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5649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农业现代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推进农业现代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农业现代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农业现代化.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什么是现代农业?张晓山(2007):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孔祥智、李圣军(2007):现代农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的生产要素(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是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同时也是政府公共财政补贴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内涵一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武装农业;二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三是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四是用现代的经营

2、形式来推进农业;五是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六是用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七是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八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九是提高农业的素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应把握好四个关系2013-11-20 08:51 人民日报 字号:核心提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该跳出农业看农业,更加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全局影响,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更加倡导科技驱动与产业融合,更加追求城乡一体与区域协调,特别是把握好四个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3、推动形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过程。狭义来看,农业现代化以打造现代农业为目标,着力于构建“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农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该跳出农业看农业,更加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全局影响,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更加倡导科技驱动与产业融合,更加追求城乡一体与区域协调,特别是把握好四个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关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4、。突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经营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紧缺、产业发展风险加大等瓶颈,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根本出路。目前,我国三大主粮自给率达到98.1%,粮食产量实现了9连增,这得益于农业以科技为支撑的“高产、稳产”战略的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结构变动。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农业开始加速转型。这不仅意味着农产品总量与结构平衡的动态调整,也意味着农业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经营模式的根本转变,“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将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经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是产业

5、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的根源是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距,具体表现为产业间的平均收入差距。1978年至2012年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由28.247.923.9调整为10.145.344.6,就业结构由1978年的70.517.312.2调整为2011年的34.829.535.7。2012年中科院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指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约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1/10。农业与非农产业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距,说明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仍然存在,但现实中却表现为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富余劳动力流出,有助于解决劳动力流动滞缓造成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将促进务农人员收入水平提高,而农业与非农产业间收入差距缩小、产业间彼此争夺劳动力将推动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逐步形成产业升级倒逼机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劳动力结构持续调整,为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三次产业比重持续变动,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将形成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农业部门和非农产业部门边际生产率相等,这意味着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消解。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经济社会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

7、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时空统一性。城镇化表现为人口向城镇集聚,以及与之同步的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表现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及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出发点,都是在释放投资需求与消费潜力,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持续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在加快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有助于统筹城乡建设,有助于科学布局城乡产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协调发展。实施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明晰产权、规范确权,有利于加速土地流转、调和城乡用地矛盾、节约集约利用资

8、源,也有利于农民共同分享城镇化的红利。农业现代化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中西部呈现梯度发展格局。有研究表明,农业发展格局也存在类似的“块状”不连续性。1980年至2008年间,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平均指数由0.22提高至0.45,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北京、上海等地指数超过0.7,接近农业现代化成熟阶段;东部达到0.58,已经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期;中部为0.41,稳步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西部为0.33,刚刚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不难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循环累积效应也越强;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于缺乏集聚力,不仅本地要素向外流

9、出,外来投资在“回波效应”下也存在“出逃”迹象。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全国的现代化水平,更有助于中西部欠发达区域加快发展甚至跨越发展。(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委党校张选旗*县委党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建议党的十七届五;?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三农”;来;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三农”;?1、什么是“三农问题”什么是“三农问题”?即农;平等;平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农;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2、我党 下载:59农业现代化浅谈PPT.Doc12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10、村建设*县委党校 张选旗 *县委党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建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建议指出: 在工业化、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 代化, 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 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 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提高农

11、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 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 三农”来。 ?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 的首要任务。 的首要任务。 ?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 务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务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 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农村 建设的必然要求。 建设的必然要求。 ? 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新 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三农”? 1、什么是“三农问题” 什么是“三农问题” ? 即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 即农民问题、农村问

12、题和农业问题。 ?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户籍待遇不 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困难;平等; 平等; ?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 ?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本建设落后、市场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本建设落后、 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大量过剩。 体系不健全、劳动力大量过剩。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2、我党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 年至1986年连发布五个以农业、农村和农 连发布五个以农业、 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民为主题的

13、中央一号文件,对 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 部署。史称“五个一号文件” 部署。史称“五个一号文件”。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2000年3月,湖北省 2000年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 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 李昌平上书给国务 记李昌平上书给国务 院总理朱镕基的信中 农民真苦, 称:“农民真苦,农 村真穷, 村真穷,农业真危 把中国的“ 险”,把中国的“三 农问题”提到了极至。 农问题”提到了极至。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2004年以来,又连

