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209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语流音变,一、轻声1什么是轻声 在说话的时候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模糊的调子,这种读音变化叫轻声。例如,在“妈妈、儿子、刀子、说过”这些词语里的“妈、子”,它们单独念时都各有固定的声调:“妈”读阴平,“子”读上声,可是在这些词语里却都读得既短又轻了。,轻声在物理属性上的主要表现是音长变短,音强变弱。它在音高上的表现,则因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是不固定的。一般地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的轻声字最低。如用五度符号表示,大致有如下情况:,阴平字+轻声字 跟头 杆子 金的 阳平字+轻声字 石头 桃子 银的 上声字+轻

2、声字 里头 李子 铁的 去声字+轻声字 木头 柿子 木的,2轻声的规律 在普通话里哪些音节必须读轻声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它们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1)名词的后缀“子、头、巴”以及“么”读轻声,如:桌子 木头 尾巴 什么(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读轻声,如:俅的 轻轻地 好得很 站着 去了 来过(3)语气词“啊、吗、呢、吧”读轻声,例如 是啊 走吗 做什么呢 去吧,(4)重叠形式的动词、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例如:看看 试试 宝宝 星星(5)动词后边表示趋问的“来、去”读轻声,例如:进来 出去 上来 下去(6)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读轻声,例如:床上 家里 地下 门外(7)量

3、词“个”读轻声,例如:一个人 这个 五个(8)有些双音节口语常用词习惯上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例如:萝卜 葡萄 玻璃 东西 明白先生 大夫 告诉 窗户 商量,(9)与人身体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耳朵 眼睛 眉毛 指甲 巴掌 胳膊 脑袋 屁股 疙瘩(10)与人的称谓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师父 帮手 朋友 和尚 喇嘛 特务 财主 妖精 状元 亲戚 闺女 姑娘 老婆 女婿 弟兄 兄弟(11)与建筑、器具用品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篱笆 栅栏 窗户 烟筒 钥匙 牌楼 帐篷 衙门 窟窿 家伙 棒槌 簸箕 扫帚 扁担 灯笼 喇叭 胡琴 口袋 铺盖,(12)与动植物相关的必读轻声词语 牲口 骆驼 狐狸 刺猬 蛤蟆 苍蝇

4、 跳蚤 庄稼 粮食 高粱 芝麻 收成 萝卜 核桃 石榴 甘蔗 蘑菇(13)描写人或事物的特征或特点的必读轻声词语 白净 苗条 机灵 活泼 暖和 舒坦 麻利 利落 利索 马虎冒失 糊涂 明白 清楚 世故 厉害,联想记忆“轻声词”书本P87,3轻声的作用(1)区别词义 东西dngx(东方和西方)东西dngxi(物品)地道ddo(地下坑道)地道ddo(真正的)虾子xiz(虾卵)瞎子xizi(眼瞎的人)龙头lngtu(龙的头)笼头lngtou(套在骡、马等头上的御具),(2)区别词性 人家rnji(名词,住户)人家rnji(代词,指别人或自己)摆设bish(动词)摆设bishe(名词)练习linx(名

5、词)练习linxi(动词)生气shngq(动词)生气shngqi(名词),二、儿化1什么是儿化 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叫“儿化韵”。“儿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现象的一个特点。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了卷舌动作,它们是紧密结合的一个音节,如:“花儿hur中的“花”和“儿”结合成一个音节,两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有的儿化韵在书面上也不写“儿”字,但读时却要读儿化。,2儿化的作用 儿化韵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它和词汇、语法、修辞都有关系。它有区别词义、区别词性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

6、1)区别词义 头(脑袋)笑话(耻笑)头儿(领头的)笑话儿(可笑的故事)半天(很久的时间)半天儿(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信(书信)信儿(口信、消息),(2)区分同音词 开伙(办伙食)拉练(野营训练)开火儿(交战)拉链儿(拉锁)(3)区别词性 亮(形容词)盖(动词)亮儿(名词)盖儿(名词)画(动词、名词)堆(动词)画儿(名词)一堆儿(量词),(4)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A表细小、轻微 细丝儿 门缝儿 针尖儿 眼儿 办事儿 碴儿 针鼻儿 心眼儿 核儿 B表亲切或喜爱 小孩儿 金鱼儿 小狗儿 大婶儿 苹果脸儿 鲜花儿 小马儿 说说话儿 来玩儿 C表轻蔑和鄙视 小偷儿 芝麻官儿 瘪三儿 光棍儿 光杆儿 红眼儿

