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375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XX海湿地保护工程建设与恢复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1.1.2项目主管单位内蒙古*县林业局 1.1.3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内蒙古*县A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人代表:*1.1.4 项目性质该工程项目依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中有关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内容进行规划。属于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1.1.5 项目建设地点与范围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210 一1124932 ,北纬402715 一4O3850 ,保护区为西南东北走向的不规则矩形,保护区长轴约26

2、km,短轴长约13km,保护区面积302.03km2。保护区的北界、东界以*县至*市公路为界,南界大致以*乡至*河大桥的土路为界,西界以农牧总场处起,贯通海西滩涂南北的土路接至海南滩涂的东西土路为界。1.1.6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项目建设期3年,即2008年2010年。进度:2008年进行可研文本的编制、审批、工程建设准备工作及初步设计及土建工程施工和办公用车采购;2009年进行管护设施建设、湿地恢复建设、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2010年工程的续建,及仪器设备购置、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1.1.7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湿地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能力建设工程和基

3、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施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为:(1)湿地保护工程保护管理局、管理站办公设备购置保护管理局:办公家具12套,便携式计算机4台,台式计算机6台,传真机2台,扫描仪2台、激光打印机2台,激光复印机2台,数码照相机2台,数码摄像机1台,GPS定位仪3台,单筒望远镜1台,双筒望远镜2台,移动电话3台,VDSL高速网接入设备1套,办公用车1台。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配备简易办公家具3套,便携式计算机1台,台式计算机1台,移动电话1台,对讲机2对,GPS定位仪1台,单筒望远镜1台,双筒望远镜1台,数码照相机1台,巡护摩托1辆,无线上网设备1套。管护设施建设界桩60个

4、,围栏50km,设立6座界碑,指示牌24个,瞭望塔1座。鸟类救护站鸟类救护站用房150m2,救护笼舍200m2,并需配备解剖镜、显微镜、麻醉枪、救护仪器等相应的仪器设备,及饲料存储加工设备等。(2)栖息地恢复工程规划在A海湖东北和东南恢复芦苇、香蒲湿地800hm2;A海湖西和西南恢复芦苇、香蒲湿地900hm2,及滩涂沼泽湿地恢复340hm2;A海湖西岸浅水区恢复水生植物600hm2,拦设渔网22km,修建4座小型闸坝,修建引水渠3.8km。(3)科研监测工程湿地科研监测中心500m2,并配备设施设备;在湖北保护管理站设建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点,配备监测设施设备;建鸟类环志站1个,面积60m2,配置

5、必要的环志设备。(4)科普宣教工程宣教中心建筑面积600 m2;在A海湖的沿岸设建2处野外科普基地。(5)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保护区综合办公楼1100m2,建车库、传达室、配电房等附属建筑100m2。1.1.8项目总投资经计算,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920.0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2523.37万元,占建设总投资的86.42%;其他费用为257.60万元,占8.82%,预备费为139.05万元,占4.76%。工程费用按照建设类型分:建安投资1772.0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70.22%;设备投资751.37万元,占工程费用的29.78%。工程费用按建设内容分:湿地保护

6、工程202.94万元,占工程费用的8.04%;栖息地恢复工程1508.6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59.79%;科研监测工程为199.59万元,占工程费用的7.90%;科普宣教工程279.50万元,占工程费用的11.08%;基础设施建设254.56万元,占工程费用的10.09%;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工程78.18万元,占工程费用的3.10%。建设投资筹措来源为:内蒙古A海湖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920.02万元,按照国家规定西部省份的8:2计算,其中国家投资为2336.02万元,地方配套或自筹584.00万元。1.2 建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7、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2-2010年);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2000年);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报告(2000-2005年)。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项目

8、采用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表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建设地点和范围1.1A海湖湿地保护区km2302.032主要建设任务2.1综合办公楼m2 600框架结构2.2管理局辅助建筑m2 100砖混结构2.3管理站m2 400砖混结构2.4湿地科研监测中心m2 500框架结构2.5科普宣教中心m2 600砖混结构2.6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2.7鸟类救护站m2 150砖混结构2.8环志站m260砖混结构2.9围栏km502.10界桩个602.11界碑座62.12指示牌个242.13瞭望塔座1钢架结构2.14滩涂湿地恢复hm220402.15浅水区湿地恢复hm26002