14、续发布以 2004年以来 年以来,“三农”为主题的八个中央 三农” 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 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 问题在中国 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一、“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3、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重大历史任务” 重大历史任务”。 ? 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

15、裕、乡风文 20字方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字方针: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 设的首要任务。 设的首要任务。农业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 设的首要任务。 设的首要任务。 ? 现代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 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 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来经营的科学化、 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来经营的科学化、 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 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 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 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 产后和产中相结

16、合,生产、 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 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 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 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 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 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 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新型产业。 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 设的首要任务。 设的首要任务。? 现代农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 ? 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新农业。 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新农业。 ? 现代农业是生态环保型农业。 现代农业是生态环保型农业。 ? 现代农业是功能多样性农业。 现代农业是功能多样性农业。 ? 现代农业是市场导向型农业。 现代农

17、业是市场导向型农业。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 设的首要任务。 设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六大战 十二五规划”略目标: 略目标: ? 1.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 2.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和建设高产农田 2.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和建设高产农田 ? 3.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 4.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4.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5.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5.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6.必须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6.必须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1.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必须确

18、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定义 ? 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买得到和 所有的人,在任何时间,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以满足 买得起足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 活跃、 活跃、健康的生活所需的饮食需求和消费 偏好。 偏好。 ? (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 (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 ? (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 (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 ? (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1.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 一是稳定基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 一是稳定基

19、本农田,保障生产基地。 ? 二是健全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 二是健全市场体系,保障有效供给。 ? 三是完善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 三是完善储备体系,增强宏观调控。 ? 四是建立政策体系,提高政策保障。 四是建立政策体系,提高政策保障。 ? 五是创新科技体系,提高增产途径。 五是创新科技体系,提高增产途径。 ? 六是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 六是发展非粮资源,开辟补粮渠道。2.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和建设高产农田 2.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和建设高产农田? 必须始终坚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到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020年耕地的保有量不低于 2020年耕地的保有量不低于 18亿亩 1

20、8亿亩。 亿亩。 ? 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 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3.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3.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 ? ? ? ? ?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1.粮食作物超高产 高品质育种。 1.粮食作物超高产、高品质育种。 粮食作物超高产、 2.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2.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3. 农业设施工程技术。 农业设施工程技术。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5.节水农业技术 5.节水农业技术。 节水农业技术。 6

2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7.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 7.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 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4.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4.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 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 化传承、 化传承、市场服务 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 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 ? 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 一是农产品产业体系。 ? 二是多功能产业体系。 二是

22、多功能产业体系。 ? 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 三是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5.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5.必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1)为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主 为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 ? ? ?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树立新样板。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树立新样板。 为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2)为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 方式转变开辟新途径。 为培养新型农民, (3)为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打造新基地。 打造新基地。 (4)为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 为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

23、新平台。 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搭建新平台。 为拓展农业功能, (5)为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增效开辟新渠 道。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 上海奉贤现代农业园区, 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 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 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园区占地面积20平方 园区占地面积 平方 公里, 公里,形成了乳制品加工 蔬菜食用菌加工、 、蔬菜食用菌加工、水产 品加工、肉类制品加工、 品加工、肉类制品加工、 生物科技五大产业链, 生物科技五大产业链,园 区去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 亿元人民币, 值18.3亿元人民币,实现 亿元人民币 税收2.18亿元人民币,凭 亿元人民币, 税收 亿元人民币 借农业龙头企业集聚效

24、应 显现出强大辐射功能, ,显现出强大辐射功能, 带动市内面积40万亩,市 带动市内面积 万亩, 万亩 外面积110万亩。 万亩。 外面积 万亩6.必须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6.必须加大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 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 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 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 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第一,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第一,大力推进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25、,防治养 殖污染。 殖污染。 第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第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控制农村废弃物的污 染。 第三,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染。 第三,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染。? ?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公共服务就是指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的、非盈利性的各 向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的、 项服务。 项服务。? 公共服务可以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分为基础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经济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服务。 公共安全服务。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

26、务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农村地区为满足农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 供的公共服务。 供的公共服务。 ? 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公共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卫生、 农村公共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卫生、 农村公共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 环境治理六个方面。 环境治理六个方面。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1、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

27、。 ?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滞后。 ? 3、农村人口就业问题严峻 。 ? 4、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差距巨大。 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差距巨大。 ? 5、农村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 农村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 (二)努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1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 ? 2将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心 ? 3把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59农业现代化浅谈PPT等内容。培育农村

