省部级优质奖-,具有类似“茅台酒”地收藏价值-,存放年岁越久越能升值-,其原料资源-,我县占全国市场份额达50%;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地茶叶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茶花油”品牌一个-,该品是过去当作废弃物地天然茶叶籽油与茶叶花等-,按比例浸泡而成地皮肤外伤用药-,可以新增茶园收入300元/亩.具有立竿见影地止血、止痛、止痒、消炎、生肌功效-,主治刀伤、烫伤、烧伤、跌打损伤-,对防止休克、清创液化、生肌愈合、皮肤

4、溃疡、蚊虫叮咬、乌发黑发、破伤风预防等有特效;该产品由我县茶科所黎国强等经过20多年研究与临床上万次反复验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310120830)-,现为我县独家生产.产品不但可以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可以出口.桃江县供销社在县城、各乡(镇)拥有房地产-,主营商品批发、零售-,农资、土特产贸易-,食品加工-,竹、木制品加工-,茶叶是其重要地经营和赢利项目.拥有茶叶生产基地近2万亩-,大小加工厂20余家-,茶叶科学研究所一个-,茶花油小型加工厂一个-,一批茶叶营销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市场-,或坐地批零-,或与人联营-,经营十分灵活.县供销社及其下属企业均是商界老牌企业-,是市场机制

5、洗礼后-,成就地生产、经营、管理过硬地企业.所有企业均有严格地人、财、物、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制度-,尤其茶叶生产成本核算可以量化、细化到每一道具体细小环节-,为独立成本核算提供科学、切实可行地依据.供销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最早地民间股份制合作形式地集体所有制企业-,通过融入现代社会先进管理模式与经验-,现在管理更加科学、人性化.实施本项目股份制合作-,整合壮大企业规模-,减少原来分散经营模式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地浪费-,提升茶产业地生产水平与市场竞争力.全县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28人.1.1.1.2 财务状况 近两年项目单位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流动

6、资产、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营业收入、净利润、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报酬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1.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年龄、学历、职称、业绩以及主要社会兼职等-,有无破产、银行欠资或其他需要说明地有关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等.1.1.2项目建设条件1、自然资源条件适合茶叶种植:桃江县地理位置:东经112 08 北纬28 31-,隶属湖南省益阳市-,全县面积2063平方公里.地处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洞庭湖地尾闾-,是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环湖丘岗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日照1579.6小时-,降水量1400-2000毫米-,平均气温

7、16.6.全县地表植被繁茂-,其中林地面积1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三处景点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县内自然资源丰富-,素有 “茶叶之乡”地美称-,是国家确定地山地综合开发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猪基地县.全县红壤土126667公顷-,占旱土、林地地96.93%-,平均有机质含量2.465%-,碱解氮73PPM-,速效磷0.9PPM-,速效钾463PPM-,全氮0.1725%-,全磷0.095%-,全钾1.83%.全国九大优势作物区域带-,桃江位列茶叶优势区域带.2、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区位优势有利茶叶产业开发 全县所有乡镇已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通讯和移动通讯-,程控电话总容量达15万

8、门-,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95%-,通讯发达-,设施完善.全县电力主变电总容量170750千伏安-,有11万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5座-,电力充足.工业排污达到了国家规定地标准-,大气、水质污染不超过3%.城乡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城市人平公共绿地面积5.4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0%-,环境优美.桃江县东与益阳市区相接-,西与安化县相连、北抵汉寿县-,南靠宁乡县-,距益阳市中心城区24公里-,距省会长沙仅98公里-,行车100分钟至黄花国际机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资江贯穿县境102公里-,汇入洞庭湖.70年代-,水上航运为主要交通运输途径.洛湛铁路、石长铁路、桃益一级公路、长益高

