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579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年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市*复合肥厂编制日期 年 月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环 境 影 响 评 价 资 格 证 书(彩色原件缩印1/3)评价单位 (公章)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称上岗证书号职责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建设单位*市*复合肥厂法人代表联 系 人通讯地址*市开发区月堤路11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市开发区月堤路11号幸福村4组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号复合肥料制造C2624占地面积(平方米)3200绿化面积(平方米)320总投资(万元)150其中:环保

2、投资(万元)7.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5.2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复合肥料项目(2)建设单位:*市*复合肥厂(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市开发区月堤路11号幸福村4组(5)建设内容及平面布置: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和办公与生活区。具体见厂区平面布置图。(6)产品及生产规模:年产3000吨复合肥料。(7)工作制度及定员:本项目实行两班制,每班8小时,白天生产,年工作180天。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劳动定员2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4人,职工16人,全为当地居民,都居住在厂外。(8)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50万元,其中

3、环保投资7.8万元,占总投资的5.2%。(9)项目占地面积:全厂占地32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占地500平方米,原料库占地400平方米,成品库占地600平方米,办公与生活区占地300平方米。具体见厂区平面布置图。(10)主要原料用量、能耗(见表1)及生产设备、设施(见表 2)表1: 主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序号名称单位消耗量备注1氯化铵t/a1000来自应城2尿素t/a200来自大田、宜化3磷肥t/a1000来自宜昌4钾肥t/a500来自俄罗斯5煤耗t/a1206电耗万kwh/a37水消耗t/a300表2: 主要生产设施、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备注1混料机1台7.5kw2高效粉碎机1台

4、5.5kw3造粒机1台5.5kw4烘干机1台1.55m,7.5kw5冷却机1台1.55m,3kw6筛分机1台5.5kw7原料库1座400m28成品库1座600m2(11)给排水:拟建工程生产用水取自厂区市政水网,出水量5t/h;生产用水量300t/a,主要为造粒过程用水,无废水排放。生活用水主要是职工日常饮用及盥洗用水,用水量72t/a(0.4t/d),生活污水产生量57.6t/a(0.32t/d),生活污水可大部分用于厂区绿化或就地泼洒,少量污水外排到市政污水管道。(12)项目的地理位置与周边关系: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围只在厂北侧有一家化工厂,厂界东侧距离50米处有居民,厂界西南两侧紧靠公

5、路,经环评收集资料分析,周边企业对项目生产没有影响。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项目位于开发区内,项目周围只在厂北侧有一家化工厂,厂界东侧距离50米处有居民,厂界西南两侧紧靠开发区公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大气中的SO2,NO2和PM10的日均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订版)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是*省省辖市。位于*省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东距省会*205公里,北傍*与*市接壤,西临*河,与*市的*、*一衣带水,西南一隅沿*

6、山余脉与*市的*、*相接,南滨长江与*市、*市、*市为邻,东与*市毗连,东南一角与*市的*、*县隔长江相望。东西最大横距274.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30.4公里,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l039之间。*开发区联合乡位于*市城区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北纬303。辖区面积为43.77平方公里,东与*区岑河镇毗邻,南抵长江,西至*城区,北与*区关沮乡、锣场乡接壤。选址区域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月堤路11号幸福村4组。选址区域地理位置见项目地理位置图。*开发区沙岑路中段位于地势平坦

7、而肥沃的江汉平原上,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本区域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1015mm;年平均日照数为1800-20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56天;地面表层为耕土,土壤为灰泥沙土和油沙土,肥沃柔弱疏松、保水、保肥性好;浅水层0-17.0m,海拔29.3m,因此,本区域属平原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 自然物理环境2.1 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受河道变迁和泥沙流程淤积的影响,呈西南高、东北低之势,可分为三级地面。根据国家地震强度区划图和*省抗震办文件,*城区属6度抗震设防地区,基本地震动峰值为0.05g,框架和剪力墙抗震等级

