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4406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XX乡5000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XX乡5000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XX县XX乡人民政府1.3项目负责人:XXX1.4建设性质:新建1.5建设地点:XX乡境内315国道以北1.6建设规模:建设优质红枣基地5000亩1.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基地建设总投资500万元,其中:苗木及田间管理投入380万元,水利设施配套投资80万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30万元,其他10万元。1.8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全部申请国家扶贫资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效益估算:工程建设完成3年进入丰产期后,新增红枣经济林5000亩,年产红枣500

2、0吨,产值达2500万元,效益1500万元,每年为项目区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项目区基本情况2.1项目背景XX乡地处XX县城西南部, 是XX县的农业大乡,乡政府距县城4.5公里,北与加依乡毗邻,南与阿日希乡接壤,东与阿热勒乡为伴,西与先拜巴扎镇相望。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6公里。XX乡农民种植红枣有着较长的历史,尤其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XX乡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精品林果,基本确立了以科学技术为导向,以林果业为龙头,以设施农业和畜牧业为支柱,以劳务输出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同时,依靠各级对口扶贫单位的倾力支持,利用本地独特

3、的光源、地源优势,大兴精品林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000亩红枣基地的建设是我乡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所在,也是广大农牧民通过勤劳的双手,在顺应政策导向上所做出的重大举措。XX县XX乡5000亩红枣基地建设立足于全乡实际,符合XX乡农牧民的共同心愿;此项工程代表了XX乡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项能够极大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向健康、稳定、小康方向迈进的得民心工程。2.2 项目区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XX,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河岸之意,或有青崖之意,经考证因该地处克里雅河西岸绿州的边缘植被繁茂而得名。清于阗县图作古可牙。1938年(民国27年)称XX县第三区,1943年(民国32年)直属中

4、兴镇,1950年为XX县第二区。1954年为三区所辖的第4个乡。1959年为先锋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XX公社。1984年建乡。XX乡位于县城南约5公里处。东邻阿热勒乡,北与加依乡相连,西接阿日希乡。处在北纬3625一3652,东经8133一8146之间。总面积54.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456亩,林业面积6655亩,草地面积5026亩,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土质为灌淤土,海拔约1408.3米。(2)自然条件气候:乡境年平均气温11.6,1月最低气温-24.3,7月最高气温41.2。年降水量45.8毫米,年均蒸发量2479.8毫米。全年无霜期208天,一般风力3级,最大风力9级。工程地质

5、:XX乡属于松散岩类,由地面向下依次为:(1)亚沙土;(2)细沙土;(3)卵砾石,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固,但松散岩上覆盖有不同厚度的沙土,土壤承载力为10吨每立方米。水文地质:主要靠河水,主要河源克里雅河,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中高山地带,河道水量以降水,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多年来克里雅河年平均流量为6.064亿立方米,年径流保证率为75。年内分配为春季(35月)6424万立方米,夏季(68月)4246.4万立方米,秋季(911月)9288.3万立方米,冬季(12次年2月)4246.2万立方米,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4.86公斤每立方米,每年68月占全年的91.37。该地下水属于第四系富水程度,

6、较弱的松散岩类空隙含水岩组,潜水深度为30米以下,单井涌水量2500立方米每天。矿化度1.72克升左右,PH值6.57.7之间。(3)行政建制XX乡辖13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分别为:库塔孜艾日克村、卡拉都维村、XX村、巴西艾格来村、奥吐拉艾格来村、吐完艾格来村、库勒吐克村、英吾斯塘村、色日克奥依村、奥吐拉提日克村、阔什艾日克村、阿斯庭艾日克村和博斯塘提热克村。(4)人口情况人口及劳动力人口:该乡属维吾尔民族居住地区,全乡共有常住人口19116人(其中农业人口18609人),4222户。暂住人口很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劳动力:全乡共有劳动力4342人,占常住人口的24%。本乡劳动力按

