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344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3万t/a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3年1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地理位置及项目建设意义1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特性41.3项目选址方案比选及法律法规、规划相符性7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82.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8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9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环保措施113.1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13.2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193.3环境影响评价结果223.4法定环境敏感区的设计情况353.5环境风险分析353

2、.6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38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493.8环境管理与监测554公众参与624.1 公众参与调查624.2 公众参与人员统计情况674.3 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674.4公众意见处理办法704.5公众意见小结70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715.1工程概况715.2 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715.3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735.4 环境保护对策755.5 公众参与755.6 厂址可行性分析755.7 总结论766联系方式79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地理位置及项目建设意义1.1.1 地理位置曲沃县地处山西省临汾盆地南端,汾水之滨,地理坐标北纬3533-3551,东经11124-11137。

3、南靠紫金山(绛山)与绛县为邻,东与翼城接壤,西北与襄汾县隔汾河相望,西南与侯马市毗连。县境南北长29.5 km,东西宽15.4 km,总面积437.28 km2。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位于侯马市东南直距10km,曲沃县城南直距7km处的紫金山东部,行政区划隶属曲沃县北董乡山底村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7001112800,北纬353415353445。矿区面积0.93km2。矿区向北至山前直距约2km,运距4km,修有简易山路,可通行三轮车和农用车;山前至曲沃县城与大运公路相接,路程6.5km,有裴南庄至县城的县乡三级公路相通,大运公路从县城横穿而过。地理位置详见图

4、1-1。运输路线矿区范围薛庄峪泉水生态评价范围 大气监测点 地下水监测 地表水监测 大气评价范围1号工业广场1号废石沟2号工业广场2号废石沟3号工业广场1#2#3#4#地下水评价范围图1-1 地理位置图1.1.2项目提出的背景金是人类利用较早的贵重金属之一,作为硬通货,黄金一直用于货币储备,作为国际付款和银行金融界的交换基础。我国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增加,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勘查和开发金矿资源不但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矿区位于侯马市曲沃县北董乡山底村西南1.8km,根据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

5、10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哈蛙沟钾长石金矿为单独保留的矿山,矿区面积1.40km2。2009年8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矿审采划字2009012号重新划界,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6带)连线圈定,矿区面积0.93km2,开采标高950-730m。2010年9月29日山西省环保厅以晋环函20101038号文对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金矿地下开采5000t/a建设项目进行了环评批复。该矿在后续办理黄金矿产批准书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日处理岩金矿石100t以下的采选项目属于限制类”,山西省黄金管理局不予批准。2011

6、年7月,该矿委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二一四地质队对矿区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2011年8月,该矿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由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并取得了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备案证明(晋国土资储备字2011637号文)。2012年6月,该矿开发利用方案报告由山西省矿业联合会临汾办事处组织专家评审通过。2012年7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同意晋矿审采划字2009012号延长至2013年8月19日,矿井生产能力达到3万t/a。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哈蛙沟钾长石金矿不在山西省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领导组晋非煤开整字201105号关于的核准意见文件中涉及的整合矿区内,不参

7、与临汾市非煤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整合。1.1.3 评价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本项目生产规模变大,达到3万吨/年,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正式委托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特性1.2.1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1.2.1.1主要建设内容哈蛙沟矿区共发现8条金矿化脉,圈出了17条工业矿体。矿区各矿体规模小,均为急倾斜薄矿体。根据本矿开发利用方案,分六

8、个系统对已探明12条规模较大的矿体进行开采。原有工程1#系统改为5#系统、2#系统改为3#系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1。 表1.1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表工程类型建设内容建设情况名称长度(m)工程量(m)主体工程11#系统主平硐41.6260未建2矿体800m巷道540.353377.2未建3840m回风巷道61.5264.5未建4溜井、回风井80400未建5-1矿体810m平巷362.02262.5未建6至-1矿体斜坡道348.72179.4未建7-1矿体850m平巷233.51459.4未建8溜井、回风井120600未建9-1矿体890平巷201.71129.5未建10溜井、回风井8040

