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5331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工代赈灌溉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以工代赈XX镇XX村委会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X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二九年九月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地点11.3项目建设周期11.4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11.5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11.6项目效益情况21.6.1经济效益21.6.2社会效益21.7工程特性表2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32.1 项目乡概况32.2 项目区概况42.3 项目区整村推进重点村概况5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3.1.1 项目背景63.1.2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73.1.3 项目区贫困状况9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3.2.1 地质条

2、件103.2.2 水文条件113.2.3 其它条件123.3 评价及结论12第四章 工程总体布局和工程规模134.1水资源及供需平衡分析134.1.1水资源概况134.1.2灌溉用水定额分析134.1.3水量平衡分析144.2项目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164.2.1工程规划的指导思想164.2.2项目建设的内容164.2.3项目工程技术设计方案174.2.4生产路设计184.2.5渠道工程设计194.2.7主要工程量214.3施工组织设计214.3.1施工条件214.3.2主体工程施工224.3.3施工进度安排224.3.4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234.4水土保持方案234.4.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依据

3、234.4.2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244.4.3水土流失治理244.5环境影响评价244.5.1主要污染工序244.5.2环保对策、措施254.5.3环境影响评价26第五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75.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275.1.1编制原则275.1.2编制依据275.1.3基础单价分析285.1.4费用标准285.2投资估算295.3资金筹措29第六章 劳务报酬管理306.1劳务报酬306.2劳务报酬支付方案30第七章 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307.1管理机构307.2管理办法317.2.1建设管理317.2.2资金管理327.2.3运行管理337.2.4运行维护33第八章 效益分析348

4、.1社会效益分析348.2生态效益分析348.3经济效益分析358.3.1费用计算358.3.2效益估算358.4综合评价37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379.1结论379.2建议38附件:38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本项目名称:XX县以工代赈XX镇XX村委会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1.2项目建设地点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建设地点位于XX县XX镇XX村委会,项目范围包括:XX村委会茂姑鲁村、XX村、XX村,大箐村委会的下宜格村,共4个自然村, 711户,2799人,受益土地面积2500亩,其中:含整村推进重点村茂姑鲁村、XX村和下宜格村3个自然村,受益人口402户1622人。1.3项目建设

5、周期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的建设规划从2009年9月开始,2010年5月竣工。1.4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在项目区内采用工程措施,配套三面光田间渠道9条3160米,其中:1m1.1m断面2条895m,0.3m0.4m断面7条2265m,建涵洞5个。为方便群众耕作,并在田间建生产路5条1960米。1.5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估算总投资133.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21.88万元,其它费用 (建设管理费、勘测设计费、基本预备费)11.82万元。资金筹措: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补助120万元,申请市级财政配套资金补助11万元,其它资金2.7万元,共计133.7万元。1.6项目效益情况1.6.1经济效益工

6、程建成后,可改善项目区种植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及农经作物产量,预计年可增收粮食10.5万公斤,按市场现行价计算,每年可为项目区增加直接经济收入18.9万元。另外项目区群众还可从工程获得劳务报酬24.8万元。1.6.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渗漏水量相对减少,从而降低了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同时也使局部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的分布更加合理。还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更可以稳定该地区灌溉面积和改善原有的灌溉条件,可以促进原有传统、粗放的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促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优化耕作技术、耕作制度,对推进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

7、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改善项目区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群众劳动强度。1.7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项目区概况 1. 总土地面积亩2500 2. 其中:农田灌溉面积亩2500 3. 总人口人2799二、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 1. 干渠(总长/条数)Km/条6/1浆砌石防渗 2. 支渠(总长/条数)Km/条5.2/14土渠三、 工程建设内容Km/条 1. 砌护支渠Km/条3.16/9断面:1.01.1、0.30.4 2. 配套建筑物座5涵洞3. 生产路Km/条1.96/54.5米宽 4. 主要工程量 (1). 土 方万m30.98 (2). 浆砌石万m30.41 (3)

