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6395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农药项目可行性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制药基地二、项目内容:年产16000吨生物杀虫剂三、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概算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四、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厂址位于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该厂址占地面积200亩。五、项目单位概况:1、项目单位名称: 喜耕园生物有限公司 2、法定地址: 河南郑州花园路 3、所有制形式:有限公司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项目背景农业生产每年因病虫草害造成巨大损失,尤其是病害(例如: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棉花立枯病、烟草赤星病等等)每年对农业生产的收成造成巨大的损失,据统计病菌病害每年使农作物减产10%20%。为了保证稳产高产,长

2、期以来人们一直主要采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据统计,我国19852000年间化学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比率高达95%左右。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和反复使用,带来了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增加,也直接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存;同时,化学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害虫更加猖獗。这样,不得不加大农药的施用量和频度,从而造成化学农药应用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人类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农药也因此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

3、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药在传统意义上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发利用细菌、病毒、真菌、线虫及拮抗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草害的制剂。现在,生物农药的概念已定义为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线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护生态平衡;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的回归自

4、然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产生菌及其发酵工艺进行改造,不断改进性能和提高品质;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在生物农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上一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如Mycogen公司、Ecogen公司等应运而生,一些全球性大型化学农药和生物技术公司,如美国的杜邦公司和孟山都公司、德国的拜耳公司、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丹麦的Novo公司、日本的住友公司等也纷纷投巨资发展生物农药。我国也已将发展生物农药和绿色食品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在我国,每年发生较大的农药事故达30004000起,因农药污染赔款超过1亿元。随着环境保护法的贯彻执行,农药给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负

5、面影响将愈来愈大。另外,我国目前对农药进口的控制主要是靠进口配额。加入世贸组织(WTO) 后一切非关税保护手段都被取消,这必将为外国农药提供了长驱直入的可能。因此,创制和开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效安全而又具实用价值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加速发展我国的生物农药产业已迫在眉睫。二、市场前景目前国内外对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发展非常快,技术指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国内外对生物农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有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农药耗用量每年达150万吨以上,据了解,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到农药总数的30%。也就是说,生物农药使用量每年达45万吨50万吨,据农业专家分析:2015年生物农药使用量

6、可达75万吨以上,而目前我国生物农药产量仅68万吨,农业总量中不到15%,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为鼓励生物农药的快速发展,农业部通过的“农业生产无公害行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通过的“有机食品发展战略”对生物农药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政府还对生物农药的使用者实行高达价格50%的补贴政策;在 “863”计划和2015 年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科技部均将生物农药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此可见,21 世纪生物农药的发展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第三章 生物农药行业前景需求分析一、生物农药及真菌源生物农药行业基本情况1、生物农药行业基本情况 农药是指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按来源可分为生物农

7、药和化学农药。生物农药是用于防治农业、林业有害生物和卫生害虫等的生物活体及其生理活性物质,并可以直接施用的生物源制剂。生物农药具有无污染、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被称之为“绿色农药”。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植物源及动物源农药等,其中微生物源农药占生物农药95%,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农药即指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的主体为真菌源和细菌源生物农药,本公司主要从事真菌源生物农药生产经营业务。生物农药的具体分类及市场规模比例情况如下图: 2、真菌源生物农药行业基本情况 真菌约占昆虫病原微生物种类的60%以上,真菌防治的昆虫种类最多、范围最广,真菌源生物农药应用最广泛的是白僵菌、绿僵菌母药及其制剂。真菌源

8、生物农药除具有一般生物农药的环保、无抗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靶标性强 真菌源生物农药标靶性强,对人畜等高等动物无害,同时对瓢虫、草蛉和食蚜虻等害虫天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平衡。(2)持效性强 真菌源生物农药含有活体真菌及孢子或菌丝体,施入田间后,借助适宜的温度、湿度,可以继续繁殖生长,诱发害虫的流行病,增强杀虫效果,从而实现对农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3)可再生资源 真菌源生物农药主要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如农副产品的谷壳、麸皮、玉米等),原材料的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廉,不与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的化工产品争夺原材料,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和循环经济。(4)