9、.16渔网km222.17小型闸坝座42.18引水渠km3.82.19鸟环个3002.20活动帐篷个32.21监测作业车辆12.22办公用车辆13总投资万元3133.733.1建安工程费万元19503.2设备购置费万元756.173.4其他费用万元278.33 3.5预备费万元149.23 4资金来源4.1国家投入万元2506.98 4.2地方配套万元626.75 5投资估算指标5.1咨询费按合同5.2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010号)执行5.3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4招投标费按国家计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

10、)执行5.5工程监理费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执行5.6环境影响咨询服务费按国家计委、国家环境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执行1.4 结论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以加强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A海湖湿地管护、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等能力建设为目标,以恢复A海滩涂湿地生态环境为工程措施,为水鸟提供优良栖息地、繁殖地,保障A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维护A海流域生物多样性,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及科普宣教基地,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通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本项目建设与管理基础较好,组织保障有力,总

11、体布局合理,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建设规模适宜,资金投入适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项目建设是必要,也是可行的。另外,该项目的实施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通知精神,及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的具体体现,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西部湿地资源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台阶,实现人与湿地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森林、

12、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除了向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外,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的退化,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丧失,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泥沙淤积等环境问题使湿地及其效益处于严重威胁之中,如何保护湿地、可持续利用湿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中国所面临的当务之急。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保护区总面积302.

13、03km2。A海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是内蒙古的第三大湖泊,是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湖,也是区域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A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A海湖泊水体环境和滩涂环境,改善和保护水鸟栖息和繁殖地,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保护区。根据国家重要湿地的标准,在2000年国家林业局将A海湖湿地列为中国重要湿地。A海湖地处阴山中段,大青山东端偏南半干旱季风气候尾闾区的地堑型盆地,属温带干草原栗钙土地带,北靠阴山支脉蛮汉山及东延的山地,东邻*丘陵与玄武岩组成的黑山头相接,西侧比较开敞,以低矮的分水岭和黄河水系分开。湖水的来源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主要靠发源四周山地的季节性河流、山洪水和地下水补给。据调查统

14、计,区内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9种,其中挺水植物有芦苇、荆三棱、蒲草、水葸4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草、菹草、聚草3种;浮叶植物菩菜、睡莲2种。浮游动物有29种,浮游植物藻类约78属,底栖动物19种,鱼27种。A海湿地鸟类l4目27科5O属68种,A海鸟类中古北型鸟类有36种,占总数的52.9,其次为全北型,有lO种,占总数的16.5。A海鸟类以候鸟为主,有56种,占总数的82.4 ,候鸟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l3种。A海珍稀濒危鸟类有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等。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北师大生物系、南开大生物系、中科院动物所和湖泊所等有关科研机构和

15、大专院校对A海湖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利用方案。2000年*县组织有关专家对A海进行了科学考察,认为A海生态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亟待抢救;A海湖泊湿地除了具备水产养殖和旅游功能外,还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等生态生态功能,另外为水鸟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繁殖地和停歇中转站,维护了区域生物多样性。除了海西滩涂外,海南滩涂、海北滩涂、海东滩涂标高稍高于A海海湖面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处于半自然和自然状态,急需提升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A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1997

16、年5月*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凉政土城环199715号),又于200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晋升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政字2001321号)为自治区级。目前,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已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11月,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将对受到破坏而退化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列为优先领域。在2002年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明确指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主要内容,以管理体制与体系改善、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为重点”。200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发办200450号),并指示“采取多种形式,

17、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并于2005年8月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计划在2006至2010年期间投资90亿元以保护我国日趋减少的湿地资源。该规划明确了全国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将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列为优先项目,为本报告的编写指明了方向。内蒙古A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在湿地资源管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一些的工作,并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由于A海流域近些年来降水量减少,流域和A海湖滩耕地面积增加,蒸发量加大,入

18、湖水量减少,A海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水富营养氧化和湖滨带盐碱化严重,水鸟的适宜栖息和繁殖生境被破坏。因此,加强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建设,健全保护区管理体系建设,采取退耕还滩还湖的湿地恢复措施,禁止湖泊周围湿地的继续开垦,恢复水质和周边沼泽湿地,保障水鸟的栖息空间,同时完善保护区的科普宣教设施建设,发挥保护区对外科普宣教的“窗口”作用,维护A海湖的生态功能发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2项目建设必要性(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湿地保护政策,保护A海湖湿地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中指出“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我国湿地处于需要抢