7、病 冒牌儿 找茬儿 邪门儿,3儿化韵的发音规律“儿化韵”是普通话语音的一个特点,方言区的人不容易发好儿化韵,发音的障碍在于有些韵母或韵母的韵尾不便于卷舌,需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变化规律(书写形式不改)。(1)韵母中最后一个元音是a、o、e、e、u的,就在发这个元音的同时加一个卷舌动作,如:那儿 nr 鲜花儿 xinhur 山坡儿 shnpr 干活儿 gnhur 这儿 zhr 秧歌儿 ynggr 台阶儿 tijir 叶儿 yr 水珠儿 shuzhr 小狗儿 xiogur,(2)韵母有韵尾i或n的,不便于卷舌,丢掉韵尾,在发韵腹的同时加卷舌动作,如:小孩儿xiohir 读作xiohr 香味儿xingw

8、ir 读作xingwr 一块儿ykuir 读作ykur 刀背儿dobir 读作dobr 树根儿shgnr 读作shgr 饭馆儿fngunr 读作fngur 冰棍儿bnggnr 读作bnggur 一点儿ydinr 读作ydir,(3)韵母i、因舌位靠前,开口度小,不便于卷舌,:小米儿xiomr 读作xiomir 米粒儿mlr 读作mlir 小鸡儿xiojr 读作xiojir 眼皮儿ynpr 读作ynpir 金鱼儿jnyr 读作jnyur 有趣儿yuqr 读作yuqur 小雨儿xioyr 读作xioyur,(4)韵母是-i、-i 的,丢掉这个韵母,改成央元音a,然后卷舌。如:鱼刺儿ycr 读作yc

9、r 喜字儿xzr 读作xzr 细丝儿xsr 读作xsr 锯齿儿jchr 读作jchr 果汁儿guzhr 读作guzhr 没事儿mishr 读作mishr,(5)后鼻音韵母,丢掉韵尾ng,发韵腹元音时口、鼻同时出气,形成鼻化元音(国际音标用“”作为元音鼻化记号),同时卷舌。如:蛋黄儿dnhungr 读作dnhur 小虫儿xiochngr 读作xiochr 信封儿xnfngr 读作xnfer 药方儿yofngr 读作yofr,儿化训练 书本P91,三、变调 汉语的音节都有它固定的声调,但是在语流中由于一个个音节是连续地发出来,音节和音节互相影响,调值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变调。例如“土”“改”连

10、着念,听起来像是“涂改”。变调出现在口语的实际中,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书写时一律按原声调符号标注。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下列几种:,(一)上声的变调 1单念和在词语的末尾的时候,上声的调值不变,都念214,例如:好 看报纸 听不懂 开火 2上上相连前变阳两个上声音节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像阳平,调值由214变为35。例如:美好 水果 领导 演讲 海水 永久 语法 浅显 在由上声改读轻声的音节前,有的变阳平35,有的变半上21。例如:主意 等等 讲讲 想起(214+轻 35+轻)嫂子 姐姐 毯子 你的(214+轻 21+轻),3三个上声连读时,应根据词语内部结构的不同进行变读。单双格的读作半上、阳平

11、和全上,调值变为21+35+214。如:小老虎 好领导 很勇敢 马厂长 武馆长 双单格的读作阳平、阳平和全上,调值变为35+35+214。如:洗脸水 选举法 草稿纸 两把锁 展览馆,4多个上声相连时,先按结构分组,再按2、3条规律变调。如:我 卖/五 百/匹/好/母 马。35 214 35 35 214 21 35 2145上后非上前半上 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在由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情况也相同。例如:首都 北京 海关 反思(在阴平前)取材 祖国 海洋 语言(在阳平前)土地 解放 有效 鼓励(在去声前)起来 宝贝 暖和 耳朵(在轻声前),(二)

12、“一、不”的变调 1“一、不”单念和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一”念阴平,“不”念去声。例如:y:一、二、三厂 第一 统一 划一 惟一 表里如一 始终如一 b:不 偏不!2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35)。例如:y y:一样 一向 一定 一块儿 一望无际 一切顺利 一步登天 b b:不怕 不够 不看 不像 不信鬼神 不必客气 不露声色,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去声51,“不”仍读去声。例如:y y、:一般 一年 一手 一边 一咸 一早 一帆风顺 一头白发 一笔勾销b:不吃 不同 不管 不开 不许 不想,4.“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

