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说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563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白杨》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白杨》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白杨》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白杨》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杨》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杨说课稿白杨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文内容 白杨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一组第三课,本组教材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这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本组教材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以及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了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和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一些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了解白杨有哪些特点,体会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感悟树

3、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并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二、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运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班级互动交流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具 以文本资源为主,辅助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说思路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课堂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进行多元化情境教学,将本课教学安排了

4、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沙漠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围绕中心主旨,了解白杨的特点以及爸爸的心愿,激发学生对西部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今天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引导回顾,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回顾茫茫戈壁滩上,长着挺拔的白杨树,让学生再度感知白杨的生长环境,同时找出白杨树高大挺拔的特点。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思考: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白杨能生长的好吗?我鼓励学生通过默读、浏览文本,大胆推想,为什么白杨树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依然挺拔高大?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

5、合二为一的。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课件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白杨范读,并提出问题,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白杨树的品格?这样做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在朗读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是对学习内容的一个回顾。整体感知全文,提高自学能力。 2、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可采取分角色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引读,品读,分角色读等,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因为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个性化的感悟,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白杨品格的认同。 精读感悟,突破重难点。 在本环节中,为了突出教学重

6、点,我用课件给出爸爸介绍白杨的重点段落,同时将背景图片配上荒漠上的白杨树。为了体会白杨生命力顽强和坚强不屈的品格,重点指导学习这几句话。 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

7、上特有的奉献精神,他们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这是一个设问句。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对于这些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地反复读,在讨论和朗读中,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建设者们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

8、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对爸爸谈论白杨树的这段话,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体会到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边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在多次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合作探究,感悟边疆建设者的心灵美 新课标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爸爸和白杨有什么相似之处?爸爸只是在说白杨吗?爸爸沉思些什么,为什么嘴角会露出微笑?找出课文的有关词句加以体会。采用

9、“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也积极参与到了他们的探讨当中,并及时给予帮助。讨论结束后,让各组小代表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补充。因为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对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最后做出小结:爸爸赞美白杨树,实际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从而引导学生领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在学生理解突破了重难点之后,背诵爸爸的话,启发学生思考:学习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边疆建设者的那些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归纳总结,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10、。向学生推荐阅读艾青的诗歌帐篷,这首诗琅琅上口,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以帐篷为家的“我们”指的是谁,这些人身上有怎样的品质,从而体会到地质队员、建筑工人们与边疆建设者一样,具有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要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小组交流,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扎根边疆的奉献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在经济建设的新时代,奉献精神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读了白杨一课,目睹了西部建设的辉煌成就,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安排这一环节,是想在学生心里种下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种苗,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统一。 3、作业:续写兄妹二人在新疆的生活和为新疆做出的贡献。 六、说反思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对文本的学习,突破重难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学习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的同时,给予正确引导,塑造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但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对西部开发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不易引起情感共鸣。对此,我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高大挺直 扎根边疆 白杨 生命力强 爸爸 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 无私奉献 小白杨 正在成长 孩子 借物 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