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396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冯谖客孟尝君赏析&与史记的比较冯谖客孟尝君赏析 从冯谖客孟尝君也不难看出,冯谖作为一个普通的门客,渐渐得到孟尝君的重视和厚待,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社会“重士”的风气兴盛。后来孟尝君叫他去收债,冯谖却召集百姓毁掉债券,回来就跟孟尝君说为他买了“义”。后来孟尝君真的感到为他买了“义”,以民为本方能得到民心。也正是“重士”和“以民为本”让孟尝君安稳地做了几十年的相国。 一、战国“重士”的时代风气 孟尝君利用丰厚的财产招贤纳士,在诸侯之间享有重士、爱士、养士、用士的盛赞。他热情好客,平等待人,不分贵贱、国别。当然孟尝君的门客并非全是鸡呜狗盗之徒,也确有富于政治远见和才能的人。冯谖就是其中的一个。孟尝君把冯

2、谖安排在三等门客里,给予普通食客的待遇,吃粗茶谈饭。过了十几天,冯谖倚着柱子,弹着自己带来的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这里没有鱼吃。”总管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就给他鱼吃吧,给他二等门客的待遇。”过了一段时间,冯谖仍弹着宝剑唱道:“长剑啊!我们回去吧!这里没有车子坐。”孟尝君又给了他车子,给他一等门客的待遇。这就是“重士”的经典表现! 当时,各诸侯国对“士”往往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允许学术自由。无论在战国早期魏国的“西河之学”,或是战国中期齐国的谡下学宫,还是战国晚期吕不韦以三千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所实行的学术政策都是宽容的。各诸侯或大夫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重“士”的力量,因此

3、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有“重士”的社会现象,比如齐桓公设庭燎招士。齐桓公当政的时候,士的阶层开始活跃于政治舞台上,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又有统治才能,其中不乏济世安邦的人才。具有敏锐政治眼光的齐桓公率先注意到这一新动向,意识到霸业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否招揽到天下的人才,能否得到新兴的士阶层的支持,于是在管仲的辅佐下,采取种种措施,招士养士。 到了战国,“重士”风气更是兴盛。由于战国诸侯对“士”的宽容政策,“士”就好象自由的鸟那样,可以“择木而栖”,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

4、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不吝珍珠重宝,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各国贤士也宾随而至,养士多达几千人。其中齐国的孟尝君养士最为著名。孟尝君继承父业后,就大兴土木,修盖房子,招待天下豪杰。只要投奔他的,他全者收留。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 当时齐国经济发达、政治开明以及良好的文化政策,齐国君王给予士人的优厚物质待遇。比如号称“稷下之冠”的淳于髡有功于齐,被贵列上卿;孟子被列为客

5、卿;荀子则是“三为祭酒”、“最为老师”。1于是,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刘向别录记载说:“齐有稷门,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也。”稷下学士是为田齐君王们的政治需要,制造舆论、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制度。同时,稷下先生及其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大融合。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能真实地反映了战国纵横家之世的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的要数战国策了,其从天子公卿诸侯君臣转换到新兴的知识阶层“士”身上来,把战国策士赤裸裸的反叛传统、追求功名

6、富贵和竞争奋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整个战国时代,是“士”人纵横驰骋于政治舞台的时代。据战国策齐策记载:燕国攻打齐国,险些灭亡齐国。闵王出逃被杀。田单力挽狂澜,据守即墨城,反击燕军,收复失地,后来拥立太子庸为襄王,田单自己做了相国。战国策齐策还记载:貂勃常诽谤田单是小人。田单却把他举荐给齐襄王,俩人成了莫逆之交。这就是“襄王尊田单”的故事,“重士”的风气可想而知。由于当时“重士”风气兴盛,社会流行还“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意识。在封建社会里,士能如此,不失为一种美德,是值得称颂的。但是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所以统治者与士的关系只能是知与被知、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二、“以民为本”的

