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5959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存在问题是 产生“中梗阻”的主要原因 “治理中梗阻、优化软环境”分析报告之四 从我市查处的一些中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因用人不当,导致有的干部“带病”上岗,有的甚至“带病”提拔,给党和人民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充分暴露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不到位 中层干部岗位的特性,必然要求有符合其特点的选拔任用制度。目前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主要适用于各级党委、*及其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选用,与中层干部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在调查问卷中,有69.10%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做

2、好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必须改革选拔任用方式,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 选人视野不宽阔。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一般只从本部门、本单位内部产生,选人的视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其中的部分岗位因为干部编制身份的限制,可供选择的范围就更小,且往往重视业务能力,对难以量化的思想政治品德修养、廉洁奉公精神、依法行政理念等则考虑较少,导致少数品德不好,甚至有劣迹的人“带病”上岗,成为产生“中梗阻”现象的隐患。 岗位设置不合理。目前,部分单位内设机构较多,- 1 - 人浮于事,起不到应有的竞争激励作用;但也有些单位内设机构偏少,制约了优秀人才的正常晋升,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还有的岗位设置职能不清、职责不明、相互

3、交叉;有的职能职责划分不平衡,权力集中的岗位大家趋之若鹜,没有实权的岗位却乏人问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权力岗位易腐败,清贫科室无人去”的局面,最终形成“中梗阻”。 选任标准不明确。对中层干部的职位特征、个性特征缺乏准确定位;对不同职级、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中层干部往往使用同一标准,缺乏分职位的针对性考察考核指标体系;对德能勤绩廉等考察要素,缺乏科学分解和准确界定,尤其是对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考察标准流于形式,考察结果定性内容多,定量标准少,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竞争择优机制缺乏。“论资排辈”的习惯难以改变,竞争择优的机制没有形成。由此导致优秀的年轻干部难以脱颖而出,德才平庸、工作一般的干部,

4、一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只要不犯错误,就“下不来”。因此干部缺乏危机感,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办事拖拉、推诿,履职效能低下,严重影响了改革发展。 二、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就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央、省、市组织部门制定下发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落实不力和落实不够的问题。 - 2 - 程序履行不规范。一是程序简化。有的以民主测评代替民主推荐,有的借“组织推荐”之名,不进行民主推荐。二是程序颠倒。有的先提用人意向,再由组织部门履行程序;有的主要领导先开会商定,再上党委或党组会讨论。三是程序虚化。有的在确定考察对象时,以“不能简单凭票取人”为由,想方设法将想用的

5、人列为考察对象;有的在组织考察时,对敢讲真话的同志,不安排参加谈话。四是程序空转。一些人把卖官行为隐藏在“正常程序”之中,自己要提拔的人不在“圈内”就不研究,表面上走的是正常程序,实际上搞的是“暗箱操作”。正是这些漏洞,致使一些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处于失控状态。像仝霄从普通人员一路提拔为驾校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驾校科科长和运管处副处长,就是不严格履行程序,不认真把关的结果。 单位主要领导的意志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大部分单位对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没有实行公开选拔或竞争上岗,而是单位内部确定。由于“一把手”位高权重,缺乏监督制约,在选人用人上,很容易出现临时动议,凭个人好恶用人的问题。提拔谁,只要

6、“一把手”提议,其他班子成员的意见无关紧要,甚至有个别单位为了让特定人选得到提拔,民主推荐因人设线,征求意见有所取舍,甚至事先定调子、做工作,完全违背了民主程序的本意。调查问卷显示,有35.2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中有不民主、领导说了算的情况。以仝霄为例,他曾是市运管处原处长荆永勤的司机,由于荆永勤对其- 3 - 违规提拔任用,才造成了仝霄一步步走上重要岗位、肆意违法乱纪的后果。 工作人员在选拔任用中失职渎职。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实,就是一纸空文。在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或为金钱所惑,或为人情所困,丧失原则,不负责任,置干部选拔任

7、用和管理监督制度于不顾,甚至同流合污,导致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在仝霄“八假”形成的过程中,涉及到组织人事部门的许多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他们或碍于情面,或屈于威慑,失职渎职,导致仝霄带“病”上岗。 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屡禁不止。有的单位“一把手”以提拔任用干部送“人情”,重用领导打招呼的人;有的人千方百计找门子、拉关系,四处“跑官要官”;有的拉票贿选,利用人情、关系、金钱等手段争取票数;有的行贿买官,直接用金钱作交易换取官职。上述问题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严重干扰了干部选任工作,污染了干部队伍风气。 三、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不到位 近年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有所加强,从一定程度上

8、遏制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但仍然存在着监督工作缺位、虚位等问题。 监督渠道不通畅。一方面,中层干部一般不进行公开招考,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公示范围仅限于工作单位内部,- 4 - 接受监督面单一狭窄;另一方面,即使存在用人不公,甚至以权谋私、买官卖官等问题,但就有效的信息反馈和处置而言,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敢反映、不愿反映、无处反映、反映无效”等问题,导致社会监督不能触及到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 事前、事中监督不够。主要表现为,临时动议,突击调整干部,先斩后奏,致使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前无法审查把关;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封闭运行,甚至只有单位少数几个领导知道,干部监督部门和社会其他方面难以参与,无法监督。 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流于形式。按规定,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在提交党委讨论前,应先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实际执行中,有的根本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就任命了,有的在党委已经讨论决定后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单位派驻纪检组也极少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提出不同意见,对用人失误、失察进行责任追究的更是微乎其微,致使一些中层干部“带病”上岗成为事实。 -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