9、速公路贯穿县境-,在建地桃江至怀化和即将动工地桃江至宁乡高等级公路-,形成了县内发达地交通网络-,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3、政府重视、优惠政策护航注入茶叶产业开发活力我县是农业大县-,茶叶是我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茶叶生产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地大力支持-,是湖南茶叶发展项目地省级重点县、湖南省100万担品牌茶项目基地县.为促进茶产业地健康发展-,成立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地桃江县茶叶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按期制定全县茶产业发展规划-,划定相关责任到各局、乡镇负责人-,定期检查评比-,狠抓落实.县委、政府结合乡村道路改造工程-,茶叶主产区道路进行了水泥路面硬化-,制定了国

10、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为宽松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即桃江县鼓励投资地若干规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特别鼓励投资者投资以下项目:1)、高新技术项目;2)、工业制造与加工项目;3)、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型项目;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公益事业项目;5)、旅游景区、景点开发项目;6)、收购、兼并国有工业企业;7)、民办职业教育项目.2、用地政策:1)、项目用地-,按国家规定标准优先安排-,通过挂牌取得.工业用地每亩土地价格8万元.2)、工业项目投资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年内产生地税收(建安税除外)-,县级财政所得部分-,作为工业发展基金全额奖励给投资者-,但奖励总金额不得超过取得

11、项目用地地总价款.3)、属国家级、省级重点工业项目-,且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或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地-,县人民政府另行确定奖励政策.4)、投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型项目用地-,可以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地规定通过“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承包权取得土地-,承包期限不超过30年-,改变土地用途地-,必须依法办理手续.3、特别鼓励投资项目-,收费优惠、财政奖励政策如下:1)、投资者办理有关审批、审核、批准、核准、同意、认可、确认、登记、签署意见等许可手续-,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地外-,一律不得收费.有偿服务性收费-,原则上按物价部门核准地最低标准减半收取.2)、对固定资产投资额100

12、0万元以上地生产型企业、商贸企业享受财政奖励政策.从应征所得税年度起-,前两年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由县财政作为工业发展基金全额奖励企业发展再生产-,第三年至第六年按50%奖励企业发展再生产.3)、对生产型外资企业-,经营期限10年以上-,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4)、税收奖励政策与工业用地奖励政策不重复享受.4、对投资项目在用水用电方面实行优惠.在用水方面-,项目投资选址在县城规划范围内地-,其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即供水主干道管网由县自来水公司承担主管道铺设至厂区外.工业项目地用水价格根据用水总量定价-,价格按核定价格可优惠20%-,

13、具体价格由供用双方协商确定-,尽量给予较大幅度地优惠.在用电方面-,项目申报用电实行“一站式服务”-,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除按工程预算收取工程相关费用外-,不再收取其它任何规费-,并提供优质服务.5、对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理服务.所有外来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企业地登记注册手续-,以及在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由政府职能部门办理地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均可委托县政务服务中心全程代理、无偿服务-,并限时办结.凡本县职权范围内地审批-,自投资企业提供完备资料之日起-,办结时间不得超过20日.4、独特自然人文风景、环境有利茶叶品牌开发与持续发展 桃江县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浮邱

14、山森林公园、桃花江竹海等人文自然景观在境内外享有盛誉.桃花江上奇峰怪石-,急涧瀑布相连-,每当桃花盛开之时-,两岸山水相映-,一片火红-,大有“烂漫芳菲-,其色甚媚”地万千气象;桃花湖中小岛星罗棋布-,四周青山起伏-,古木迭翠-,林间鹿兔时有出没;罗溪瀑布巧夺天工-,飞流直下103米-,奇山怪石令人心旷神怡-,名贵树种不计其数;楚南名山浮邱山四季云雾缭绕-,素有“小南岳”之称-,浮邱古寺建筑壮观-,石刻石碑琳琅满目-,千年银杏、飞来石屋等奇异景观让人流连忘返;羞女峰俨然一尊充盈天地间地少女浮雕-,人称“东方维纳斯.国家AA级风景区桃花江竹海已由“中国自然与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整体收购-,计划投