8、为三级。选址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江汉盆地的江陵凹陷,建筑地段内无断裂通过,区域稳定;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组成,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粘性土及粉土,中部为粉细砂层,下部为较厚的卵砾石层。2.2 气候项目选址所在的*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内陆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据多年统计,历年平均气温16.20,极端最高气温38.60,极端最低-14.90。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平均风速2.3m/s,出现频率17%,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出现频率为20%;冬季主导风向为北风,出现频率为20%;年

9、静风频率为22%,夏季静风频率为19%,冬季静风频率23%;年平均降雨量1113.0mm,年最大降雨量1500.00mm,小时最大降雨量73.0mm,平均蒸发量 1312.1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65.0h;年平均无霜期256.7d,年均雾日数38.2d; 最大积雪厚度 300mm;年平均气压1122.2mb;历年平均相对温度80%,最冷月平均湿度77%,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83%(7月)和82%(8月)。2.3 水文*城区南有*、北有*,是*市区的两大过境水系。*市城区境内有*渠、*渠、*河、*河和*港渠等五条主要河渠,均无天然源头,其中*是*市城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及纳污水体。

10、*中段南傍*市城区*区而过,上游来水由西入境,于*折向东南,形成曲率半径7.1km的弯道。根据*段多年水文统计资料,各年平均水位34.02m,历史最高水位 45.22m;江面平均宽度 1950m,最大宽度 2880m,最小宽度1035m;平均水深10.5m,最深42.2m;平均流速1.48m/s,最大流速4.33m/s;平均流量 14129m3/s,最大流量 71900m3/s,最小流量 2900m3/s;平均水温17.83,最高 29、最低3.7。平水期(4-6月,10-12月)平均水位3222m,平均流速l18m/s,平均流量 1020m3/s;丰水期(7-9月)平均水位36.28m,平均

11、流速1.69m/s,平均流量124210m3/s;枯水期(1-3月)平均水位 28.72m,平均流速 0.87m/s,平均流量4130m3/s。*渠是四湖防洪排涝工程的主要排水支渠之一,建于19601961。起于*市江津路与*路交叉处,自西南向东北流至朱廓台,然后折向正东,经*区岑河、观音档,在*附近汇入总干渠,全长约22km。*渠全长*段流经三板桥、同心、边心、宿驾等村,止于*镇*湖,全长10km,是*市城区的主要排水渠道。*渠干流同长港渠、废水主要由红光泵站溢流管排出的城市污水组成。*渠是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防洪排涝工程的四大排水干渠之一。西起*区雷家当向东南在监利汪桥乡以东扬

12、河口间汇入总干渠,全长91km。*渠印染工业园区段全长2600m,承雨面积约40km2,平均开口宽50 m,内坡比1:3,渠底标高27.05 m,设计洪水位30.32 m,最大流量 100m3/s,最小流量5 m3/s,平均流量15 m3/s,最大水深3.3m,最小流速0.5 m/s,平均流速1.5 m/s,河床及边坡为土壤结构,最大水面宽40m,最小水面宽27m,平均水面宽34m。2.4 生物资源全市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的特点。全市生物资源3300多种,其中农作物品种1169个,水生生物385种(鱼类 82种),森林植物620余种,药用生物956种,害虫天敌223

13、种。丰富的生物种类资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系统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5 土地资源*开发区土地总面积4377.2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区内面积为1696.45公顷,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区外土地面积为2680.83公顷,全乡国有土地面积为1102.54公顷,集体土地为3274.68公顷。根据*开发区联合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共修编总面积2680.83公顷中农用地面积1936.23公顷,占总面积的72.23;建设用面积734.45 公顷,占总面积的27.40%;未利用地10.15公顷,占总面积的0.38%。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489.64公顷,占总面积的55.57%

14、;园地面积13.1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9%;林地面积57.63公顷,占总面积的2.15%;坑塘水面面积375.77公顷,占总面积的14.02%。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面积407.96公顷,占总面积的15.22%,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中城市面积104.93公顷,建制镇面积104.37公顷,村庄面积195.76公顷,特殊用地面积2.90公顷;交通用地面积132.76公顷,占总面积的4.95%,其中铁路面积7.87公顷,公路面积44.13公顷,农村道路面积80.76公顷;水利用地面积193.73公顷,占总面积的7.23,其中沟渠面积189.96公顷,水工建筑物面积3.77公顷;未利用地面

