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4442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两则PPT5下教科版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辕北辙,寓言两则,1.掌握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把式、狼狈、南辕北辙”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3.自主学习,读懂本则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重难点),寓言 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辕 辙,yun,zh,南辕北辙,zh,把式:狼狈:南辕北辙:,专精某种技术的人。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造句:

2、图书馆在左边,你往右走,这不是南辕北辙吗?,第一部分(第1-9 自然段)不听劝告。写从前有个人想去在南边的楚国,却赶着马车一直朝北走,而且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第二部分(第10 自然段)南辕北辙。评论赶车人的做法,揭示寓意。,交流分段情况,让我们明白违反客观规律,结果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串珠问题:1

3、.赶车人要去哪里?他怎么走的?赶车人说出了哪些理由?2.赶车人能到达目的地吗?为什么?你觉得赶车人是个怎样的人?,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从对话中得知,赶车人要往楚国去,应该往南走,却赶着车往北走。他还为自己的奇怪做法找出了理由。从中可以看出,赶车人愚昧无知、自以为是。,他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朋友力劝赶车人改变方向。但是赶车人接连为自己的错误做法寻找理由。表现了赶车人十分自负、固执,不知道找准正确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条件。,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高,盘缠带得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了。,这是对赶车人做法的评论,揭示了故事的寓意。“硬要”写出了赶车人的

4、固执。马跑得快、赶车的本领高、盘缠带得多,在他看来向北也能到达南方,说明做事情的方向至关重要,如果方向错了,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南辕北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方向对了,条件越好,离目标越近;方向反了,适得其反。自己错了,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错上加错。,这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赶车人要去哪里?他怎么走的?赶车人说出了哪些理由?,他要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向北走。面对路人的质疑,他说出的理由是:他的马跑得快,他的驾驶技术很高,还带了很多

5、的盘缠。,串珠问题:,2.赶车人能到达目的地吗?为什么?你觉得赶车人是个怎样的人?,不能,因为他的方向错了,条件越好,离自己的目标越远。赶车人是一个愚昧可笑、刚愎自用的人。,南辕北辙,赶车飞跑 要去楚国,马跑得快自己是个好把式盘缠多,楚国在南人往北走,认清正确方向,南辕北辙讲的是一个人想去南边的楚国,却往北走,朋友劝诫他,他却固执己见,最终只能离目的地更远。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否则将会事与愿违。,自相矛盾,寓言两则,1.掌握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自相矛盾”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3.自主学习,读懂本则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重难点

6、),盾 怔 狈,dn,zhng,bi,怔住 狼狈,zhng,bi,相,自相矛盾:,专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不一致。造句:你刚才的发言自相矛盾,让人难以理解。,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自夸矛盾。写古时候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先说自己的盾牌再锐利的武器都刺不穿,后又说他的矛再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破。第二部分(第3、4 自然段)狼狈离开。写卖兵器的人前后矛盾被别人取笑,最后狼狈地离开。,交流分段情况,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这则寓言告

7、诉我们什么道理?串珠问题:1.卖兵器的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矛和盾的?人们是怎样质疑的?2.卖兵器的人的最终下场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古时候,有个人在集市上卖兵器。他拿起一个盾牌,指着说:“我这盾牌可坚固了,不管你用多么锐利的兵器,也别想刺穿它!”说完,把盾牌递到人们面前,让大家仔细看。,这一段写卖兵器的人极力夸耀自己的盾牌。用“不管也”写出了盾的坚固,突出表现卖兵器的人的极力夸耀。,可是却没有人要买盾牌。他把盾牌放回去,又拿了一支长矛,说:“诸位!请好好看看这支矛吧!它锋利无比,世界上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刺破!”,“没有人要买盾牌”说明了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卖兵器的人对自己的矛和

8、盾的极力夸耀,为下文写人们对他的嘲讽作好了铺垫。,人们听了他的话,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都笑了起来。有个人笑着问道:“那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是怎样的结果呢?”,“都笑了起来”“笑着问”说明大家都不相信他说的话。,卖兵器的人听了,一下怔(zhng)住了,他也确实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他后悔刚才吹牛吹得太过头了,只好满脸羞愧地收拾了东西,低着头狼狈(bi)地走了。,“怔住”写出了卖兵器的人无法自圆其说。这几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卖兵器的人说了自相矛盾的话被大家取笑后的神情、举动。“狼狈”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卖兵器的人的难堪境地。,拓展:学习完这两篇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收获?_,我们要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把握方

9、向、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人。,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自相矛盾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前后不一,互相矛盾,否则会被嘲笑。,这则寓言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卖兵器的人是怎样夸自己的矛和盾的?人们是怎样质疑的?,卖兵器的人说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不能穿透;然后又说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穿透。人们让卖兵器的人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串珠问题:,2.卖兵器的人的最终下场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卖兵器的人的最终下场是:只好满脸羞愧地收拾了东西,低着头狼狈地走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下场,是因为卖兵器的人

