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4932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慈禧的一帘传奇概要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慈禧的一帘传奇,慈禧太后简介,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身于满洲镶蓝旗的一个官宦世家,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之一,清朝“无冕女皇”,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长度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过大清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二位正宫。,慈禧的身世之谜,对于慈禧的童年和出生地 等等的记载很多。慈禧出

2、生在甘肃兰州说。慈禧出生在浙江乍浦说。慈禧出生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说。慈禧出生在今山西长治说。在这些说法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慈禧生于说。,咸丰时期,叶赫那拉氏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丰帝唯一的皇子载淳(即同治帝),诏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懿贵妃。由于咸丰帝体弱多病,大清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又让他心力憔悴。懿贵妃工于书法,于是咸丰帝时常口授让懿贵妃代笔批阅奏章,使慈禧有机会接触政治。,同治时期,联合咸丰帝弟弟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粉碎了八大臣的势力。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整饬吏治;重用汉臣;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

3、。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称为“同治中兴”。,光绪时期,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兼外甥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中俄通过谈判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亡,慈禧实现一宫独裁。1883年1885年爆发了中法战争。1889年2月,光

4、绪大婚,名义上由光绪帝亲政,慈禧又训政了数年。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1895年2月7日,威海卫日舰及炮台夹攻刘公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9世纪末,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慈禧最初主剿,但镇压屡屡失败。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1901年9月7日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宣统时期,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经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无性功能能力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1908年11月15日光绪帝死后次日,慈禧因病而逝,享年七十四岁,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垂帘听政,后妃不能干预朝政,这是清代的祖制。但是,自从同治朝的慈安、慈禧两位皇太后于186

5、1年12月2日“垂帘听政”以后,这一祖制就被彻底打破了。从这时起,在半个世纪左右的清代历史中,皇太后操纵了包括帝、后命运在内的一切大权,统治时间竟占清朝实际统治时间的五分之一,从而使选妃立后与政治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老佛爷”由来,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闷闷不乐。太监李莲英猜知其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后面建了一座佛。之后,李莲英禀告慈禧说,万寿寺常有佛光显圣请太后前往观看。慈禧驾临,未见佛光,大怒。李莲英忙将太后请入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主持,朝廷文武大臣也在这里。李莲英大声

6、喊道:“老佛爷到!”众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见状明白了大半儿,故意问:“你们迎得是哪位老佛爷啊?”李莲英说:“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呀!”大臣们也说:如今先皇驾崩,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救庶民于水火之中一席话说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爷这个称号传遍京城,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帘听政了。,慈禧扮观音,慈禧年轻时是风姿卓越的美人,女画家卡尔,1904年8月进入清朝宫廷为慈禧太后画像,将自己的亲见亲历,记录于慈 禧写照记中。在书中她写道:“我看眼前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极美丽极和善的妇人,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其实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丽

7、姣好,使人一见便生喜悦之情。”“慈禧太后身体各部分极为相称,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美容养颜,慈禧太后身边的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记载,慈禧到老年时,肌肤仍然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1904年入宫为慈禧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就曾在她的慈禧写照记中说道,年过七旬的慈禧“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四十岁”。慈禧太后所用的宫粉主要是由米粉、益母草粉、珍珠粉加香料制成,早在乾隆年间就有人使用。慈禧太后除了白天略施粉黛,到了晚上,也还要用大量的宫粉涂于脸部、脖子、前胸、手臂,使皮肤与粉融为一体。除了这些外在的

8、理容用品,慈禧太后还十分注重饮食调理、穴位按摩。慈禧也有睡美容觉的习惯。,慈禧性格及爱好,性格:宽厚与残忍 革新与守旧 主战与求和,爱好:爱服饰 爱饮食 发饰 爱梳妆打扮 下棋、写字、绘画、玩纸牌 爱看戏 爱吃花、浴花,喜好拍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俄国沙皇古拉二世和皇后将一幅八英寸着色全家照命驻华公使赠送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此后,慈禧对照相产生浓厚兴致。如今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大量当年所摄的玻璃底片和照片,其中仅慈禧一人晚年所拍照的三十余种装束、神态各异的照片就有百余张,大多系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七旬寿辰前的留影,都是由清廷曾驻日、法公使三品卿衔裕庚的次子勋龄所摄。慈禧为了照相