15、积10.15公顷,占总面积的0.38%,其中荒草地面积9.36公顷,占未利用地总面积的92.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3.1 社会经济*市辖*、*两区及*一县、12个街道办事处、2个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管*五县市。2005年全市总人口 638.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21.10万人,农业人口 417.19万人。 国土总面积140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78千公顷。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93.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长3.0%,第二产业完成增长10.7%,第三产业完成增长9.7%

16、。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7.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市工业增加值为105.9亿元,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出口总额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9%;财政收入24.41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8.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8094元,比上年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3108元,比上年增长3.5%;全市社保基金收入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3.2 教育科研2005年,*市教育资源结构和学校分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

17、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小学、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分别为5.6万人、14.9万人,在校学生分别达到42.5万人和48.2万人;普通中专招生数、在校学生分别为2.92万人、5.52万人,全市有高校9所,招生6.07万人,在校学生9.8万人。2005年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项目28项,争取省级科技项目87项,全年共争取无偿资金1719万元。实施市级科技项目89项。有1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3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54家。全年申请国家专利216项。3.3文物保护*人文景观众多,历史遗迹遍布。现已探明的楚城遗址有5座,楚文化遗址73处

18、,大型古墓葬800余座,境内还有*等名胜古迹。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位于*市西南约30公里的洈水风景区是融山、水、洞、林、泉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86平方公里。景区内有著名的洈水水库,由亚洲第一大人工型土坝围制而成,库形如珊瑚,库水湛蓝,水质优良。景区内树木参天,溶洞成群,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景区内还有战国古墓葬遗址、吴三桂屯兵遗址、湘鄂古驿道遗址、晋代古刹灵鹫寺等,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位于*市西南部的*,面积760平方公里,是*省面积最大、有机物

19、含量最丰富的淡水湖,也是全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中外游客所向往。位于*古城开元观的*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的玉石陶器、楚国漆器、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西汉古尸等,堪称稀世珍品,具有重大的考古、科研和观赏价值。3.4 人口状况*市开发区联合乡全乡 2000年总人口134716人,其中城镇人口111632人;全乡共有65个村民小组,户数为5954户,农村人口数23084人,其中农业户口14041人,非农业户口6541人,流入人口2502人,流出人口259人;2000年联合乡出生人口为193人,出生率为8.38;死亡人口81人,死亡率3.52;综合计算联合乡城镇化

20、水平82.86%;根据历年流动人口统计资料显示,联合乡人口流动趋势以流入为主,综合流入、流出比为9.66:1。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环境、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次环评未进行现状监测,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曾在进行*市热电厂热电联产项目环评时委托*市环境监测中心对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过监测,本评价将利用已有资料进行现状评价。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同时计算污染物日均值超标率。数学表达式如下:=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指数(Ii1说明超标,否则为未超标);Ci第i种污染物的平均

21、浓度,mg/m3;Co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mg/m3。 1.2 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因子SO2 、NO2和PM10根据该地区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要求,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所列的二级标准,其标准值见表3。表3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污染物浓度限值(mg/m3)污染物SO2NO2PM10日平均0.150.120.151h平均0.500.24采用标准名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1.3 监测结果*市环境监测站在4个监测点进行了SO2、NO2和PM10的监测,分别编号为1#*、2#*、3#*、4#*。各监测点位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2、结果统计见表4和表5。表4 该厂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日平均监测结果(单位:mg/m3)点位名称污染物日均值(浓度范围)平均值 日平均标准超标率%1#PM100.0620.0920.0810.150SO20.0220.0480.0340.150NO20.0120.0200.0140.1202#PM100.0460.0620.0540.150SO20.0180.0500.0320.150NO20.0080.0150.0120.1203#PM100.0590.0810.0720.150SO20.0520.0600.0540.150NO20.0140.0200.016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0.12