7、时代风气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讲到,后来冯谖为孟尝君追债,反而把从百姓收集起来的债券销毁掉,回来就跟孟尝君说:“我用债券给你买回了义啊!”孟尝君听了,虽也觉得有点道理,但是很不满意。现在既然木已成舟,也只得无可奈何地哼了一声说:“先生,你算了吧。”过了一年,齐闵王觉得孟尝君权力太大,又听信了一些谗言,就罢了他的官。这时候,孟尝君的三千门客大都离开了他,只有冯谖等少数人跟着他。他们一起跟着孟尝君驱车往薛地走去,当他们走到离薛城还有100多里路的时候,只见薛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地夹道欢迎他们。孟尝君看到这动人的场面,连忙回过头来对身后的冯谖说:“这是你给我买来的民啊!我今日才见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

8、就是“以民为本”的经典表现! 以民为本,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众是国家、社会的根本;民众生活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从历史的发展看,以民为本的重民思想萌生于西周,勃起于春秋战国,先秦时期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如周公、管子、老子、孔子、荀子、墨子等都先后有过不同论述,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的卓越见解和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等具体措施,把传统重民思想推向高峰。 最早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是管仲,齐国诸子都是管仲的信徒,自然都是人本主义者。管子十分重视和肯定人的价值,主张“十年树木,终身树人”。管子认为,人在万物中是最有价值的,比起粮食、树木这些有用之物来,人的价值最高;不重视人

9、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不以人为“本”,则“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残而国亡”2。因而要求执政者尽可能满足人民谋求生存的愿望和要求,多给人民以实惠。只有做到爱民、利民、富民、惠民,政顺民心,令合民意,才能实现政通人和、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就是在民本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仁者爱人”,是对人本主义的最高概括。“民贵君轻”是对人本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注脚。 “以民为本”这一强音在战国时期的大改革家商鞅那里找到了雄劲的音符,“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荀子的富国篇则提出了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保证人民丰衣足食为目的,如何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的整套方针和方法。主

10、张富国要与富民并举,提倡“上下俱富”3,强调“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4。 孟子则强调仁政管理,其关键在于得民,而得民的根本则是得民心:“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5儒家学说实质上是一种感化人心的哲学,强调关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调动人的积极性,显示了浓厚的人本论的色彩。孟子对君臣关系的论述,也不是一味地强调“忠君”,而要求互相尊重。他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6这也体现了孟子重视人格平等的超俗品格。 孟子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首先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的

11、辉煌命题,将“民”的重要性置于国家的象征社稷和君主的地位之上。这是民本主义发展到战国时代极激进的口号。人民是国家君主存在的根本,统治者必须为民谋福利,否则便可变置江山社稷和帝王君主。民心民意是衡量统治者政治得失和是否发动战争的标准。孟子也从夏桀、商纣丧权*的历史教训中得出结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孟子主张实施仁政,反复强调社会的管理者要“轻刑薄税,制民以产”。8他反对残酷的剥夺、不义的征讨,抨击“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极端利已主义。 也正因为这样的风气,战国历代开明君主、有识之士都把爱民、利民作

12、为治国之道。民心向背,决定兴亡。民心的得失向背,同国家的治乱盛衰息息相关,水能推舟,也能覆舟。也正如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民为本,就要求人与人的和谐: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都肯定我与他人同类,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的“人生不能无群”、“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强调要使群居生活免于纷争,趋于强胜,人们就必须各守职分而彼此和睦;只要社会各阶层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能够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从冯谖客孟尝君,我们也不难看出,“重士”和“以民为本”已经风魔整

13、个战国时期,同时也正因为这两个时代风气,各个诸侯国迎来了学术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国泰民安。“尊重知识分子”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冯谖客孟尝君见于战国策齐策四,篇名或取首句作齐人有冯谖者。本文集中笔力写人,说理的成分很少。冯谖属于策士而不是纵横家,他只是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并没有朝秦暮楚,从事合纵连横。为孟尝君保住相位,筑就“狡兔三窟”,没有什么重大的社会意义。然而冯谖市义的创举,反映出他出身贫贱,理解百姓的需要,客观上也为薛邑的百姓带来了一次实在的利益,又何尝不是对达官贵人的一种启示? 本文的主要价值还在于写人技巧的成熟。始写冯谖“贫贱不能自存

