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5882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 2.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位置。 3.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述出来。 3.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按一定的位置观察、描述事物的习惯与应用意识。 要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习认位置,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如教材第11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先说说红花左边和右边各有几朵花,再涂色。 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充分地说一说,在说的基础上强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认位置 1课时 前后

2、、上下、左右 教材第10、第11页的内容。 能较准确地用语言表述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投影,货架等。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你能说说自己在什么位置吗? (我坐在的前面,的后面) (板书:认位置) 2.出示主题图,认位置。 (1)请你仔细观察,说说画面上的人和物所在的位置。 (2)集体交流,引导大家共同讨论。 粉笔盒在书的右面,那么书就在粉笔盒的左面; 学生桌上放着本子和书,本子在书的哪儿?(本子在书的左面,那么书就在本子的右面)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小明在小刚的(前)面; 小刚在小明的(后)面; 小芳在小刚

3、的(右)面;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 (3)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这些数学问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1.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2.教材第1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还可以怎样说? 3.教材第11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摆一摆并引导学生用前后、上下、左右这些词,说说各种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堂作业新设计 1、2.略 3.数学书的右面是文具盒;文具盒的上面是尺子;数学书的左面是学具盒。 教材习题 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 1、4.略 思考题:略 认 位 置 左和右 前和后 上和下 学生可能已经在生活中学会了部分认位置的知识,但是不够规范和准确,先要给予表扬,再加以纠正。 认识左右的教学都可以指

4、导学生用自己的左右手去判断,部分学生反应慢一点,通过耐心指导还是能够掌握的。 利用教室里的实物对学生进行位置教学,结合学生的座位认识前后,这样寓学于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景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位置,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

5、”“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而且从其中的一句话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话。要体会这两句话之间的必然联系,但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这样的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

6、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说出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用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要反复进行,让学生学会辨别左右。 “想想做做”第2、第4、第5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并进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

7、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2题通过“苹果的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什么的上(下)面是什么”,也可以说“什么在什么的上(下)面”。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苹果的上面

8、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苹果;牛奶的上面是苹果,牛奶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苹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一 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的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画画儿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 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作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 接着举起左手问: “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2.通过

9、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评: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

10、、右脚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 通过练习强化左右的位置关系。 1.“想想做做”第2题。让每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注意叙述完整,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 2.选同桌两个学生,请其他学生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3.选横排里三个学生(与其他学生同向,位置如:A B C

11、),请学生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又说B在右边?说明:说B在右边是相对于A来说的,即B在A的右边;说B在左边,是相对于C来说的,即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所以在描述某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它在谁的左边(右边);在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应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慢慢读题,学

12、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相互检查,纠正摆错位置的同学。 2.说一说。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学生任选一个物体,说说它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物体的位置(即它在谁的左边,它在谁的右边,它在谁的上面,它在谁的下面)。 (2)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位同学或某一个物体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位描述物体的位置。由于学生所选的参照物不同,说法、摆法也不尽相同,教师对不同的说法、摆法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若学生有疑问应及时组织讨论予以解答,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

13、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3.站一站。 请一个小朋友(1号)站到讲台前(与其他小朋友同向),2号站在他的左边,3号站在1号的右边,4号站在3号的后面,5号站在2号的前面,6号站在3号的右边,7号站在6号的左边等。 4.听口令,做动作。 如:举左手,放下左手;举右手,举左手,两手都放下;举右手,用右手摸你的鼻子;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用左手摸你的左耳等。 (评: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行巩固性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总评: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始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