19、救性保护阶段,努力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是当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通知要求按照“实施规划”项目,优先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和能力建设等优先项目建设,并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以发挥湿地生态功效为主要目的。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精神,也是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的具体体现,加强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管护设施建设,完善保护区科研监测体系和科普宣教体系建设,综合提升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恢复A海湖泊周围沼泽湿地,退耕还滩,恢复湖泊水质,为水鸟提供

20、优良的栖息生境,充分发挥A海湖湿地生态功能。因此该工程的实施是我国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尤其是提升A海湖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建设的需要。(2)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A海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地处季风气候和西风带内陆性气候的过渡带,自然环境具有易变性和脆弱性特征,由沼泽草甸湿地、

21、湖滩湿地、河口湿地、季节性河流、湖泊湿地组成的复合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功能多样性及结构复杂性的特点。由于人类的强烈影响,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植被退化,水体受到污染,以及干旱气候影响,湖水咸化,湖盆萎缩,A海湖芦苇和湿地指示植物和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如果A海流域水资源环境继续受到破坏,将无法恢复,流域及湖泊的生态功能将丧失。因此,A海湖湿地面积和生态功能的继续退化,势必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的实施,恢复并扩大A海湖湿地面积,改善水环境,减弱并控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并为水鸟提供理想的栖息和繁殖生境,促进了A海湖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3)是保护珍稀水禽

22、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履行湿地公约及国家间候鸟保护协定的需要A海湖湿地保护区地处阴山山脉与黄土高原两大地貌景观单元之间,四面环山,气候上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的过渡区,东亚季风的西北边缘。A海湖泊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9种,其中挺水植物有芦苇、荆三棱、蒲草、水葸4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草、菹草、聚草3种;浮叶植物菩菜、睡莲2种。浮游动物有29种,浮游植物藻类约78属,底栖动物19种,鱼27种。A海湿地鸟类l4目27科5O属68种,A海鸟类中古北型鸟类有36种,占总数的52.9,其次为全北型,有lO种,占总数的16.5。A海鸟类以候鸟为主,有56

23、种,占总数的82.4 ,候鸟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l3种。A海珍稀濒危鸟类有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等。1992年,我国成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在湿地保护中作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国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我国为了履约,在2000年编制国家级别的湿地保护管理纲领性文件,即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由于A海湖湿地的独特的地理地位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已经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为179块国家重要湿地之一。另外,我国政府分别与日本、澳大利亚签订了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保护区内栖息有中日保护协保护的候鸟种类有30种,中澳保护协定保护候鸟种类有10种,鉴于A海湖湿地

24、的位置优势和湿地资源的典型性,A海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是履行湿地公约、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澳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护我国国家重要湿地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将这里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良好示范区,并西部地区的湿地保护起到示范作用。(4)是提高A海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能力的需要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保护区管护的一级指挥系统。为充分发挥其指挥中心的作用,同时也从改善保护区人员的办公条件和吸引人才的角度考虑,应努力完善办公设施和办公环境。但A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至今没有自独立的办公场所,且保护管理站还没有设立,保护区日常管护工作仅限于候鸟迁徙季节的

25、巡护,目前保护区建设不能满足科研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宣传教育工作的需要,制约了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为了加强对A海湿地的保护管理,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的机构建设,吸引和稳定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急需开展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5)是促进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A海湖不仅是维持当地生态安全的重要的屏障,也是知名的生态旅游胜地。目前,随着西部地区大开发的进行,西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西部旅游业大发展创造了空前的历史机遇。特别是A海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特殊地理区位,A海生态旅游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将会成为一个生态旅

26、游的热点地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将会给A海周边的社区居民带来了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另一方面随着旅游收入的增加,加大了对自然保护的投入,使A海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更有效地保护,形成了良性循环。(6)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的需要A海自然保护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尤其是A海湖的历史演变,是研究环境变迁和生态环境监测的理想基地。同时也是进行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等诸多学科研究和教学实习的基地,也是普及自然科学知识,进行环境教育的天然课堂和天然实验室。保护区内丰富的鸟类资源,是研究鸟类生活习性、迁飞路线、种群

27、动态变化规律等理想的观测地。因此,A海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的实施,在完善保护区管护设施建设的同时,将促进保护区科研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的建立,增强保护区的科研水平,扩大保护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同时也将为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3.1 自然地理条件3.1.1地理位置与范围内蒙古A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盟晾城县境内A海盆地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210 一1124932 ,北纬402715 一4O3850 ,保护区为西南东北走向的不规则矩形,保护区长轴约26km,短轴长约13km,保护区面积302.03km2。保护区的