8、. 混凝土万m30.027 (4). 抹面万m20.55四、工程投资估算万元133.7 1.申请以工代赈补助资金万元120 2.市级财政配套资金万元113.其它资金万元2.7五、工程效益亩25001.改善灌溉亩25002.增加灌溉亩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项目乡概况XX镇位于XX县城西北部,距县城98公里,离昆明156公里。地处东经1025336103545,北纬254256254551。全乡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06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有总人口9830户39079人(农业人口9119户37733人,非农人口711户1346人),人均有粮351公斤,

9、农民人均纯收入1191元。2.2 项目区概况 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区位于XX镇XX村委会,处于东经102056/31/102059/57/,北纬25049/13/25050/33/之间,北至XX村委会乡村道路、南至牛街河、东至大箐村委会下宜格村、西至凤联公路,共覆盖XX村委会的XX、XX、茂姑鲁,大箐村委会的下宜格,2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711户,2799人,受益土地面积2500亩。XX村委会辖XX、XX、茂姑鲁、赶马郎4个自然村,现有农户634户,2460人。全村国土面积9.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59亩,人均耕地0.76亩,林地781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2.84万元,农

10、民人均纯收入1118元。大箐村委会辖杉松哨、石洞村、龙潭、上宜格、下宜格、大箐6个自然村,现有农户645户,2658人。全村国土面积1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6亩,人均耕地0.6亩,林地298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9.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元。2.3 项目区整村推进重点村概况本项目共覆盖XX村委会的XX、XX、茂姑鲁,大箐村委会的下宜格,共2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其中:有贫困村1个,整村推进重点村3个。XX村是市级整村推进重点村,隶属于XX镇XX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1公里,距离乡政府3公里。国土面积2.05平方公里,有耕地396.28亩,人均耕地0.67亩

11、;有林地1741.6亩。全村有农户143户,人口548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5.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元。磨姑鲁村是市级整村推进重点村,隶属于XX镇XX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离乡政府2公里。国土面积1.93平方公里,有耕地387.79亩,人均耕地0.76亩;有林地1630.37亩。全村有农户128户,人口513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0.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元。下宜格村是市级整村推进重点村,隶属于XX镇大箐村委会,属于半山区。距离大箐村委会1公里,距离XX镇政府3公里。国土面积2.29平方公里,有耕地453亩,其中人均耕地0.82亩;

12、有林地542亩。全村有农户131户,人口561人,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2元。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1 项目背景农业是XX镇的主导产业,但现在项目区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已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近年来,上级各部门为推进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投入和即将投入大量整合资金进行道路、人畜饮水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以工代赈项目投入100万元资金对项目区的干渠进行了防渗加固建设,但由于项目区没有配套田间渠道和生产路,农业生产条件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改善,农业经济发展仍然受阻,生产率依然低下。所以特申请以工代赈资

13、金投入对项目区进行高稳产农田建设,以全面解决项目区群众农业生产条件,使项目区各项基础设施条件均衡发展。各部门在项目区投入整合资金情况如下:一、已投入整合资金情况(详见表31):1、扶贫办资金:(1)2005年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共投入40万元在大箐村委会下宜格村村改造畜厩97个,建水泥路2条890米3115平方米,使该村的村内路面均实现硬化;(2)2007年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共投入40万元在XX村委会XX、茂姑鲁2个村改造畜厩132个,建水泥路6条1120米3920平方米,使两个村的村内路面均实现硬化。2、交通局资金:2007年交通局共投入120万元资金,硬化了XX村委会连接凤联公路的2.5公里乡村

14、道路,解决了全村委会的出行困难。3、以工代赈资金:2007年共投入1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对项目区干渠6公里进行防渗加固建设,解决了项目区农田灌溉困难问题。二、即将投入的整合资金情况(详见表32):1、扶贫办资金:2010年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将投入200万元在项目区各村进行路面硬化、人畜饮水建设、生态建设、公共事业等各方面建设,将使项目区各项基础设施都得到改善,XX村委会将建成一个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各部门整合资金的投入,项目区的路、水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再加上本项目高稳产农田建设工程的建设,将使整个片区各项基础设施条件配置均衡,使项目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群众生

