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发展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幼儿发展指南.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6岁幼儿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精神 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经过“指南准备与启动指南撰写与讨论指南内容效度检验指南完善与定槁指南培训资料研制与实施”等多个阶段,历近五年时间最终完成,即将与大家见面。 根据李季湄教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内容,梳理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指南的基本理念 1、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 2、尊重幼儿期的价值与特点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3、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幼儿教育的灵魂。 二、指南的内容框架 指南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指南的主体部分。包含幼儿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六个领域,即:身体健康与动作、语言与交流、社会性与情
2、感、认知、美感与表现、学习品质等领域。每个领域含24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含若干条标准,每条标准又含若干指标。 二是与每一条标准配套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指南的各领域、标准、指标及支持性策略和活动都是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指南 领域 子领域 标准 准中指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参考方法和途径) 具体表达了36岁儿童哪些能力和品质是最重要的,他 们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其各方面发展的关键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基本 发展水平,等等。通过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引导有关的成人沿着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去支持儿童学习,科学地帮助儿童达到教育的期望。 比如: 语言与交流阅读和书写准备。
3、 标准3:具有书写的愿望和初步书写技能。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鼓励儿童大胆地涂涂、画画、写写,让他们感受其中的乐趣。 如: 准备可供幼儿自己取放的材料,如纸、笔等,也可引导儿童在沙地、石 板或土地上写写画画。 鼓励儿童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录下来。 通过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讲述和保存孩子的作品等,让他们感受到成人对自己作品的欣赏和重视。 注意:*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指南只是举例,根据儿童的、地区的、各个家庭的实际,活动可以不同。 每个标准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并不是只限于促进儿童这一方面的发展,一种活动往往具有多种功能。 三、关于学习品质领域 1、学习品质是
4、什么意思? 学习品质指儿童学习的倾向、态度、行为习惯、方法、活动方式等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是早期开始形成与发展,并对幼儿的现在与将来的学习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素质。 学习品质不是指儿童所要学习的那些知识或技能,而是儿童怎样学习那些知识或技能,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素质。 与学习品质相关的一些概念 学习品质与其它几个领域之间不是平行关系,并不存在一种脱离具体发展领域的抽象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一定是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习品质培养也不是可以孤立地进行的,一定是与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认知等各领域的教育自然地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 儿童在生活中、活动中必然表现出学习品
5、质,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品质也必须在生活中、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进行。 2、为什么指南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单独领域? 指南重在导向。为入小学作准备,为终身发展打基础。是素质教育重要内涵的真正体现。 “学习品质”十分重要然而却长期被忽视。关注学习品质是世界幼教的共同趋势。共同指向是: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 四、关于指南与纲要 1、指南 指南是一个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导向性文件。 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及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体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标准、指标与支持性策略活动,来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
6、发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 2、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纲要与指南不是上下位的关系,都是国家的指导性文件。都具有共同的理念与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共同指导幼儿教育发展方向,引导幼儿教育科学发展。 纲要是宏观指南,指南是微观的指南。 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重要保证,指南是实施纲要的有力抓手和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不要片面追求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切忌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的一切。应认为孩子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