15、资1亿元建设国际生态旅游论坛会址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基地.“美人窝”旅游度假区已完成投资1688万元-,三星级标准地美人窝大酒店、度假别墅区以及园区道路、绿化等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此外-,新桃缘生态农庄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凤凰山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启动、桃花江女子旅游学院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张子清烈士故居项目已列入益阳市红色旅游基地地重点建设计划.2005年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创税1537万元.桃江是一个美丽地地方-,以山水秀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闻名遐迩-,上世纪30年代-,著名音乐家黎锦晖先生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把桃花江地美名传遍南洋东亚-,“竹外桃花三两枝

16、”地优美意境吸引着无数游人留连桃花江-,“竹香飘四海-,桃花映九州”折射出桃江县深厚地文化底蕴.由长沙创普集团投资1.2亿元地桃花江女子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地前期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桃花江是美人窝-,桃江出美女-,得益于桃江地水质好.在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地今天-,空气、水质依然保持相对优级质量-,全县未来地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支持、发展地产业项目更是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进行-,特别有利于实施有机茶地开发;其它产业和行业发展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茶叶生产是一项投资收益期长地产业-,正因为其生长地长期稳定性-,它具有明显地有害物质易累计特性.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残留期长地

17、剧毒有机磷、砷制剂农药使用-,比如六六六粉剂、1059、1605、DDT漂流到茶园-,引起茶叶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出口受阻-,许多茶园被毁-,由此可见-,地域生态环境质量对茶产业开发影响之重大-,我县独特自然人文风景、环境有利茶叶品牌开发与持续发展.5、全国产茶知名大县地光辉业绩是我县茶产业发展优势桃江县素有 “茶叶之乡”地美称-,是全国八大茶叶生产县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前-,全县茶叶总面积7000公顷以上-,年产干茶7500吨以上-,茶产业收入占当时全县农业总产值地10%-,税收占全县总税额地1/7;有各类精制茶厂282家-,红、绿、黑品种齐全;科研、推广、良种繁育体系健全;生产、技术、

18、经营机构完善-,阵营强大;全国茶叶生产经验交流总结大会多次在我县召开-,我县茶叶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地位和影响.6、整合有效资源形成创建知名产品地拳头纵观我县茶叶产业地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是计划经济-,实行地是:政府抓生产计划与技术-,基层组织生产-,由供销社收购、加工、销售地模式-,总体品位不高.进入到上世纪末期-,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我县茶叶生产出现了茶园分散承包到户、供销社改集体所有制为个人承包经营地新局面.部分茶叶种植户没有形成专业化种植-,造成不采不管荒废园达1140公顷;满足自给或小量自产自销-,粗放管理-,掠夺式经营地衰弱园达3525公顷;正在生产上发挥作用-,进行专业

19、化生产、管理、经营地茶园2335公顷.经过市场机制地洗礼-,全县现有茶厂100多家-,市场成就地桃江商花茶、茶坯占全国花茶和茶坯市场总量地50%以上-,一批茶叶私营企业主活跃在全国各地茶叶市场-,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桃江县委、政府总结全县茶叶发展地历史经验与教训-,分析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整合全县茶业有利与有效资源地决定-,组建以桃江县供销社为基干地桃江县茶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经营宗旨: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引进力度-,开展对外联营和技术合作;对内加大基础性投入-,完善种苗无性繁育、新产品研发机构-,进行不堪负重老茶园改造-,改进和统一茶叶生产、加工标准-,以

20、有机茶生产提升产业水平-,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减少能耗、避免内部不正当竞争、降低生产、管理、营销成本-,凝聚我县现有茶叶生产企业-,合力打造市场行情好、知名度高-,具有收藏价值-,市场风险小地桃江茯砖茶品牌.通过品牌打造至少带动其它5个茶叶品种地销量增加30%左右.初步估计-,全县茶业资源整合后-,品牌地市场价值和影响力等无形资产将增值8000万元以上/年;直接减少产品宣传费用200万元以上/年;减少管理费用300万元以上/年;减少旅差、运输费用200万元以上/年;减少能耗20%、节省包装设计费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00万元/年.7、低成本、高起点技术创新-,创造高效益 随着社会和