9、0未建11-1矿体920回风巷48.8209.8未建12溜井30150未建13-1矿体795巷道195.21220.0未建14-1矿体820巷道148.8833.3未建15溜井、回风井50250未建16-1矿体850巷道33.4143.6未建17溜井、回风井60300未建182#系统平硐488.33051.9未建19-1 矿体847m巷道72.0403.2未建20-1 矿体880m巷道43.0184.9未建21溜井、回风井94470未建223#系统870平硐229.81436.3已建233#系统910平巷95.0532.0已建24溜井、回风井80400未建253#系统950回风巷27.8119

10、.5已建26溜井、回风井60300未建274#系统870平硐291.81823.8未建284#系统910平巷161.0901.6未建29溜井、回风井80400未建304#系统950平巷95.2553.1未建31溜井、回风井80400未建324#系统995回风巷36.9158.7未建33溜井、回风井90450未建345#系统平硐71.6447.5已建355#系统820回风巷111.0477.3已建36溜井、回风井114570未建376#系统平硐20.0125.0未建386#系统852回风巷39.2168.6未建39溜井、回风井80400未建储运工程运输系统矿石农用车直接运出地表。人员、材料由主平

11、硐进出。矿石出井后堆放于原矿场,由装载机装车外运未建废石场设2个废石场并建拦石坝未建进场公路利用现有山路(山岭重丘四级公路)已建场内道路路面全部硬化未建配套工程空压站各系统在坑口设空压机房、坑口值班室等设施未建库房、办公室等在1号、2号、3号工业场地建设库房和办公室未建通风系统各系统均采取机械抽出式通风系统,主风机设置反风装置未建依托工程供水采用山底村井水,使用拉水车运输未建供电引自北董乡变电站未建公用工程供水蓄水池未建供热冬季办公生活供热采用电暖器未建供电厂区设800KAV变压器一台;配电室位于3号工业场地未建排水各平硐设坡度为3%的排水沟,地下水由排水沟流入沉淀池未建环保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

12、程凿岩爆破采用湿法水封爆破未建矿石堆场在四围设2m高的围墙,上部加3m的挡风抑尘网,并设喷淋洒水设施未建装卸运输时蓬布遮盖,洒水抑尘未建水污染防治工程矿井水经ZNJ-5型一体化净水器处理后回用未建生活污水1.92m3/d,在1号工业场地建设一套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为0.5m3/h,处理工艺采用二级生物法。在2号和3号工业场地各设一座收集池(10m3),采用1m厚的黏土夯实做防渗处理,收集后的生活污水统一用拉水车运往1号工业场地集中处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回用于场地、道路防尘洒水,不外排。未建噪声防治工程空压机、通风机置于室内,基础减震未建固废防治工程设2个废石场并建拦石坝未建生态防治

13、工程工业场地及场内道路全部硬化未建工业场地绿化系数20%未建废石场生态恢复未建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其中100.5万元,占总投资10.05%。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2。表1-2拟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地质及资源1矿区范围内地质储量t111780.89332+333+334?kg1443.312设计利用储量t107823.67332+333+334?kg1362.343可采储量t89782.36332+333+334?kg1151.464平均地质品位g/t12.915产品方案销售原矿6矿区范围km20.93二采矿1矿山生产能力万吨/年3.02矿山工作制度日/年

14、300班/日38小时/班3开拓方式阶段平硐开拓4采矿方法削壁充填采矿法充填系数0.955矿块生产能力吨/日1006采矿综合回收率%857采矿综合贫化率%208出矿品位g/t10.269矿山总服务年限年3.0510三成本与费用1项目总投资万元10002资金来源自有资金3总成本费用万元/a297.54利润总额万元/a606.165投资利润率%75.81.2.1.2 项目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期为6个月。1.3项目选址方案比选及法律法规、规划相符性1.3.1选址方案比选本项目工业广场利用原有的1号和2号工业场地,新建3号工业场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和其它耕地。本矿区属于曲沃县生态功能区划中的“B紫金山一带生物