14、”,“寄食于门下”,显得很可怜;次写冯谖弹剑弹铗弹剑铗,要鱼要车要养家,贪欲甚多,显得可嫌;次写孟尝君出榜招会计,冯谖署名称“能”,但觉可笑;冯谖问“何市而返”,复觉可疑;冯谖矫命烧券,窃为市义,孟尝君不悦,殊觉可恨。前半篇抑之又抑,无须再抑。而所谓“市义”,已为后文埋下伏笔。孟尝君失去相位,下野就国于薛,薛邑百姓扶老携幼,迎君终日。孟尝君此时看到“义”之所在,顿觉冯谖之可敬可佩。冯谖西游于梁,游说梁王虚位以待孟尝君,迫使齐湣王致歉,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则深感冯谖之可倚可恃。冯谖又策划让孟尝君“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彻底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孟尝君与齐王共祖宗,而先王的祭器和宗庙是王族权利的

15、标志。立宗庙于薛邑,供先王祭器于薛邑,就意味着薛邑及其主人的地位不可动摇。此时的冯谖对于孟尝君来说,用“可歌可泣”也不为过。文章后半篇主要叙述构筑“狡兔三窟”,对冯谖扬之又扬,无可再扬。结语谓:“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终于圆满地树立起一位忠诚睿智的策士形象。 本文描写策士却没有长段的说辞,而是将叙述、描写、对话、评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明确地以刻画人物为主体。欲扬先抑的手法不仅仅是对比反衬,而且是扬者一扬再扬,抑者一抑再抑,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层层递进。作品巧设悬念,增强了可读性。孟尝君及其他门客由怜悯、嘲笑到佩服、感激的态度,也成为有力地烘托和陪衬。刻画人物形象逐渐成为自

16、觉的写作行为,为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附:战国策评价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采,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

17、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家思想不符,过于追逐名利。而且过于夸大纵横家的历史作用,降低了史学价值。 读书偶得:关于战国策与史记的文笔 俺夜读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看到冯谖客孟尝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环节:即冯谖这个人物在战国策与史记中是有一点小差别的。由此也体会到了司马迁的卓越的文笔与缜密的逻辑思维。举例如下: 战国策中说他: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

18、食门下。 史记说他:闻孟尝君好客,蹑蹻而见之。 很显然,战国策中的冯谖更像无能之人。是因为无生计才到孟尝君的门下。还托人说项得以收留,这多多少少有些过度的死要面子。而史记中的形象则更丰满一些,写得更附合一个士的条件。虽穷但不自卑,还有洒脱之意。可以看出,司马迁笔下的冯谖更附合春秋之士一些。因为在当时,士是社会中很独特的一个阶层。简单的说不用服役,自由之身,重气节学识,会得到各国君主的尊重与认同。也许这正是做为士的权利与义务。衡量士的标准从来没有与财富挂在一起。再看: 战国策: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 史记:孟尝君曰:“先生远辱,何以

19、教文也?”冯驩曰:“闻君好士,以贫,身归于君。” 这两段更为有意思,战国策中的孟尝君象一个大善人,说话过于形式,且言语间对冯谖不大尊重,说话的技巧性不强。而冯谖完全象一个混吃喝的穷鬼,且言语简直是不知羞耻。史记则不然,孟尝君并没有因为冯谖脚穿草鞋而瞧不起他。言语中相当客气。且流露出了求贤的本意。而冯谖的回答不卑不亢,“闻君好士”很明显是说出了自已是“士”!意为日后必有所报。而这一层意思在战国策中却没有体现出来。再看: 战国策:“左右以君之贱之也,食以草具”,很明白的交待出了孟尝君当时确是瞧不起他的。且看这一段“居有倾,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20、”,那就是说冯谖当时受的待遇并不是门下食客所受的待遇。这和孟尝君求贤的声名有太多在差距。后来“居有倾,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这里可以看出孟尝君的家人对这位名士更谈不上尊重了。众所周知,春秋之士特点之一即是不可受辱。而从这里看来,这个冯谖根本不像是士,而更像一个曾经受过恩惠,后来此报恩的人。还有这一段:“於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看看,这简直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一路招摇卖弄,很是烦人。后来他对起居不满,直到孟尝君把他的母亲接了过来才消停下来。反过来我们再看一下史记 史记:孟尝君问传舍长曰:“客何所为?”答曰:“冯先生甚穷,犹有一剑耳弹其剑而歌曰:

21、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后来冯谖亦对起居时有不满,史记中说“孟尝君不悦。”这一点相当附合逻辑。因为当时这个冯先生并没有对孟尝君做过什么贡献。引起不高兴是必然的后果。而在战国策中孟尝君的脾气就极为可人的多了。 后来,就发生了孟尝君欲找人收回薛地贷款一事。二书记载如下: 战国策中是写冯谖自报奋勇去收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如果没看史记我将会极度纳闷,不就是去本家地盘收个费用这件小事,何以门下三千食客竟无能人,听说有人自愿竟会如此高兴? 史记中却交待得很是清楚,因为食客太多,所收入不足供养,故放钱于薛地,结果到期却只收来一小部分。且并不是冯谖自动请行,是下人推荐的,这也与“士

22、”的特点相附,名士自成大事,像这种收钱的小勾当根本不会入冯谖的法眼。或者说是对士的一种侮辱。想来正是让孟尝君苦恼的原因所在。 结果“两人”的行为更是大相径庭! 战国策说冯谖到薛地后将欠条一一核对之后,便付之一炬。 史记说冯谖到薛地后很快收到十万钱,购肉,酒若干,把能还钱和不能还的人全约了过来。大吃一顿。趁人酒酣之后与之相约还债之期,能还者定期,不能还者将欠条烧掉。并且在酒局最高潮的时候不忘吹风“孟尝君所以贷钱者,为民之无者以为本业也;所以求息者,为无以奉客也。今富给者以要期,贫穷者燔券书以捐之。诸君彊饮食。有君如此,岂可负哉!坐者皆起,再拜。” 史记中的这一段相当精彩,重要的是这段描写合情合理

23、。达到了一箭数雕,名利双收的效果。冯谖的眼光,手腕,才智在这里一览无遗。而战国策中的那个他就明显逊色多了。毫不留情的说,更像一个心怀鬼胎伺机报复的败家子。 收钱之后: 战国策说骈谖收款之前曾对孟尝君说:收来钱后我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吧。结果冯谖烧掉欠条之后,回来说,我看你家缺少“义”。所以就买了回来。如原文所说“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这样一篇冠冕堂皇的言辞很让人厌恶。太假,简直是渎职,借花献佛,收买人心。还找这样一个借口!难怪孟尝君也说:“诺!先生休矣!” 史记中冯谖如此回答孟尝君的诘问:“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馀不足

24、。有馀者,为要期。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若急,终无以偿,上则为君好利不爱士民,下则有离上抵负之名,非所以厉士民彰君声也。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孟尝君乃拊手而谢之。”好一番言辞,有理有据有节!条理分明,清晰透彻。 当然,这个笔记不排除带着有色眼镜看战国策,也有明显的鸡蛋里挑骨头之嫌。为了衬托鲜花,多放些叶子是有的。 但是正如后世对司马迁的评价,文学家,史学家。史学且不必说,这个文学功底往往是从字里行间看书来的 另: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

25、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

26、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是一部纵横古今数千年的巨著。它的出现一方面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艰苦劳动的产物。 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他的父亲司马谈早就打算编写一部史书,但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临终司马谈嘱咐儿子:“余死,汝必

27、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鳞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修纂史记,这是延续祖先文化生命的名山事业,作为太史令,不能履行使命,罪莫大焉。此后,父亲的遗命总是在司马迁的耳际回旋着:“先人有言,自周公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

28、,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时代也提出了构建新的历史文化文本的内在要求“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淳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瑞符,封建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为了写作,司马迁可以说耗尽了毕生精力。撰写史书,需要大量收集材料。史记的取材极其