23、04#PM100.0520.0850.0720.150SO20.0300.0420.0340.150NO20.0090.0280.0180.120表5 该厂所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h平均监测结果(单位:mg/m3)点位名称污染物1h均值(浓度范围)平均值 1h平均标准超标率%1# SO20.0190.0640.0380.500NO20.0080.0280.0160.2402#SO20.0160.0680.0370.500NO20.0060.0220.0140.2403#SO20.0420.0720.0570.500NO20.0090.0290.0180.2404#SO20.0250.0700

24、.0420.500NO20.0090.0420.0220.240由表4可以看出,SO2、PM10和NO2的日均浓度标准指数均小于1,说明评价范围内这三个监测点的SO2、PM10和NO2的日平均浓度远低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分别占二级标准的40.0%,61.3%,23.3%。由表5可以看出,各监测点的SO2 和NO2的1h平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其中SO2的最大1h浓度为0.072mg/m3,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14.4%;NO2的最大1h平均浓度为0.042mg/m3,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17.5%。1.4 评价结论

25、根据近3年的统计资料,*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能达到二级标准的要求。监测数据显示:SO2、NO2的1h平均浓度均满足二级标准。最大值分别为0.072 mg/m3、0.042 mg/m3,分别占二级标准的14.4%、17.5%。SO2、PM10和NO2的日平均浓度均满足二级标准。最大值分别为0.060 mg/m3、0.028 mg/m3、0.092 mg/m3,分别占二级标准的40.0%、61.3%、23.3%。评价区域内,SO2、NO2本底值较低,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该项目选址点周围2公里内没有河流、湖泊,而且该工程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故对周围的水质没有

26、影响。在此,我们对选址点周围的地表水环境不做现状评价。3 环境噪声现状据现有项目区域的资料表明,该选址地的环境噪声昼、夜间的等效声级均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限制之内,并且选址地周围无敏感目标,声环境良好。4 小结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区域大气中SO2、NO2的小时浓度值和日均值浓度及PM10的日均值浓度均满足GB3095-1996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污水排入城市地下管网,进入*市污水处理厂,故可以不需要对地表水质量作现状评价。区域环境噪声值均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限制之内,声环境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

27、及保护级别):表6 环境保护目标类别保护目标方位距离(米)功能规划级别空气环境居民E50居住区二类区声环境居住区2类区 根据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本地区不属于特殊保护地区、社会关注地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经实地踏勘,厂区周围3公里范围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植物、动物及人文景观等。*市沙市*复合肥厂新建厂址位于*市经济开发区内。本项目周围无特殊环境敏感因素,厂址北面为一化工厂,东面50米处为居民区,西面和南面为开发区公路,周围环境良好。故主要保护目标为东面50米处的居民区。保护级别为:1)环境空气:根据*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8、GB3095-1996)二级标准;2)声环境:由于项目所在地为*市经济开发区,故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表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浓 度 限 值(mg/Nm3)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TSP0.300.20 SO2 0.500.150.06(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2类标准;昼间:60 dB(A); 夜间:50 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类标准; 昼间:60 dB(A); 夜间:50 dB(

29、A)。(2)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二级标准: 烟尘浓度:200mg/m3,SO2:850mg/m3,林格曼黑度:1级(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二级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1.0mg/m3总量控制标准根据国家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建议指标如下:SO2:0.096t/a; 烟尘:0.1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生产复合肥料工艺流程:根据复合肥料用处的不同,将原料氯化铵、尿素、磷肥和钾肥按一定比例在混合机中进行投料混合,混合后的肥料进入高效粉碎机中粉碎处理,处理后的粉末状肥料进入造粒机中造粒(造粒机中需加少量水),造

30、粒机出来的粒状肥料由传送带运至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机尾部设置引风机,连接重力沉降室,采用重力沉降法对粉尘进行处理。烘干后的肥料进入冷却机中冷却、筛分,合格产品由筛孔筛出、收集,传送带运至出料口,袋装、封口运至成品库。粒径大的肥料由筛子上层流出,收集后重新进入高效粉碎机中粉碎处理,循环利用。烘干、冷却与筛分步骤均设置在密闭设备内进行,可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量。复合肥料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1。投料混合粉碎造粒烘干冷却筛分袋装入库粉尘噪声、粉尘粉尘噪声、废气噪声、固废氯化铵噪声尿素磷肥钾肥图1复合肥料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主要污染工序: 主要废气污染物为复合肥生产的投料混合、粉碎、造粒过