9、具有施肥功能 真菌源生物农药以菌种生产发酵过程中的培养基作为产品的主要载体加工而成,载体富含经发酵而产生的大量氨基酸、多肽酶及微量元素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施用生物农药附带有改良土壤,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及提高作物产量的施肥功能。3、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的比较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农药主要有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两者在对生态的影响、见效时间、抗药性、使用成本、经济效益及市场容量等方面差异较大,具体如下表:项目生物农药化学农药作用机理让昆虫致病,使其病死毒死害虫,以毒杀为主对生态的影响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天然,保证可持续发展;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标靶性强、不伤害有益生物危害土壤、水体、

10、大气、农副产品以及其他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易助长虫害,倒逼大量的施用量和频度,引发恶性循环见效时间一般为3到10天,不太适用突发性和毁灭性病虫害见效快,适合用于突发性和毁灭性病虫害抗药性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不易使虫害和病菌产生抗药性长期、大量使用易产生抗药性,使得施用浓度和剂量不断提高,造成农药残留较高使用成本单次成本较高,综合成本较低单次成本较低,综合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广泛用于绿色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商品价值在国内外重视食品安全的趋势下,易遭受多重安全壁垒,难以提升农副产品价值市场容量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市场规模约60亿元,真菌源生物农药约2

11、5亿元我国农药原药及制剂销售额约1,000亿(包含对外出口原药),国内农药销售额约600亿元政策倾向大力扶持、鼓励发展有保有压二、行业需求分析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林业病虫害防治对环保和生态平衡的要求最为严格,因此国家强制要求采用生物防治,生物农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占中据主导地位。国内农业市场按环保和食品安全等要素分为“普通农业”、“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四个等级不同的市场,其中,“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产品需国家认监委指定专门机构认定,对农药使用及残留的标准非常严格。生物农药市场情况具体如下图:1、农业市场(1)农业病虫害防治情况 化学

12、农药过量使用直接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病虫害的难度,造成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进而引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为有效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确保食品安全,我国已开始实施绿色农业发展战略,逐步构建了“无公害、绿色、有机”三位一体的分层级的食品安全体系,该体系下,农业生产对农药的使用和残留检测标准较高,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以其环保、无残留的特点符合了食品安全的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需求2001年,国家开始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后几年,我国无公害农业获得较快发展。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18

13、4个,获证单位10,923个,产品总量2.06亿吨。在无公害产品农药使用方面,农业部颁布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残留限制非常严格,明令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高毒化学农药。目前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中,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市场份额约为8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20%,生物农药增长空间较大。近年来,我国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安全优质农产品获得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9月末,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共6,489家,产品总数17,899个,生产总量达9,000万吨,产品销售总额超过2,772亿元,年均增长31.3%。我国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限制较高,AA级绿色食品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及各种制剂,A级绿色食品限量使用低毒化学

14、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化学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在绿色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份额约为30%,生物农药市场份额约为70%。有机食品具有无人工合成物质、无转基因、无化学农药、无化肥、无重金属、无生长调节激素等特性,是食品安全体系中最高标准。根据IFOAM的统计,近年全球有机食品市场一直保持年均20%-30%增速,2008年全球有机食品的市场规模为500亿美元。我国开展有机食品认证以来,有机食品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末,我国有机产品认证企业已达2,800多家,有机食品市场规模已达81亿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机食品对农药要求十分严格,只有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生物农药才能用

15、于有机农药生产,化学农药无法进入该市场。绿色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普通产品高出50%-100%左右,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农民生产积极性较高。随着我国绿色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生物农药特别是真菌源生物农药的市场需求规模将相应快速增长。(3)普通农业需求 我国普通农业作物经济附加值较低,单次经济成本及速效性是农民用药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普通农业作物主要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生物农药防治使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份额为5%左右。(4)农业病虫害防治 市场对真菌源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2008年,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市场对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约为36亿元,其中真菌源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为

16、12亿元。随着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在农业中的比例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使用生物农药的比重越来越高,预计真菌源生物农药在农业市场的需求规模在未来五年内将获得年均超过30%的增长。2、林业市场(1)森林的生态地位及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状况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地球的基因库、碳贮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吸收温室气体排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病虫害给我国生态、物种、淡水、能源、粮食、木材和气候等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有8,000多种,经常造成危害的有200多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亿亩,每年因虫害致