29、广泛,一是文献材料,其中有夏小正、世本、秦纪、春秋、国策、楚汉春秋等数十种。二是交游所得。司马迁一生交游很广,彼此过从往来,也获得了许多极珍贵的史料。三是实地采访。司马迁二十岁即四处游历,行程几乎达到西汉王朝的全境,看了好些古代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也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历史材料宝库。在游历的过程中,司马迁还特别注意金石碑刻的记录,开创了运用金石材料的先例,如秦始皇本纪等。 如果仅仅是历史材料的堆积,当然也完成不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司马迁之所以蒙受奇耻大辱却“就极刑而无愠色”,是因为具有伟大的抱负。他说:“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衰之理,凡百三十篇,

30、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只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支撑着艰苦卓绝的编写工作,给中国历史学留下一部光辉不朽的著作。 垓下之围 写作背景 项羽(前232前202),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出身楚国贵族。秦二世元年(前209),从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战死后,秦将章邯围赵,项羽率兵破釜沉舟渡漳水救赵,在巨鹿之战中摧毁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大封诸侯王。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击败。最后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突围到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 司马迁史记中的项羽本纪;是史记人物传记中写得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之一。全文依

31、次描述了起义反秦;巨鹿之战、坑杀秦卒、鸿门宴、杀义帝、封诸侯、楚汉纷争、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等一系列重要场景,记录了项羽一生的主要业迹,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本文所节选的,是项羽本纪的最后几个章节。 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少祖父项堇被车裂于家乡吴中。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籍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籍身高八尺余,力能扛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

32、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少年英雄,志在天下。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在叱咤风云八载后终于得以雄霸天下。 项羽勇猛过人,被称为中国史上最强猛将。当初起义之时项羽曾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吓得众人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后来的七十余次大战每次都身先士卒杀兵斩将,于最后的乌江边上更是步战骑兵独杀数百人!不愧为中国史上最强猛将! 话虽如此,但

33、历代王朝并不看好他,原因就是他杀戮太重杀气过盛,另外还常屠城,所以古人谈及项羽是更多是感叹他的精神而不是赞美他的勇武,若单纯论武人,项羽当为历史第一人!史上唯一一位千人斩。 但是他最终败于刘邦之下。 项羽之失: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用人上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算项羽在乌江听亭长的话回江东,兵只有没打过仗的新兵,手下大将丧失殆尽,地盘又小。而当时刘邦已控制了大半天下,项羽必败。后来三国时

34、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按河南大学王立群先生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 层次结构 本文描述了项羽垓下被围后的三个场景;一是诀别虞姬;二是东城快战,三是乌江自刎;另外加上“太史公曰”的一段评述。 第一段写霸王别姬。包括两个层次:先写项王被围族下,四面皆楚歌,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然后写项王诀别虞姬,悲歌慷慨,表现英雄末路多情而无可奈何的心境。 第二段写东城快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突围失道,陷大泽中,见出其勇而无谋;二是自认兵败被围,乃“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表现其恃勇自负;三是写东城快战,连斩敌将

35、,说到做到,部下叹服,展露他勇猛无敌的英姿。 第三段写乌江自刎。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因愧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南逃;二是将宝马送给乌江亭长;三是将头赠给故人,自杀。这三层主要表现了项羽宁死不辱、知耻重义的一面。 第四段是“太史公曰”,乃作者司马迁对项羽一生的评价。 内容述评 在“垓下之围”这段文字中,作者所塑造的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司马迁打破了“成者为王,财者为寇”的统治阶级的历史偏见,将项羽放在“述帝王”的“本纪”中,并赋予这个失败者以较多的赞颂和同情,在当时是颇具胆识的。 垓下之围中的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但作者没有着力渲染他的悲剧性,而是更注重多角度多层面地来刻画、丰富他的英雄色彩。东城快战,主要