15、产、生活等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3.1.2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一、水利工程现状(1)灌溉渠系项目区灌溉干渠从牛街河石洞村取水坝引水,渠道总长达6km,2007年已经以工代赈工程进行防渗加固建设,极大的改善了项目区的用水问题,但由于田间渠道均为土渠,都为自然分布,布置不合理,导致大部分田块灌溉困难,需用水时放不到水,不用水时田间积水,项目区群众增产、增收极为困难。并且项目区内无任何生产路,群众耕作均为人工背、挑、扛,劳动强度很大,生产率极为低下。所以项目区灌溉难和耕作不方便问题,已严重制约着该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当地粮食生产和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并已严重影响着群众增产、增收和当地的社会稳定。

16、(2)排水系统项目区内排水由各农沟直接排入牛街河,各支斗沟基本配套,排水有保障。(3)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区内有XX镇凤龙水厂,水厂设计供水人口为15426人,现已实现供水的人口为9265人,包括项目区内的茂姑鲁、XX、XX3个村。项目区内没有通过凤龙水厂集中供水的下宜格村现在有村建和农户自建的饮水设施,能够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二、基本农田现状该区域田间水利设施配套工程率31.5%,田间水利设施仅有2007年建设的灌溉干渠,田间渠道均为土渠,灌溉水利用率非常低。并且项目区内无任何生产路,群众耕作均为人工背、挑、扛,劳动强度很大,生产率极为低下。三、蔬菜、水果种植状况项目区内土地多种植水稻、玉

17、米和烤烟,但也有少量蔬菜种植,种植品种主要为白菜、青菜、卷心菜等,具体种植状况见表34。四、交通现状项目区内乡村道路框架齐整,且各级道路相互交汇与主干道凤联公路相连。项目区内的主干道凤联公路已于2006年进行油路建设;乡村道路于2007年建成水泥路;茂姑鲁、XX、下宜格三个村的村内道路已于2005年和2007年由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投入80万元进行了硬化,硬化长度达2010米,使茂姑鲁、XX两个村至凤联公路的路面均全面实现了硬化;下宜格至XX村的已由2008年烟水工程建设的生产路350米连通;项目区通往主干道7204公路和凤联公路的道路都很畅通,所以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唯一不足的是项目区内的农田没有

18、生产路,群众耕作极不方便,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后,项目区内配套了生产路,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条件更加优越。3.1.3 项目区贫困状况现在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只能种植水稻、麦子等常规作物,粮食单产只有244公斤/亩,人均有粮32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18元,项目区4个自然村中有1个贫困村,3个市级整村推进村。而且项目区旱灾频发,以往旱灾以春旱为主,秋旱次之,成灾率在5070%左右。这导致了项目区粮经作物产量较低,群众增收困难,生活比较贫困。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 地质条件整个项目区出露地层均为上二迭系峨嵋山玄武岩组。岩性以灰绿、暗绿、深灰色等厚层至块状玄武岩为主,间夹中厚层状玄武岩

19、。在整个工程区内均未见有凝灰岩出露。岩层产状为倾向北偏西至北偏东35010,倾角1823。第四系冲积、残积和坡积层分布于河内平缓坡一带,冲积层岩性以砂砾石层为主,夹砂质粘土,厚约6-l0cm,砾石成份全为玄武岩,残坡积层岩性为紫红、黄褐色砂质粘土夹碎石角砾,厚0.5-3.0m。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本区岩石未进行物理力学试验,故以其他工程同类岩石之物理力学试验数据为参考。新鲜致密岩石容重为315tm3,坚固系数57,吸水率最大0.35,最小0.05,平均025。玄武岩易于物理风化,新鲜者致密坚硬,承压力高,暴露地表遭强烈物理风化后即变为碎屑状甚至砂土状,承压力大为降低。本区玄武岩风化深度较浅,一

20、般5-10m,局部地区可达15-20m,项目区为2-4m。由于渠道过流量较小,生产路通行车辆仅为载重较小的农用耕作机械,通过探坑显示,布置渠道和生产路处的地质条件均较好,对工程的安全运行不会造成影响。3.2.2 水文条件一、水源条件王家湾水库提供灌区主要灌溉水源,水库原蓄水量220万方,2006年坝高增加后,蓄水量达333万方,另外还有牛街大河常流水108万方作为辅助水源,总可用水量达441万方,因此水源可满足灌溉要求,并且水库水质良好,水温适中。二、水文气象XX镇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最高海拔2560米,最低海拔2015米。该区无水文气象资料,仅有57年至66年降雨观测,根据资料的整理得多年平