17、死数目4亿多株,减少林木生长量1,700亿立方米,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亿元。我国林业病虫害主要有松毛虫、天牛、松材线虫、美国白蛾及杨扇蛾等,具体病虫害情况如下表:种类规模及破坏程度发生规律松毛虫我国最重要的森林虫害之一,分布最广,每年成灾面积约2,000万亩以上,减少松树生产量500万立方米每隔2年左右为一个大发生周期松褐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被列为国际检疫性害虫每年6月为成虫发生盛期,6月下旬-l0月下旬为幼虫为害期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它具有传播途径广、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有松树的“癌症”之称,目前已蔓延至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

18、辖市)的192个县级行政区,674个乡镇,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500多万亩,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近500亿元 1982年发现该类害虫,2009年进入爆发期美国白蛾世界性检疫害虫,全国发生面积150万公顷,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成虫发生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在5月下旬至11月上旬杨扇舟蛾几乎遍布国内各地,主要危害杨树和樟树,全国发生面积已达2,200多万亩经常暴发性害虫(2)国内林业病虫害防治情况1989年,国务院颁发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提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要防治手段。国家林业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指

19、出:要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要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国内林业病虫害防治所需的防治药剂主要由全国各级森防系统统一采购,采取公开招标和定点采购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防治投入主要由各级政府承担,专项防治资金由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三级资金安排。我国森林具有物种多、面积广、气候差异大及生物链长等特点,不同地理环境的森林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气候条件不同,森林病虫害防治模式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需要生物农药企业提供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产品以及定制化的防治技术服务,以满足不同区域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需求。(3)真菌源生物农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领

20、域具有显著优势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真菌源生物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真菌源生物农药具有环保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良好及综合防治成本较低等特点,在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真菌源生物农药无污染、无残留,具有良好的环境安全性,标靶性强,对脊椎动物无害,有利于保护天敌,保持森林物种的多样性,维护森林生态平衡。部分林业重要害虫具有隐蔽性且成虫羽化期较长,化学农药难以接触虫体,且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森林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明显;真菌适宜在森林气候环境中生存、繁衍和传播,可以在病虫害中形成不同程度的流行病,达到持续控制害虫效果;同时,真菌源生物农药在与害虫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适应了昆虫的防卫

21、体系,不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良好。真菌源生物农药具有定殖、扩散和发展流行的能力,有利于对病虫害的持续控制,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其施用次数和数量远小于化学农药,大大减少了购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具有综合成本竞争优势。(4)林业病虫害对真菌源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36%。2008年末,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为933万公顷,按照每公顷生物农药防治成本200元计算,2008年我国林业领域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为19亿元,林业领域真菌源生物农药的市场规模约为11亿元。2009年11月,国家林业局通过应

22、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2020年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真菌源生物农药凭借其显著的比较优势,在林业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预计未来5年,国家对林业生物防治投入的持续加大,林业用真菌源生物农药的需求规模将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长速度。2003-2012年森林病虫害面积图如下:三、行业主要竞争格局1、国内生物农药行业内部竞争目前,国内共有农药厂家2,2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企业200多家,真菌源生物农药企业50多家,大多数生物农药企业生产工艺较为落后,销售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目前我国生物农药行业的整合和集中趋势加快,大量不规范的小企业面临淘汰,而拥有自主

23、知识产权且研发水平领先、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规模化的生物农药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逐步提高2、生物农药行业与化学农药行业竞争生物农药具有高效、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在林业、绿色无公害农业及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为互补性的差异化竞争关系,在不同的防治领域各有优势,生物农药在林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在无公害农业方面,生物农药与低毒化学农药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在普通农业方面,化学农药具有明显优势。具体竞争情况如下表:应用领域竞争格局相关政策林业生物农药80%化学农药20%国家林业局强将无公害防治列入森林认证体系,要求食叶性害虫生物防