7、产业划分: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3600人,占总劳动力的82%;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542人,占总劳动力的12%;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200人,占总劳动力的5%。土地利用情况XX乡乡域面积为13444公顷,其中农业用地28456亩,经济林用地5110亩,戈壁滩38000亩,乡区面积800亩,农民居住用地面积2500亩,乡域内道路用地面积2000亩。(5)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全乡以农业生产为主,多果园,盛产葡萄、红枣、杏、红枣和石榴。有蚕桑、家禽畜养职业等。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由于光热条件充足,全乡的设施农业也得到了发展,现在共有1428座日光温室大棚。加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由于本地自然

8、条件比较恶劣,缺少水源,各种基础设施非常的落后。人们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农民从事农业外,很少有人从事别的什么行业。随着近几年产业结构的调整,基本上形成了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全面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者知识化专业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有各种果园5000亩,商品畜达到38340头(只)。2006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了4269.88万元,第一产业收入达到3831.94万元,第二产业收入达到201.97万元,第三产业收入达到235.97万元,全乡人均收入达到1503.63元。(5)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全乡共有学校6所。其中:中学一所,小学4所、幼儿园

9、1所,在校人数4346人。乡上有一个文化站,有职工3人,图书馆共有藏书5000余册。在乡内有敬老院一所,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职工6人,床位10张。乡内有卫生院一所,床位32张,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医务人员12人,条件十分的简陋。2.3 项目区水资源评价本项目可利用地表水量为3700万立方米,主要是河水,2006年实际引水量4615万立方米,水资源利用有一定的潜力。根据灌溉区土壤气候作物品种并考虑水系的可能与农作物生长需要等多种因素确定于项目区以下灌溉定额:小麦:每次灌水110立方米/亩,年灌水7次分别为9至次年的6月,每25天灌溉一次,灌溉定额770立方米/亩年。棉

10、花:每次灌水115立方米/亩,年灌水4次分别为6、7、8、9月各一次,灌溉定额460立方米/亩年。晚玉米:每次灌水120立方米/亩,年灌水5次分别为6、7、8、9、10月各一次,灌溉定额600立方米/亩年。果类:每次灌水60立方米/亩,年灌水9次分别为3、4、5、6、7、8、9月各一次,灌溉定额 540立方米/亩年。林木:每次灌水120立方米/亩,年灌水 3次分别为7、8、11月各一次,灌溉定额360立方米/亩年。设施农业:在35年内,我乡户均达到一个大棚的目的。每次灌水80立方米/亩,年灌水 8次,分别为9至次年2月,每20天灌溉一次,灌溉定额640立方米/亩年。水稻:每次灌水60立方米/亩

11、,年灌水5次分别为5、6、7、8、9月各一次,灌溉定额300立方米/亩年。根据河水利用系数0.46确定各种作物毛灌溉定额:小麦: 1204立方米/亩年;晚玉米:938立方米/亩年;棉花:719立方米/亩年;果类:844立方米/亩年;林木:563立方米/亩年。本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共有灌溉面积28767亩。根据供需水量分析得知项目区内供水量以超出需水量。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几年,XX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对口扶贫单位的大力帮扶下,依靠党和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全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截止2006

12、年底,XX乡已实现整体脱贫。但在当前农业发展大力倡导“品牌化”和“规模化”的新形势下,XX乡林果业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零散格局,已很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适应。如不及早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单纯依赖分散的小规模林果业是难以实现小康社会的。只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农民组织起来,集中连片,把全乡红枣产业做大做强,在“创品牌”和“上规模”上狠下功夫,才能融入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大潮中。3.1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近几年在南疆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曾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林果园艺业,尽快把南疆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特色优势瓜果生产基地,发展优势、高效现代农业。(2)建设5000亩

13、红枣基地,是贯彻落实和田地区“六个三十万”富民工程和“两个加速,一个突破”发展战略的体现,是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加速项目区林业产业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3) 在我国种植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同时南疆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光照充分,无霜期长,温差大,生长的红枣个大、皮薄、肉厚、甜爽、不裂口等,是全国难得的红枣种植区域之一。我国是世界第一红枣生产国,专家分析,世界上90%的红枣产于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区90%的红枣主要从我国进口,红枣市场前景非常看好。(4) 红枣营养十分丰富,鲜枣含糖2036,干枣含糖5580,它含热量大,可以代粮,历史上常作救灾

