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551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36370.doc(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41.1 项目概况41.2 可行性研究结论61.3 项目社会评价结论10第二章 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112.1 建设地点112.2 主要建设条件11第三章 项目的现状及扩建必要性173.1 城市供水现状173.2 存在问题17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第四章 城市需水量预测及水厂建设规模的拟定204.1 城市需水量预测204.2 近远期供水规模的拟定23第五章 工程建设规模255.1 工程范围及规模255.2 水厂建设目标及建设年限27第六章 水源及水源选择286.1 水资源状况286.2 水源选择32第七章 供水工程方案367.1 供水工程方案367.2 净水厂工程377

2、.3 城市输配水管网457.4 电气工程和自控系统工程46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劳动保护518.1 环境影响评价518.2 劳动安全卫生558.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56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保障措施579.1 项目实施进度579.2 项目进度安排表579.3 项目管理机构589.4 劳动定员589.5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59第十章 招投标方案6210.1 招标方式6210.2 资格审查6210.3 招标6310.4 开标、评标和定标64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511.1 投资估算6511.2 项目投资估算6611.3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69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7012.1 财务评价依据及说明

3、7012.2 项目计算期和生产负荷7012.3 基础数据7012.4 项目成本与费用估算7012.5 年经营收入及税金7212.6 利润及分配7212.7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7212.8 项目清偿能力分析7312.9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7412.10 经济评价结论74第十三章 结论76附件附后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扩建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景德镇市自来水公司1.1.3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黄玮1.1.4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景德镇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56年,是一家以城市供水为主业,集供水生产、供应、服务和供水工程设计施工为一体的国有中型企业,公司下

4、设观音阁水厂、黄泥头水厂、洋湖水厂和第四水厂及生产技术安监部、党办、工会、经理办(车队、保卫科、档案室、观音阁纯净水)、水质检测中心、企管部、财务审计部、物质采购部、纪检监察部、营销部(综合服务所、东郊营业所、昌江营业所、珠山营业所、客户服务中心、勘察设计室、二次供水办公室)、管网部、工程部(给水工程有限公司、昌南供水设备安装有限公司)、量溯水表检测中心、供水稽查大队等职能部门,日供水能力达30万立方米,供水干管长522.19公里,供水覆盖城乡面积42平方公里,自来水普及率98.3,用户7万多户。近年来公司在供水工作中始终做到“二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做好“二篇文章”(管理、

5、服务),强化三项措施(内部管理、构建平台、自身建设),始终树立服务大局意识,勇担社会责任,多措并举,服务民生,开启了我市和谐供水新局面。公司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中国供水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市级文明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建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实现了政府满意、用户满意、职工满意。1.1.5 项目主管部门景德镇市建设局1.1.6 研究工作主要依据1、景德镇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文件、图集(20092030)2、景德镇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昌江景德镇段河床地形图4、工程范围内有关地形图5

6、、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图6、景德镇市第四水厂水资源报告书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1.7 编制原则本着加快景德镇市的经济建设为目标,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景德镇市近、远期的供水布局,全面论述景德镇市第四水厂工程扩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建设规模、进度计划、技术经济条件进行必要论证。2、根据水源水质特征,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要求技术先进,管理方便、运行安全可靠、保证出水水质,并适当留有挖潜发展余地。3、贯彻节能方针,在净化工艺各环节中,合理地降低能耗,采用节能设备和先进的仪表监控设备,有利于提高水厂科学管理水平。4、根据当前国内外给水工程的经验、本工程水源水质特

7、征和地区特点,本着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造价经济的原则,设计中采用成熟可靠的给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确保水质达到预期要求。5、按照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保护水源、水厂和输配水沿线环境,制定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和方案,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1.1.8 编制范围及目的本报告的编制范围着重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扩建工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落实供水系统专项规划,逐步推进供水设施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选择并推荐最优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依据。1.2 可行性研究结论1.2.1 项目地址规划区位于景德镇市第四水厂内,昌