13、轻声。例如:y-yi:听一听 拖一拖 想一想 谈一谈 b-bu:开不开 多不多 来不来 甜不甜 肯不肯 冷不冷 快不快 拿不动,(三)“七、八”的变调 1.“七、八”单念或在非去声前念原调阴平。例如:q:七 七天 七层 七里 b:八 八斤 八年 八百 2“七、八”在去声前变读阳平35,也可以不变,读原调阴平55。q q或q:七岁 七块 七路 七日 b b或b:八月 八件 八路 八岁,(四)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1AA或+儿化 阴平 单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并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读成阴平55。后一个音节不儿化,则不变调。例如:儿化 阴平 高高儿 gogor gogor 慢慢儿 mnmnr

14、 mnmnr 好好儿 hohor hohor 快快儿 kuikuir kuikuir 不儿化 原调 红红 hnghng 粗粗 cc 矮矮 ii,2ABB 阴平 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什么调值,都念成阴平55。例如:白生生 shngshng shngshng 冷飕飕 susu susu 亮堂堂 tngtng tngtng 软绵绵 minmin minmin 明晃晃 hunghung hunghung 直挺挺 tngtng tngtng 黑洞洞 dngdng dngdng 沉甸甸 dindin dindin,3ABAB 音节1原调+音节2轻声+音节 3、4阴平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

15、个音节变为轻声,第三、四个音节变阴平55。例如:认认真真 rnrn-zhnzhn rnren-zhnzhn 老老实实 lolo-shsh lolo-shsh 清清楚楚 qngqng-chch qngqing-chch 干干净净 gngn-jngjng gngn-jngjng,四、语气词“啊”的音变“啊”用在句尾,作为语气词,时常受到前面末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读。“啊”的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啊”的音变有下面几种情况:,(一)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o、e、i、的读作y,“啊”写作“

16、呀”。例如:快去请他呀(ty)!你去跟他说呀(shuy)!今天好热呀(ry)!你得拿主意呀(yy)!会不会下雨呀(yy)!去向他道谢呀(xiy)!,(二)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o、io)的,读作wa,“啊”写作“哇”。例如:你在哪儿住哇(zhw)?他普通话说得挺好哇(how)?口气真不小哇(xiow)!,(三)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读作n,“啊”写作“哪”。例如:公园里的空气真新鲜哪(xinn)!多么可爱的年青人哪(rnn)!你的判断真准哪(zhnn)!,(四)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ng,“啊”仍写作“啊”。例如:这花开得真漂亮啊(lingng)!你要专心听啊(tngng)!

17、咱们都是主人翁啊(wngng)!,(五)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 的,读作z,“啊”仍写作“啊”。例如:你到过北京几次啊(cz)?要练练毛笔字啊(zz)!你就是小四啊(sz)?,(六)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er的,读作r,“啊”仍写作“啊”。例如: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r)!随便吃啊(chr)!你有什么事啊(shr)!多好玩儿啊(wnrr)!掌握了“啊”的变化规律,在朗读时可以做到语气自然,写文章时就能正确地运用“啊、哇、呀、哪”这些语气词。,综合练习:1.词语练习:晃眼 口水 拇指 理解 鼓掌 广场 勇敢 彩礼 水桶 本领 老领导 洗脸水 好产品 手写体 岂有此理 永远友好 辅导小姐

18、海军 祖宗 演出 许多 早操 脸盆 党员 伟人 羽毛 企鹅 法律 果树 解放 美术 宝贵 小姐 打手 宝宝 奶奶 铲子奔头儿 冰棍儿 大伙儿 刀把儿 电影儿 调号儿 调门儿 粉末儿 兔儿 味儿,2.句子练习:你怎么还不回家啊!他是你大伯啊!好大的雪啊!你发什么呆啊!你看对不对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么多够不够啊!这是什么酒啊!实习老师对我们多好啊!,这孩子真可怜啊!你快点选啊!这几天真冷啊!电话打不通啊!办学要舍得投资啊!要实事求是啊!明天是三月二十二啊!,3.绕口令训练: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练完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有单弦牌子曲儿小快板儿,打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