14、之用。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每百克含量达0l06克,比苹果、桃子等高100倍左右,维生素P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人们赞大枣是天然的维生素丸。每百克鲜枣中含蛋白质12克,也几乎是鲜果类之冠。干红枣产热量极高,每百克红枣可产热量约12001300千焦,接近于葡萄干,而且蛋白质、钙、磷、核黄素、尼克酸的含量又高于葡萄干。所以,人们历来就把红枣视为极佳的滋补品。(5)红枣的功效非凡。红枣不但是美味果品,还是滋补良药,有强筋壮骨、补血行气、滋颐润颜之功效。红枣能作为药用,早在本草备要中就有记述。说红枣能补气益中,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养,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明代大医药学

15、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久服轻身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枣对过敏性紫癜、贫血、高血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肿瘤具有疗效。近期经专家最新研究发现,红枣可綷取果糖、多糖,具有抗癌CAMP (环磷酸腺苷)、减肥(膳食纤维)效果。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4.1规划依据(1) 国家及自治区、地区、XX县有关退耕还林政策法规(2) 和田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3)和田地区以工代赈建设规划(4)和田地区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5) 2007年中共和田地委(扩大)会提出关于“两个加速,一个突破

16、”发展目标(6) 和田地区提出的“六个三十万”富民工程(7)XX县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8) 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指南。(9) XX乡国民经济“十一五”纲要。(10) 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4.2指导思想XX县XX乡5000亩红枣基地项目,根据自治区提出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以及地、县制定的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农牧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林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前提,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走林业产业化的道路。4.3建设原则(1)坚持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当地水、热、光

17、、土、劳等资源的原则;(2)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的原则;(3)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4)坚持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策引导和农牧民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布局5.1基地确定原则立地条件好,能集中连片,有一定灌溉条件。行政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实施。 干部、群众素质高,积极要求参与基地建设。 项目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较为方便。依据基地确定原则,经过调查研究会同村委以及农户座谈,基地确定在315国道以北的奥吐拉提日克村、阔什艾

18、日克村、阿斯庭艾日克村和博斯塘提热克村,共4个行政村。5.2建设规模营造红枣经济林基地5000亩,年产红枣2000吨。5.3建设内容新建红枣经济林5000亩。附基地建设任务表配套水利设施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共需要资金80万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指导具体由XX乡林业站负责,需要配备服务工具、新增培训设备、多媒体设备、配备实验设备等共计10万元每年培训农民2000人,制作培训资料2000套,聘请专家讲课10人次,培训费用共计20万元。第六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建设红枣经济林基地5000亩,共需资金500万元。其中:经济林投资380万元,水利设施80万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30万元,项目管理及其他10万

19、元。(详见附表)6.1建设红枣经济林5000亩,计需投资500万元。整地5000亩:每亩需投工30个,需投工1.5万个,每工20元 ,计需投资30万元。植5000亩:每亩投工30个,计需投工1.5万个,每工20元,计需投资30万元。苗木费:计需投资310万元。肥料:每亩需1吨,计需5000吨,每吨20元,计10万元。其它费用:铁锹、剪刀等生产辅助工具,由农民在投工中自行解决,故不计金额。6.2水利设施:计需费用80万元。6.3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需投资30万元。6.资金筹措建设红枣经济林基地5000亩,计需投资500万元。全部申请国家资金,主要用于种苗费,水利设施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及项目管理等费用

20、。第七章 保障措施7.1项目组织管理本项目为农业扶贫项目,为保证项目如期完成,乡政府成立以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为正、副组长,以各村蹲点领导和农技站、林业站站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各方面力量,从宏观上调控项目建设。同时成立技术施工组,负责项目建设的规划、技术指导,工程管理,科技推广培训。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乡农村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担任。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项目领导组决策的落实,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 ,同时负责会同有关合作企业的协调工作,并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强化资金管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专人管理的办法,并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