15、多样性保护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小区”;属于曲沃县生态经济区划中的“B-1北董乡南部山地林业与生态旅游业生态经济区”。符合曲沃县的生态功能和生态经济区划要求。1.3.2法律法规、规划符合性(1)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日处理岩金矿石100t以下的采选项目属于限制类”,本项目年开采金矿3万吨(100t/d),不属于限制类。(2)城市规划侯马市斯特林矿山设备有限公司位于侯马市东南直距10km,曲沃县城南直距7km处的紫金山东部,按照曲沃县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矿区距曲沃县7km,本项目不在曲沃县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内,符合曲沃县城市总体规划。2 建设项目周围环

16、境现状2.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2.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010年1月山西省环境监测站对本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的现状监测,共监测了三个点位,即1号工业场地、山根底村、山底村,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内TSP、PM10、SO2、NO2、CO浓度均未超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山西省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1月和侯马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2月对矿区内薛庄峪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结果,地表水现状监测2断面COD超标,超标倍数0.02倍;1、2、3断面BOD5超标,超标倍数分别为0.29倍、0.28倍、0.27倍,超标原因为矿山职工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其余结果均

17、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山西省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4月对矿区内1号工业场地泉水出露点,3号工业场地南泉水出露点,薛庄村、窑院村两个村庄的水井水质进行了监测,侯马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2月对评价区地下水中的铜进行了补测,对山底村井水中的铅进行了补测,窑院村和山底村的井水氟化物超标,超标率分别为8%和12%,其余各项结果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14848-93)中类水质标准。2.1.4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2012年4月山西省环境监测对本项目3个工业广场厂界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均可以达到声环

18、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项目评价等级,结合本项目特点及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来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技术规定要求,结合本次工程大气污染排放特征、该地区主导风向、场址周围敏感点的分布以及该区域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初步确定本次评价空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矿区范围内1号工业广场为中心,南北5.0km,东西5.0km,形成25 km2的长方形区域为本项目的评价范围。(2)地表水:矿区范围内通过的主沟薛庄峪为基岩裂隙泉水,流量为0.60.78L/s,流向自南向北,其它支沟多为干沟,仅哈蛙

19、西沟有小量流水,流量为0.153L/s,旱季大都干枯。确定地表水评价范围为1号工业广场上游500m至下游1500m。(3)地下水:本区域地下水资源相对贫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对评价范围的规定,此次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1号工业广场为中心,南北5.0km,东西4.0km,形成20km2的长方形区域为本项目地下水的评价范围。(4)噪声:本次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初步确定为工业场地四周200m范围内。(5)生态环境:矿区范围及向外延伸500m以内区域。评价范围和监测点位见图1.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环保措施3.1项目环境影响分析3.1.1施工期环境

20、影响分析工程建设期为6个月,施工活动主要包括井巷改造、土建以及机电安装等工程的建设,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主要为场址及邻近区域、工业广场到公路的道路,施工活动的影响主要为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以及矿井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对厂址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及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其中以施工噪声、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及场地设施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显著。3.1.1.1建设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土地尚未平整,进场道路修筑完毕,开采系统尚未建成。该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场地硬化期间产生的施工扬尘,材料装卸产生的扬尘。3.1.1.2建设期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环境产生的短期影响主要是施工废水、施

21、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污废水产生量很少,就地泼洒抑尘。3.1.1.3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建设项目的开展,本区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将受到一定影响,主要是场地开挖,回填对土地的扰动,对植被的破坏,短期的水土流失,但建设期工程量很小,地面系统扰动有限,所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明显。3.1.1.4建设期噪声环境的影响建设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噪声如搅拌机、推土机等。这些施工噪声多为突发性的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为短期效应。3.1.1.5建设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建设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环评要求建筑垃圾及时清运,生活区设垃圾筒定点收集生活垃圾,再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环评要求建设期及服务