21、均降雨量980毫米,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百年一遇200毫米,50年一遇181毫米,10年一遇131毫米,5年一遇107毫米。XX镇属典型的西南温带季风气候,表现为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冬春多旱,夏秋多雨,西北部海拔较高,云多雾大。由于受乌蒙雪山的直接影响,气温相对比同等海拔较低,多年平均气温+13C左右,最高气温+34C,最低气温-3C,区域内多属西南风,最大风速22mS,初霜期为10月下旬,终霜期为2月中旬,全年无霜期249天,多年平均霜期116天,多年平均降雨113天,降雪7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082小时,日照率24,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11月至次年4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5

22、。XX镇自然灾害频繁,据多年灾害统计资料,平均三年左右出现一次,主要是霜雪冻、低温、干旱、洪涝、冰雹、风灾等,这些自然灾害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和危害,由于气温偏低,农作物的生长期长,XX镇属典型的小立体气候,主要是水稻受低温影响,必须改变当前的耕种习惯,提前栽插节令,使农作物充分成熟,提高产量。3.2.3 其它条件一、材料条件项目区附近的龙池村委会盛产石料,并有生产石粉砂的企业,故修建渠道的材料条件很符合。二、交通条件7204公路和凤联公路从项目区通过,并且已建设为油路,项目区内有乡村道路,可通行农用运输车,从通过建设生产路可兼作施工道,交通条件极为便利。三、政府支持,领导重视镇党委、政

23、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长抓不懈,尤其对农田建设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多方整合和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对该项目的规划建设给予极大的支持。项目区近年来已进行了路面硬化、饮水工程及干渠的防渗加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本项目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项目区干部及群众已经认识到项目的实施将为他们带来的好处,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项目建设决心大,积极性高,要求迫切,愿望强烈。五、项目规划经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合理准确,符合当地条件,也符合立项原则,并通过征求村、组的意见,工程措施可操作性强,便于施工。3.3 评价及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实施的必要条件都具备,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项目

24、的实施必将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项目区进行高稳产农田建设是很有必要和可行的。第四章 工程总体布局和工程规模4.1水资源及供需平衡分析4.1.1水资源概况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为王家湾水库,水库原蓄水量220万方,2006年坝高增加后,蓄水量达333万方,另外还有牛街大河常流水108万方作为辅助水源,总可用水量达441万方,并且水质良好,水温适中。4.1.2灌溉用水定额分析1、灌溉用水定额的拟定本次规划设计灌溉面积2500亩,其中:水田2000亩,旱地500亩。大春主要是水稻、玉米、烤烟,小春主要以大麦、小麦、蚕豆为主。作物灌水定额是根据当

25、地农业部门提供的参数,并结合实地的多年灌水经验确定的。(1)水稻:由于多在低洼处,因此需水量相对较少,确定为300m3/亩;(2)玉米:按4000株亩,灌水6次,6公斤株计算,每亩需水24立方米;(3)烤烟:按1100株亩,灌水6次,6公斤株计算,每亩需水6.6立方米;(4)小春:一般当地仅为大麦、小麦、蚕豆,冬春干旱季节灌水一次,每亩按50立方米计。2、灌溉设计保证率(1)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项目区水资源开发情况和当地农作物的种植条件,项目区种水稻为主,兼种烤烟等旱作等实际情况,耗水量最大的是水稻,在水稻栽插季节,天然降水很少,主要靠王家湾水

26、库供给,根据供水情况,确定灌溉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取75%,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85。(2)灌水方式和灌水技术 项目区仍保持地面灌溉方式,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保证灌水的均匀度,旱作物主要为烤烟,采用浇灌技术。水稻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实行浅浇快轮,以满足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要求,降低田间渗漏损失。4.1.3水量平衡分析一、项目区需水量分析由于本项目建设主要为田间灌溉渠道,并且2007年对项目区干渠进行防渗加固建设时已经进行了用水量分析,所以本次不再进行分析计算,参照2007年干渠防渗加固建设时分析的净需水量67.05万立方米,毛用水量77.1万立方米取用。二、项目区可供水资源量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