21、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搞好项目的完工和档案管理工作,项目实施后,要按阶段对资金使用和建设进度等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正式验收,最后将项目开始到实施完毕的所有文件资料,按有关规定收集整理归档。项目具体实施时,为保证各项目工作落实到位,还应做好对农户的档案管理和记录,具体落实时实行个人承包制,具体记录包括各责任区农户的具体实施时情况和实施的好坏,为了便于项目之间的比较,项目组还应就各项目实施情况分等级制定评分标准。工作组还应时或不定时的进行抽检工作,并记录在案。必要时还可组织工作会议,做好阶段性的工作总结。7.2项目运行管理该项目由乡党委、政府组织,建成5000亩红枣生

22、产基地,乡党委、政府负责从林业局等地采购优质种苗,由乡水站负责水利配套设施的建设,乡农技站和林业站组成技术服务队,并配备必要的技术服务工具,建成专门的实验室和培训中心,免费为农民提供具体的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乡农村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联系收购单位,以合理的价格全部收购农民的合格红枣,并保证现收现结,基地建设时间为 年, 年以后,由农户自己管理,乡党委、政府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免费指导,以保证农户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科学种植。乡农村经济发展办公室在要求农民科学种植的基础上,同果农签订收购合同,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基地果农的红枣,并随时向果农提供有关技术、管理与红枣有关的信息服务等。要求果农按要求管理,通

23、过契约同果农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7.3项目技术保障品种该项目种苗全部选用灰枣,该品种品质上等,丰产稳定,抗病虫害、抗寒、抗旱性强。密度:111株/亩,株行23(m)整地:采用大穴状整地方法。即开挖长宽深各为1m的大穴,用生土筑埂,熟土混肥回填,分层踏实。栽植:栽植必须做到深埋、踏实、扶正、坐水、生物覆盖,严格执行“三埋两踩,提苗”的造林技术规程。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使用保水剂,生根粉,根宝本醮根技术,全面提高造林质量。补植:造林后第一个生产季节结束后,应进行大活率检查,发现死亡立即补植,确保成活率达到100%。抚育管理:定期不定期对幼林进行抚育管理,主要措施有松土、除草、修技

24、、浇水、防寒、防治病虫害。第八章 可行性分析8.1市场分析“十一五”期间,食品消费仍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体,到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000元,这正是人们消费结构包括食物消费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加入WTO,消费结构的变化将进一步加快,一些营养、方便、休闲、无公害食品有较大的需求增长潜力。8.2经济效益分析该项目前期投资包括种苗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整地、造林等费用,预计项目前期投资约500万元。因该项目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基地建成至红枣进入丰产期前,由农民在基地内种植小麦,小麦收益加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与每年的生产费用包括除草、耕

25、地、施肥、灌溉费、劳动力投入等所有田间管理费用相抵,在此不作计算。基地红枣进入丰产期后,每亩产红枣1000千克,目前市场红枣价格为57元千克,按最低5元计算,每亩地年收入5000元,扣除各种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1000元,每年每亩纯利润在4000元, 5000亩经济林红枣将增加农民收入1500万元,农民增收效益十分明显。8.3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农民种植红枣的传统习惯,通过政府组织农民进行红枣产业化生产,不仅有利于红枣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和田地区“六个三十万”富民工程,以及地委扩大会“两个加速,一个突破”发展战略做出示范,引导广大农民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

26、推行的农业结构整政策,推动当地红枣产业化发展。本项目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而且有利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为改善当地的生态、气候等环境做出贡献。本项目从建设期起就需4个行政村参加,还需4名技术人员从事技术指导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社会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8.4生物学物特性分析项目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海拔1408.3米左右,无霜期208天,年降雨量45.8mm,年均气温11.6,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非常适宜红枣生长。第九章 结 论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红枣种植优势,依靠政府引导和农民参与,项目的建成将

27、极大地加速项目区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收水平,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对促进项目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当地政府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也符合当地农民的传统和习惯。特别是在项目区从零星农业向产业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建立5000亩红枣基地,实现科学化管理,对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典型意义,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综合上述分析,无论自然环境、产业政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均有利于项目建设,并预期能迅速取得成效。XX县XX乡5000亩红枣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中共XX县XX乡委员会XX县XX乡人民政府二七年十月六日目 录第一章 概论.1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项目区基本情况.1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8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布局.9第六章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10第七章 项目保障措施 11第八章 项目可行性分析 14第九章 结论.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