8、江西侧、北环路北侧。1、研究年限以景德镇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基础,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年限为20102020年,其中以2015年为阶段性重点,并以2010年城市供水现状资料为基础。2、供水规模通过综合论证和近远期水量预测计算,近期至2015年景德镇市城市需水将达41.9104m3/d,扣除城市水厂现有供水能力,需新增供水量11.9104m3/d;远期到2020年,景德镇市城市需水量达62.39104m3/d,除去已有供水能力,届时还需增加20104m3/d供水量。3、水源选择昌江纵贯景德镇市,是景德镇市主要的天然水体,水质较好,由于目前在昌江上取水量大,其水量仅能满足近期扩建10104m3/d

9、的供水要求;远期待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可满足水厂20104m3/d的供水规模。经水源论证和各方案比较,推荐昌江水源作为本工程供水水源。4、取水点选择本工程取水点位于瓷都大桥上游250m处,该处位于河流弯道凹岸,水深岸陡,且其岸边有一块空地,布置泵房及变配电间(一期已建设完工),是较理想的取水点。同时,拟选取水点处水源卫生防护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经景德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检测。其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源水的卫生标准,是较合适的取水地段。5、净水厂位置选择本工程净水厂厂址选在北环路北侧,昌江西岸的一块山地上。该处地形较为复杂,土石方工程量大,但距取水

10、点较近,不仅源水输水管线短,而且厂内生产废水亦可就近排至取水点下游昌江中。清水出水管沿北环路送到市区。另外,厂址距城北变电站和河西变电站较近,水厂用电线路短,可节省外线投资,增加一路从石岭变电站至水厂双回路专线10KV供电备用电源,供电距离约为4公里。该处的大气环境质量好,没有对水厂环境有害的污染源,是较理想的水厂厂址。6、工程建设投资本工程按可行性研究规模的工程投资估算为7918万元。扩建工程按内容分项列出各部分投资如下:取水工程工程估算投资:288万元净水厂工程估算投资:2055万元供水服务中心工程估算投资:2833万元化验室购置设备:716万元自动化控制系统:295万元道路、绿化、挡土墙

11、、供电设施:425万元其它费用估算投资:1306万元7、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按10104m3/d计)年销售水量:3132万m3 年均总成本:1907.85万元年均经营成本:1449.28万元目前市场综合售水价格:1.1元/ m38、财务评价及工程效益本项目财务评价表明,在目前市场综合水价1.1元/ m3的条件下,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0.23%,所得税后为16.21%;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为7.1年,所得税后为8.1年。景德镇市第四水厂扩建工程(10104m3/d)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城市供水的需求矛盾,加快景德镇市的工业发展。9、项目实施计划2011年4月2011年9月,完成

12、前期准备工作和设计工作;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工程招标、施工、设备采购、调试;2013年底投入生产运转。1.2.2 存在问题和建议1、存在问题本项目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现阶段有些问题尚难协调定论,有些环节需进一步深化,为此提出下述问题和建议。1)尽快落实昌江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规划,以确保第四水厂扩建10104m3/d的供水规模。2)第四水厂近期10104m3/d供水规模尚须通过鲇鱼山闸进行调节,因此需与水利部门签订鲇鱼山控制闸的运行协议2、下阶段设计所需资料1)上级领导部门对本文件的审查及批复意见2)取水泵站及净水厂工程地质资料3)与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电协议2、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13、本项目总投资:791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280,建设期利息551.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86.4万元。工程建设投资资金来源由景德镇市自来水公司自筹和银行贷款解决,其中银行贷款5824万元(占工程建设投资的80%),其余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1.3 项目社会评价结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扩建10104m3/d的供水项目的实施, 彻底解决历史遗留的城市居民群体供水量不足问题,,会形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与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扩建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也有利于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目标,会受

14、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社会反响十分积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确实可行的。建议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做好项目资金的管理与质量的监督工作,同时要严格按计划落实工程的进度,使项目得到顺利的实施。当前市场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威胁,各种材料涨价非常厉害,导致成本将会大幅上升,建议随着成本加大适当调高售水价格到1.5元1.6元。第二章 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2.1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景德镇市原第四水厂内,占地面积121.3亩。位于景德镇市区北环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的东北侧,东临昌江河、地理便利、环境优越。2.2 主要建设条件2.2.1 基本市情瓷都景德镇市,中国的历史文