27、为王家湾水库,水库灌区内有田地10029亩。水库控制径流面积118.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产水量8544万立方米,不同频率下的年产水量为:丰水年(P20%)为10850万m3,平水年(P50%)为8288万m3,枯水年(P80%)为5740万m3,枯季最小流量为0.278m3s。王家湾水库始建于1978年,1995年建成,坝高25.2米,蓄水有效库容220万m3,2006年坝高增加后,蓄水有效库容增至333万M3,拦蓄水量占产水量的3.3%。水库建成多年,由于灌区渠系不配套,水利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历年余水100万立方米以上,大量的弃水造成水资源的最大浪费。所以应按枯水年(P80%)确

28、定王家湾水库灌溉供水量。整个灌区三栽一种期间最大用水高峰为5月,该时期则可提供有效水量441万M3(水库蓄333万m3,径流产水量108万m3)三、水量平衡分析项目区处于王家湾水库灌区的下游,灌区中上游有田地5000亩,通过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工程、2006年农田建设工程、2007年以工代赈工程、2008年烟水工程已进行了渠道防渗加固建设,经计算上游需水量为200万方,水库蓄水量为333万方,加上径流产水量,可供水量为441万方,尚余水241万方可供本项目区使用。而本项目区大春栽种时节需水量最大,净需水量为67.05万立方米,考虑输水损失后,毛用水量为77.1万立方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王

29、家湾水库水源不但可以满足整个灌区的灌溉任务,加上一些长流水,今后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项目区可供水资源与需水量平衡分析见表42。王家湾水库产水量年内分配调节与灌溉用水供需平衡计算表表42月123456789101112径流产水量万M314911790721086108369459901038313178水库蓄水量万M33333333333333330070140333333333灌溉需水量万M37070404032090303000070供需余水万M379475032685208068459208453131084.2项目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4.2.1工程规划的指导思想工程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一是

30、以节水增效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三是与灌区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农业区划等规划相协调;四是要为发展“二高一优”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五要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碱、渍综合治理;六是坚持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不断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4.2.2项目建设的内容以生产路建设和配套田间“三面光”浆砌石衬砌渠道工程为主。在项目区建砂石路面生产路5条1960米,其中:1#路长410米,2#路长485米,

31、3#路长210米,4#路长425米,5#路长430米;建设“三面光”浆砌石衬砌田间渠道9条3960米,其中:1#渠长410米,2#渠长485米,3#渠长210米,4 #渠长210米,5 #渠长425米,6 #渠长425米,7 #渠长430米,8 #渠长430米,9 #渠长135米;配套涵洞5个;对生产路1960米进行全程绿化。4.2.3项目工程技术设计方案一、工程等级和划分XX村委会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区的渠道灌溉流量小于5m3/s,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本工程等级应为V等五级。工程设计基本资料:(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2)、水

32、利部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3)、水利部水闸施工规范(SL27-91);(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二、工程措施规划设计1、生产路布置XX村委会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生产路按照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便于机耕要求的原则布置。根据项目区地形交通现状,结合今年项目资金的实际情况,因项目区内有乡村道路为主道,所以本次规划仅以布置田间生产路为主。规划的生产路为南北向,每隔500米左右布置1条,连通项目区农田和已有的乡村道路,方便群众耕作,共有5条1.96公里,生产路两边进行全程植树绿化。其工程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2、渠道布置XX村委会XX大沟建设

33、工程(二期)项目区渠道按照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方便群众灌溉及灌溉管理,便于机耕、满足轮灌要求的原则布置。根据项目区地形和水资源利用现状,结合今年项目资金的实际情况,因1#渠和1#渠兼作排洪,所以本次规划1#渠和1#渠按排洪要求布置,其余7条渠道按田间支渠布置。1#渠布置于1#生产路的东边,2#渠布置于2#生产路的西边,3#渠、4#渠分别布置于3#生产路的两边,5#渠、6#渠分别布置于4#生产路的两边,7#渠、8#渠分别布置于5#生产路的两边,9#渠连接干渠渠尾。其工程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3、渠系建筑物布置为了克服地形障碍,使生产路跨越干渠,保障渠道安全,需建涵洞5座,施工时应安相关规范要求进