24、治率要达到80%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药100%无化学农药有机食品认证有机农业市场壁垒较高,需经过“有机产品认证”的生物农药产品才能进入该类市场绿色农业生物农药70%化学农药30%A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化学农药,A级绿色食品允许部分高效化学农药使用无公害农业生物农药20%化学农药80%农残标准要求较高,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具有一定优势普通农业生物农药5%化学农药95%对化学农药限制较小,市场充分竞争四、市场容量和规模农业部药检所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注册的主要生物源农药有效成分品种为97个,占农药总有效成分品种的13.8%,商品3,071个,占注册登记农药产品的10.2%。2008年,我国

25、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60亿元,占到农药总销售额的10%,远低于国际上的20%水平,预计未来五年保持约20%左右的速度增长,真菌源生物农药市场规模约25亿元,预计未来五年保持约25%左右的速度增长。第四章 项目产品简介一、绿僵菌中文通用名:绿僵菌 类别:真菌杀虫剂 其他名称:黑僵菌 绿僵菌是一种真菌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天牛、飞蝗、蚊幼虫以及蛴螬、金针虫、象鼻虫、蝽象及苹果食心虫等害虫,对水稻、甘蔗、果树和林木害虫防治有明显效果。 性状:活体真菌杀虫剂,真菌的形态接近于青霉素。菌落绒毛状或棉絮状,最初白色,产生孢子时呈绿色。制剂为孢子浓缩经吸附剂吸收后制成。其外观颜色因吸附剂种类不同而异,

26、含水率小于5%。分生孢子萌发率90%以上。 剂型:粉剂(含孢子100亿活孢子/g) 功效: 能够寄生于多种害虫的一类真菌,通过体表或取食作用进入害虫体内,在害虫体内不断增繁殖通过消耗营养、机械穿透、产生毒素,并不断在害虫种群中传播,使害虫致死。绿僵菌具有一定的专一性,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产品特性: 有效活菌 100亿/g 外观 绿黑色粉末 堆密度 1.11.3 性能特性: 菌种特性 需氧和兼性厌氧菌 使用温度 1035 使用盐度 5 使用pH值 6.57.5 产品特点: (1)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本品为真菌生物杀虫剂,绿僵菌对人、畜均无口服毒性

27、问题。从此可断绝使用传统农药导致的田间中毒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化学农药,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带来的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问题。(2)杀虫机理独特,不产生抗药性:绿僵菌是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接触害虫后,分泌多种昆虫表皮降解酶,穿透害虫体壁进入体腔,在虫体内迅速繁殖;同时分泌大量绿僵菌毒素,破坏害虫的机体组织,最终使害虫因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死亡。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使得其杀虫效果逐年减退。绿僵菌通过在自然条件下与害虫的体壁接触感染致死,害虫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抗性。连年使用,效果反而越来越好。(3)反复侵染,长期持效,一次用药,整季无虫:适宜的土壤环境特别适合绿僵菌的生长与繁殖,绿僵菌可利用害虫体内

28、的营养物质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孢子继续侵染其它害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传传一窝,一死一大片。(4)促进作物生长,增产增收:本品是将绿僵菌生产发酵过程中的培养基作为产品的载体加工而成,载体富含经发酵而产生的大量氨基酸、多肽酶、微量元素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促进作物生长,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5)高选择性:绿僵菌能主动回避对瓢虫、草蛉和食蚜虻等益虫的侵染攻击,有效保护了害虫天敌,从而提高整体田间防治效果。 储存和稳定性: 低温干燥环境下储存,保质期24个月。二、白僵菌白僵菌是一种广谱性寄生真菌,已知的宿主已超过700种。白僵菌形成的孢子在萌发时侵入昆虫体腔,形成菌丝,以昆虫的体液为营养