22、期满后,对破坏的地表环境进行生态重建,植树种草,逐步恢复生态自然环境。3.1.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源排污点一览表见表3-1。表3-1 主要污染源及排污点一览表类别序号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产生规律去向废气G1凿岩粉尘间歇排向大气环境G2爆破粉尘间歇G3原矿堆场扬尘间歇G4废石堆场扬尘间歇G5装卸、运输扬尘间歇废水W1矿井涌水Fe、SS、COD间歇不外排W2办公区COD、BOD、SS间歇噪声N1空压机机械噪声连续隔声N2风机连续N3凿岩机间歇N4爆破爆炸声间歇N5装卸、运输机械噪声连续固废S1采矿废石废石间歇废石沟填埋3.1.2.1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凿岩、爆破矿石产生粉尘

23、采矿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废气对矿工的安全和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为使矿坑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设计采用“风、水结合,以风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通风是控制矿山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本工程采用抽出式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外,能满足矿井通风要求。环评要求凿岩采取湿式凿岩作业。井下爆破作业是矿井废气中烟(粉)尘,(含少量SO2、CO、NOx)的重要来源。为控制污染,除加强井下通风外,还须采取喷雾洒水、湿式作业、定期对主要入风巷道进行洗壁等降尘措施。(2)原矿堆场和废石场扬尘本项目设有3个工业广场。1号工业场地原矿堆场700m2(长28m,宽25m,物料堆高3.8m,容积2660m

24、3),2号工业场地原矿堆场600m2(长30m,宽20m,物料堆高3.8m,容积2280m3),3号工业场地原矿堆场1000m2(长40m,宽25m,物料堆高3.8m,容积3800m3),4#、6#系统矿石运往3号工业场地堆场堆存。矿石堆场要求地面硬化,在四围设2m高的围墙,上部加3m的挡风抑尘网,并设喷淋洒水设施,抑尘效率80%。本项目设2个废石沟,本矿废石产生量共为31000t/a,其中95%充填采空区,剩余5%,即1550t/a(574 m3/a)废石运至废石场填埋处理,2个废石沟共7000m2,容积12.5万m3,可满足本矿服务期限内的废石堆存要求。本项目废石为块状物,废石场扬尘很少,

25、环评要求废石场慢速倾倒,在四围种植2m宽绿化带,并设洒水装置,抑尘效率60%。本项目金矿石和废石都为块状物,堆场扬尘很少,经计算,1号、2号、3号矿石堆场粉尘产生量分别为2.5 t/a 、1.6 t/a 、4.2 t/a ,3个原矿堆场粉尘产尘量共为8.3t/a,2个废石堆场粉尘产尘量共为2.7t/a,合计产生量为11t/a,环评要求对3个矿石堆场地面硬化,在四围设2m高的围墙,上部加3m的挡风抑尘网,并设喷淋洒水设施,抑尘效率80%;对2个废石堆场慢速倾倒废石,在四围种植2m宽绿化带,并设洒水装置,抑尘效率60%。则原矿堆场、废石堆场总扬尘排放量分别为1.66t/a、1.08t/a,合计年排

26、放量为2.74t/a。(3)道路扬尘本项目受地形地理位置限制,出山运输线路为崎岖盘旋山路,能通行5t农用车,车速缓慢,故运输粉尘很少。经计算本项目道路扬尘产生量为5.2t/a。为了减少道路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首先要对厂内道路进行硬化,道路洒水(每天洒水2次,每次洒水1.5L/m2);另外运输过程中加盖篷布,限制超载。在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可抑尘80%,道路扬尘排放量为1.04t/a,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3.1.2.2运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矿山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矿井涌出水和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为矿井地下涌水。根据本项目地质报告对当地水文地质的调查,本区含水层透水性均弱,泉水流

27、量一般小于1L/s,故地下水富水程度为水量贫乏。矿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为725m,地形标高最高海拔1064.2m,相对高差339.2m。本次参加资源量估算的硐探工程最低标高为765.472m,圈定的矿体皆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条件上有利于自然排水。从目前工程揭露情况来看,矿区在750m标高以上的充水条件相对较差,所揭露的坑道内均未见及有涌水现象,仅局部顺裂隙有滴水现象。矿床充水主要来自构造裂隙和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本次圈定的矿体均位于750m标高以上地段,故本矿床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型矿床。根据地质报告,矿井正常涌水30m3/d,最大涌水50m3/d,矿山设计6