15、化名城,位于华东地区的江西省东北部。它群山环抱,河流纵横,美丽而又富庶。作为省辖市,辖管一市一县二区,即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珠山区。总面积520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市区含昌江、珠山两区,面积为124平方公里,人口48.5万。景德镇在明代时就与河南朱仙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她也是我国唯一以帝王年号作为地名的市镇。早在南朝时期,这里就出现了制瓷业。宋景德年间,真宗命这里烧造“御器”,所产瓷器底款都有“景德年制”4字,这里遂改称景德镇。明清时期,这里设有规模宏大的官窑。现在市区存有湖田、南市街、黄泥头等大型古瓷窑遗址。景德镇乃瓷器之故乡,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精美

16、绝伦的瓷器,享誉世界。史料记载“新平制陶,始于汉世”。宋甲辰年(1004年)真宗皇帝以年号赐名,“景德镇”由此而来。历经元、明、清三代的不断发展,景德镇便成为“天下窑器之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2.2.2 自然条件1、自然环境:景德镇是江南山城。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状。境内山峦起伏,东北方向为黄山余脉,群峰环峙、地势高峻;东南方向为怀玉山北坡,山岭逶迤,海拔一般为250400米,最高峰五股尖海拔1618米。河川纵横交错,北部有源于安徽祁门县大洪山的昌江,全长210公里,自北向南越境而过,直注鄱阳湖;南部有发源于德兴县的乐安河,全长240公里,经乐平

17、市区向北蜿蜒,最后汇入鄱阳湖。景德镇市内以中低山和低山丘为主,东、西、北三面多山,东南部丘陵起伏,属丘陵山区。昌江、南河及东河流域有零星分布的山间盆地,地势较为平坦,一般山地坡度为15%35%,最大坡度为65%,最小只有5%。根据境内的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主要划分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地和剥蚀堆积岗埠区三种地貌类型。总体趋势为北东高,南西低,主要地貌类型以山地地貌为主,次为岗阜和流水侵蚀堆积平原。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据1988年景德镇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报告,市区100km2区域内的地质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第四纪前地质,二是第四纪地质地貌。二、三级阶地容许承载力为38t

18、/m2,一级阶地容许承载力为11-24 t/m2。水源取自昌江,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据1988年景德镇市水文地质综合勘察报告,市区100km2区域内的地质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第四纪前地质地貌,二是第四纪地质地貌。二、三级阶地容许承载力为38t/m2;一级阵地容许承载力为1124t/m2。土质主要由粘性土和冲积压粘土组成,可采用独立基础。但在施工设计前,需委托有资格的钻探单位作地质钻探资料,以便调查地下隐蔽工程情况。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景德镇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相当于原地震烈度小于六度)本项目地

19、震概率低发地区。3、气象条件景德镇市属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春秋短而冬夏长的气候特征。其特征是:夏热秋旱、冬冷春寒;春秋短而冬夏长。由于季风的影响,初冬早春多偏北风,春夏之交梅雨绵绵,夏秋之季天气晴热,具有明显的丘陵山区气候特色。2005年,年降水总量1305.1mm,年日照1569.5小时,极端最高气温为38.2,极端最低气温为5.9,年平均气温18.4,无霜期269天。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由于境内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差异很大,各地日照数和气温均有所不

20、同,又具有明显的丘陵山区气候特色。1)气温:历年平均气温为17 1月份平均气温 4.6 7月份平均气温 28.7 极端最低气温(1963年1月13日)为-10.9 极端最高气温(1967年8月28日)为41.82)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763.5mm 实测年最大降水量(1954年)为2673.6mm 最小降雨量(1979年)1126.4mm 最大日暴雨量(1955年6月18日)为223.5 mm 最大小时暴雨量(1980年5月4日)为12.3mm是江西省暴雨中心之一。3)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冬季静风较多,频率25%,多年平均风速为2.1m/s,最大风速(1979年3月30日)为19.0m

21、/s,相应风为西北风。4)雪:历年平均有霜日一般为38.4天,历年平均有雪日数8天,历年最大积雪深是28cm(1972年2月7日)。4、基础设施按照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到2020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景德镇市公路建设将与高速公路路网规划配套,打开内外通道,密切城乡关系,加快路网建设,提高路网等级,完善路网结构,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全面加速公路建设。5、社会经济条件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重振瓷都雄风,建设经济实力较强的经济重镇,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的总体构想,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21.