28、北界、东界以*县至*市公路为界,南界大致以*乡至苜花河大桥的土路为界,西界以农牧总场处起,贯通海西滩涂南北的土路接至海南滩涂的东西土路为界。3.1.2地形地貌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A海流域,A海流域四周环山,北部为蛮汉山,南部为马头山,中间为断陷盆地,形成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内陆流域。流域的地貌类型分布北部南部略有不同,由分水岭向内大致是剥蚀中山玄武岩台地断块低山及侵蚀残丘湖积、洪积扇群湖积洪积平原A海水体。3.1.3母质类型A海平原平坦而且面积大,是第四纪时形成的断陷盆地。保护区内由山麓至A海水体,母质分布的大致情况是山麓为坡积洪积黄土,平原地区有洪积冲积黄土和冲积黄土,盆地中部以湖积冲积物

29、为主。3.1.4气候条件A海流域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年均温较低,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春季干燥多风。平均气温为5.1,气压为875.2hPa,平均风速为1.7m/s,主导风向为SW、W、NW,最大风速6.8m/s。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9.6mm,最大年降水量为646.7mm (1959年),最少年降水量为201.0mm (1965年),年平均降雨量421.95mm;平均年蒸发量为1032.57mm。3.1.5土壤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有4个土壤类型,分属7个亚类 10个土属 。表2 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土壤类型分类情况表土 类 亚 类土 属栗钙土栗钙土冲洪积栗钙土

30、黄土质栗钙土草甸栗钙土砂壤草甸栗钙土轻壤草甸栗钙土盐化草甸栗钙土黑垆土性栗钙土侵蚀黑垆土性栗钙土草甸土盐化草甸土盐化灰淤土浅色草甸土轻壤黄淤土盐土草甸盐土白盐土沼泽土草甸沼泽土草甸沼泽土(1)海西滩涂A海西缘至自然保护区西界分布有4个土属的土壤,即盐化草甸栗钙土、盐化灰淤土、轻壤黄淤土、白盐土。(2)海南滩涂海南滩涂分布有6个土属,分别是:草甸沼泽土、盐化灰淤土、轻壤草甸栗钙土、砂壤草甸栗钙土、冲洪积栗钙土、黄土质栗钙土。(3)海东滩涂和海北滩涂海东滩涂和海北滩涂共分布4个土属的土壤,分别是:草甸沼泽土、盐化灰淤土、轻壤草甸栗钙土、侵蚀黑垆土性栗钙土。3.1.5水文A海流域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内

31、陆流域,无论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将汇集补给湖滨和A海,形成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构成了本区独特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山区由于地形坡度大,降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补给A海,少部分渗入岩石裂缝形成地下水。由于该区沟谷切割较深,部分裂隙含水层被揭露,以基流的形式补给A海。未被揭露的地下裂隙水潜流侧向补给盆地和A海。山前冲洪积平原区是地下水径流区,除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外,还有山区侧向潜流补给。根据钻孔资料, 该区为第四纪冲洪积物,含水层颗粒粗,一般较厚,水量丰富,水力坡度大,径流畅通,通过地下径流排泄到A海朔滨和湖中。A海湖滨为冲湖积平原,含水层颗粒细, 淤泥质增多,含水层较薄,层数增多,埋深变浅,水量

32、少,水质差,水力坡度较小,排泄有两种途径,即径流排泄到A海湖中和潜水蒸发排泄。A海流域海拔介于1225-2130m。注入一级河沟有22条,长度330km2,其中最长的弓拔河,长50km。注入一级河沟的二级河沟有83条,长度为438.8km。注入二级河沟的三级河沟有46条,长度为135.5km。河沟总长度983.9km,沟谷密度为0.56km/km2。由于气候环境和人为干扰的影响,A海湖水位和面积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水位逐年上涨,湖面逐年扩大。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960年对A海进行的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A海面积为24280hm2,为该世纪最高水位。至60年代末,水位基

33、本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湖面积在l7750hm2以上。自70年代以来水位开始下降,湖面积逐年缩小,到1990年面积缩到11380 hm2,湖面积退缩了6430hm2。年退缩320hm2。湖面退缩比达0.37;蓄水量减少到8.16lO8m3,减少4.6810 8m3,平均年减少2.34107 m3。自80年代以来。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88.5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20mm以上。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周边耕地面积的增加,A海水面下降速度加快,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发展。据三苏术水文站资料,A海湖泊近岸表层水温各年平均89,近年来水温有上升趋势,但变化不大,且不稳定。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低温期

