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484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知我家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我知我家 张洁 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品德部分:理解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长辈。”本单元的主题是学会善于与父母沟通交往,在学生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领域,与家长的交往,更是他们学习与其他人交往的基础,可以说,本框题的学习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独生子女过多的享受了家庭长辈的关爱,反而想不到自己的责任。现在好多孩子认为父母怎么做都是应该的,对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因此我个人认

2、为通过对我知我家这一框题的学习,不仅会让学生加深对于家庭的情感上的了解,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父母的责任,懂得理解自己的父母以及爱自己的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自己家庭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并发扬好家风、学习并继承家人优秀品质的能力。认识自己在家庭的能力和自己的责任。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的涵义,认识家庭的特点及家庭关系的确立,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

3、家庭关系情形,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的位置,明白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不可选择的。 难点: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引导学生能正视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的事实,并学会珍爱父母、热爱家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我想播放歌曲有个家,展示一系列与家有关的图片和照片。 预设学生行为 思考:这些都跟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 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对“家”有个形象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一: 七嘴八舌 谈论“家” 刚才歌曲中唱到“我想有个家”。想要有个什么样的家?有人为什么明明有家却不想回家呢? 看了以上关于“家” 的图片,你认为哪张最能代表“家”?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究竞

4、什么是家?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谈谈对“家”的认识与理解。 活动二: 合作与探究 说说我的家 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照片,向学生介绍自己学生相互展示并交流自己准备的教师的展示活动与现身说法,对学生起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对家庭隐私有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愿意将自己的家庭情况与大家分享,我接下的环节作铺垫。 通过学生的交流,感受不同家庭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更好地分析家庭关系建立的情形及家庭结构的不同类型。 的“家”家庭成员、家庭照片,向大家家庭特色。 介绍自己的家。进一步探究家庭关系的建立、家庭结构的类型,及家庭功能等。 活动三: 案例分析 “我可以选择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并不是每个

5、人都满意自己的家庭,都满意自己的父母。播放诗歌及音乐FLASH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下面我们听听关于东东同学的一个故事。 小组讨论: 1、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父母们怎样的心情? 说明我们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选择,无法改变,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自然而珍贵。 2、东东同学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你有类似的情况吗? 3、如果给你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庭? 活动四: 我“知”我家 既然我们不能选择,我们就应该学会接受,学会珍爱。当我们学会用心来看我们的家、我们的父母时会发现其实他们也真的很优秀。 学生朗诵P6相关链接内容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 小组交流,如家人的优秀品质

6、或具有优良传统的家风。学生选取一例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培养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的家庭,尤其是良好的家风;了解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母优秀的品质,并应继承与学习。通过交流与表演的形式,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感受。 总结 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与讨论,我们现在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家,以及家庭的建立与家庭的结构,我们还通过东东的故事明白了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学会接受并珍爱。而对于良好的家风和父母优秀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并发扬。 学生完成“家庭树”。 与父母交流自家的家风。 最后把脉络理清,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非常明确。 板书设计 我知我家 1、“家”的涵义家中有亲人,有亲

7、情 2、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确立 家庭结构的类型 3、与父母的感情是最自然的亲情 4、了解父母家人的良好品质,继承良好的家风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 价 内 容 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 遇到我会回答的问题都主动举手了。 发言时声音响亮。 我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能与他人合作? 能否善于合作 能否自由表达 能否主动参与 能否认真专注 评 价 等 级 优良中 评价目的 善于思考,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 我会指出同学错误的解答 我能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 我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已养成良好的写批注的阅读习惯。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快乐。 最欣赏哪个同学的表现呢

8、?为什么? 我还有与这节课的内容相关的问题问老师 得 分 能否独立思考 是否敢于否定 是否欣赏自我 能否自由表达 能否独立思考 是否兴趣浓厚 教学反思 一、满意之处: 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按照:激情明理反思行动的预设,教学效果比较好。 情景材料选择适当,情感熏陶法使用到位。难点攻破自然而然,水道渠成。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独立意识很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并懂得珍惜、感恩,需要给学生“重量级的震撼”。借助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诗歌和音乐作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人类对爱的本能呼唤和理解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引起了共振。每次课程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我和学生常

9、常是以泪洗面。“激情”为“明理”奠定了基础:“明理”使情感再在次得以升华。这种经过理性思考后的情感,可以起到很好的自我反思和教育的效果。 在情感熏陶法的使用上,我大胆的尝试使学生情感起伏跌宕,最终迎来课堂高潮。原来的设计只安排了对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诗歌的欣赏。看到听觉上的震撼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又再次播放了根据这首诗歌创作的FLASHI作品。学生的情感被层层激起的时候,我知道他们肯定会有感而发,但我有意安排他们进行理性反思。反思之后,我继续创设情景,让学生集体配乐朗诵课本上的精美短文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而在背景音乐我任然采用FLANSH中的音乐。学生积蓄了许久的情感终于在集体朗诵的环节得

10、以宣泄出来,每一位学生都很投入、很动情,在共创的课堂高潮氛围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彼此教育。 另外我注意到:之所以学生愿意反思、内省自身,情境带来的危机意识起了关键作用。地震中孩子失去了亲人的悲痛让不少学生意识到,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思想品德课堂需要欢乐轻松的氛围,有时也需要严肃、紧张甚至沉重的氛围。我曾担心课堂上学生“悲痛”情感的出现会使他们对问题的讨论失去积极性。可这次实践证明,学生在这种“悲痛”中越发理智和清醒,对问题的认识更直指本质。 较为满意的还有“家庭作业”设计的内容。既有“明理”的,又有“行动”的。作业的完成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这也为家庭成员友善互动提供了一次机会。 二、不足之处: 教案在整个年级的6个班上,大体内容差不多,但每个班都有自己的新变动和删减。不同班级学生素质相差较大,在生源较好的班上课的效果更好。这时,自己难免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带入下一个课堂。上课时候,总期待着满意的那个答案出现。不自主地引导学生往某一个答案上想,或干脆缺失耐心,直接说出自己的答案,这种做法欠妥。 三、本课感想 以情动情,是思想品德课成功的关键。 该放手时要放手,相信学生做得好。 教学设计还应该因班而异,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