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648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农业综合开发促农业现代化发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农业综合开发 促农业现代化发展乡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乡宁县地处吕梁山南端,总面积202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1113个自然村,人口23万。全县境内峰恋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海拔相对高差1435.4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自1997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启动以来,扎实贯彻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和新村建设”两大主题,立足于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发办一班人,紧密团结,上下一心,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增信心、务实效,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部署

2、、新举措,与时俱进拓展农业综合开发的外延,丰富农业综合开发的内涵,不断开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新局面,加速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为全县人民奏响了一曲绿色致富之歌。我们的主要成效、做法及基本对策是:一、农业综合开发成效十年的努力,硕果累累。全县累计完成土地治理开发总面积9.11万亩,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总投资达16164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4721万元)。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成高标准梯田2.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6万亩,新修机耕路120余公里,绿化荒山2.1万亩。打造了一批富民精品工程:下县项目区千亩长山药基地,长山药成为全县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宽井项目区千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

3、,成为全县人民的“菜蓝子”工程;西廒项目区建成了“五小工程 ” (每户一座小猪厂,一个沼气池,一个小果园,一个小果窑,一眼旱井)示范村;西坡镇加快了土地规模经营流转方式,兴建了万亩翅果油原料基地,扶持扩大了琪尔康翅果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建设规模,该公司“翅果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示范工程”被列为山西省1311工程和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工程项目;管头镇科技示范项目区建设,从陕西大荔县仁厚科技开发公司引进南瓜嫁接西瓜技术,新建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品种包括西瓜、甜瓜、哈密瓜等新技术优质农产品。在产业化建设方面,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为目标,通过多次立项扶持,“山西琪尔康翅果油”、“吕香牌杂交

4、野猪肉”,两个品牌已稳占市场,稳步发展。在科技建设方面,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明成果,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开发人坚定不移的目标,十年来,有2.1万人次接受科技培训,掌握了旱作农业技术等23项实用技术,为科学种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科学支撑。建立了万亩玉米高产示范片,涉及12个村委、2987户,推广实施地膜覆盖、种子包衣、配方施肥等5项丰产技术;建立了两个玉米新品种试验区,引进示范中迪0203等19个高产品种;建立了千亩优种薯类种植示范区,实行统供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配套指导。二、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做法作为典型山区县的乡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典型引路、重点突出,各个击破,整体

5、推进。其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开发”。(一)围绕新农村建设抓开发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新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要求,是农村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全县规划的33个农村建设,乡宁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占到了5个,分别为:赵院新农村、于家河试点推进村、韩咀新农村、仁义新农村、马支原新农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大力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乡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村情、民情的开发原则,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实施方案。在西坡镇项目区实施中,由于当地工矿企业较多,劳动力主要从事煤矿矿业和第三产业,群众普遍性的不重视农业,我

6、们制定了“工矿型”开发思路,依托琪尔康翅果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由开发办投资治理,公司提供翅果油树苗,发展翅果油原料基地,群众把土地整体出租给公司经营,专业队管护、群众每年得到不劳而获的净收益。农业综合开发在西坡镇的两年项目建设中,共栽植翅果油树8000余亩,鉴定合同1062份。在尉庄乡仁义、马支原项目区实施中,由于地理位置近临县城,没有工矿企业,群众主要种植蔬菜和打零工获取收入,我们制定了“城郊型”开发思路,坚持以城带乡,壮大规模经济,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薯类种植业,引进了晋薯13号,东北紫花白优质马铃薯种子,由开发统一提供种子,鼓励群众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发展蔬菜产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入

7、,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二)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抓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针对我县农业基础脆弱,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我们坚持以流域统一规划,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1、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我县把中低产田改造与发展优质粮食,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相结合,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建设高标准基地和打造产业品牌。我县农业综合开发每年大约改造中低产田8000余亩,全部成为全县重点产粮区,为全县粮食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全县小麦收获面积23.2万亩,总产量达32070吨,春播农作物总面积19.17万亩,增长0.79%,其中

8、粮食作物16.53万亩,增长1.3%,这些喜人的变化,处处与农业综合开发息息相关。2、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依法注册、管理规范、服务有力、成效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给予1万元的资金扶持。县上每年初三干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任务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对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会议通报和再部署、再动员。目前,全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以形成56个专业合作社。3、突出农业机械化建设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在改变过去的耕作传统化、种植原始化的农业模式上,加大项目区农业机械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坚持以民办公补的实施办法,每年在工程款中安排10万元,用于项目区购买农业机械的补助。(三)围绕优