22、98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零售额99.28亿元,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1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5253元,增长17.45%。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10.9%;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中心城市新区框架拉开,景德镇市区面积扩大到43平方公里,改造老城区里弄巷道69条,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81.4公里;新建1个22万伏、2个11万伏变电站和1个日供10万吨自来水厂;建设5个大型市民活动广场。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初步形成了“山水、生态、文化”的城市特色,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江西省园林城市、江西省卫生城市等称号,国家园林城市已通过

23、国家建设部考核验收。6、旅游资源景德镇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外著名的千年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9年据统计,上半年,接待境内游客645.09万次,同比增长21.47%,旅游总收入27.96亿元,同比增长29.46%。其中,接待境外游客8.06万次,同比增长44.27%,旅游创汇2656.15万美元,同比增长37.04%。景德镇市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其烧制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千年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景德镇市“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享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誉的景德镇市瓷器。景德

24、镇市处长三角以西,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昌、九、景经济区重要发展城市,区位背景相对优越。同时周边黄山、庐山等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密布,是“六山三湖四城” 旅游热点的中心。正是这些优越的发展环境为本项目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第三章 项目的现状及扩建必要性3.1 城市供水现状景德镇市自来水公司现有以昌江为水源的洋湖、观音阁和第四水厂三座水厂和以南河为水源的黄泥头水厂,总供水能力为30104m3/d,其中洋湖水厂12104m3/d,观音阁水厂6104m3/d,第四水厂(一期)10104m3/d,黄泥头水厂2104m3/d。另外,有部分企事业单位用自备水源,其中取地表水约3.56104m3/d,

25、地下水约4.66104m3/d。2010年市自来水公司实际供水8637.26万m3,最大日供水超过35.51万m3,超负荷在18.37%以上、因此城市供水供需矛盾突出。景德镇市供水管网总长为522.19Km(管径DN200以上),管网系统为枝、环状结合。环状网主要是以老市区为主、东市区和西市区也逐步形成,西南区尚未形成。市区干管最大口径DN1000mmDN1200mm,供水压力为0.350.4MPa,管网未端水压为0.120.20MPa。3.2 存在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供水的要求和标准愈来愈高,目前供水设施和供水能力与城市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存在的

26、主要问题有:1、供水量不足、供需矛盾大为了解决景德镇的供水需求矛盾,景德镇市自来水公司对洋湖、观音阁两水厂进行了扩建,第四水厂(一期建设),使自来水公司供水规模达到了30104m3/d,缓和了市区用水紧张状况,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从宏观上看,仅仅是弥补了原来严重缺水的欠帐,并没有解决与规划同步建设的根本问题。根据修编后的“总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珠山区、昌江区的西郊街道、竟成镇、吕蒙浮梁县的城关、洪源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湘湖镇等管辖范围,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在西南,其次在东北、西北方向,景德镇中心城区形成“一城四片区,中心放射”状结构。因此随着城区的开发建设,供水矛

27、盾必将越来越突出。2、输配水管网布局不合理景德镇市供水干管虽长为522.19KM,但供水干管管径较小,且主要分布在中市区、东南区和西北区,西南区仅有一两根干管,未成环状,供水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且水量由于管径太小,也不能满足供水需求。3、水量漏耗大由于历史原因,城市供水管网管径偏小,水头损失大,管道年代过久,经常爆管,特别是渗耗大。据自来水公司统计,水量漏耗率由1980年的8.8%提高到现在的26.8%,各年漏耗详见下表。年份漏损率(%)年份漏损率(%)19938.8200229.79199410200328.77199510.520047.8199611200545.39199713.5200