31、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加热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原料散发的恶臭气体;主要噪声为粉碎、烘干、冷却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废水污染源为职工日常生活污水;主要固体废物为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肥料、重力沉降室产生的粉尘以及职工生活垃圾。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源强分析1 营运期废气污染源源强分析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生产的投料混合、粉碎、造粒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加热炉燃烧产生的烟气。拟建工程拟采用一座自制加热炉供生产工艺所需,并未采取措施对烟气进行除尘,直接通过15m的烟囱外排,本评价认为采取此方法效果较差。本评价建议加热炉排风口直接与烘干机连接,由引风机引入二级重力沉降室,采用二级重力沉降法对废气进行处理,可以去

32、除尘粒80%以上,后再由砖制烟囱排放。拟建项目预计燃煤量120 t/a,建议采用的燃料煤含硫0.8%以下。2 营运期噪声污染源源强分析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高效粉碎机、烘干机、冷却机和筛分机等主要生产设备以及电机、风机等辅助设备。大部分的工序生产设备为低噪声设备,机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一般为7095dB(A)。3 营运期废水污染源源强分析拟建工程生产用水取自厂区市政水网,出水量5t/h;生产用水量300t/a,主要为造粒过程用水,无废水排放。生活用水主要是职工日常饮用及盥洗用水,用水量72t/a(0.4t/d),生活污水产生量57.6t/a(0.32t/d),生活污水可大部分用于厂区绿化或就

33、地泼洒,极少量污水外排到市政污水管道。4 营运期固废污染源源强分析项目产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肥料、重力沉降室产生的粉尘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肥料、重力沉降室产生的粉尘1.56t/a,可以收集后循环利用,人员日常办公、生活产生的垃圾为3.6t/a,全部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量浓度(单位)排放浓度(单位)大气污染物复合肥生产过程中投料混合粉碎与造粒粉尘1015mg/m31.0mg/m3加热炉SO21.42105m3/a676.0mg/m30.1t/a2.46106m3/a39.0mg/m

34、30.096t/a烟尘1.42105m3/a1690.1mg/m30.3t/a2.46106m3/a42.3mg/m30.1t/a水污染物职工生活盥洗用水57.6t/a厂区绿化,少量外排固体废物筛分过程大颗粒肥料重新粉碎,循环利用重力沉降室除尘灰1.56t/a收集,循环利用职工生活垃圾废纸、果皮、塑料袋等3.6 t/a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高效粉碎机、烘干机、冷却机和筛分机等机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为7095dB(A)。其它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另附页):项目没有较大土建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采取绿化及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环境影

35、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施工期间主要环境问题产生于施工过程中的土建施工、建筑材料的运输、堆存、设备安装调试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噪声、生活废水和固体废物等。表7列出了施工期间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表7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序号施工期主要污染源污染物1土方工程挖土机等噪声、粉尘、污水2构筑物形成、结构封顶搅拌机、吊车噪声、粉尘3构筑物内外装饰搅拌机、锯木机噪声、粉尘4设备安装风镐、冲击钻噪声、粉尘5运输及工程机械运输车辆、工程机械噪声、粉尘、汽车尾气6生活设施炉灶废气、生活污水和垃圾 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扬尘,在场地清理、混凝土搅拌、建筑

36、材料运输和堆放等过程中都会产生扬尘。其中道路扬尘和细粒材料的露天堆放造成的扬尘是施工扬尘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最大限度减少扬尘量,在施工期间要合理规划物料,避免现场大量堆放水泥、沙石等物料,必须堆放的物料应存于料棚内,没有料棚时应至少加盖棚布。施工场地应定期洒水、清扫和冲洗,对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多采用商品混凝土,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现场的水泥及沙石用量,还可以避免混凝土搅拌扬尘。因工程规模不大、工期较短,且水泥、砂石用量少,一些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是暂时的,只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施工活动不会明显影响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而且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这些污染也将消失。2 水环境影响分析