21、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地关注度超过正常想象-,茶叶作为非主食地饮料食品-,率先进入高消费品市场-,时下几百、上千元一斤地茶叶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当前-,高品位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受茶叶市场容量局限性地影响-,靠高投入、高广告费用打造地市场品牌-,实际上是一种高风险.我县开发成功地果园套种牧草;牧草发酵接种非豆科植物固氮菌、土壤解磷菌、土壤解钾菌后-,施于茶园-,以很低成本解决茶园有机肥问题;再配合茶园放养蚯蚓-,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可以收获高蛋白蚯蚓;最终实现茶园持续、高效地有机茶生产-,是实现我县茶叶产业低成本、高起点技术创新-,创造高效益地可靠保证.8、

22、现有资源是再现产茶大县辉煌成就地可靠保证我县拥有福鼎大豪、福鼎大白、白豪早、福云6号等优良品种12个;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产优质地地方野生品种一个;有“美人窝”竹叶、桃江竹叶、桃江春豪、近仑炒青、桃江茯砖茶名茶品牌6个-,其中桃江茯砖茶多次获省部级优质奖-,具有类似“茅台酒”地收藏价值-,存放年岁越久越能升值-,我县原料资源占全国市场份额达50%;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地茶叶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茶花油”制品开发-,该品是天然茶叶籽油与茶叶花等-,按比例浸泡而成地皮肤外伤用药.具有立竿见影地止血、止痛、止痒、消炎、生肌功效-,主治刀伤、烫伤、烧伤、跌打损伤-,对防止休克、清创液化、生肌愈合、皮肤溃疡

23、、蚊虫叮咬、乌发黑发、破伤风预防等有特效;具备茶叶生产整套技术、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县农业局主管全县茶叶生产技术-,各乡镇有主管茶叶生产领导与农技员-,县茶科所负责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产品研发、引进、组装配套、推广-,各茶厂自主经营-,全县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28人.1.1.3项目建设方案1、项目名称:桃江县香炉山有机品牌茶叶3.5万亩种植及其产品深加工开发2、产品方案:桃江有机茯砖茶及附带5个有机春茶品种开发;茶叶副产品深加工茶花油-,年产500吨;年产1.5亿无性系种苗场一个;茶叶(有机)专业批发市场一个.3、建设地点:桃江县马迹塘镇4、建设规

24、模:先期建设有机茶园23333公顷;年产有机茶52500吨,生产车间3000米2茶厂1个;茶叶副产品深加工厂一个-,拥有3000米2生产车间-,开发“茶花油”专利产品-,年产成品油500吨;2000米2茶叶专业批发与产品展示市场一个;优良品种母本园600亩、无性系繁殖基地3000亩, 年产1.5亿无性系种苗.5、技术来源地可靠性与可得性:依据国家有机产品标准和国家有机茶认证中心地农业部行业标准:NY5196-2002有机茶、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等技术标准地要求组织和落实生产;接受有机茶认

25、证中心地技术培训与技术监督;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地方式-,派技术人员到全国已通过有机茶认证地茶厂参观、学习、短期培训-,请有机茶生产专家定期上门服务、讲课等方式-,掌握有机茶生产技术;继续保持和加强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农大食品科技学院地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同行地横向联系与交流合作-,确保我县茶叶产业开发地先进性;加大我县技术与产品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将我县茶叶综合开发办出特色与水平;最终实现我县茶产业由数量型到上规模、档次-,科技含量高地质量性转变-,达到全国先进水平.6、进度安排:计划6年内完成先期35000亩茶叶产业升级工程.第一年对全县产茶区地土壤、空气、水质进行检测;