28、个系统,各系统分布分散,因此,设计布置有1号、2号、3号三个工业广场。5#系统开采号矿脉布置于1号工业场地;3#系统开采号矿脉布置于2号工业场地; 1#、2#系统开采、号矿脉布置于3号工业场地;4#系统开采号矿脉;6#系统开采号矿脉;4#系统和6#系统不另设工业场地。环评要求1号工业场地设水处理站,采用一套ZNJ-5型一体化净水器,经调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处理,处理能力120m3/d,处理6个系统的矿井涌水。1#、2#、3#、4#、6#生产系统各设一座沉淀池(100 m3),采用1m厚的黏土夯实做防渗处理,各生产系统的平硐设坡度为3%的排水沟,矿井涌水可由排水沟自然流溢出井通过管

29、道收集入沉淀池,使用拉水车将1#、2#、3#、4#、6#生产系统涌水运至1号工业场地水处理站处理,5#系统涌水通过排水沟自然流溢出井通过管道收集入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水使用拉水车运至各系统,回用于各系统堆场装卸抑尘洒水和矿井爆破洒水等,矿井涌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包括职工洗嗽废水和食堂废水,产生量1.92m3/d,环评要求在1号工业场地建设一套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能力为0.5m3/h,处理工艺采用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在2号和3号工业场地各设一座收集池(10m3),采用1m厚的黏土夯实做防渗处理,收集后的生活污水统一用拉水车运往1号工业场地集中处置,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回用于场地、

30、道路防尘洒水,不外排。3.1.2.3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矿山运营期间凿岩、爆破、压气、铲装、运输等设备作业会产生噪声,产生高噪声的设备主要有凿岩机、空压机、装载机、风机等。本工程主要噪声源噪声级及具体位置见表3-2。表3-2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参数编号噪声源位置声级值dB(A)运行特点污染防治措施1凿岩机井下85104瞬时工作人员配戴特制耳罩、工作服2爆破机井下110130瞬时深孔爆破,多段微差爆破3空压机工业广场9095连续室内,隔声、减振4风机工业广场9095连续室内,出风管上安装消音器,出口加装扩散筒5运输车辆进场道路及运输路线7080连续限制鸣笛,减速行驶针对本项目产噪设备特点,并结合

31、本项目现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选用带有消声效果不低于25dB(A)消声器的风机,并进行基础减振,在风机出风口处加隔声罩降低噪声影响,同时种植林带以消减噪声;(2)将空压机、风机置于室内,采取密闭隔声、减振等措施;(3)加强个人防护,应充分重视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为其发放特制耳塞、耳罩,并设置操作人员值班室,避免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4)对厂区及道路两旁进行绿化,可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5)对运输噪声,要求车辆在敏感点和厂区限速行使,禁止鸣笛。(6)项目凿岩、爆破等工序均在地下进行,对外界声环境影响很小;工业场地铲装、运输等设备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不会对最近

32、1.8km处的山底村居民产生影响。3.1.2.4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开拓布置及采区巷道面积和长度布置,开采1 m3矿石产生8 m3废石,本矿废石产生量共为31000t/a,其中95%充填采空区,剩余5%,即1550t/a废石运至废石场填埋处理。本项目拟建2个废石堆场,1号废石场位于1号工业场地东0.3km的荒沟,长150m,宽20m,深15m,容积约4.5万m3,主要堆存5#、6#系统生产废石;2号废石场位于2号工业场地北0.2km的荒沟。长100m,宽40m,深约20m,容积约8.0万m3,主要堆存1#、2#、3#、4#系统生产废石,可满足本矿服务期限内的废石堆存要求。评价要求废石