37、整个工程施工中只有混凝土搅拌、场地喷洒和施工人员生活用水,用水量有限,绝大部分都蒸发掉了,排放的生活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 COD, BOD5)由于量少形不成规模,对地表水的影响基本可以不考虑。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中的建筑垃圾主要是碎砖块、灰浆、废料等,应由各施工队妥善处理,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可用垃圾桶收集后送到指定垃圾场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都是暂时的,随着施工建设的结束,污染也会逐渐消失。4 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时比较典型的噪声源有搅拌机、起重机等设备。这些噪声源的强度一般都在90-105dB(A)之间,但经距离衰减和合理配置施工

38、机械等措施后,可以使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中相应的标准。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气治理措施及影响分析本项目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复合肥生产过程中投料混合、造粒产生的粉尘及为烘干机加热的加热炉产生的烟气。复合肥料生产需在同一密闭的生产车间内,原料混合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浓度为1520mg/m3,车间安装2台排风扇,利用排风扇旋转,将粉尘通过风扇的风页排往室外,可使排放到车间外的粉尘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的二级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Nm3。投料混合、粉碎与造粒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浓度为1015mg/m3,粉尘

39、通过风扇的风页排往室外,可使排放到车间外的粉尘浓度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的二级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Nm3。本项目建一座加热炉为烘干机提供热源,由于燃煤量很小,环评建议燃用焦炭,含硫量在0.6%左右。加热炉产生的SO2及烟尘浓度分别为:676.0mg/m3,1690.1mg/m3。加热炉排风口直接与烘干机连接,由引风机引入二级重力沉降室,采用二级重力沉降法对废气进行处理,引风机排风量为10000m3/h,经二级沉降室处理后排出室外。二级重力沉降室除尘效率可达到80以上。经沉降室处理后SO2的排放浓度为:39.0mg/m3,烟尘排放

40、浓度为42.3mg/m3。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的二级标准:烟尘浓度:200mg/m3,SO2:850mg/m3,林格曼黑度:1级。2、废水治理措施及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造粒过程用水,用水量为300t/a,这部分水全部进入产品,无废水排放。职工生活污水总量为57.6t/a,绝大部分用于厂区绿化或泼洒地面,就地蒸发,不会形成地表径流。对外环境基本无影响。4、噪声治理措施及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高效粉碎机、烘干机、冷却机和筛分机等机器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源强为7095dB(A)。环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将粉碎机、烘干机、冷却机和筛分机等设置在封闭厂房内。厂房墙厚度240m

41、m,顶部采用混凝土结构;所有车间窗户采用双层玻璃结构,玻璃厚度5mm。粉碎机等应设置完善的减震装置。厂区四周围墙内侧种植不小于2m宽的绿化带。采取上述措施后,生产车间产生的噪声经过生产车间外墙阻隔和距离衰减,噪声可降至55dB,各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类标准,即厂界1米处噪声昼间不大于60dB(A),夜间不大于50dB(A),本项目只在白天生产。项目距离厂区东侧居民点的距离为50米,在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对居民区基本无影响。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主要固体废物为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肥料、重力沉降室产生的除尘灰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大颗粒

42、肥料全部进入高效粉碎机进行重新破碎,回收利用。重力沉降室收集到的除尘灰,产生量为1.56t/a,其成分主要为复合肥料,可重新收集循环利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6t/a,送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无排放。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复合肥生产投料混合、粉碎与造粒粉尘排风扇抽出室外达标排放加热炉SO2改烧焦炭,引风机引入二级重力沉降室达标排放烟尘水污染物职工生活盥洗用水全部用于厂区绿化和泼洒地面不外排固体废物筛分过程大颗粒肥料重新粉碎,循环利用不排放重力沉降室除尘灰收集,循环利用不排放职工生活垃圾废纸、果皮、塑料袋等统一回收送交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排放噪声本项目通过对生产车间、绿化带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各种机械设备的防振降噪措施的实施,噪声可以达标。其它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在厂区空地及厂界四周进行绿化,绿化率达到10%,绿化后将起到吸声减噪、美化、净化环境的作用,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表8 环境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污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