34、行。4.2.4生产路设计生产路设计标准为农四级,路面有效宽度为4.5米,砂石路面,路两边每隔4米进行植树绿化。路两边用M7.5浆砌石支砌挡土墙,挡墙最高1.2米,最低0.6米,顶宽0.5米,按按1:0.3坡比放底宽,经过稳定计算,满足设计要求。生产路详细做法见生产路断面图。4.2.5渠道工程设计一、渠道设计流量计算由于2007年建设干渠时已进行过引水流量的计算,而本次规划主要为田间支渠,所以不再进行计算,取用以前同类工程的经验数值0.06m3/s为田间支渠的设计流量,但由于1#渠和2#渠兼作排洪,所以需要进行重新计算,根据近几年的观测,这两条渠道在汛期的最大洪水流量为1.18m3/s,因此确定

35、1#渠和2#渠的设计流量为1.18m3/s。二、渠道断面设计渠道过水断面设计为矩形,采用M7.5浆砌石衬砌,M10水泥砂浆抹面,用曼宁公式进行校核计算:Q过水流量A过水面积C曼宁系数(C=1/nR1/6)R水力半径i渠道底坡n糙率 渠道底坡定为1/1000,糙率n取0.013。经过计算1#渠和2#渠道过水净断面为BH=11.1米时,过流量为1.313m3/s,能够满足排洪要求,边墙顶宽0.3米,底宽0.7米,高为1.2米,采用M7.5浆砌石衬砌,经过稳定计算,满足设计要求;C15砼打底,厚为0.1米;M10砂浆抹面3cm厚。渠道衬砌尺寸见渠道断面图。经过计算3#渠、4#渠、5#渠、6#渠、7#

36、渠、8#渠、9#渠过水净断面为BH=0.30.4米时,过流量为0.066m3/s,能够满足引水要求,边墙宽为0.3米,高为0.5米,采用M7.5浆砌石衬砌,经过稳定计算,满足设计要求;C15砼打底,厚为0.1米;M10砂浆抹面3cm厚。渠道衬砌尺寸见渠道断面图。4.2.6建筑物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为达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施工管理方便,一般都采用定型设计。涵洞均采用在渠道上铺装预制铨盖板的方式。4.2.7主要工程量经计算,该项工程共计开挖土方0.38万m3,回填土方0.6万m3,砼0.027万m3,水泥砂浆抹面0.55万m2,浆砌石0.41万m3,钢筋制安0.27t。4.3施工组织设计4.3.1施

37、工条件一、自然条件XX镇属典型的西南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表现为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冬春多旱,夏秋多雨,西北部海拔较高,云多雾大。由于受乌蒙雪山的直接影响,气温相对比同等海拔较低,多年平均气温+13C左右,最高气温+34C,最低气温-3C,区域内多属西南风,最大风速22mS,初霜期为10月下旬,终霜期为2月中旬,全年无霜期249天,多年平均霜期116天,多年平均降雨113天,降雪7天,年平均日照时间2082小时,日照率24,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11月至次年4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5。二、供水供电及其它条件(1)水电交通条件:该工程项目区有乡村道路连通凤联公路与720

38、4公路,并已进行硬化,交通极为便利;牛街河流经项目区,水源较丰富,工程施工用水可直接利用牛街河水,运水距离一般在300m左右,施工用水易解决。施工用电可采用农用电,项目区内村村通电,农电网四通八达,施工区电力供应十分便利与充足。(2)临建设施:施工现场紧临村庄,因此办公用房可就近租用农户住房,施工人员由于多为当地群众,所以不考虑住房。三、工程条件XX大沟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供水供电及地方材料条件较好,施工场地比较开阔,便于施工布置。4.3.2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包括土方工程、生产路M7.5浆砌石挡墙、渠道M7.5浆砌石砌护、配套建筑物的施工。土方工程主要为生产路风化