29、,进行生长繁殖,并分泌毒素。菌丝在体内又形成孢子,以后又形成新菌丝,直至菌丝充满虫体而使昆虫僵死。伸出昆虫虫体的菌丝顶端可形成分生孢子,散发于空气中,再感染其他虫体。在虫体上生长白色棉絮状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整个虫体水分被菌吸收而成白色僵尸,故得名为白僵菌。白僵菌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致死作用,白僵菌粉剂、球孢白僵菌可用于松毛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高粱条螟、甘薯象鼻虫、马铃薯甲虫、茶毒蛾、稻苞虫等20余种害虫害螨的防治。卵孢白僵菌对蛴螨有特效。大面积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马铃薯甲虫和水稻叶蝉等害虫。 白僵菌可用液体深层培养或固体培养获得产品。 白僵菌能够在自然条件通过体壁接触感染杀死害

30、虫白僵菌可寄生15个目149个科的700余种昆虫,对人畜和环境比较安全、害虫一般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与某些化学农药(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同时使用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可广泛应用于森林害虫,蔬菜害虫,旱地农作物害虫等。多年来,国内应用白僵菌对近40种农林害虫防治成功,目前在生产中使用的主要有:松毛虫、玉米螟、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松褐天牛、白蚁、茶小绿叶蝉、桃小食心虫等。白僵菌高孢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具有无农残、无抗性、再生长性、高选择性,因此整体田间防治效果更好。毒性情况: 低毒类微生物农药,对人、畜无致病作

31、用。对人畜无毒,对果树安全,但对蚕有害。质量标准:高孢粉1000亿/克,粉剂为平均活孢子80亿g,幅度50120亿g,孢子萌发率90以上,水分5以下。颗粒剂,含活孢子50亿g。油悬浮剂100亿/ml。主要剂型:可湿性粉剂、粉剂、油悬浮剂、颗粒剂。防治对象:可防治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蚜虫、叶蝉、飞虱、多种鳞翅目幼虫如玉米螟/松毛虫/桃小食心虫/二化螟等。使用方法:喷菌法、喷粉法、活虫传病法、撒原菌粉第五章 技术与工艺一、技术来源该项目生产的生物农药的技术来自中国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真菌生物农药生产技术与产品成果转化”,以及多项相关项目研究。成果创新点包括高效种质,发酵与制剂加工新工艺,

32、孢子保护技术,孢子分级分离技术,产品规范的国家标准,技术应用等,15项国家专利。本项目所采用的真菌生物农药生产线,优化了绿僵菌生产工艺,并进行了设备完善,降低成本50%,提高产率30%,孢子粉含量达50-65亿/g;孢子分级分离新设备新技术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孢粉质量,绿僵菌孢粉达500亿/g,可直接用于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加工。生产出的防治蝗虫、椰心叶甲、蟑螂的真菌杀虫剂,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检验和示范;按农药登记要求完成了田间药效、毒性和环境评价试验证明了其高效杀虫作用、对人畜安全和与环境友好的特性。二、生产工艺简述生产工艺主要是液固双相发酵,该发酵工艺是迄今国内外气生分生孢子最成熟的生产工艺,

33、发酵过程包括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个阶段,其生产和技术系统都是采用两步培养方式,即通过发酵罐发酵快速产生大量菌丝或芽生孢子,然后转接到固体培养基或惰性基质上生产孢子。目前生产所用的固体载体主要是稻米、稻壳、谷糠、麦麸、玉米粉、面粉、黄豆粉等廉价物质作为基质进行虫生真菌的生产。孢子实行机械采收。到目前为止,真菌杀虫剂的主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油剂、干菌丝、微胶囊、颗粒剂、漂浮剂等。目前的主要剂型是粉剂、干菌丝和油剂。油剂是以油为稀释剂,将分生孢子制成孢悬液的一种形式,相对湿度很低的环境中利于孢子萌发,高温环境下又能延长孢子寿命,还有利于孢子对疏水基质的吸附如昆虫体壁或植物表面。三、生物农药产业

34、化生产过程示意图四、生物农药生产的工序示意图五、生物农药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图第六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宏观政策条件本项目产品是生物农药,是国家鼓励和发展的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需要,当地政府支持。 二、厂区条件优越本项目厂址位于汤阴县产业集聚区,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成本优势明显,企业发展潜力独具。第七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一、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占地200亩,新建办公楼、专家住宿楼、职工宿舍、研发中心、发酵车间、恒温发酵车间、提炼车间、分离车间、高温消毒车间、干燥车间和包装车间、锅炉房、变电室、空气净化、废物处理、循环水设施及泵房、原料加工车间、机修车