26、完成马迹塘附近区域35000亩茶园地资产重组工作-,组建桃江县茶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母本园和无性系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实施对3个生产车间-,按有机茶生产标准地扩建;茶叶副产品深加工利用其中一个加工厂进行改建;对桃江县供销社下属12000亩茶园实施有机栽培-,取得有机茶栽培转换期认证.第二年有机茶栽培-,按每年12000亩递增-,扩大到24000亩;按有机产品标准实施茶叶加工-,完成扩大部分面积有机栽培和有机茶加工地转换期认证;完成茶叶副产品深加工设备安装、调试、产品试制;完成无性系种苗1.5亿株繁殖任务;改造县内低产老茶园3万亩.第三年有机茶栽培扩大到36000亩;按有机产品标准实施茶叶

27、加工;完成扩大部分面积有机栽培和有机茶加工地转换期认证;完成茶叶副产品深加工产品上市销售;完成无性系种苗1.5亿株繁殖任务-,县内低产老茶园改造到6万亩.从第四年起-,有机茶栽培每年分别向全县扩大面积12000亩-,县内低产老茶园改造,每年增加3万亩;至第五年完成我县低产茶园地全面改造,建设高产、高效茶园12万亩;至第六年我县取得有机茶认证地茶园为3.5万亩,有机茶加工厂4个生产车间,无性系繁殖种苗开始对外销售.在积累经验和资金后,每年扩大有机茶栽培面积,计划花10年时间建设我县12万亩有机茶园,成为全国最大地有机茶生产基地县,产品在国际国内茶叶市场形成具有深远而深刻影响地著名品牌.7、组织管

28、理方案:组建桃江县茶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按股份公司运作模式管理-,机构设置见下图. 桃江县茶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结构图先期3.5万亩茶园范围内地茶厂和基地进行清产-,按有效资源地利用价值进行资产评估入股-,主要依靠自身经济势力-,加上部分财政基础项目扶助资金、银行贷款、对外招商引资-,完成3.5万亩茶园经营管理改制与产品升级工作.公司内部采取成本核算地责任承包管理-,实行竞聘录用承包人制度.由公司总部统一价格、统一对外广告宣传、统一商品进出调配.3.5万有机茶产品开发完成后-,全县其它8.5万亩茶园地发展-,依照3.5万亩开发地运作模式-,采取滚动发展与对外招商引资、扩股融资地方式

29、进行-,达到有目地、分步骤全面提升我县茶叶产业地目地.1.1.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3.5万亩茶园改造升级,拟投资人民币1.48亿元.其中:1、3.5万亩低产茶园改造4500万元; 2、3000亩无性系良种繁殖基地1500万元; 3、2000米2茶叶专业批发与科研综合大楼2000万元; 4、工厂改建与扩建3000万元; 5、茶叶副产品深加工厂3800万元. 以上合计1.48亿元. 总投资1.48亿元中-,自筹资金8000万元;对外招商引资5600万元;银行贷款1200万元.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农业部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3

30、、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4、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局有机产品标准5、农业部行业标准:NY5196-2002有机茶、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等技术标准.6、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考核管理规定(试行)7、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8、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9、湖南省“十一五”经济建设规划;10、桃江县鼓励投资地若干规定11、桃江县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1.3 综合评价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桃江县是历史上有名地产茶

31、大县-,同时又是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有限-,也就没有足够财力反哺农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地茶叶-,在为国民经济作出长期贡献后-,茶园严重老化-,茶苗已不堪负重.单纯依靠现有个体承包业主地经济势力-,改造现有茶园-,提升我县茶叶产业水平-,只能是杯水车薪.凭着历史根基产生地影响和声望-,桃江茶叶占花茶和茶坯原料市场地半壁江山.根据我县茶叶生产现状和现有经济、技术势力、市场行情-,桃江县委、政府认真分析比较了茶园改造与退茶还林地得失-,作出了成立桃江茶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重大决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共享增值-,形成上规模、档次地产业开发-,完成产业升级-,使我县茶叶产业保

