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507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5、敬业与乐业教案设计 1、知识能力目标: 把握中心论点和作者写作思路。 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体会演讲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2、过程方法目标: 在自主合作中锻炼独立思考和交往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语言特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那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

2、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作者及演讲知识简介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有饮冰室合集。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

3、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3、演讲稿的类型简介 议论性演讲稿(论点、论据、论证) 抒情性演讲稿 记叙性演讲稿 4、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比一比 看谁读的准 旁骛 解剖 亵渎 强聒 骈进 佝偻 教诲 禅 师 容赦 承蜩 、比一比 看谁想的快 1 A: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C: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4、D:道理极容易明白。 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F:语言和行为相照应。 二、整体感知 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它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给课文划分段落。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述中心论点前的

5、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第二层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 第三层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附加:第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段,引两句孔子的话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段,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说明有业的重要。 第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段,论述“要乐业”。 第段,归结全文。 三、研读揣摩文章 、“有业”部分: 第一层,提出有业之必要。 作者在论证

6、“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 第自然段,共句话,第句和第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句和、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 第自然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 2 第自然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 第自然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

7、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敬业”部分: 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

8、人生最为有利。”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 第六自然段: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文章分哪几个层次来论述的? 据你的理解,解释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简述一下文中所指。 这段文字前面说当大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并没有高下”,但最后说“是天地间第一等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 明确: 观点:要敬业。 分三层展开论述: 第一层:“第一要便是敬”。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 第二层:“业有什么没有什么分别拣择。”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

9、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 第三层:“总之,第一等人。”敬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文中指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从儒家礼仪方面来诠释“敬”字,而造成的“冗杂、琐碎、深奥、繁琐”。 不矛盾。这两种说法角度不同。前者是从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就有所不同的角度说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等,并没有高下,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第七自然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举二组事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丝毫不分心到事外” 从反面论述不敬业的害处。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 、“乐业”部分: 第自然段论述“要乐

10、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最后明确答3 案要点: 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

11、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引论、结论部分: 引论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结论部分: 思考:文中说

12、“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四、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

13、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14、,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做资料卡片: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五、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 1、相同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2、不同点: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3、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 可以先让

15、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 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

16、心灵诉求。 六、研读、拓展提高 、研读,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目的:让学生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拓展延伸: 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还感受了演讲与一般议论文的两点不同,下面我们结合“学习”是我们学生的“职业”这个实际,看能否谈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七、课堂小结 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

17、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课堂学习时间终归非常有限,所以课内学习并非终点。让我们课外再去读一些关于“敬业与乐业”的名言或文章,让这些思想渗透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在你面对现在的学业唉声叹气时,在你将来面对不喜欢的职业怨天尤人时,希望这篇文章以及课外阅读的文章都能给你带去无穷的力量! 八、布置作业 、摘抄文中经典语句、格言。 、同学们现在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来进一步解读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语句?课后交流。 5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揭示全文论述中心敬业与乐业。 分析问题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勉励大家敬业乐业。 教学反思: 本文是人教版中唯一一篇议论文的典范之作,为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起到了很好的范样作用。必须把本文作为议论性演讲稿去讲,既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作准备,也为今后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作准备。又因为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具有了语言通俗的特点,又被编排在九年级上学期的第二单元,对于九年级的同学来说,就有了很强的思想教育和指导的意义,因为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明理,然后观照我们的生活,并指导我们的生活吗?本文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即将面临的九年级生活,让他们树立“学海无涯乐作舟”的人生观!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