35、间、成品库、备品备件库及厂区总合管线等以及其它配套工程,购置国内先进生产加工和检验化验设备。二、产品规模项目为年产16000吨绿僵菌、白僵菌等生物杀虫剂。第八章 经济效益预测及社会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预测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生物农药16000吨,实现年产值5亿元,年利税1.2亿元。二、社会效益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种类繁多,每年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大约2亿公顷(次),它为我国生物农药的商品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技术市场。发展生物农药产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安康,具有广泛积极的社会进步意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不使用化学农药,安全、营养型“绿色

36、食品”产业的蓬勃兴起,越来越深受广大民众的普遍欢迎。逐步替代化学农药控制作物病虫草害所出现的技术空白,有赖于生物农药新技术填补。我国是传统农副产品出口的国家,许多发达国家规定的进口农副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种类,已经基本覆盖我国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化学农药品种。替代剧毒、高残留类化学农药,积极地推广使用无公害生物农药,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出口农副产品质量,解决农产品农药残留矛盾的重要技术保障。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物杀虫剂的作用方式决定了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具有累加性,长期使用将会从根本上调节和改变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规律,使有害生物种群呈递减震荡式波动,不诱发抗性,不产生环境负面影响。对保护农牧业生态环境

37、,实现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生态效益。第九章 生产用原材料及主要公用设施(一)主要原料发酵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是稻米、稻壳、谷糠、麦麸、玉米粉、面粉、黄豆粉等廉价物质(二)所需公用设施1、电力2、天然气3、水第十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根据本项目的生产特点对厂址的选择提出如下要求:1、原材料(如麦麸)的需要量大,厂址宜靠近原材料产地。2、能源(如天然气、电力等)消耗量大,厂址宜靠近主要能源产地。3、宜靠近城市,以保证交通、信息便捷。便于国内、外沟通、交往;便于社会化的技术协作。4、能获得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支持;能享受各项优惠政策。5、劳动力资源丰富。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与卫生、

38、消防一、环境保护 1、污染物来源及种类本工程实施后,生产过程中将有少量废渣排出,废渣无毒无害。(1)废气燃料为天然气,基本无粉尘产生。生产过程所释放的气体稍有异味,但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不需治理。(2)废水生活污水。(3)噪音不大噪声防治设隔音效果好的休息室。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风机。风机进口设软性接头。通风机安装支架设减振器。 锅炉房设置单独的鼓风机和引风机的房间以控制噪声,并设置单独的集中控制室,保持良好的操作环境。二、职业安全与卫生为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并提高生产效率,本次工程将采取下列安全与卫生措施:1、在总平面布局中,考虑了紧急情况下职工易于疏散的问题。各厂房也设置了足够的通道和安全

39、出入口。有防爆要求的房间都留有足够的泄爆面积。2、各种操作平台及楼面留洞处均设有安全栏杆。3、生产厂房内设置必要的休息室、更衣室、卫生间、厕所、浴室、洗手池等。4、天然气属甲类危险生产。各专业均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设计。5、为保证锅炉运行安全,采用了必要的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系统,并以微机来实现。保证了锅炉的安全运行。6、对于较高建筑物、构筑物,采取装避雷针、避雷带等保护措施。三、消防本工程将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各项规定严格执行。(1)总平面布局 本工程,各动力系统集中在厂区一侧动力区内,为统一采取防火措施提供了方便。 各建(构)筑物彼此之间防火间距均符合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各建(构)筑物四周,均设有宽度不小于4米的道路或不小于6米的平坦空地兼作消防车道。道路上方净空保证不小于4.5米高度。消防措施 建设一套生产、生活、消防联合给水系统。室内消防水量为15升秒,室外消防水量为30升秒。室内消防水量及水压由厂区管网保证,室外消防水压由城市消防车加压保证。厂区设生产、生活、消防加压泵一套及水池一座, 水池内储存2小时室内外消火栓用水、 6小时LPG站消火栓用水及自动喷淋用水。根据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所有建筑物内设与建筑性质相适应的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