33、场在沟口设置拦石坝,降低坡高、坡脚,加固边坡,坡面两岸布设截洪沟和排水沟,沟底用1m厚的黏土夯实做防渗处理,表层进行覆土绿化。本项目定员30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生活垃圾排放量为4.5t/a;评价要求三个工业场地各设置一个垃圾收集桶,生活垃圾定时集中运往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3.1.2.5运营期矿区生态保护(1)矿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矿区生态保护主要是植被的恢复。根据山区、丘陵及塌陷土地类型特点,采取还林还草的措施。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加强矿区水土流失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为:A、对裂缝的治理:根据裂缝的宽度大小,对较小的裂缝经平整后恢复原状,对较

34、大的裂缝采取充填、平整的措施,减少雨水侵蚀,减轻水土流失。B、对塌方、滑坡的治理:沉陷盆地边缘坡度大于45的山坡受采动的影响有发生塌方或滑坡的可能。在采动影响活动期,对可能产生塌方和滑坡边缘修筑排水沟,减少降水进入塌方或滑坡处,防止塌方或滑坡的产生。待影响稳定后,在塌方体进行护坡工程,对滑坡采取滑坡治理工程,主要以植物护坡为主,工程护坡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对植被的影响恢复措施治理工程需随开采情况,分阶段实施,可采用人工治理和机械治理两种方法。人工治理适用于轻、中度破坏程度的地表,即采用工人就近挖取土石直接充填塌陷裂缝,这种方法土方量小。土地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基本不变。另一种方法是机械治理,一般

35、是用推土机和铲运机械,适用于破坏程度严重或产生采动滑坡的土地治理。其特点是工序复杂,土方工程量较大。裂缝填充后,对取土处和裂缝周边土地适当平整后即可恢复植被,重塑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的气象条件,种植原先的灌木种类,通过合理配置和采用高标准的栽培技术,恢复原始生态环境。对于滑坡等地质灾害设地表变形观测站或委托有资质的部门观测,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形成的地质灾害,应加强生态恢复措施。(2)废石沟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废石沟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主要针对预防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包括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内容为护坡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工程及压实覆土绿化工程。废石场生态保

36、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与矿山建设同期进行,并尽量保护和利用原有的林、灌木; 因地制宜,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作到实用、经济、美观,起到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选择抗逆物种,即当地易活、速生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生态保护具体措施包括: 水土保持工程:废石沟的水土保持工程有护坡、修建排水沟,防治降水渗入废石堆体,引起废石坍塌。 覆土复垦时的厚度选择:废石堆放推平、压实,对外边坡进行林业复垦,边坡角度为45度,复垦厚度为50cm以上,平台复土0.5m,植被采用客土坑栽方式,树坑的尺寸一般为0.80.81.0m(深),底部0.5m。植物种类和栽种技术根据当地的种植经验和现复垦经验类比,抗旱强的乡土

37、植物适合于废石场的种植,木本植物槐树,旱柳等为好;灌木以沙棘等为好;草本以白羊草、沙打旺为好。其它方面废石复垦种植大多无灌溉条件,几乎全靠降水和废石场所蓄的水分供植物利用,树木种植初期做好抚育工作。(3)工业场地、生活办公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工业场地的生态保护包括场地硬化、绿化、排洪沟、护坡、挡墙等内容。在生产区要结合各种生产设施的特点,种植高低相结合的乔灌木,形成隔离林带,防止扬尘污染扩散。办公及居住区应以美化环境为主,种植绿篱、布置花坛、草坪等。道路的绿化以种植行道树为主,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多树种混载,形成沿道路的绿化带。工业场地绿化系数不低于20%。(4)取土场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本项目