7、解3至6岁幼儿学习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家长们和教师们都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感知和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严禁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习特点,制止超前学习,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使每个幼儿都受到科学优质的保护和教育,获得快乐的童年时光。也不要过度包办代替,以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依赖的不良习惯,让其主动性独立性发展。 36岁的学龄前儿童,怎样才算聪明?在不少家长看来,不仅要会加减乘除,最好还会背唐诗宋词、能歌善舞。殊不知,这样的
8、观点是错误的。x月x日,教育部发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5、6岁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同时,该意见稿对幼儿看电视的时间做出了具体的要求:3岁孩子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6岁孩子不超过半小时;指南中提到,36岁孩子应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3岁的孩子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6岁的孩子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这些要求引起了不少家长和幼教人员的激烈讨论。家长们表示:方案虽然很细致,但要逐条达到不容易。有些家长表示,指南中的部分要求,自己孩子早已达到,然而有部分要求却远远不够。不达标该怎么办,会不会对孩子未来发
9、展造成不良影响?就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昨日,记者咨询了万州教科所、部分幼儿园的多名幼教专家。 指南要求 连续看电视不超20分钟 案例 万州10个幼儿8个做不到 5岁半的李依然的妈妈曹女士是全职太太,谈到女儿看电视的事情,曹女士直喊没办法。从2岁开始,慢慢地女儿对电视越来越迷恋,如果不限制,女儿看电视能持续2个小时。无奈之下,她就给孩子撒谎停电了、电视坏了等等。孩子越来越大了,这种小儿科的谎言也不起作用了。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女儿就掌控着遥控板。“她只要在看电视,就不让换频道,有时居然上卫生间都要把遥控板掌握在手中,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昨日中午,记者在新城路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外随机采访了1
10、0位家长,结果有8位家长都表示,家里的孩子莫说是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就是半小时也做不到,有的甚至一看都是1、2个小时。 专家支招 陪孩子多找点别的耍事 “不管看电视还是其他,对45岁的孩子,家长要反复强化认知,让孩子明白什么该做,做到什么程度。”最重要是和孩子做约定,规定奖惩,家长也要严格执行约定,切忌忽悠孩子。同时,还可通过形象说教引导孩子,如果电视看久了,可能玩玩具会看不清。更重要的是看电视之外的亲子关系。“孩子看完电视,家长可与孩子搭积木、画画、表演节目等。不然,孩子看完电视很无聊,心里始终会觉得看电视更好耍。” 指南要求 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案例 接过陌生人的包子
11、5岁儿子吃了 说到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石女士说,她曾经告诉过孩子不要跟着陌生人走,其他更多的细节并没有说太多。有一次,她带着儿子去菜市场,一个买菜的老人看着儿子可爱,就塞给儿子一个包子,儿子接过来就吃了,当时她只能让孩子说谢谢。“我没有办法在那样的情形下让孩子说不。”石女士说,事后朋友们都批评她,说她应该阻止孩子。 市民张女士说,她儿子根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天真。走在路上,不管谁问他名字,他都乐呵呵地告诉别人。 昨日上午,在新城路一家幼儿园,记者随机问了5个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3个孩子都毫不犹豫地回答,2个孩子看着家长等待肯定。在采访的10个孩子中,没有一个孩子能像指南里所说的
12、那样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专家支招 老师和家长、要不断教孩子保护自己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安排有安全教育课,通过活灵活现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是危险的事情。幼儿园的孩子毕竟理解力有限,一些演练经常在笑声中度过,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尽管是这样,依然要求我们教育者和家长们要不断地告诉孩子们,怎么样保护自己,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懂的。”建议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好人,也有坏人,电视、报纸等若有这方面的报道就有意引导孩子看。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尽早独立,学会自我保护。孩子终归是孩子,他没有那么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他不可能去识别坏人是什么样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 指南要
13、求 要控制情绪学会宽容 案例 儿子抢喜欢的玩具不给就打人 “我家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小家伙从小身体就比较强壮,身体强壮是好事,然而最让她头痛的是时不时就接到幼儿园老师的投诉,说儿子又占强了抢小朋友的玩具,就是周末和朋友几家人出去耍,儿子也总是欺负其他的小朋友,有时弄得家长间有点不好处了。”家住新城路的陈女士无奈的这样对记者说。 “上周末,我们和朋友约好几家人到农家乐去玩,几个孩子本来玩得好好的,没想到为了争一个玩具,儿子硬是把一个朋友的儿子推到在地,还用脚去踢,搞得我在朋友面前很没面子,我就想不通了,我和他爸爸都挺讲理的,在家也不怎么吵架,怎么儿子就那么暴力呢?” 专家支招 角色
14、扮演结合情境,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如何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与人相处?家长平时可利用相关图书、故事,引导孩子懂得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当孩子之间发生纠纷,不要因为担心自己孩子吃亏而立即介入,而要让孩子们学会自己解决纠纷。” 指南要求 走1公里路不喊抱 案例 3岁女儿走300米就不干了又喊背又喊抱 3岁的小悦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小悦的爸爸在采访中表示,指南中对走1公里不喊抱的期望,在他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女儿走300、400米就要喊抱喊背,否则就哭闹,赖在地上不起来。每次一家人出去耍,一家人都轮流背着小悦,有时同去的朋友也来帮忙背,搞得出去耍比上班都累。”
15、指南中对34岁孩子的期望,较难实现的是行走1公里不喊抱,“尤其是城市孩子。”孩子之所以执行不下来,原因来自家长。 “大部分家长认为这是超负荷运动,对孩子的脚、身体不好。但事实并非如此。”多走路对于孩子有益无害,而且行走一公里是这个阶段孩子可以具备的能力。 专家支招 今天走100米,明天走150米,循序渐进 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同时,培养孩子走路可循序渐进,如孩子今天走100米,明天就增加50米。同时分散孩子注意力,如让孩子和父母比赛走路,走到终点有奖励,或边走路边角色扮演,“孩子演小红帽,父母演大灰狼。尽可能不让孩子意识到路程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