36、是继续展现项羽一贯勇猛无比、所向披靡的主导性格;但让他反复发出“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呼告,这就把他恃勇自负的内心世界充分暴露出来。这入木三分的一笔,与其说是贬,不如说是褒,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壮,令人扼腕喟叹不已。特别是关于慷慨悲歌、诀别虞姬,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赠马亭长、赠头故人等情景的描述,让人窥见了风云英雄多情;知耻、重义、仁爱的另一面,这种内心世界的展露,在项羽本纪的前面一些章节中是基本看不到的。应当说,该下之围中的项羽,表里俱现,刚柔相成,性格更丰富,个性更鲜明、浑厚、立体,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的。无疑,在这些地方的艺术加工中,渗透了作者的不少感情。这恐怕是由于作者个人的不幸遭遇

37、,而对失败者寄予了更多的同情吧? 司马迁在“太史公曰”一段中对项羽的总体评价,还是相当扼要而中肯的。 首先,作者既肯定了项羽起陇亩之中、率诸侯灭秦这“近古以来未尝有”过的历史功劳和伟大业绩,也批评了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恃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这样的功过二分大致上是公允的。所谓缺乏政治远见,最突出的体现有二:一是“背关怀楚”,即放弃关中险要之地,而回到楚地,建都彭城,致使刘邦得富饶之地以养精蓄锐,并最终灭了项羽。这一点司马迁是看得很清楚的。 二是分封诸侯,这是违背当时求统一、重集权的历史大势的,故而导致诸侯割据的局面,并最终联合起来逼得项羽乌江自刎。这一点司马迁有所意识,但看得并不十分清晰。

38、至于项羽一生自矜武功,并企图以武力经营天下,这一致命错误司马迁也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在自刎之前还让他反复呼告“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在这里,作者反对“霸王之业”,而主张“师古”;所谓“师古”,实际上就是讲仁义、行王道,这无疑是继承了孔孟的衣钵。有趣的是,作者一面批评项羽的“霸道”一面却在乌江自则时让项羽又知耻又重义,这似乎有点矛盾;如果这不是作者的太多同情心在作怪的话,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人之将死也,其心也善。 艺术特色 司马迁是塑造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能手,垓下之围的艺术成功也主要体现在这里。这主要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去体会: 一是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人物性格,让其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都展现得十分鲜明

39、,从而使人物形象浑厚而富于立体感。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二是写出了不少有血有肉、生动传神的细节。 可以说,垓下之围主要是由一系列细节组成的:“四面楚歌”的惊魂氛围,“虞兮虞兮”的千古诀别,“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无尽雄风,“瞋目叱之”、“辟易数里”的超凡威 力,“愧见父老”的知耻良心,“赐马亭长”的知恩必报,“赠头故人”的临终义行,“五侯分尸”的惨烈情景。这些激情浓烈、色彩斑斓的细节,不仅多角度地塑雕了一个血肉和灵魂俱皆丰满的失败英雄形象,而且多方面地制造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悲剧场景,其艺术光芒是夺人耳目的。 应当说,史记首先是一部史书,其次才是一部文学著作,因而这

40、里就有一个历史事实和艺术加工的关系问题。这里的垓下被围、迷失道路、反复突围、杀伤数将、乌江自刎等基本情节,都是依据历史事实而设置的,但展现在这些基本情节中的一系列细节,却是作者凭借想象而进行的艺术加工。总体说来,这些艺术加工是成功的。这种成功,主要可从如下几方面去思考:一是在基本情节方面,绝不能违背历史事实;二是在形象塑造方面,不能违背人物的基本性格;三是主要应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处进行细节加工;四是这些加工的细节应当合乎此时、此地、此人、此事的具体情景;五是这些加工的细节应当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情致感染力。从这几方面来看,垓下之围的种种描述,都可以证明司马迁确实是一个善于将其历史才学与艺术

41、才华有机结合起来的大史学家、大文学家。 原文今译 项王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卒少而粮食尽,汉王和诸侯的军队把他们重重地包围着。到了夜晚,汉王的军队在四面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项王十分吃惊,就说:“难道汉王已经全部占领了楚国的土地吗?不然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呢?”于是,项王就在夜间起来,在军帐中饮酒。他有个美人名字叫虞,因受到宠幸而常常跟从在身边;他有一匹骏马取名为骓,也常常骑着它。于是项王就慷慨激昂地唱起了悲壮的歌曲,并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他连唱了几遍,美人虞姬也跟着唱。项王的眼泪不停地往