28、640.83199817.6200727.89199920.5200828.99200024.8200927200128.99201026.8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景德镇市是江西省以陶瓷、航空产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景德镇市的国民经济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轨道。特别是近几年,景德镇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景德镇市第四水厂位于景德镇市西客站北面、附近有高新产业开发区、陶瓷科技园、航空产业园三个园区,为了给该区域创造良好生活生产及快速发展的条件,尽快扩建

29、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已成为当务之急。扩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项目,可以完善景德镇市西市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为景德镇市西市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扩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扩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可以为景德镇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扩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给水工程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急的。第四章 城市需水量预测及水厂建设规模的拟定城市用水量预测,是城市供水工程建设的基础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依据,因此需水量预测力求符合城市用水的实际情况,必须建立在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经合理分析当地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用

30、水习惯、工业结构,参照其邻近地区、规模大致相当的城镇供水经验,采取适当的方法,确定合适的用水指标,进行需水量预测。4.1 城市需水量预测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目前有三种较常用的方法,一是分项预测法,根据总体规划提供的数据,按生活、工业用水分项预测,结合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含服务行业、市政建筑用水)的增加等因素,加以综合确定。二是供水量递增预测法:根据收集到的历年城市供水递增率,结合工业及人口增加比率,确定今后的供水增长率,从而确定城市需水量。三是数理统计法:即用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原理,对收集到的历年城市供水量数据,经分项整理后,拟合一条适当曲线(或斜线),使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

31、方和为最小,以此来预测今后用水量。结合景德镇供水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工业自备水源较多(日供水8.22104m3/d),占自来水公司目前供水量的27.4%,因此自来水公司历年的制水量并不能完全反映景德镇市历年实际供水量,因此如果使用数理统计法,拟合的曲线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不能正确预测今后用水量,故本次设计采用分项预测方法预测用水量。根据景德镇市总体规划,修编后的“总规”,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珠山区、昌江区的西郊街道、竟成镇、吕蒙浮梁县的城关、洪源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湘湖镇等管辖范围,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方向主要在西南,其次在东北、西北方向,景德镇中心城区形成“一城四片区,中心放射”

32、状结构。仅对景德镇规划区域进行水量预测。一、分项预测法分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两大项分别计算,在生活用水中,考虑生活用水量综合指标和普及率的提高。工业用水中,适当考虑万元产值单耗水量降低的因素,按规划年限进行计算和预测,见表3-1、3-2、3-3。年份生活用水量预测表 表3-1项目单位2008年2015年2020年备注城市人口万人48.56070用水流动人口万人4.554.955.57用水普及率%8590100总用水人口万人45.0958.4675.57生活用水人均单耗1/cepd200230280生活用水量10104m3/d9.0213.4521.16年平均增长率%5.879.48城市水厂供

33、水104m3/d9.0213.4521.16项目年份工业用水量预测表表 3-2单位200820152020备注市区年工业产值亿元321.988501800产值年递增率%14.911.1万元产值单耗水量M3/万元1008072工业用水重复率%708085工业用水量104m3/d26.4637.2653.26年平均增加量%5.016.11自备水源供水104m3/d8.2212.4616.78城市水厂供水104m3/d18.2424.836.48城市水厂总需供水量预测表 表3-3项目年份单位2008年2015年2020年备注生活用水量104m3/d9.0213.4521.16工业用水量104m3/d

34、18.2424.836.48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耗 104m3/d3.153.654.75总需用水量104m3/d28.4141.962.39平均日总需用水量104m3/d30.4146.7867.05最高日城市水厂供水量104m3/d303040需增水量104m3/d1.6611.922.39日变化系数%1.071.111.07年平均增长率%6.355.854.2 近远期供水规模的拟定采用分项预测法,2015年的需增水量为11.9104m3/d(分项计算法),2020年的需水量为22.39104m3/d(分项计算法)。本设计采用分项预测法,其预测水量与修编后的城市给水规划供水量基本一致。根据对

