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496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读后感 潘店镇中心小学 赵玉珍 近来读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后,让我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会带来心理健康问题 一、 目前教师不仅面临来自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压力,而且有学历职称、竞聘上岗等各种压力。还要进修、自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需要不断充电,同事之间竞争激烈,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家长对学

2、校教育期望又过高,这些都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还有感觉付出很多,回报很少,经常心理不平衡。所以渐渐地造成心理疾病,表现为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或欠妥当,容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导致某些学生厌学或反感某学科老师等。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党和*花了很大的力气在保障教师的工资兑现上,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工作热情。但是,在工作待遇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

3、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而合理的数目来。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务员轻松,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大。教师住房不能得到解决,而且医疗条件极差,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和心理情绪有一定的影响。面对太多的诱惑,很多青年教师会摇摆不定,对自己的选择进行重新思考或则提前出现职业倦怠以致影响教育工作。 二、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和教学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之间的矛盾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教师授课的时间仅仅是工作时间中极小的一部分,加上备课、辅导、批改作业、管理等,才构成了教师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一般教师每天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他们的工作很有规律,但

4、饮食起居又往往是反规律的,许多教师都会因工作之故休息失常,由于班级学生偏多、教学任务偏重,教师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身心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面临更多的公众压力,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教学的反叛,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评价,社会强大的舆论监督乃至非专业的指责等。面对这些过度的工作、心理压力,加上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缺乏调适,以致不少教师自然心理失衡,心理被挤压扭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不少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了教师的内心压力。长期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

5、,又必须按照课改的要求努力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并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作艰苦长期的斗争,从而使不少教师身陷茫然,个性受到压抑,心理产生失衡,心理的焦虑、困惑自然与日俱增。传统的角色心理仍时时羁绊着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学生不良的行为、人际关系、工作负荷、专业发展前景等。加剧着教师的心理压力。 四、如何消除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呢? 使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

6、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全社会要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减轻教师的社会压力。要从政策方面尽可能地为教师工作和生活创造宽松愉悦的环境,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增强社会对教师的包容度,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在社会舆论导向上,要建立正确健康的监督导向机制,辨

7、证看待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护短,不显恶,客观求是,把教师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完人来对待,尽力减轻教师的公众压力。 学校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应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凡事尽量考虑教师的感受。学校领导在工作方式上要做到民主化,管理上要做到个性化,尤其是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上应予以根本性的改进,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从教师的教学思想、育人水平、工作态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作的创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使广大教师从繁重重复的课堂教学、单纯的学科成绩评定中解放出来,充分感受教学和育人的乐趣。 构建和谐的教师人际关系,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

8、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发挥角色作用、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反之,人际关系恶化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使人陷入无穷乏味的名利纠纷之中而不能自拔。掌握沟通的技巧,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将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教师健康的人格特征突出表现在如何对待教育工作,怎样对待所教的学生。其中,教师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如果教师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就会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 自我调适,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教师自己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解放,调节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不适,减轻身心压力。关键是把握好“度”。对于一些事情,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适可而止,否则物极必反。人要有一颗平常心

9、,有时候要站得高一点,方能高瞻远瞩,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多与人交往,劳逸结合。休闲与发展结合起来,有张有弛,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发自内心的微笑。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同时自己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要适度调节心态,面临激烈竞争时,要处之泰然,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从而全面提高心理上、体能上、道德上的承受力,健全人格,健全心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做一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