39、料回填及道路、渠道挖方和填方。开挖均采用人工开挖方式,要按规定留置边坡。回填要求填料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250mm,含水率控制在16%2%以内,压实系数0.92。渠道防渗衬砌施工严格执行水利部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91)的有关规定。4.3.3施工进度安排工程建设安排在2009年12月2010年4月的少雨季节,可避开雨季对施工的影响。 4.3.4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求有23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工地现场的质量检测工作,实行“三检制”,收集整理、分析各项技术资料,严格执行技术标准。 检查各项技术资料检查有关的设计和批复文件,施工说明、施工设备安装说明和技术标准、施工

40、规范、质量标准、施工细则及操作规程,施工方案和各项技术措施。 检查材料的规格性能是否经过鉴定,其规格、主要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检查施工放线是否正确根据施工图纸提供的控制点坐标,进行施工放线,检查建筑物边桩、中心桩的位置和高程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现场妥善处理。 施工检查施工检查按工种、工序分单元、分阶段逐项检查,前一道工序经质检人员和现场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4.4水土保持方案4.4.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条例;水土保持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

41、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4.4.2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预测时期分为工程建设期和工程运行期两个时期。工程建设期经测算:(1)取土及拉运土方扰动原地貌面积为22.7亩。(2)工程建设及施工运输损坏植被面积为2.3亩。工程运行期经测算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4.4.3水土流失治理(1)生产路土方主要为回填风化料,需从项目区外现有的风化料厂挖运,运距为1.53公里,建设任务完成后,对风化料厂进行种树种草措施绿化复原,不会造成水土流失。(2)工程渠道土方大部分为开挖,不需要从项目区外取土,回填后剩余土方可用于填筑项目区内生产路。(3)渠道建设任务完成后,运输道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

42、平整。(4)涵洞用的预制件在专用场地预制, (5)施工期对各施工队伍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如因工程建设无法避免的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无法恢复的通过种树种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经以上分析,项目实施只须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项目区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另外,工程建成后,还可改善农田小气候。4.5环境影响评价4.5.1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非污染生态影响及污染影响。非污染生态影响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土石方、弃土堆积、建筑施工材料堆置、机械作业等,将有一部份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无可避免的将造成部份植被的砍伐、淹埋和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而使水体受到污染,相应带来水环

43、境及生态环境变化。污染的影响a、工程施工以人工为主,施工时挖掘、运土、运输材料等过程会产生纷尘及NOX、CO等燃油烟气无组织排放,其污染影响随施工的结束而停止。b、施工期噪声主要产生于施工机械的作业,噪声的排放呈现出随机分散、无组织、不连续的特征。施工机械的噪声在8095B(A)之间,施工完成后,施工噪声影响将随之而停止。C、由于施工时间较长,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是项目的一个污染源。施工人员数量随施工进度而有所变化,若以平均50人,每人用水0.2m3/d计算,则每日排放的生活污水量为10m3/d,主要污染物为CODcr、悬浮物及动植物油等。污水排放方式为随机分散、无组织间断排放。施工结束而随

44、之停止。d、弃土(石)及生活垃圾是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影响。施工完成后不在产生。4.5.2环保对策、措施建设指挥部的人员应经常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就堆料场选址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废土方的堆弃点是否会影响环境、淤塞河道、占农田,是否会因施工造成河道断流及交通堵塞等进行现场检查,发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活动应立即停止、纠正,减缓施工期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合理计划安排,缩短施工工期,并尽可能将建设项目施工安排在旱季进行,防止水体大量流失。料场和材料运输车辆行使路线、以及其他易产生场尘的施工点,应尽量避开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施工期由于使用机械设备,会对周围造成一定的噪声影响。应对施工时间合理安排

45、,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施工。对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的植被应及时恢复,并加强绿化管理工作,保护生态环境。4.5.3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完善田间渠道和生产路,并对生产路进行植树绿化,于是对节约用水、调节田间小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土地的保水、保肥、保土的能力大为改善,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从而缓解泥沙对河道的淤积,减少自然灾害,有效的改善了灌区的生态环境气候,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较大提高,使生态效益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随着当地群众生活及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物种植结构不断合理化,对水的需求日趋合理,用水量相对减少,工程措施使渠道渗漏水量大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局部地区的地下水位,同时也会使局部地区地下水、地表水的布局日趋合理,防止土壤盐碱化,使项目区整体环境得到提高,为灌区粮食增产和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起到了保障作用。 第五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1投资估算编制说明5.1.1编制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