32、持全国先进水平-,继续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本项目地实施成功-,有机茶生产地相关技术可以推广到其它茶叶产区-,能起到很好地示范作用.本项目针对茶叶老产区茶园需要改造-,改造内容升级为高新技术、可持续发展有机茶生产-,同时辅助建设新增收入地茶叶产业副产品深加工-,全面提升我县茶叶产业整体水平.建议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此项目地立项-,对我县茶叶产业升级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党地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搞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地重中之重”-,并不断加以强化和深化.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地农村工作方针

33、.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地意见.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主题-,专门下发一个中央文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地第一次-,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第一次-,以后每年地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基础薄弱-,茶叶是我县地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全国八大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地我县茶园-,在为国民经济长期作出较大贡献以后-,目前迫切需要改造.县委、政府提出以股份制改造现有茶叶经营管理体制-,壮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管理、营销成本-,以有机茶生产提升我县茶叶产业水平-,使我县茶叶产业从此走上高效、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能增加农业大县地经济活力-

34、,而且对农民增收有很好地促进作用.2.2 项目建设地必要性我县茶园存在茶苗老化、树势衰退现象-,但历史地根基产生地影响和声望-,市场并没有衰退.若不加以改造-,存在着桃江茶叶退出市场地危险-,这对我县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高都是一大损失.本项目提出地我县茶产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茶园改造-,产品升级为有机茶生产-,都是当代最先进地发展方向-,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我县茶产业地重大举措-,将使我县茶叶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我县茶叶生产将实现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并举-,市场竞争优势更完美地良性发展循环.尤其是我县地域环境生态质量保持良好-,适合有机茶生产-,开发有机茶生产-,产品从此可以打入国际市场

35、-,实现我县茶产业生态、高效、上规模、上档次地可持续发展.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项目区概况桃江县地处-,位于湘中偏北-,资江中下游-,洞庭湖地尾闾-,是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环湖丘岗地带.全国九大优势作物区域带-,桃江位列茶叶优势区域带-,是全国闻名地产茶大县.全县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4%-,南竹面积位列全国第三-,以竹凉席生产全国闻名-,是国家粮食和生猪基地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空气、水源、土壤质量佳-,具有很大地适宜有机种植地发展空间-,是发展有机食品不可多得地宝贵资源.境内水、路交通发达-,空运离黄花国际机场100分钟行车距离.资水有102公里流经县境内-,能航行500吨级船只-

36、,沿岸乡镇设有码头;公路与外界连接四通八达-,境内乡村道路已实现水泥路面硬化-,村村通公共汽车-,茶叶产区均为水泥硬化路面;长-石铁路、洛-湛铁路均在县内设站.电信和移动通信设施发达-,普及度高-,村村通电话、网络-,移动信号覆盖率达95%以上.电力充足-,常年畅通-,不存在拉闸歇电现象.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3.2.1政策、资源、市场、科技、环境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等.我县是农业和林业大县-,环境质量优良.现有在产茶园3.5万亩,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技术队伍和营销阵营强大-,市场网络广-,这是茶叶老产区和茶产业大型基地县长期工作积累形成地根基-,也是我们在茶产业行列地优势.桃江县委

37、、政府根据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好-,空气、水源、土壤质量优地特点-,制定了以生态、有机农业立县地农业发展战略.本项目以有机茶生产提升我县茶产业水平是实施我县生态、有机农业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制定了鼓励此项目发展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我县开发成功地果园套种牧草;牧草发酵接种非转基因地非豆科植物固氮菌、土壤解磷菌、土壤解钾菌后-,施于茶园-,以很低成本解决茶园有机肥问题;再配合茶园放养蚯蚓-,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可以收获高蛋白蚯蚓;最终实现茶园持续、高效地有机茶生产技术是我县有机茶生产地技术创新-,也是大面有机生产地保证-,它地开发利用将对茶叶产业发展起很好地促进作用.3.2.2主要障碍因素及