38、所需覆土可在1号废石沟西北的山坡取用,取土场面积约1000m2,植被覆盖率较低,以杂草和灌木为主。土质以粘土土质为主。随着矿井的正常运行,取土场植被逐步遭到破坏,同时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取土场场地必须在该矿井运营期采取“边取土、边治理”的措施,尽量降低其生态环境影响。合理安排取土计划根据覆土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取土方量。取土过程严格执行“按需所取”,禁止多余土方堆放。取土场取土应尽量放缓取土场的坡度,坡度控制在10%以下。取土时首先将表层0.3m表土层剥离堆放于固定地点,并用尼龙网覆盖进行必要的防护,以便结束后恢复表层土壤。其次,在取土场周边开挖土质排水沟、截水沟,在排水沟外侧堆砌临时

39、拦渣沙包,以防止取土场水土流失。再次取土时,按台阶式开挖取土,高处取土厚度大,低处取土厚度小,尽量减少取土台阶的高度。在取土结束后,可对其进行阶梯形削坡开级,以利于保水,并防止上方来水直接下泄。合理安排复垦采取“边取土,边治理”,取土后进行场地平整、土地整治。首次进行表土回填、深翻活化土壤结构,同时在坡度较大处设置排水沟。灌木林木采取穴植,树种选择拧条和沙棘。为了最大减少地表裸露,可在灌木林下撒播种草,草种选择速生型乡土草种。(5)矿井服务期满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地表移动变形影响和废石场压占土地,仍采用运营期的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措施,使被破坏的土地、农田得到治理,植被得以恢复,生态

40、环境得到改善。 废弃金矿工业场地再利用措施:对工业场地内各种建筑设施可根据当地附近村庄需要双方协商妥善处理如办公区、库房等。对不能利用场地,宜进行林业复垦,条件较好、投资差异不大时可进行农业复垦。3.2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矿区周围原郝家山村、大张家山村、关家岭村、山底山村早已多年无人居住,曲沃县北董乡人民政府出具了关于上述村庄已无人居住的证明,该矿区周围1500m范围内无村庄、无人口居住,无其他自然景观、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保护设施,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为矿区范围内受金矿开采影响的土地与植被、薛庄峪地表泉水、地下水评价范围内的薛庄峪基岩裂隙泉水、周围居民点和民用水源井,具体见表3-3。项目主要环

41、境保护目标见图3-1。表3-3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与目标序号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相对1号工业场地保护对象与项目的关系功能区划情况方位距离(km)人数1环境空气山底村NE1.8400评价范围周围分布的村庄GB30951996标准二级薛庄村NE2.21000窑院村N2.5600山根底村NW3.03702地下水薛庄峪基岩裂隙泉水-基岩裂隙水GB/T1484893III类标准山底村井水NE井深160m松散岩类孔隙水薛庄村井水NE井深130m窑院村井水N井深145m山根底村井水NW井深150m3地表水薛庄峪泉水厂址上游500m至下游1500m评价区范围地表水GB3838-2002III类标准4声环境厂界噪

42、声、山底村、薛庄村和安鹄村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距离最近村庄山底村1.8km,保护运矿沿途居民,不能使其受交通噪声严重干扰GB12348-20081类标准5生态环境矿山及周围植被和农业生态系统矿区及周围500m范围破坏后及时恢复到原来状态,采取水土保持等措施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废石沟2个废石沟占地共约7000m2废石填满后及时绿化恢复1号工业广场1号废石沟矿区范围2号工业广场2号废石沟3号工业广场图 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地下水保护目标(泉水出露点)地表水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生态评价范围大气评价范围薛庄峪泉水金矿选矿厂运矿路线地下水评价范围图3.

43、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图3.3环境影响评价结果3.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3.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项目建设施工期大气污染源强特征工程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产生的扬尘、燃油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及建筑材料和施工垃圾堆存产生的扬尘。拟建工程的施工重点在工业场地的开挖、井巷、井筒的掘进和工程设施的建设。 (1)施工扬尘的产生主要为以下过程:地面建筑设施建设、土地平整过程造成的扬尘; 建筑材料(水泥、白灰、砂子)等装卸、堆放过程造成的扬尘; 各种施工车辆行驶往来造成的扬尘; 施工垃圾的堆放和清运过程造成的扬尘;(2)各种燃油机械的废气排放、运输车辆的尾气排放。燃油机械和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