35、城市供水需水量的预测,景德镇市在2015年应增加10104m3/d的水量,在2020年再增加20104m3/d的水量(筹建第五水厂),这样才能满足城市发展供水的需要。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水量的计算上,可能会突破预计数字。根据城市建设、供水先行的原则,在以后分期实施的供水工程中,应留有挖潜或扩建的余地,这在总体考虑上可节约国家投资。第五章 工程建设规模5.1 工程范围及规模本可行性研究范围为景德镇市第四水厂扩建工程项目,其内容为水源工程、净水厂工程、配水管道工程以及相应附属建筑工程。工程扩建规模为10104m3/d。具体分项如下:1、水源工程:10104m3/d(目前一期工程水

36、源取水头部、引水管道和取水泵房土建按20104m3/d已施工完毕; 二期水源扩建工程主要考虑增加、更换设备)取水泵房:增加1台Q=44005300 m3/h(H=31.5M),并更换3台同类型泵;增加1台,并更换3台电机机组(共4台);增加1台直流屏;综合保护器12台。2、净水厂工程:10104m3/d(一期工程加药间、送水泵房、综合楼等土建按20104m3/d已一次建成)(1)按10104m3/d规模新建平流沉淀池2座(单池平面尺寸:101.5018.0m)。(2)按10104m3/d规模新建V型滤池1座,一座(分8格);购置气水反冲清洗泵3套,空气压缩机2台。(3)按10104m3/d规模

37、新建1座清水池容积10000m3,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47.059.04.0m(有效水深3.8m)。(4)送水泵房:增加一台Q=40005200 m3/h(H=33M),更换3台同类型泵,增加1台,并更换3台电机机组(共4台);增加1台直流屏;变频旁路柜1台;综合保护器12台;变频器2台。(5)加药间: 购置计量泵2台,加氯机2台,泄氯报警吸收装置1套,电子秤2台。(6)新增微涡流工艺:600 m3微涡流处理器3、化验室新增设备(详见设备明细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1电子天平台12离子色谱仪台13气相色谱仪台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台15总有机碳测定仪台16高效液相色谱仪台17流动注射分

38、析仪台1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台19两虫测定仪台110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台111红外测油仪台112有机物的前处理器台14、自动化控制系统:1套5、供水服务中心工程:建17层大楼 建筑面积12000m2 ,集生产调度中心、水质检测、服务收费大厅多项功能为一体综合服务大楼。6、附属设施:(1)增加一路石岭变电站至第四水厂双回路供电专线4000米(电缆规格:YJV22-10/KV-3*185)(2)挡土墙工程(3)道路、绿化工程5.2 水厂建设目标及建设年限1、水厂采用技术先进,便于运行管理的微涡流工艺流程,利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有利条件,对水厂的主要生产工艺实行全厂自动化管理。运用数据采集监控系

39、统(SCADA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自动控制、科学调度,实现全厂自动化管理,使水厂成为具有现代化科学管理水平的中型水厂。2、水质目标 全部水质监测项目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3、水压目标 经计算,出厂水压为0.4MPa,可保证城市供水水压。4、建设年限目标 2011年4月2011年9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和设计工作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工程招标、施工、设备采购、调试。2013年底投入生产运转第六章 水源及水源选择6.1 水资源状况一、地下水景德镇市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系冲积层松散岩类孔隙水,其次是碳酸盐类岩溶水,碎屑岩类溶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具有开采

40、意义的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昌江及南河、西河部分沿岸的全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水,单井涌水量为5201404m3/d。市区地下水给水条件较好的东郊南河北岸曹家岭地区,集水面积7.16km2,主要含水层分布于2级阶地的下伏砂卵石层中,水位距地面510m左右。西部昌江北岸官庄地带集水面积7.46km2,主要含水层分布于2级阶地的下伏砂卵石层中,水位距地面1011m,吕蒙地区集水面积14.68km2,主要含水层分布在昌江一级阶地内部的下伏砂卵石层中,水位距地面610m左右,据有关资料,以上三地区每日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58万吨左右,而目前地下水的开采量已严重超采达每日3.6万吨。景德镇地区地下水的蕴藏量不丰