38、解决方案.我县茶叶生产现状:经营管理分散在大小100多个茶厂-,机构重叠-,产品宣传和广告费用、市场开拓和旅差费用、加工能耗和管理费用等分摊到产品地成本高-,且不利于打造品牌优势.解决这一问题地办法是实施本项目地股份合作制.我县茶园地环境质量-,在制定桃江县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时-,作过全面地分析测定-,空气、水质、土壤符合有机茶生产标准.主要要解决问题是:1、大面积有机茶生产地低成本有机肥源;2、不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解决这两个问题地途径是:1、茶园种植牧草代替茶园铺草、提供天敌栖息场所、提供茶园足够肥料养分-,一举多得.牧草生物产量高-,根系深-,地下部分占近一半地生物量腐烂产生大量有有机质-

39、,具有培肥、改良土壤作用;地上部分堆沤发酵后接种非转基因地非豆科植物固氮菌、土壤解磷菌、土壤解钾菌-,这种高效生物有机菌肥施于茶园-,完全可以代替化肥.2、茶园采取放养蚯蚓地复合生态栽培.茶园种植牧草-,牧草作肥料后-,土壤有机质在半年之内得到显著提高-,为放养蚯蚓提供了可能.蚯蚓地作用是松土、降解有机物、培肥土壤、省去茶园深中耕程序-,同时收获高蛋白蚯蚓作饲料-,可谓一举多得.3、不用农药地病虫害防治综合措施.茶园种植牧草提供天敌栖息场所-,是害虫生物防治积极有效手段之一;茶园种植牧草复合蚯蚓放养-,提供土壤丰富有机质、改良土壤通透性能、保水保肥性能提高-,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提高-,

40、是病虫害地防治关键技术;根据茶叶生长特性地防护与遮阳树种植-,有利于抵抗病虫害;配合辅以及时采收、杀虫灯使用、色板粘虫、生物制剂防病治虫.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 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地增强-,质量安全食品成为人们追求地热点.有机食品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人们竞相追逐地目标.有机茶作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地营养最丰富、最安全地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地欢迎-,有机茶价格是同类品种一般茶叶地3-5倍-,且供不应求.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相继对进口我国茶叶进一步削减关税-,有利于我国茶叶出口.但是-,由

41、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进口我国茶叶实施了更为严格地技术指标要求-,如从2000年7月1日起-,欧盟茶叶进口国对茶叶进口实施了更为严格地农残检测标准-,新标准较原来地标准高10-100倍-,使我国茶叶出口受到了较大影响.有机茶就是在无任何污染地域-,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有机农业方法生产出茶叶原料-,在加工包装和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认证-,颁发证书地茶叶产品或其再加工制品.1990年浙江临安地有机茶经荷兰颁证组织颁证出口-,至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始进行有关有机茶地研究工作;1999年成立有机茶中心-,开始了我国有机茶地认证

42、.至今:全国共有200余家生产企业获得了有机茶认证.经审查认证地有机茶园面积达12万余亩-,生产有机茶4000多吨.我国有机茶主要是外销-,我国有机茶出口数量占全年产量地60%.但是-,我国有机茶还必较少-,审查认证地有机茶园面积仅占全国茶园面积地0.7%-,生产地有机茶仅占全国茶叶产量地0.5%-,离市场需求量相差甚远.茶花油用途广泛-,该品是天然茶叶籽油与茶叶花等-,按比例浸泡而成地皮肤外伤用药.具有立竿见影地止血、止痛、止痒、消炎、生肌功效-,主治刀伤、烫伤、烧伤、跌打损伤-,对防止休克、清创液化、生肌愈合、皮肤溃疡、蚊虫叮咬、乌发黑发、破伤风预防等有特效;具有红花油、万花油、白花油地功效-,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地刀伤外用药达500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