10、过分地夸大了自己的兵器,将自己陷于不攻自破的两难境地,非常尴尬。,自相矛盾,夸盾:无物可破夸矛:能刺破万物大家问道:用矛刺盾会怎样狼狈地走了,做事不能前后不一,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卖兵器的人先夸下海口说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不能穿透,再说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最后给人留下话柄,不能自圆其说。说明做事不能前后不一,互相矛盾,否则会被嘲笑。,郑人买履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

11、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坐井观天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愚公移山掩耳盗铃 杯弓蛇影 杞人忧天 画蛇添足 盲人摸象 买椟还珠 滥竽

12、充数 一叶障目 邯郸学步 塞翁失马 惊弓之鸟 囫囵吞枣 拔苗助长,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拉封丹2.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严文井,自相矛盾中,那个卖兵器的人推销自己的盾时这样说:我这盾牌可坚固了,不管你用多么锐利的兵器,也别想刺穿它;推销自己的矛时这样说:它锋利无比,世界上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刺破。围观人们的态度是都嘲笑他。,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南辕北辙(zhch)发怔(zhnzhn)自相矛盾(dndn)狼狈(bidi),二、给下列汉字换个偏旁,组成新字再

13、组词。证()_牌()_ 愧()_锐()_ 撤()_猿()_,怔,怔住,啤,啤酒,槐,槐树,说,说话,澈,清澈,辕,车辕,三、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1我这盾牌可坚固了。()2不管你用多么锐利的兵器,也别想刺穿它!()3他只好满脸羞愧地收拾了东西,低着头狼狈地走了。()四、同音字大舞台。【mo】()屋()盾()笔【q】兵()哭()空(),牢固,锋利,惭愧,茅,矛,毛,器,泣,气,五、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分类。喜出()外出类()萃 精妙绝()()耳盗铃()天喜地 狐假()威1表示心情高兴的:_2表示艺术成就的:_3出自寓言故事的:_,望,拔,伦,掩,欢,虎,喜出望外欢天喜地,出类拔萃精妙绝伦,掩耳

14、盗铃狐假虎威,1比一比,再组词。怔()狈()征()坝()辙()澈(),怔住,征收,狼狈,堤坝,车辙,清澈,2用加点的字词造句。(1)不管你用多么锐利的兵器,也别想刺穿它!_(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_,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咬牙坚持下来。,你越努力,成功不是越离你近了吗?,古时候,有个人在集市上卖兵器。他拿起一个盾牌,指着说:“我这盾牌可坚固了,不管你用多么锐利的兵器,也别想刺穿它!”说完,把盾牌递到人们面前,让大家仔细看。可是却没有人要买盾牌。他把盾牌放回去,又拿了一支长矛,说:“诸位!请好好看看这支矛吧!它锋利无比,世界上无论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刺破!”,_,人们听了他的

15、话,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都笑了起来。有个人笑着问道:“那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卖兵器的人听了,一下怔住了,他也确实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他后悔刚才吹牛吹得太过头了,只好满脸羞愧地收拾了东西,低着头狼狈地走了。,1用“_”画出卖兵器的人的语言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什么?_2那个卖兵器的人错在哪儿?_ _3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_,看出这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互相矛盾。,那个卖兵器的人片面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实事求是,要能自圆其说。,一、目标、行动要一致南辕北辙。1“辕”指古代车前部用于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辙”指车轮轧出的痕迹

16、。“南辕北辙”用自己的话说就是想往_,而车子却向_行。(填方位词)2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跑啊?”(1)选文中“奇怪”一词与()句中“奇怪”的意思不同。A海底有许多长得奇怪的动植物。B真奇怪,为什么他会迟到呢?,南,北,A,(2)“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跑啊?”朋友是想说:_。3通过读短文,我们知道要去楚国的赶车人有许多优越条件。判断正误。(1)马跑得快。()(2)知道楚国的方向。()(3)他是个好把式。()(4)他的盘缠多。(),楚国在南边,你不能往北跑,二、言语前后要一致自相矛盾。1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兵器。连线。矛 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盾 进攻敌人

17、的刺击武器。2自夸武器。(先填入关联词语,再完成填空)(1)()你用多么锐利的兵器,()别想刺穿它!(2)世界上()多么坚固的东西它都()能刺破!以上两句话都是_说的。第(1)句是他在卖_时 说的,意在突出说明自己的兵器_;第(2)句是他在卖_ 时说的,意在突出说明自己的兵器_。读这两句时,都 要读出_的语气。(A.赞扬B得意),不管,也,无论,都,卖兵器的人,盾,坚固,矛,锋利无比,B,3有个人笑着问道 那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 会是怎样的结果呢(1)给上面句子加标点。(2)如果卖兵器的人试着用矛刺穿了盾,说明盾不_;如果矛不能刺穿盾,这又说明矛不_。不论怎样的结果,都与他的话相抵,最终都会使他的兵器卖不出去,所以他只好_ 地走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坚固,锋利,狼狈,说话或做事前后不一致,互相抵触,是行不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