34、。水面被冰层覆盖;4-6月为升温期,78月为高温期;911月为降温期。多年最高水温为26.6。3.1.5水质根据中科院2004年对A海湖泊水质研究,A海水质情况如下:(1)湖水透明度A海水体的透明度较低,全湖平均值为0.85m,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从西向东透明度逐渐升高,在湖西浅水区透明度仅0.45m,湖中为0.95m,而湖东深水区最高,达到1.16m。造成透明度空间差异的原因:一是由于湖西浅水区受风浪搅强烈,底层的沉积物被搅起成悬浮状态;二是受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影响。(2)pH值A海pH值在9.03-9.11之间变动,全湖平均为9.08,大于我国渔业用水标准(6.58.5),属于偏碱性湖泊。

35、在平面分布上差异不明显,湖西平均为9.04,略低于湖心(9.10)与湖东(9.09),这可能与湖西的入湖淡水补给有关。(3)矿化度与水型矿化度:A海地处北方内陆,蒸发量大,降水量少,若无充足淡水补给,湖泊极易萎缩咸化。根据水质检测结果,湖水中矿化度达到4658.55mgL,已接近成水湖的标准(5000mgL 矿化度Na+ HCO3一SO42-Mg2+CO42-Ca2+ K+ ,按OA阿列金分类法,A海全湖均为氯化物类钠组型水。(4)钙镁含量与总硬度2004年A海水体中Ca2+的平均浓度为30.93mgL,Mg2+为137.9 mgL,钙镁离子当量比为0.224(1:4.459),对A海渔业的影

36、响不大,但也应当引起注意。A海湖水的硬度一直以来都在硬水范围之内,并有不断增大的趋势,1996年全湖硬度平均值为463.34 mgL,2004年则升高到664.37 mgL,8年间湖水硬度增加了0.434倍。硬化现象明显。(5)高锰酸盐指数(CODMn )与营养物质高锰酸盐指数(CODMn ): 湖水中CODMn 较高,全湖平均为1673mgL,已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湖中最低为16.09 mgL,湖西最高为17.08 mgL,湖东为17.02 mgL,造成该种差异可能受湖区的围网养殖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影响所致。(6)总氮与总磷A海湖水中总氮含量较高,全湖平均为1.506 m

37、gL,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其中无机氮(NH3一N、NO2 一一N、NO2 一一N)占总氮的50.3%,有机氮占49.7%,无机氮在湖水中以硝态氮为主,为0.554 mgL,氨氮次之,为0.194 mgL,亚硝态氮含量最低,仅为0.011 mgL。湖水中总磷的含量在0.0550.096mgL之间,全湖平均为0.072 mgL,其中可溶性无机磷含量较低,为0.001 mgL,占总磷的13.9%。根据2004年8月A海水质监测结果,湖水中总氮、总磷均达到了富营养化水平,氮磷比为20.79,这表明磷是A海富营养化的可能限制因子,一旦磷浓度增加,湖中的浮游植物将会加快增长,因此,在今后的湖泊治理中,应加

38、强对磷含量的适度控制。3.2 资源条件3.2.1植被类型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县A海盆地中部,盆地四周为阴山山脉所环绕。植被分区上属欧亚草原植被区、黄土高原植物省、阴山州,并位于阴山州最南端,其东、南、西三面与阴南黄土丘陵州相邻,并被包围呈“半岛”状。由于特殊地形和水域存在,A海周围河流阶地及湖盆低地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发育着隐域性的低湿地植被。在草地类型区划上,海西滩涂、海南滩涂的湿地植被主要为寸草苔、杂类草型,海北滩涂为芨芨草、羊草、盐生杂类草型。3.2.2生物资源(1)浮游生物资源据调查统计,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浮游植物6门52属54种,较常见的优势种群有衣藻、卵胞藻、

39、绿球藻、小球藻、蓝球藻等。浮游动物有29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轮虫14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5种。(2)底栖动物底栖动物19种,其中寡毛类1种,水蝇幼虫1种,摇蚊幼虫9种,软体动物8种。(3)水生维管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9种,其中挺水植物有芦苇、荆三棱、蒲草、水葸4种;沉水植物蓖齿眼子草、菹草、聚草3种;浮叶植物菩菜、睡莲2种。(4)动物资源A海湿地鸟类l4目27科5O属68种,A海鸟类中古北型鸟类有36种,占总数的52.9,其次为全北型,有lO种,占总数的16.5。A海鸟类以候鸟为主,有56种,占总数的82.4 ,候鸟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l3种。A海珍稀濒危鸟类有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