9、势农产品抓开发乡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在认真总结农业调产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突出创特色、大上果畜杂、一乡兴一业、一村抓一品”的调产新思路。1、在粮食生产上,以临丰3号为重点,推广小麦优种面积10万,以综合技术配套为重点,建立玉米丰产示范片1万亩。2、在果树生产上,已发展优质苹果4000亩,以“红锦富”无公害苹果为主,普及推广了苹果开心树形改造、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项实用技术,打造苹果拼牌。3、在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产品开发上,除进一步提升现有琪尔康翅果油软胶囊品质外,与美国凯丽达公司研发18个化状品系列产品,延伸产品链条,同时,与北京中日

10、友好医院协作研发翅果医药系列产品,地产品营销上,继续巩固北京、太原、临汾营销网络,开拓上海、武汉、广州市场和国际市场。(四)围绕科技支撑抓开发科技进步既能加快开发速度,又能提高开发质量,更能增加开发效益,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县农业综合开发依据国家农发办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县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应用现状,积极稳妥,持续高效地重点推广新型栽培、节水灌溉、旱作农业、良种培育、配方施肥等技术。1、筛选良种,适时引进,提高生产力在粮食生产上,小麦优种以临丰3号、晋麦47号为重点,玉米优种以中迪0203为重点。建立了千亩优种薯类种植示范区,实行统一供

11、种、统一培训、统一技术配套指导。2、技术培训,更新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农发办组织科研人员和农技专家深入项目区,通过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田间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进行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精量播种、高产栽培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每年完成项目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000人次,向农民发放科技书籍6000册,科技光盘300套。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3、建立基地,典型带动,增强联动性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中,我们牢牢抓住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两个关键环节,以科技示范户的培植和示范基地的建设为重点,注重典型引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增强联动性,全面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

12、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县农发办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科技推广工作予以积极扶持,细化科技推广的运作,扩大科技推广的规模,延伸科技推广的效应。三、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对策(一)加大引资力度,以大资金拉动大开发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地势恶劣、开发难度大,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大,因此搞山区开发, “资金”是关键,落实资金是山区开发成功的关键。“资金整合”是开发山区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我县在支农资金的整合上,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记其账、捆绑使用、形成全力”的原则,以项目村为单位,以项目为平台,积极探索农发资金与扶贫,水利、林业、资源等支农资金统筹配合使用办法,吸引其他支农资金加入,形成“各烧一盘菜、合成一桌

13、席”的投入格局,使各项资金整合起来形成扶持农村发展的“集聚效应”。我县在2004年西廒项目区建设中,西廒沟之所以能成为全县的亮点工程,集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格局,就是整合开发、水利、资源三种资金,进行连合开发治理的结果。(二)做好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相结合的文章,以大互动搞活大开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企业为载体,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以下简称“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土地治理项目围绕产业化经营项目办基地,产业化经营项目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发展,使“两类项目”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稳定可靠的互利关系。乡宁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从2006年开始,四年来积极实践和

14、探索做好“两类项目”相结合的新思路,初步摸索出一套即符合山区农村实际,又确定可行的实施办法,为加快建设“集村产业经济”、“一村一品”产业的形成,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两类项目”相互结合上,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坚持以人为本,寻找“两类项目”相结合的利益共同点,取得互补双赢的共识。我县从西坡镇赵院项目区开始,延伸到藏岭项目区,首先,帮助群众解放思想,寻找利益共同点。西坡镇项目区由于当地工矿企业较多,劳动力主要从事煤矿和第三产业,群众不愿意种地,而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公司原料基地建设恰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我们就把开发治理的土地,大面积栽植翅果树,西坡镇共栽植8000余亩。其次,帮助群众

15、算清利益得失帐,群众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每亩地得到了170元的纯收益,省去了大量的种地投工投劳。第三是,开发办牵线搭桥,做好公司和农户的联系工作。基地建好了,产业形成了,在公司与农户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上,开发办帮助公司与政府、公司与村委、公司与农户拟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共签定合同达1062份。通过“两类项目”结合,一是有利于发挥资金最佳效益,将项目资金打捆使用,加大资金投入,改变了过去资金分散,效益不显著状况。二是的利于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两类项目”结合,提升了项目区产业基地档次,有助于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速项目区产业升级。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开发积极性。通过“两类项目”的有机结合,项目区农民增加了收入,使他们切实看到了农业开发的好处,提高了他们支持开发,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开发”向“我要开发”的转变。四是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互动过程,也是相互制约的过程。“两类项目”结合的越好,土地流转和兼并的速度越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越多,就越能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业综合开发根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