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评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433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体积》评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圆柱的体积评课稿学 校 评 课 组 主发言人 辽宁东戴河新区实验学校 高年级数学教研组 杨春月 在圆柱的体积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紧紧抓住“圆柱体积评 课 内 容 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利用等积变形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逐步归纳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一、展示导学提示,明确教学目标 李老师通过展示导学提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二、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

2、结合。 在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李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教具进行转化,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李老师觉得还不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巧设疑问,体现两“主”。 李老师通过设疑,指明探究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通过学习指南单,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圆柱底面积、高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

3、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学生体亲历转化的的过程,在小组交流中真正的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来源。李老师的“导”、“放”、“扶”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首先通过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尝试用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接着,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再启发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

4、的立体图形。最后,老师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这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得到应有的渗透。 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的教学中,体现了以下的学习方法: 1.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2.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六、习题的设置层次分明。 李老师的习题设置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由已知底面积,半径、直径到周长,步步引申,提高学生应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不足之处: 1.让学生上台展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中,应指出先把圆柱体平均分成两部分,然后沿底面圆的直径分割成16等份,其中有一半其实是分成了9等份,这些过程老师应讲解详细些,以便学生理解并推导出体积公式。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的圆柱体积公式是V=r2h,老师应重点强调下,便于学生更好地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