9、,特传御旨在其颐和园寝宫乐寿堂前搭席棚,用布景屏风为衬,并按殿内样式布置豪华的陈设。在照相之前,要亲自翻阅历书,选定吉日良辰。慈禧太后是清朝最高统治者中唯独同时拥有西方文明的油画肖像和摄影照片的人。,慈禧的男宠,恭亲王 荣禄 安德海 李莲英,慈禧太后的陵墓,慈禧太后的墓葬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初九清明节,由同治皇帝亲自勘察风水,于十五日将普陀峪定为慈禧太后的墓葬所在.陵墓于当年八月时动工,于光绪五年(1880年)六月同时完工,耗时六年,耗银五百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陵又重修一次,工程历时十三年于一九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完工。,陵内的丹陛石,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图案为“龙

10、在下,凤在上”。隆恩殿周围的69块汉白玉板处处雕成“凤引龙追”,74根望柱头打破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均为“一凤压两龙”,暗示她的两度垂帘。,慈禧的的三次入棺,第一次入棺:1908年死后第二天慈禧被殓入棺飞扬跋扈,一改再改陵制,三大殿几乎拆了再建,“超级豪华”竟然压倒紫禁城第二次入棺:1928年 遭盗墓抛尸全身长满白毛慈禧棺椁内的珍宝,价值在5000万两白银,堪称世界之最第三次入棺:1984年文物局清理内棺搬出尸体,纸将纸兵 纸轿纸马,慈禧太后陵墓被挖后遗体出土时的景象,太后慈禧出土的恐怖景象,当年的风光已经不再,死后不过是一堆黄土。“老佛爷”慈禧不仅在生前有许多奇特的经历,而且在她死后还有更

11、令人难以置信的遭遇:慈禧的遗体在长达76年的时间里,先后三次殓入同一口棺内,遗体至今仍保存完整。,慈禧幸与不幸,慈禧的幸运在于她获得了那个时代女人难以得到的地位。慈禧并非出身于世代簪缨、钟鸣鼎食的显贵之家,她不过是当时一个中级旗籍官员的女儿。在她十七岁的时候凭着选秀的偶然机遇,进入紫禁城,从而为她搭建了扭转乾坤的政治平台。慈禧靠着一步步的钻营,从贵人到嫔,又靠着幸运地生下了咸丰帝惟一的皇子,从而“母以子贵”,被晋封为妃、贵妃,直到皇太后,并藉此“垂帘听政”四十七年。慈禧又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作为妻子和母亲,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虽然她拥有至上的权力,使无数王公大臣匍匐在脚下顶礼膜拜,却无法获

12、取一个正常的母亲所拥有的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幸福。,慈禧的成功与失败,慈禧的成功在于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业。慈禧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她又是失败的,她的失败在于,对权力她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恣意领略追逐权力的刺激和尽情享受得到权力的快感。也就是说,为了权,她什么都在所不惜!,正面评价,作为一个女性,她不失聪明与能干,并在危急时刻曾尽力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虽不成功但在当时可称合理的反应。她曾经向法国、日本、八国联军宣战。她破除满汉界限,大力起用曾

13、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名臣,开办洋务运动,造成所谓“同治中兴”气象。执政后期,发布新政诏书,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大量选派留学生,开始宪政改革等举措,是为人才方面的重要改革。此外,她推动京剧艺术发展,建立北京动物园,都是不应被人遗忘的。,负面评价,慈禧执政期间,始终拒绝改革落后的满清专制的统治体制。在列强纷争的年代中,不断制定出卖民族利益的政策,不断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从而使得中国一步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慈禧作为最高权力责任者,始终拒绝变革拒绝立宪,加倍收刮汉人提高税收,甚至将自己的享乐优先于国家民族利益,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建造颐和园,以至于甲午战败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使得中国在列强纷争的年代中再无中兴之可能。甲午之后,慈禧不仅不思变革,反而对内施行更加荒谬的愚民政策,同时又加倍疯狂镇压民众,大量捕杀进步人士,以维持满清的统治。为维持满清专制,甚至愚昧地挑动义和团进行扶清灭洋运动并引来了八国联军。最终签订了辛丑条约,使得中国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国运衰败近百年。,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