40、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等;并有受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保护的候鸟30种,中澳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保护的候鸟10种。A海湖的鱼类资源区系组成简单,只有鱼27种,隶属于3目6科,除盛产的黄河鱼类外,大部分为人工放养的引进品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鲫、青、鲢、鳙、鳊、赤脸红鳟等。3.2.3土地资源(1)海西滩涂海西滩涂靠近水面附近有芦苇生长。沿芦苇的外围向西广大区域为开荒地,再往西主要为盐化草地,生长着低矮的稀疏的植物。(2)海南滩涂海南滩涂草甸发育较好,非雨季节有时地表水侵出,湿地景观典型,长有大面积芦苇,并与农田林网衔接,现建有电厂。(3)海北滩涂和海东滩

41、涂海北滩涂和海东滩涂基本上以牧业、旅游业和养殖业为主要,尤其海北滩涂生长着芦苇,是水鸟主要栖息地之一。3.2.4湿地资源根据湿地公约分类系统,及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的分类标准,依据内蒙古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报告,A海保护区湿地类型为四大类12类型,即湖泊湿地,包括咸水湖泊、湖滩湿地;沼泽湿地,包括湿草甸、草甸、盐化草甸;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河口湿地、河漫滩湿地、泛洪区;人工湿地,包括水库、人工苇塘。3.2.5旅游资源A海素有“塞外天池,碧海风涛”之称,气候凉爽怡人,7、8月份平均水温20以上,日最高水温27左右,与秦皇岛海水温度相似,符合

42、水温23以上的国际天然浴场标准。湖西北岸适宜的浴场可容纳5000人左右;湖北岸有大面积的滨岸土地,已经修建了平台跳伞和各种旅游设施;湖西是芦苇荡;湖南岸有千顷天然草场。美丽的风光与天然的优良浴场相匹配,使A海湖光山色为一体,成为北方特有的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的旅游区。3.3社会经济条件(1)行政区域A海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盟*县境内,保护区距*县城大约5km。(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环保护区周围有7个乡(镇),现有行政村59个,自然村400个。总人口125074人。其中农业人口99228人,占总人口的79.4%。民族主要为汉族和满族。但保护区内居住人口很少。2006年全县城镇居

43、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320元,增长了14.4%,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50元。 (3)产业状况保护区区域内主要经济形式为电厂、农业、水产养殖业,其次为旅游业和畜牧业。(4)交通通讯A海湖地处呼市、集宁、大同“金三角”地带,交通便利,通讯发达。A海湖西距呼市102公里,东距集宁72公里,南距大同100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7公里,距首都北京500多公里。该区域公路四通八达,大准铁路横贯东西,是连结京津冀蒙的要地。区域内乡际、村际道路畅通无阻。从北京沿京张高速公路4小时便可到达A海,沿呼阳公路1个多小时可到呼和浩特机场。邮电通讯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国内直拨电话、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

44、无线寻呼、国际互联网等业务已全部开通。(5)项目区土地权属保护区位于在A海镇、*镇、天成乡、*镇境内,总面积302.03km2,土地法定权属归国家所有,A海湖水体归国家所有。土地用途为A海自然保护区,土地使用者和水体均为*县A海湿地保护区管理局。3.4项目区现状评价3.4.1水环境现状评价A海流域位于阴山山脉和黄土高原两大地貌景观单元之间,是干旱地区典型的封闭内陆盆地,A海湖泊的来水主要为降水及其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排泄途径只有垂直蒸发排泄。据调查统计,主要有22条河流汇入A海湖,A海湖泊多年平均水位1224.1m,湖水平均水深7m,多年平均水面133.46km2,蓄水量为11.2亿

45、m3。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A海流域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由20世纪60年代的0.29亿m3,增加到20世纪的80年代末的0.74亿m3,占年来水量的23.9%, 年蒸发量损失为80.2%,年蒸发量和用水量之和大于年均来水量,至使流域年缺水量达0.14亿m3,A海湖供水量入不敷出,A海湖水位逐年下降,水面缩小,A海湖靠消耗原有蓄水量维持水量平衡。A海流域随着人口的增加,农牧业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天然草场变为耕地,植被盖度大幅度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造成A海水体的盐碱污染负荷增加,A海水质咸化的趋势加剧。另外来自A海流域的农业耕地施肥和农药的面源污染,及其周边乡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A海湖泊水体污染严重,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