42、下流,两边的随从都哭了,没有个人有勇气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就上马飞奔,部下壮士骑着马跟随奔驰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了汉军的包围,快速向南奔逃。到天亮时,汉军才发觉,连忙派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用五千骑兵去追赶他们。项王渡过了淮河,这时能跟随上来的骑士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王逃到阴陵,迷失了方向道路,就去问一个农夫,那农夫欺骗说:“向左方走。”项王向左,不意陷进了大片低洼多水的泽地,因此汉王的军队也就追赶上他们了。于是项王就又引领着手下向东奔驰,等到了东城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土了。而汉军追赶的骑兵却有数千人。项王自己估量已经没有办法逃脱,就对他手下的骑士说:“我起兵反秦到今天已经八年了,亲自参加了

43、七十多次战斗,敢于抵挡我的都被我击破,被我们攻击的没有不降服的,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于是就称霸于整个天下。然而今天终于被困死在此地,这是老天爷有意要我灭亡,并不是战败的罪过。今日已经必死无疑,所以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定要取得三次胜利,为诸位来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汉旗,以使诸位明白,确实是老天爷有意要我灭亡,并不是战败的罪过。”于是把手下骑兵分为四队,向着四面。汉王的军队在四周包围着他们,有许多重。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拿下汉军的一个将领来。”随即命令面向四方的骑兵奔驰而下,约定冲过山的东面,分三处地方集合。于是项王大声呼喊着奔驰而下,汉王的军队都望风溃散,项王就将一员汉将斩

44、落马下。这时,赤泉侯杨喜还是个统率骑兵的将领,他追赶项王,项王圆瞪双眼,大声呵斥,杨喜和他的马都十分惊恐,吓得倒退了好几里路。项王和他的骑兵果真分三个地方集合起来。汉王的军队不知道项王究竟在哪一处,就把军队一分为三,重新包围上来。项王再骑马奔驰,又斩落了汉军的一个都尉,并杀了八九十个兵卒,然后重新把他的骑兵聚集起来,仅仅死掉两个骑士。于是对他的骑兵说:“怎么样?”骑士都折服地回答:“和大王说的完全一样!” 于是项王就想向东渡过乌江去。乌江亭长拢船靠岸等待,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地方有千里,百姓有几十万,也足以称王了。请大王赶快上船渡江。现在唯独臣有船,汉王的军队赶到,是没有办法渡过的,”项

45、王笑着说:“天意要我灭亡,我为何要渡江呢?况且我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进发,今日没有一个人能回来,即使江东的父老怜悯我而奉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纵然他们不说,项籍我心中难道就不羞愧吗?”于是对亭长说:“吾知道恩公是个宽厚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从未遇到过对手,曾在一天内跑过一千里路,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你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里拿着短兵器与敌人交战。仅项籍所杀的汉军就有数百人。项王自身也受到十多处创伤。回头看到汉军骑兵的司马将领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故人吗?”吕马童面对项羽,就把他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悬赏我的头,还要封邑万户,我就

46、把这个人情送给你吧。”说完就自刎而死了。 太史公说:我听到周生说,虞舜的眼睛里好像有两个眸子,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眸子。项羽难道是虞舜的后代子孙吗?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秦朝的统治严重失误,陈涉首先发难,四方豪杰蜂拥而起,相互兼并争夺,多得数不过来。而项羽没有尺寸大的地方,趁机从民间起义。三年,就率领着五国诸侯灭亡了秦朝,把天下分封给列位诸侯,政令由项羽发出,并自称为西楚霸王;居位虽不能长久,然而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所未曾有过的事情。等到顶羽放弃关中,思乡东归,废除义帝而自立为王,又因诸侯背叛自己而怨愤,这实在是难以成功的。自我夸耀成功,逞强于个人的才智而不学习古人,说是要立霸王的功业,想用武力征伐来治理天下,五年终于失败亡国,自己也死于东城,且仍无觉醒,没有一点自责,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如此却认为是“天意要亡我,并非用兵失败的罪过”,岂不是很荒谬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