28、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支撑?4.通过建立农村社;1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1、道路交通建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创造良好施建设,的发;2将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心;?继续发展好基础教育,即九年继续发展好基础教育,;义务教育;3把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支撑;?农业中介组织的几种形式:?(1)农业专业协会;4.通过建立 下载:59农业现代化浅谈PPT.Doc12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支撑 ? 4.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1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 基础? 1、道路交通建设。 道路交通建设。 ? 2、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 ? 3、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

29、 ? 4、饮水工程建设。 饮水工程建设。 ? 5、环境卫生工程。 环境卫生工程。 ? 总之,着力改善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 总之,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创造良好 施建设, 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的发展条件和环境。2将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 中心? 继续发展好基础教育,即九年 继续发展好基础教育,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 ? 在高中阶段实行分流,鼓励参 在高中阶段实行分流, 加职业教育。 加职业教育。 ? 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技术培训。 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技术培训。3把培育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为支 撑?农业中介组织的几种形式: ?(1)农业专业协会。 农业专业协会。 ?(2)农业经营协会。 农业经

30、营协会。 ?(3)农业信息发布组织。 农业信息发布组织。4. 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 保障?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医疗保险 ?自然灾害保险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农 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村建设的必然要求。?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我省5622 5919元,我省5622元,低于全 5622元 国平均水平。2000年居全国家 国平均水平。2000年居全国家 12位 现在居全国16 16位 12位,现在居全国16位。中南 六省居第3 位于湖北、 六省居第3位,位于湖北、江西 之后。 之后。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 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村建

31、设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农民收入变化的特点 ? 1、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 2、农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农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 3、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1、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4元增加到2010年的 2010 的134元增加到2010年的 5919元,增长41 5919元,增长41倍多, 41倍多, 平均每年增加275元,年 平均每年增加275元,年 均增长7.1。 均增长7.1。2、农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农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 一是农业经营性

32、收入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 下降。 ? 二是以农民务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正 在逐渐上升。 在逐渐上升。 ? 三是农业转移性收入也在增加。 三是农业转移性收入也在增加。3、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一是乡镇企业、非公有制制企业迅猛发展。 一是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 ? 二是大量的工业项目上马,农地征占补偿水平得到提高, 二是大量的工业项目上马,农地征占补偿水平得到提高,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参股投资等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开 土地流转、房屋出租、 辟了新的空间。 辟了新的空间。 三是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 进程,我国许多农村农业生产走上特色化、品牌

33、化、 进程,我国许多农村农业生产走上特色化、品牌化、专业 化的道路,不断增加的产品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化的道路,不断增加的产品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四是2004年以来,国务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产品特产税, 2004年以来 四是2004年以来,国务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产品特产税, 推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 推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 直补等,也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 直补等,也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 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 ? ? ? ?(二)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 一是持续增收渠道较少,长效增收机制欠缺

34、。 一是持续增收渠道较少,长效增收机制欠缺。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 三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愿望难以调动。 三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愿望难以调动。 四是综合素质整体较低,增收手段较为缺乏。 四是综合素质整体较低,增收手段较为缺乏。 五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制约农民增产增收。 五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制约农民增产增收。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加快新 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 ? ?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主要途径 1、优化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现农业增效 优化产业结构, 2、延伸产业链条,在转化流通中实

35、现产业增值 延伸产业链条, 3、发展非农产业,在加快劳动力转移中拓宽农 发展非农产业, 民增收渠道 4、落实惠农政策,在加大投入中激发农民自主增 落实惠农政策, 收1、优化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 优化产业结构, 现农业增效? 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品种结构 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结构优化。 和品质结构优化。 ? 二是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 二是加快养殖业的发展, 构升级。 构升级。 ? 三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推进农业区域布 三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 局结构优化。 局结构优化。2、延伸产业链条,在转化流通中实 延伸产业链条, 现产业增值?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一是大

36、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3、发展非农产业,在加快劳动力转 发展非农产业, 移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要增加对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投入。 投入。 ? 二是切实壮大乡镇集体经济。 二是切实壮大乡镇集体经济。 ? 三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三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4、落实惠农政策,在加大投入中激 落实惠农政策, 发农民自主增收? 一是落实惠农各项政策,切实 一是落实惠农各项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 ?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 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快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37、? (一)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符合我国农业生产 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家庭经营向采 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家庭经营向采 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转变,统一经营向发展农 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 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完善农业