41、富,不能作为今后景德镇市的主要给水水源。二、地表水1、昌江支流、东河、西河、南河东河是昌江左岸较大支流,又称波源水,发源于景德镇市与婺源县及安徽省休宁县交界处,流经瑶里、俄湖、庄湾、渭水、新平等,在东港桥注入昌江,集水面积591.9km2,河长67.7km,平均坡降2.07%,多年平均降雨量1737mm,年平均迳流量5.694亿m3,最大流量1233m3/s,最小流量0.08m3/s,东河流域规划为开发九个梯级,其中已建成梅岭一级,梅岭二级、三墩、早乐、鹅湖、马家滩等拦河坝。西河是昌江左岸支流,又称洪源水,发源于安徽省至德县。在景德镇市区内注入昌江,集水面积487.5km2,河长55km,最大

42、流量522m3/s,最小流量甚微。东河和西河由于集水面积小,最小流量有限,已建和规划的中小型蓄水工程,工程规模不大,坝址离市区较远,尚无合适的蓄水工程可作为景德镇市今后的供水水源。南河发源于景德镇市与婺源县交界处的五花共南麓,流域集水面积512km2,全长72.5km,平均坡降2.69%,最大流量629m3/s,最小流量0.287m3/s,在市区东北的浮梁县湘湖乡玉田埠村南河河段中已建成玉田水库。2、昌江昌江是饶河两大支流之一。发源于安徽省祁门县南屏山,黄金尖一带,自东北流向西南,至倒湖汇入大北水后称昌江,至杨村河附近汇入杨村河,在景德镇市区范围内依次有东河、西河、南河三条主要支流汇入昌江,经

43、鲇鱼山、凤岗、古县渡至姚公渡与主支乐安河汇合,流域面积6222km2,河长219.3km2,河道平均坡降0.46%,其中渡峰坑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5013km2,主河长189km,从峙滩至鲇鱼山70.2km的昌江中游平均坡降为0.32。昌江流域迳流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年迳流的年际间变化较大,最枯年1963年迳流深仅有362.9mm,最丰的1954年有2014.8mm。迳流的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47月为汛期,4个月的迳流量约占全年迳流量的70%,8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8个月的迳流量仅占年水量的30%,据渡峰坑水文站19521984年34年资料统计,最小流量均发生在这段时间,其中发生在12月和1月份

44、的各有10年,发生在11月的有9年,发生在8月和10月的各有3年,发生在2月份的有2年,发生在3月和9月份各有1年。昌江主要水文特征如下:(渡峰坑水文站)1)水位历年平均水位:20.13m(黄海高程)最低水位: 19.18m(黄海高程)最高水位: 33.18m(黄海高程)(1996.7.1)P=1%水位: 35.20m(黄海高程)2)流量最大洪峰流量 8500m3/s最枯流量: 1.38m3/s多年平均流量 146m3/sP=97%流量 2.88m3/sP=95%流量 3.32m3/sP=90%流量 4.02m3/s3)含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0.091kg/m3历史最大含沙量3.59kg/m3景

45、德镇市区内昌江鲇鱼山段建成有鲇鱼山枢纽,该枢纽是一个以航运为主的渠化工程,集水面积为5126km2,鲇鱼山枢纽主要建、构筑物有船闸,泄水闸、电站和公路桥等。般闸尺寸为13.5m12m3.2m。泄水孔13孔,每孔净宽10m,闸门高8.5m,正常挡水位为22.2m,尾水可到景德镇火电厂附近,回水长约19km。火电厂至鲇鱼山闸挡水位在2122.2m时,昌江河道水面宽在150m220m,若考虑鲇鱼山闸门的漏水和回水蓄水区的蒸发损失,在确保火电厂取水的前提下,闸前挡水位控制在21.2m时,约有300万m3的库容。3、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我省饶河流域昌江干流中游,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发电、航运、水产养殖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景德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