38、投入保障机制。 完善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 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 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 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三)建立现代金融支农机制。 建立现代金融支农机制。 ?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 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 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 系。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构建农业风险防范

39、机制。 构建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 积极探索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风险保障机制,将 积极探索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风险保障机制,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害、疫病均纳入政策 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害、 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民抵御风险能力。 性农业保险范围,提高农民抵御风险能力。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 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加大补贴扶持力 度。 充分利用国家农业再保险体系, 充分利用国家农业再保险体系,完善农业巨灾风 险转移分摊机制。 险转移分摊机制。 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引导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 ?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40、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五)健全农村民主管理机制。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机制。 ? 实行政务公开,推进信息公开,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 ? 健全落实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 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进村委会 和其他村级组织的配套建设五、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是加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六)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机制。 ?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乡互动、协调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 乡互动、协调发展,形成以工促农、 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户籍、

41、就业、 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 革。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 会事业。 会事业。 大力实施工业带动战略,重视发展园区经济。 大力实施工业带动战略,重视发展园区经济。? ? ? 周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 周强: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的强大动力, 展的强大动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 要保障,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要保障,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我省要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 我省要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中加快农 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业现代

42、化步伐,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从 而促进农民建设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而促进农民建设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59农业现代化浅谈PPT等内容。”向“*型”发展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由“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由“陆运式”向“空运式”发展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由“单向性”向“综台性”发展转变之一: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农业生产中巧用各类作物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

43、系统。例如:高矮间作长短套种喜阴与喜光共生的农农式、农林式、农牧式、农牧渔式、农果蜂式等。又如:葡萄园内套种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因为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北方平原桐粮间作南方的立体种植模式转变之二:由“自然式”向“车间式”发展现在多数农业依赖自然条件,“靠天吃饭”。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受自然变化的干扰。未来农业生产多在“车间”中进行,由现代化保护设施来武装。如:无土栽培、植物工厂、气候与灌溉自动测量装备等。现在已有相当部分的农作物由田间移到温室,再由温室转移到具有自控功能的环境室,这样农业就可以全年播种,全年收获了。大

44、棚种植大田种植转变之三:由“固定型”向“*型”发展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农业的“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农民居住地与耕地相分离的格局。人分别在几个地方拥有土地,在耕作和收获季节往往都是一处干完了活,提上手提箱再到另二处去干,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具使用率并不误农时。“手提箱和人行道农民”基本上以栽培谷类作物为主,谷类作物一般不需要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就能长得很好。再加之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工具,优良的农业机械促成了“手提箱和人行道农业”的发展。*型的农民优良的人居环境转变之四: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即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各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一个复合型生产结构。如:匈

45、牙利最大的“生态农业工厂”是一座玻璃屋顶的庞大建筑物,地上的作物郁郁葱葱,收获的产品被送进车间加工,其废渣转入饲料车间加工后再送到周围的牛栏、羊舍、猪圈和鸡棚,畜禽粪便则倾人沼气池。这家工厂的全部动力,都来自沼气和太阳能。它可为10万城镇人提供所需要的粮、禽、蛋、奶及菜。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 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一、_ 培训学校聘请_ 籍_ (外文姓名)_ (中文姓名)先生/女士/小姐为_ 语教师,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精神,自愿签订本合同并保证认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各项义务。 二、合同期自_ 年_ 月_ 日起_ 年_ 月_ 日止。 三、

46、受聘方的工作任务(另附件1 ) 四、受聘方的薪金按小时计,全部以人民币支付。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 1.聘方向受聘方提供意外保险。(另附2 ) 2.每年聘方向受聘期满的教师提供一张_ 至_ 的来回机票(金额不超过人民币_ 元整)或教师凭机票报销_ 元人民币。 六、聘方的义务: 1.向受聘方介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聘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2.对受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对受聘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4.按时支付受聘方的报酬。 七、受聘方的义务: 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 2.遵守聘方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接受聘方的工作安排

47、、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未经聘方同意,不得兼任与聘方无关的其他劳务。 3.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 4.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 5.遵守中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双方应信守合同,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解除和终止合同。 2.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以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在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仍应当严格履行合同。 3.聘放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聘方解除合同: a 、受聘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经聘方指出后,仍不改正的。 b 、根据医生诊断,受聘放在病假连续30天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 4.受聘方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聘方解除合同: a 、聘方未经合同约定提供受聘方必要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